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中考語文試題解析
黨江濤 高新一中初中校區
黨江濤,中教高級教師。高新一中初中校區教研室主任,語文學科組組長。陝西省教學能手,西安市學科帶頭人,陝西省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站長。多次參加全國重點課題研究,在教育部規劃課題「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工作中,發揮核心骨幹作用,被評為「教育部課題研究先進工作者」。秉承理解、尊重的教育原則,注重教育中的人文關懷。
「穩」中求變,秉持公正
2020年陝西省語文中考題「穩」中求變,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生活的良好習慣,考察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整套試卷體現了立德樹人的價值導向。
1 積累與運用
「積累與運用」板塊,難度不是很大。字音、字形題不設過多障礙;語段題涉及「提取主幹」「 關聯詞」和「詞語排序」,是比較常見的考察內容。名著考察的是《西遊記》,這是學生耳熟能詳的一部名著。只不過,在閱讀這部名著的時候,學生可能更多的關注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這幾個角色。本次考察的對象是白龍馬,要求學生寫出白龍馬的品質,選出與白龍馬相關的情節。對有些學生來說,可能會有一些難度。
2 閱讀板塊
小閱讀選取的是與我國新一代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相關的前沿科技材料。選材注重學生關注時事的習慣,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在題型設計上,2019年非連主觀題重點考察的是概括能力, 2020年非連主觀題重點考察的是提取信息的能力。這兩年的非連選擇題,都注重了學生「讀準」和「讀懂」的問題,旨在引導學生靜下心來讀文字的習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大閱讀選取的是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黃河一掬》,與2019年的《小鐵錘》相比,在文章內容和主旨的理解上稍有難度。尤其是余光中先生把對黃河的熱愛,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以及深沉的歷史感融在了細緻的情節描述和詩一般的語言中,增加了閱讀的難度。從大閱讀的設題來看,「環境描寫的作用」「加點詞語的理解」「結尾段落的作用」等題,都是《語文課程標準》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只要學生能理解作者的情感,有紮實的閱讀基本功,就能夠靈活應對。
3 古詩文板塊
古文選擇的是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屬於史傳類文章。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學生比較容易讀懂。虛詞用法的考察與以往不同,《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掌握的十四個文言虛詞,只考察了「以」的用法。
古詩鑑賞考察的是《詩經》裡的《關雎》。2018年的《山行》,2019年的《憶江南》,都相對比較短小,此次考察的古詩文字量比以前有所增加,同時,第二個題目涉及《詩經》「賦比興」中 「興」的理解。要求學生寫出使用了「興」這種手法的一句詩並加以賞析。此題涉及對概念的理解,這在以往的陝西省中考題中很少出現。
4 作文板塊
作文《合唱》是很亮眼的題目。既體現著當今社會的主旋律,也給學生提供了選材的自由空間。作文在設題上也在不斷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使學生的視野從書桌走向更廣闊的的社會,培養學生大視野,善思考,懂責任,勇擔當的良好習慣,使學生逐漸成為有責任、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薛衛東 益新中學
薛衛東,西安益新中學語文教師。語文高級教師。蓮湖區「模範教師」。西安市「陽光師訓」項目講師團成員。多次赴延安、洛川等地中學進行中考專題講座。主持或參與國家、省、市級多項課題並榮獲優秀實驗教師稱號。華商報杯、全國葉聖陶杯、創新杯學生作文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多篇論文、課件、教學實錄和設計分獲國家、省、市級一、二等獎。參編中考複習資料《初中現代文閱讀三階訓練》叢書。
文化味、音樂韻、愛國情
西安益新中學薛衛東老師分析說,2020年陝西省中考語文試題既具文化味,又有音樂韻,更含愛國情。落實「課標」理念,做實「立德樹人」。似一曲由「分部唱」到「大合唱」語文素養和愛國情感的升華。
1 貼近語文課本,體驗學習經歷——呈現「實」
三年語文學習,有筆墨書寫的成長故事,更有課本展現的美好記憶:綜合性學習「找尋語文課本裡的中國」,《送東陽馬生序》的精彩細節,是課後習題的變式,是尊師重禮的傳承;詩歌《贊鄧稼先》,是課文《鄧稼先》的思想濃縮,是奉獻精神的讚歌。大閱讀《黃河一掬》,是余光中《鄉愁》詩的最美詮釋,是思鄉與家國情懷的展現。《關雎》詩更是取材課本,展現美好情感,陶冶高尚情操。面對試卷這面「明鏡」,考生盡可回憶學習點滴,梳理心路歷程,吟唱心中真情,再以作文《合唱》凝聚升華,激發情感與才思飛揚。
試題的「文本意識」,引導日常語文教學需老老實實回歸文本,扎紮實實提升素養。
2 接受文化滋養,展現凝聚力量——體現「厚」
古詩文閱讀《關雎》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明史·鄭和傳》的「示中國富強」,是歷史文化、地域文化、愛國情感的融合,也聯繫了「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歷史;語段閱讀的「文化認同」與「國家認同」的關係,促學生形成「文化自信」,樹「國家向心力」的「精神支柱」
