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料中,有關樓蘭古國的記載,始於公元前176年,止於公元330年左右。直到公元400年時,高僧法顯西行,途經樓蘭時,才發現此地早已白骨遍野,他在《佛國記》中記載稱: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
樓蘭究竟為何消失,也許是屠城式的戰亂,也許是大自然的摧殘,或者是瘟疫的肆虐,總之,這個融合東西方文化的神秘古國,在不知不覺間戛然而止,而關於樓蘭古國人種的來源,也成了一個謎。
(樓蘭佳人乾屍)
不過隨著上世紀「樓蘭佳人」女屍的出土,科學家們利用現代DNA檢測技術,終於揭開了樓蘭人種的秘密,那麼消失一千五百多年的樓蘭人,究竟屬於什麼人種,他們又是如何來到這片荒漠之地的呢?
一、」樓蘭佳人」古屍
1980年,考古學家穆舜英在羅布泊以西樓蘭古國遺址地區,發掘出一具女性古屍,其出土時皮膚呈紅褐色富有彈性,眼窩深邃,鼻梁高挺,嘴唇薄且細長,頭髮棕色,具有鮮明的印歐人特徵。
根據測算,這位「樓蘭佳人」在羅布泊已經沉睡了3800年以上,死亡時年紀在45歲左右,生前身高1.55米,出土後風乾的體重為10.1公斤,血型為O型,發掘時她仰臥在一座風蝕的土臺中,墓穴頂部掩蓋著樹枝、蘆葦,身邊陪葬有羊角和草簍,裡面裝有小麥粒。
(樓蘭古國遺址)
古屍身著粗質毛織物和羊皮,腳穿粗線縫製的毛皮靴,頭髮長一尺有餘,呈黃棕色,卷壓在頭上的氈帽內,氈帽插有數枝長羽毛。
二、婦好討伐羌人
對於樓蘭人的起源,北大考古系教授林梅村認為,他們是印歐語系中的一支古老種族,發源於印歐發祥地,即裏海、黑海北岸的顏納亞文化。
雖然,時至今日考古界對於樓蘭人種的來源,仍然爭執不休,沒有定論,但就現有的史料來看,樓蘭古屍為古代羌人無疑,古代羌人並非現在的羌族,而是殷商時期,對我國西部少數族群的統稱。
1928年,殷墟考古發掘時,挖掘了大量的甲骨文,出現「己酉卜賓羌方昜亡禍月」、「貞王勿乎婦好往伐羌方」、「婦好率軍西出,斬白首兩萬餘」等記載。
(攻伐羌人的女英雄)
婦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夏周時的著名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曾多次帶領軍隊西出,在羌方等地,討伐為禍邊疆的白人,僅一次斬殺白人首級就達兩萬多個。還將俘獲的白人,作為奴隸,當時有拿奴隸殉葬的傳統,在「婦好」的墓中,也確實發現有白人的骸骨,以及新疆的和田玉,可見史料記載不虛。
三、雅利安人分支
那麼5000年前西北新疆地區所出現的白人,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根據考古界對樓蘭人印歐語系人種的認定,可以斷定,公元前1600年前,向南、西、東三個方向遷移的雅利安人中,其中向東的斯基泰人分支,在歷經艱難險阻的窮山惡水,來到新疆區域後,在這裡定居下來。
(樓蘭少女)
當時,南下巴比倫的西臺人分支消滅巴比倫文明,建立起米底王朝,也就是後來的波斯帝國;西進的安喜克索斯分支滅掉了古埃及文明,另一路南下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則滅掉印度文明,建立起雅利安人優先的高種姓制度。
於是基斯泰人也向甘肅黃河流域擴張,只是被女英雄婦好數次討伐擊敗,還追殺到新疆,將當地的和田玉及大量白人掠回商朝為奴,此後基斯泰人再未敢入侵中原地區,四大文明古國中的華夏文明得以延續。
所以,位於羅布泊區域的樓蘭古國,其實正是雅利安基斯泰人分支,所建立眾多古羌小國中的一個,他們和「大月氏」國同出一源,都是雅利安人血統。
(樓蘭故城遺址)
四、樓蘭古國後裔
至於樓蘭古國為何突然消失,由於無史料記載,目前流行多種說法,一是由於國小人少,樓蘭最終在漢匈之爭中被滅亡;二是由於樓蘭地處絲綢之路要道,商貿繁榮之餘,外來商隊帶來的大窩子病瘟疫,使得城中居民相繼染病身亡;第三種說法則是羅布泊河流改道,沙漠中的樓蘭城取水困難,只得棄城沿河遷居。
而在樓蘭古國突然中斷記載數十年後,法顯經過這裡,看到滿地白骨,也說明這裡曾經發生過因戰爭或是瘟疫引起的居民大量死亡事件。
從 「樓蘭佳人」古屍的體貌特徵和今天中亞人相似性可以斷定,在樓蘭古國遭遇變故之後,倖存的樓蘭人極可能向西域相鄰的國家遷徙,併入其他民族部落,而隨著幾千年的民族融合。在新疆本土以及中亞地區,或許還存在樓蘭人的後裔,只是血統早已更加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