《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一種飛越,更是一種救贖

2021-01-07 紅海枕霞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美】塔拉韋斯特弗 自傳體小說。

塔拉是一個出生在愛達荷州的女孩。十七歲前,從未上過學。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18年出版這本處女作。

她生長在一個,少有人能夠想像的家庭,直到她逃離大山,打開另一個世界,獲得解放並取得成功。她敘述的故事聽起來不僅勵志,還證明了一個道理:不管原生家庭給你帶來多麼可怕的負面影響,你都能夠徹底改變自己命運,重塑全新的自我,這就是教育賦予的能量。作者用她家庭和她傳奇經歷讓讀者從中找到共鳴,獲得鼓舞。

01. 山裡面的故事

從塔拉家庭講起。每個家庭都會在孩子成長中灌輸生活常識,對這個世界最基本的認識;還有就是親情,這是和外界聯繫的紐帶。如果和正常的生活不同,會是什麼的結果?塔拉的父親好像是在某一天突然決定,要過一種跟現代社會相反的生活。他不再讓全家人去醫院看病,也不再讓孩子上學。哥哥姐姐半路輟學,在父親工作的廢料廠打工;塔拉和弟弟從小隻接受家庭教育,甚至連出生證明都沒有。他們還要囤積食物,為父親想像中的世界末日做準備。

塔拉的家庭怎麼會這麼奇怪呢?書裡描述,他們家信仰摩門教,摩門教是基督教在美國產生的一個分支,在美國很盛行。而美國又是一個崇尚自由、平等,推崇個人價值的國家,而摩門教教義在很多方面都跟這種主流價值觀相反,因此摩門教也受眾多非議。而塔拉父親有很多想法都比一般的摩門教教徒更極端、更偏執。

她的父親經常說,山下鎮上的摩門教教徒是「異教徒」,因為他們被政府洗腦了。這也是他反對孩子上學的原因。另外塔拉覺得,更重要的原因是父親得了躁鬱症,這種病放大了本來父親腦海中那些極端偏執的想法。而且,像塔拉家這種虔誠的摩門教家庭,家庭的結構一般都是傳統的家長制,家庭以父親為中心,女性的地位很低。在這樣的家庭裡,父親的想法對孩子的影響會非常深。

塔拉就被封閉在這樣一個世界裡。摩門教教徒聚集在美國西部,大都生活在教區裡,大家上的是教會學校,無論是家人、朋友、同學都是教徒。於是,在很多美國人眼裡,摩門教社區的生活跟主流社會有諸多不同。在摩門教社區裡的極端人群很容易成為「文明的死角」。雖然塔拉能夠接觸現代文明,比如汽車、電話、電腦,但是她的精神世界是完全封閉的。

幸運的是,塔拉有一個哥哥叫泰勒,他曾經上過學,雖然半路輟學,但是還是堅持自學,考上了大學。在泰勒的鼓勵下,塔拉下定決心獨立地面對這個世界,像個普通人一樣生活。她搬到小鎮的另一邊,換了新的教堂,交了新朋友,還談了一場戀愛。她一路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考上了劍橋,讀到了博士。

02. 山外的世界

塔拉考上大學,終於離開原生家庭,可以開始全新的生活了。但實際上,上大學一開始就給她帶來的是顛覆和痛苦。痛苦的根源是,童年家庭給她的那些扭曲的常識。塔拉覺得自己跟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甚至一度想要逃回到家裡。各種日常小事對她來講都是衝擊。

她吃個止痛藥片都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礙,因為父母告訴她這些化學藥品會在體內留下毒素;覺得那些穿著暴露的女同學都是不道德的;因為在他們家,女孩子抹口紅都要被罵「不要臉」。可是塔拉慢慢發現,止痛藥確實緩解了她的牙疼,那些「不要臉」的女孩子,明明是善良可愛的。

常識被全面顛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對人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塔拉就像一個失去平衡的人,是非、善惡、美醜,這些基本的價值判斷全亂了。直到一些無可辯駁的事實讓她明白,父母在她腦海中植入的大量知識都是扭曲的。在剛上大學這短短的一兩年裡,普通正常人在十幾年的成長中積累起來的現代社會常識,集中湧入塔拉的大腦。

要想改變,就得重裝作業系統,而最終讓塔拉完成這次重裝的,是韋弗事件的真相。韋弗事件是塔拉小時候,她的父親給他們講的一個完全扭曲事實的故事。要接受了一套全新的觀念,卻又沒辦法扔掉舊的。這讓她產生更大的危機,甚至一度精神崩潰。她的腦海裡存在兩套解釋世界的邏輯,而且這兩套邏輯根本沒法兼容。

她的人生成了一道重要的選擇題,要不進入全新的現代社會、過正常人的生活,要不就意味著要跟親情決裂。小說是通過塔拉講故事。你會覺得,雖然塔拉的經歷很離奇,這也不過就是一個成長故事,甚至算不上一個成功的故事,她最終也沒有跟家人和解。那這個故事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呢?這本書流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其實塔拉的處境,說出了很多年輕人的一種普遍感受。人生各種不如意,都是原生家庭的錯,而且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實在太難了。但是塔拉擺脫了,她認清了自己,走出了精神崩潰,還取得了世俗成功,獲得了劍橋大學的歷史學博士學位。更重要的是,一般人的家庭肯定比不上塔拉的家庭那麼病態。跟塔拉處在相似困境中的人,自然能從她的故事裡看到希望,獲得力量。