名著《西遊記》中白龍馬優秀品質的概括,使學生汲取堅韌頑強、奮發向上的力量;《創業史》「創」字的書寫,帶學生在一筆一畫中感受團結互助、艱苦創業的精神;《贊鄧稼先》激昂向上的詩句,是「兩彈元勳」奉獻精神的讚歌;非連續性文本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是祖國航天科技事業突飛猛進的再現,對學生愛國情感的培養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大閱讀《黃河一掬》把地理環境、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父女真情、赤子情懷等內容融入母親河的細膩描寫中,眼前是黃河的洶湧澎湃,心中如讀《黃河頌》「掀起萬丈狂瀾」,升騰起「熱血澎湃」。
寫作「合唱」是這套試題的點睛之筆。單從學校生活,就涉及友誼、師恩、夢想、奮鬥、拼搏、團結等等。也可引發音樂課堂、節日慶典、建國七十周年的「合唱」的回憶,更可直面現實,感受聚全國之力,取得抗擊新冠疫情階段性勝利這曲「大合唱」的精神力量!這個「合」的厚重和大氣,是核心價值觀的綜合體現,是「立德樹人」的最佳平臺。
文化、愛國雙線並行,博大厚重、凝成合力的選材特點,啟示學校、家庭、社會由各盡所能的分部唱,匯成齊心協力、富含凝聚力的「大合唱」。引領學生向「課標」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操」的青草更青處漫溯。
3 教學啟示
設題守穩求變,追求創新,也為教學提供了導向。比如《關雎》詩歌欣賞,以改詩歌考查套路,走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賞析詩歌的藝術魅力,陶冶學生審美情操。啟示師生在詩歌學習中,關注「活」字,拓寬「新」路。
總之,這套試題守本創新,上下勾連,點面結合,凝成氣勢,仿佛以中華大地為舞臺,在滄桑歷史的琴弦上彈奏,由中華兒女氣震山河的「合唱」收結。凝聚成震撼心靈的力量!是一曲時代精神的讚歌!
陝西中考數學試題解析
翟俊歧 西工大附中
中學數學高級教師,陝西省數學學會會員。從事一線數學教學與研究工作近三十年,歷任數學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曾獲得碑林區數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碑林區優秀教師,西工大基礎教育優秀教師。多次獲得西工大附中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多次擔任碑林區初中數學大教研活動評課專家。現任西工大附中九年級數學備課組長。
壓軸題打破模式,解答有難度
在取消考綱後第一年中考的背景下,陝西數學試題就已呈現出改革與發展的趨勢。整套試題知識點的考查位置略有調整,壓軸題的呈現方式不再象以前那樣模式化,有了很大的突破,雖是傳統意義上的老題型,但讓大家一時不好適應。從全捲來看,今年試題在數量丶結構上保持了相對穩定,試題的重難點基本保持不變,大的框架結構保持相同,知識點考查全面,層次清晰,能力要求有梯度,平穩合理。但與學生習慣了以往模式化的最值問題解答比較而言,試題難度略有增加。
1 試題結構特點
與以往比較,試題在結構上保持了一定的穩定性。填空與選擇共14道小題,解答共11道大題, 14道選填總分48分,解答72分,分值分別佔到40%與60%,沒有變化。填空與選擇考查了學生三年來所學的基本知識和掌握的基本技能,對學生不會造成大的困難,大多數學生會把分數拿回來。
填空與選擇在個別題位上的知識考查內容有所調整,如第2 小題由視圖變為有關餘角的幾何問題,第3小題變為科學技術法的內容,第4小題由正比例函數調整為有關有理數的考查,第11小題由實數的概念變為簡單的實數計算。
解答題每個題位的知識考查點也基本保持了以往的內容,個別題目有一定變化。如第15題以前在這個題位上考查實數的混合運算,本次是解不等式組,難度倒是不大。19題考查了平均數,22題考查了頻率,這些內容較簡單,以前考查較少,本次作了針對性考查,做到了基本知識點覆蓋相對全面,第14與25兩道壓軸題以新的面孔出現,具有較大的變化,決定了本次試題的風格與走向。
2 主要題位分析
第10題是一個含參拋物線的問題,與往年比較風格一致,沒有大的變化,主要考察學生對圖形平移、拋物線頂點坐標的求解方法,難度維持以往的水平。14題形式有較大的變化,由最值變為求平分面積背景下的定值,難度有所下降,學生容易上手,但對代數式的推導變形及式子正負性的確定有較高的要求。
20題相對簡單,利用全等三角形來解決,迴避了常見的相似方法與三角函數方法,21題利用分段函數解決實際問題,比較常規,沒有變化。23題傳承了以往的風格,分2問,考察了切線性質及特殊三角函數的應用。24題考察了利用全等三角形來解決點的存在性問題。19、21、20、25四道題貼近生活實際,用來解決現實問題,具有親切感。
25題從表面上看,結構形式沒有變化,分為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三大部分,第三部分有兩問,一改以往近十年來的最值固定模式,採用了去「模式化"的方法,要求先建立一個函數關係,再求一個面積的定值,全面考察了學生對代數與幾何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考查了學生對幾何旋轉思想與代數式推導變形的綜合能力,學生解答會有所不適應,是本次學生做答的一個痛點,難度較大。
其中代數方法繁雜,學生無能力完成,幾何旋轉方法十分簡便優越,但又不易想到,第三部分的問題真正達到了選拔的目的。總之,試題做到了低起點,高落點,具有很強的區分度和選拔性功能。
3 對後期教學與備考的建議
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搞題海戰,一味借鑑往年的成題套題,陷入試題當中。特別是對學生解題的基本方法與能力要加強訓練,知識點學習要全面,數學思想方法是靈魂,要長期對學生進行培養,常抓不懈。平時備考訓練不能陷入模式化,圍繞能力提升,題目要形式多樣,以應對不斷變化的試題考查方式. 本次中考數學第14題和25題以新的形式出現,也許是陝西中考數學改革的一個信號與轉折點,對我們後期的教學應有所啟發與指導。
閆莉 尊德中學
