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全國國際學校那麼多,各家學校都有著自己的一套課程體系和教育模式。因此,在選擇國際學校的同時,更是孩子對未來發展方向的一個選擇。那麼,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就讀國際學校呢?讀國際學校對孩子的自身發展有什麼利弊?什麼時候把孩子送到國際學校是最好呢?
1.有明確出國留學意向的孩子。
如果家長已經為孩子制定好了日後出國留學的計劃,那麼不妨可以讓孩子先在國際學校就讀,這樣不僅可以很快提升孩子的英語口語能力,也可以讓孩子儘快適應國外留學教育的模式。同時,一般國際學校都有自己的出國留學服務體系,有助於孩子以後進行出國留學的規劃和實施。
2.內心強大,自控能力強的孩子。
相比較國內應試教育的枯燥呆板,國際學校的教育模式更為自由靈活。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並進行自由規劃。因此,對於內心強大、自控能力強的孩子來說可以有更好的機會去發展自己的長項;但是對於自控能力較差,性格內向的孩子來說,反而會讓孩子的缺陷更易呈現出來,從而對孩子未來產生不好的影響。
3.將要移民的家庭裡的孩子。
其實國內現在的眾多國際學校,真正去定位的話,只能算是一種過渡性學校,他們為孩子提供相應的國際化教育以及學習生活環境,以期望孩子能夠適應以後的國際留學教育乃至國外生活。因此,選擇移民他國的家庭,可以給孩子選擇一所合適的國際學校就讀,進行一段時間的過渡。畢竟,直接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孩子肯定會一時難以適應下來,這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是很不好的。
國際學校的好處:
1. 一般國際學校都擁有軟硬體一流的國際化校區,校園風格、環境和國外學校非常接近,環境優美,設施齊全。一個先進的國際化校園不僅有助於學生很快適應校園生活,而且對於後續出國留學以及在海外生活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
2. 國際學校採用國際化課程,不僅可以很快提升學生的外語能力,還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積極性和個性,讓他們樂於學習、善於學習。
3. 國際學校的住宿壞境都是相當好的,而且住宿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鍛鍊個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4. 國際學校的教學方式與中式「填鴨式」教學有著很大的差別,它注重對學生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國際學校的學生更容易適應不同的環境,從而更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
5. 國際學校一般都會有很多外國學子求讀,就讀國際學校可以有很多機會與不同國家的學生進行交流合作,有利於開拓中國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對外國文化的了解,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索國外文化的激情。
國際學校的弊端:
1. 高昂的學費。一般國際學校的學費都是非常昂貴的,差不多每年都在十萬以上。如此昂貴的學費根本不是一般家庭所能夠承受的,因此,國際學校也被戲稱為 「貴族學校」。
2. 水平不同、國籍不同的學生混雜一起。在國際學校裡,一般都會有一部分國外學生在就讀。但是由於各自國家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以及認知狀況不同,導致中國的學生很難和這些外國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甚至有的學生之間還會產生各種的矛盾。由於部分國際學校只要是繳納了昂貴的學費就能入讀,這也使得一些學習成績差、生活作風有問題、性格極端的學生混跡其中,對其他學生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
3. 國際學校的師資狀況存在問題。一些國際學校所僱傭的外籍老師根本不具備執教的資格和水準,甚至有一些外教僅僅在中國帶幾個月就走了,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對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4. 個別國際學校沒有正規的國際課程體系。由於一些國際學校缺乏國際認同的正規課程體系,不得不東拼西湊,半中半洋進行教學,不僅無法達到國際化教育的水準,還會阻礙一部分優秀學生的自我學習。
其實對於國際學校的利弊,只要家長能夠很好地認清形勢,找準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再具體分析自身各項條件,就能夠正確的看待國際學校的利弊,從而選中合適的國際學校。
從上面我看可以看出國際學校的優劣勢,那麼,幾年級把孩子轉到國際學校比較合適呢?小編從家長最關心的幾個維度切入並進行解讀,供大家參考。
一、從英語學習的角度
從英語學習的角度,肯定是越早越好。專家表示,如果你希望掌握一門語言基本能達到「母語」的水平,那麼最晚最晚不要超過10歲。
很難量化描述,在實際應用中,如果能達到以下兩點,就可以簡單理解成達到「母語」水平了:
一是,用「英語」思考,英語脫口而出,不會在大腦中經過「中英互譯」的過程;
二是,英語母語國家的人與你一起交流,發現不了「英語」不是你的母語。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要求自己的孩子將第二語言「英語」達到「母語」水平作為自己的目標。
但是,如果你希望孩子的英語水平達到「母語」水準,那麼,最晚不能超過10歲將孩子送入全英語的浸入環境。這樣,還有可能性,而且,肯定是越早越好。否則,可能性不大。
之所以將達到「母語」水平作為標準,主要是這是一個可實現的目標而且也是很多家長追求的目標。現在很多孩子在國內,從幼兒園到小學,都是雙語或英語環境,比如一直上國際學校,其英語水平已經能夠達到「母語」水平了。
當然,如果你對孩子的「英語」學習目標不是那麼高,那就再議了。
二、從出國過渡的角度
選擇國際學校的學生,基本上就是不參加國內高考、以出國留學為目標了。上國際學校,可以提升孩子英語水平,熟悉西方的教學方式,為將來留學做好過渡。
如果孩子在上小學,那麼最好在5、6年級之前轉到國際學校。為什麼呢?