03. 兩個塔拉分裂又重疊

」無論我看上去發生了多大的變化——我的教育如何輝煌,我的外表如何改變——我仍然是她。我充其量不過是內心分裂的兩個人。「塔拉的這本自傳體小說,就像許多作家第一本作品。但是他們會強調自己寫的是小說,而不是自傳,雖然他們寫的也是自己的人生經歷。但是塔拉恰恰相反,她偏要強調自己寫的是自傳。這種寫法,就是利用雙重視角呈現對同一個事情的不同理解。也許這本書只有作為自傳,才能有讓兩個塔拉分裂又重疊的效果。

」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自我:轉變、蛻變、虛偽、背叛。而我稱之為:教育。「教育給了塔拉現代社會的基本常識,給了她學位和世俗成功,但這都不是她走出來的深層原因。那教育還給了她什麼呢?答案是視角,就像塔拉曾經說的: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

在書開始,能聽到故事裡有兩個人在說話:一個是7歲的塔拉,擔心世界末日,對生活感到無望,這就是「體驗自我」,相當於小說裡的人物視角;另一個是30多歲寫書的塔拉,平靜而理智地審視當時那個可憐的小女孩,這就是「敘事自我」,相當於小說裡的敘述者視角。這個「敘事自我」就是教育賦予塔拉的新視角。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句話來自《聖經》詩篇:11-1。它既有逃離的意思,又有救贖的意思。塔拉從大山到大學,這是外在的逃離和救贖;但是對塔拉來說,更重要的轉變是內在的逃離和救贖。教育讓她能像鳥一樣從更高視角來看待自我,讓她能夠理解和接納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擺脫舊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在她看來,這才是教育應有的意義。如果你也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而感到痛苦,相信塔拉的故事會給你帶來希望和力量。如果你很幸運,沒有這種痛苦,塔拉的書也會告訴你一種探索自我的方法,就是創造一個「敘事自我」,尋找自己記憶中可能的偏差,修復自我的bug。