從事初中數學教育27年,中學一級教師,多次被評為碑林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現任初三年級組長。
考點覆蓋全面,試題有區分度
2020陝西中考試題,整體來看,試卷平穩有區分度。題型分布和考點設置沒有太大變化,在考查基礎知識點的同時,更注重對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部分題目靈活性加強,更注重考查學生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1 遵循課標
整套試題平和,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通法通性,淡化特殊技巧,層次分明。
如第2題,由原來的三視圖改為角的運算。第3題的平行線問題改為科學記數法。第4題的正比例函數改為統計中的極差問題。第15題的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改為解不等式組。第18題往年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質解決問題,而今年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與性質解決更簡單、便捷。以往較難的第14題,今年考查用特殊四邊形中心對稱的知識解決問題,難度不大。第24題第②問在去年考查的是兩個三角形相似,今年考查兩個三角形全等,難度有所降低,學生反映解決問題較為輕鬆。
2 注重創新
縱觀整張試卷,運算求解能力貫穿始終,並且對函數圖象及幾何圖形的結合應用要求也達到了一定深度,推理論證能力依然是考查的重點。
如第10題,繼續考查二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概括、推理論證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第13題反比例函數題幹簡潔,需要考生自己畫圖或利用反比例圖象的位置性求解。第24題第②問要求學生會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從幾何圖形中得到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從而根據點的坐標表示線段長度,列出方程並求解,應用分類討論的思想對三角形對應頂點的順序進行討論。
3 聯繫實際
試題重視實際性和應用性,第19、20、21、25題均以實際生活為背景,體現了數學的建模思想和數學的應用價值,考查學生是否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第21題第②問,需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考慮並充分理解「繼續」二字的實際含義。第25題前兩問難度不大,第三問利用旋轉方法,將圖形轉化為一個直角三角形,從而解決問題。但由於學生在第二問使用了兩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學生在作答第三問時受第二問解題方法的影響,導致學生解題出現瓶頸。
4 備考啟示
立足2020中考數學試題,我們從中不難發現,中考考查的十分細緻,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方法以及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與掌握。備考複習時要以《新課標》為指導,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性。
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基本計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和落實,備考階段加強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
陝西中考英語試題解析
張莉 西安鐵一中分校
高級教師,西安市鐵一中分校英語備課組組長,2019年陝西中考西安市英語學科閱卷組長,多次特邀為中考英語試題點評專家,一直致力於英語教學研究,主持參與多個國家級、市級教研課題,對新課改、網際網路+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有獨特的見解。
新挑戰—語言應用考察前所未有
2020年陝西省中考英語試卷內容涵蓋了初中階段英語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要求,特別關注了語言應用能力及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核。本套試題較之2019年中考試題,有著非常鮮明的特點,也給學生帶來很多挑戰。
1 穩中出新
首先,新題型。聽力部分分值由25分增加至30分,第三題由聽短文做選擇變為聽獨白,填單詞或短語。閱讀理解取消A篇判斷正誤題型,取而代之的是D篇的根據上下文內容選句填空,而且是七選五。其次,在選項的設置上也別出心裁。完形填空A篇對疑問句和感嘆句的考查,選項設置出現了往年較為少見的長句和整句。
2 考點覆蓋面廣
基礎知識、基本語法點的考查一如既往地全面、紮實。具體表現在完形填空A篇和短文填空題。從冠詞、介詞、連詞、形容詞、副詞、反身代詞、名詞單複數、所有格,到各種時態,再到感嘆句、疑問句、there be句型、被動語態等,面面俱到,考查突出重點。
3 突出語境,強化語篇
將注重語言應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總結歸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完形填空B篇,每道題目的選項都是4個完全不同但又意思相近的單詞,要求學生必須在透徹理解上下文內容的基礎上才能選對
再比如,閱讀理解共4篇15個小題,90%題目的設置都是主旨大意題、邏輯推理題、歸納總結題,以往的細節理解題即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試題比例降到了最低
