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基地成為學生們實現夢想的搖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譚萍
技能成才,匠心築夢。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一批批學子開啟成才通道,帶他們加強學習和實踐鍛鍊,練就過硬本領,一起乘風破浪!
羨慕!企業最新的設備、案例、新知識,這裡都有
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信息技術系的學生和老師們很幸福,因為他們這裡有「實時更新」的企業項目、設備、教材、案例,隨時可捕捉到最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據了解,信息技術系設有計算機網絡、電子商務、財會等3個工作室,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物聯網技術應用、數碼產品維修、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等5個專業。
系主任李喜英介紹說,3個工作室分別與北京新大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新紅景科技有限公司、鄭州市京慧越科技有限公司深度開展校企合作,通過引項目入校、引人才培養方案入校、引技術專家入校的方式,將訓練、實習、頂崗作業落實到實處,共同進行滿足一線業務需要、有紮實業務能力的人才培養。
5個專業同樣與企業、市場合作密切。比如,物聯網技術應用專業與北京新大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紅亞華宇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入科技前沿設備入校,建立物聯網基礎實訓、物聯網系統搭建實訓室、網絡安全實訓室,建立與市場同步的完善的實訓體系。數碼產品維修專業採用企業工程師駐校開展專業課程教學,並積極參考企業現行的培訓方案,借鑑從實際業務中提煉出的課程、教材,及時修訂校內的教學模式,直接將真實的作業環境和技術引進學校。
點讚!引店入校,邊「工作」邊學習,技能提升快
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信息系的「創客基地」是個人氣火熱的「網紅店」,周邊居民誰的手機、電腦等數碼產品出了故障,第一時間會送去請學生們幫忙檢修。
「數碼產品維修專業貼近民生、注意實用技能,工作過程即是動手的維修過程,要求學生必需具備過硬的動手能力。」李喜英說,創辦「創客基地」,集便民服務、學生實訓和學習於一體,使數碼產品維修專業的學生能夠在實際業務的開展中學以致用、學有成效。「真實的工作成果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良好持續的技能積累也使得學生得到企業的高度認可,該專業80%的學生已經在深圳進入了數碼產品維修行業。」
電子商務專業更是一個教學內容時刻需要與企業對標、合作的專業。該專業不僅將企業的專業教師請入校園,每年還選派部分優秀學生利用假期,走入企業,真正參與企業項目,在職場中體會電商的發展形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去年,在鄭州京慧越科技有限公司的小天鵝洗衣機在線銷售活動中,電商專業的學生在公司站長和老師們的指導下,完成了5個營銷號的在線服務。」李喜英說,這個項目需要學生約20人,整個項目持續大約半年,電商專業學生輪崗作業,實踐效果非常好。
傳承工匠精神,成就技能報國。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度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以項目帶領的方式,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已經成為該校專業建設的基本方式。在現代製造系、藝術設計系,同樣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度的校企合作項目,為學生擦亮技能成才的勞動底色,讓他們在喜歡的事業中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