相關焦點

  • 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今年是考研之年,給自己訂個小的閱讀計劃——20本,一個月兩本的進度,差不多了 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這是美國作者塔拉的一部處女作自傳,比爾·蓋茨年度推薦書目第一名故事講述了17歲前從未踏進過教室的大山女孩塔拉,如何憑藉個人奮鬥掙脫原生家庭的束縛,找尋自己的人生價值,並最終與自己和解實現自我救贖的過程 英文原版叫做《Educated》
  • 從敘事手法、人物形象、主題思想分析《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講述的同樣是教育改變命運的主題,豆瓣評分8.9。作者塔拉·韋斯特弗17歲前從未上過學,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隨後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先是在劍橋大學完成碩士學業,後赴哈佛大學訪學。
  • 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英文原版名為《Educated》,為什麼中文版譯成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關於這點,我們找到了原因,在此抄錄如下:(原文發表於:豆瓣讀書 發文作者:此刻)中文版書名到底經歷了什麼Educated是一個簡潔有力的詞,誰都可以讀懂。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開篇
    追求教育的塔拉·韋斯特弗(1)在哥哥泰勒的鼓勵下,努力自學考進大學(2)所有的常識都被顛覆,和大學裡的同學格格不入(3)獨立面對這一切,最終可以像個普通人一樣去生活3.一段話介紹教育為我們帶來的除了專業上的知識,更多的是教會我們如何去理解這個形色各異的世界,塔拉·韋斯特弗用她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教育可以讓我們不再糾結過去,接受過去的一切不好和未來的一切不確定,《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可以讓此刻處於低落狀態的你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如何獲得一個全新的自我。作者簡介塔拉·韋斯特弗,美國歷史學家、作家。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羈絆?
    她就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主人公兼作者,塔拉·韋斯特弗。塔拉·韋斯特弗是美國歷史學家、作家,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塔拉的自傳體小說,獲比爾.蓋茨年度薦書第一名。比爾蓋茨說這是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塔拉十七歲之前從未進過校門,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你要過怎樣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這種感受並不以你所處的環境而有所改變,無法想像作者是如何在這樣的情緒下生活了那麼多年。也許是作者的筆觸實在像是一種面對面的「訴說」,讓人有很深的「畫面感」,分分鐘都會化身為那個「擔驚受怕」的小女孩,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只是現在,那個「小女孩」長大了,並長成另外一個「自我」。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你要過怎樣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這種感受並不以你所處的環境而有所改變,無法想像作者是如何在這樣的情緒下生活了那麼多年。也許是作者的筆觸實在像是一種面對面的「訴說」,讓人有很深的「畫面感」,分分鐘都會化身為那個「擔驚受怕」的小女孩,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只是現在,那個「小女孩」長大了,並長成另外一個「自我」。一如作者自己所說,在別人眼裡,也許叫作:轉變,蛻變,虛偽,背叛,但她稱之為:教育。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教育的意義,是為了找尋真正的自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比爾·蓋茨 評《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覺醒與救贖|當你像鳥,終於飛往自己的山「我的家人從中間一分兩半——三個離開了大山,四個留了下來。三個獲得博士學位,四個沒有高中文憑。裂痕已經出現,而且越來越深。」
  • 讀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聖經·詩篇 11.1》前段時間在微信讀書上看完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的英文名《Educated:A Memoir》。如果你跟我一樣疑惑為什麼中文名和英文原版看起來完全不相關?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從大山走到哈佛,她是美國夢還是普通人?
    2018年,塔拉出版了以自己經歷為故事的非虛構類著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此書一經出版就震驚世界,上市一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至今仍高居不下,她還被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評價這本書說:「這是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
  • 書籍分享——《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塔拉在一次訪談中說道,教育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這與自我發現和學習有關,並發現你是誰,世界是誰;但學校往往位於地理位置上,傾向於以某些敘事為準,許多東西往往有一個特定的版本。而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perspective(觀點)。蓋茨也說到,比起自學能力,他不如塔拉。自學,自我學習並發現自我和世界,是一種重要的成長方式。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傳奇的自傳讓我讀懂了教育的本質
    她就是塔拉韋斯特弗 (Tara Westover),她把自己的求學經歷寫成了一本書,英文名叫《Educated》,中文譯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憑藉這本書,她被《時代周刊》評為2019年「年度影響力人物」。塔拉的經歷是傳奇的,因為就算一個出生在中產家庭的孩子,能取得如此高的學歷,已經足夠勵志了。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上線啦!
    日前,全球現象級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獨家發布儀式在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上舉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由資深演播藝術家閻萌萌演繹,新經典有聲團隊傾力打造,懶人聽書與新經典文化共同完成了本次紙聲聯動。
  • 全球經典勵志圖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文版譯名背後的故事
    一句話浮現了,似乎用在這裡正合適: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聖經·詩篇》,這句話本身有雙重解釋,一種是「逃離」,一種是「找到新的信仰」。作者不正是逃離了故鄉的山峰,像飛鳥一樣去尋求教育,找到自己真正信仰的山林了嗎?
  • 河南汝州陳向敏《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如果你願意,如果你努力,沒有什麼不可以!」這,是我讀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後發出的由衷感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知名作家、歷史學家塔拉·韋斯特弗2018年出版的自傳體小說,講述了塔拉·韋斯特弗二十多年來的人生經歷。塔拉·韋斯特弗1986年出生於山野、生活在廢料場、17歲前從未上過學、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在是知名作家、歷史學家。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所謂成長,就是擺脫過去的自己
    圖 | 《肖申克的救贖》讀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前幾天晚上的12點半。這種時候,其實應該回頭盤算一下自己走過的路,只要是你踏踏實實邁過來的,必定能帶你抵達目的地,或早或晚而已。就像塔拉在某次假期回家,再次被強迫幹活時,她父親不無得意地說:「你上了大學,還是要在地下室幹這種活。」塔拉並沒有出聲回應,因為她知道,不是的,她早已逃出了那座山,還將飛往更遠更高的地方。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好一個飛鳥花
    不知道大家看過《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沒有,他是講美國的故事。讓我一下子聯想到一種花,它叫飛鳥花,也叫山桃草。山桃草是原產美國的植物。「山桃草」這個名字是日本人取的,因為它的花是粉紅色的,像是桃花的顏色。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山桃草引入中國的時間並不短,知道的人卻不算多。最近十幾年來,它的一些品種又得到了新一波引種。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個敢於挑戰命運的女孩書寫的傳奇人生
    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個敢於挑戰命運的女孩書寫的傳奇人生作者 娛樂小丑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貝多芬今年年初,一部由美國作家寫的勵志題材的小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風靡全美,該書上市首周便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榜榜首的位置!而34歲的作者——美國作家、歷史學家塔拉·韋斯特弗名字也隨之家喻戶曉。她一度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甚至連著名的比爾蓋茨也對她的作品讚譽有加!
  • 逃離,或再生的探險——讀《你當像鳥 飛往你的山》
    【書與人】付如初/文教育和蛻變對現在的中國讀者而言,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最吸引人之處或許不是一個垃圾堆裡成長起來的女孩成為劍橋博士的所以,與其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一本有關教育的勵志書,不如說它是一本有關女孩掙脫被灌輸的信仰,藉助教育實現自我蛻變的生命之書。塔拉說:「我曾怯懦、崩潰、自我懷疑,內心裡有什麼東西腐爛了,惡臭燻天。直到我逃離大山,打開另一個世界。那是教育給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無限可能。」這種蛻變,雖然堪稱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過程卻相當慘烈,身體鮮血淋漓,心靈千瘡百孔。
  • 霍亂時期,渴望像鳥飛往自己的山
    也特別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分享你最近在讀的書。 Reading Note 1 疫情期間,渴望像鳥飛往自己的山 6月看了兩本書:這兩年的全球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和馬爾克斯經典的《霍亂時期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