最後,任務型閱讀題將這一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文章講述的是作為青少年,要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長大,對於文章淺層意思的理解並不困難,難在完成後面的任務上,此題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要有深度的思考,對文章結構、框架要認真地剖析,更要具備高度的歸納、總結的能力。
4 貼近生活,選材廣泛
聽力部分前15個題目涉及到15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問候、購物、談話、時間、調查等素材都是圍繞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展開,內容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也充分體現了英語語言語用的功能。
5 緊扣時代脈搏,立德樹人,彰顯育人導向
學科素養以人為本,在以知識為核心的體系中,落實立德樹人的學科任務,充分發揮英語測試的育人功能。如完形填空A篇,九十三歲老人勇敢面對挑戰,完成電影的拍攝;B篇青少年考慮未來,植樹造林,造福後代;任務型閱讀的文章,引導青少年學會真正的成長,做一名有愛心、樂於助人的人;完成句子最後一題,中國政府採取措施防止新冠肺炎的傳播,點點滴滴都在進行德育教育、愛國教育。尤其是作文,圍繞「美麗校園,健康生活」的主題,號召學生愛護校園環境,學會健康快樂生活。總之,整套試題語言材料充滿正能量,體現了對學生價值觀的積極引領作用。
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方方面面的新突破、新挑戰,同時也為老師和學生在今後的英語教學和學習中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在夯實學科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加強閱讀,尤其是提高對語篇的理解,並且要強調學習中融會生活體驗,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要不斷提升學生總結、分析、評價等思維能力。
巨小華 西安交大附中分校
備課組長,高級教師。2013年獲西安市教學能手稱號,2016年獲得省教學能手稱號,2016年獲得碑林區優秀班主任稱號。多次主持和參與西安市、陝西省、全國課題,在教學中善於創設情景,主張在用中學 ;在教學工作中善於思考,敢於嘗試;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
選材廣泛,來源生活、注重語用
今年,英語聽力由25分增加到30分 ,增加了填空題(根據所聽內容補全信息)、閱讀理解(四選一、七選五)兩種形式。英語試題整體較2019年發生了一些變化。整套試題,圖文並茂。話題選材廣泛,來源生活、注重語用;文本立德樹人,突出語篇、 提升思維;設題新穎靈活,注重雙基、考察能力。
1 揭秘新題型
聽短文填空,短文以獨白的形式呈現,在聽的過程中要求記錄簡單信息; 5個句子共10分,填3個單詞和2個短語,題目形式的設置和分值的分配,既在預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難度適中。
閱讀七選五,要求學生在全面理解文章的意思和結構的基礎上,把摘出來的句子還原到文章中。這是在考查學生準確把握文章結構及上下文邏輯關係的能力;七選五的設置增加了題目的難度。其中抓住小標題,關注首句、尾句、分析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都是解題的核心。
2 設題新體驗
1. 任務型閱讀。71. How did the writer start the passage? 73. What does it mean when you pick up the waste bottles and give them to someone else?75. How did the writer support the main idea in the passage?
這三個題目的設置引導學生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還要關注作者的寫作方式;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更要有歸納、整合、概括信息的能力。
2. 書面表達能力。英語學科除了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外,也強調「看」的能力。書面表達在四幅圖片中,除了英文提示keep the school clean \do sports\ look after yourself 三個方面外,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可以間接得到以下具體信息:
圖一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classroom
圖二 play basketball 、do something running
圖三 wash hands 、 wear masks
通過讀圖就可以獲取更多的寫作信息 ,同時也可激活孩子們的思維,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既給學生了一些提示,也給學生一定的自我發揮空間。
3 教學啟示
總之,試題命制依據就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之「分級標準」中「五級標準」的各項要求,著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老師一定要認真研讀課標,在日常教學中,真正重視並落實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的培養與提升!
文 | 耿豔紅 路潔 彭宏 田宇菲
編輯 | 李華 實習生陳杰 吳紫微
審核 |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