因為,根據我的觀察,從公立學校轉學到國際學校的孩子,要有最少1-2年的過渡期,才能真正適應語言要求和掌握國際學校的學習方式,英語的聽說讀寫達到與課程要求相適應的水平。
如果在5、6年級之間進行選擇,最好是5年級末轉到國際學校。
這是因為美國的年級設定與國內略有不同。在美國:
1-5年級是小學,
6-8年級是中學,
9-12年級是高中。
中學與小學相比,是個大的跨越,6-8年級是一個獨立的完整課程體系,分科更細、要求更高。
所以,考慮到1-2年的過渡期,再加上學術體系的相對完整性,最好是5年級末轉到國際學校,這樣可以學習完整的初中課程,從6年級末轉過來會比5年級末更辛苦一些。因為相當於比別人少學了一年的中學課程。
如果您的孩子已經在上初中了,也可以考慮初中畢業後進入公立學校的國際部。這樣在中小學階段接受完整的公立系統的中小學教育,到了高中階段再切換。
如果孩子在初中階段轉入國際學校,可能會面臨很大的過渡壓力。國際學校初中階段的課程比起小學階段,深度、難度都大大增加,同時,要求很高的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
小編了解到的是,很多同學做作業要到晚上9-10點鐘。初中的孩子恰逢青春期,自尊心強、情緒波動大,這時轉學過去,既要快速完成英語的過渡,又要學習具有難度的課程,與從小學階段轉到國際學校相比,要克服更多的壓力。
三、從學習中文的角度
一些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小學時就非常糾結。一方面,認同國際學校的教育方式,但另一方面擔心國際學校的中文教學可能弱化,擔心孩子英語學好的同時,中文掉隊。
關於這一問題,小編的建議是:
1. 國內的許多國際學校其實很重視中文教學,尤其是小學階段,有的甚至將其中文教育作為與其他國際學校相競爭的差異化優勢。家長可以優先考慮重視中文教學的國際學校。一些國際學校,除了中文外,數學等課程在小學階段也是用中文授課,中文的教學量並不少。
2. 中文確實比英文難學些,公立學校的重複練習會讓孩子在漢語拼音、漢字的讀寫等方面更紮實些,但,是否學習好「語文課本」就能學好語文,這事可就兩說了。
3. 如果確實不放心國際學校的中文教學,可以讓孩子上公立學校,然後同時在外補習外語,等到家長覺得合適的時候,比如4、5年級,再把孩子轉到國際學校。因為國際學校有專門的招生部,每年周期性開展招生工作,哪個年級還有入學名額,就會招生入學。一般情況下,新學生都是在一個新的學年開始的時候統一入學。
4.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在國際學校上小學,課外再找補習班補中文,反正中國的補習班多,而且中文補習的水平肯定高於英語補習的水平。
四、溫馨小提醒
以前,國際學校還是「精英小眾」的一種教育方式,但從這兩年的趨勢看,情形有所變化。越來越多的家長在考慮孩子教育問題時,已經開始將國際學校納入了統籌考慮的範圍。
主要原因有:
1. 小升初政策變動頻繁,造成規則模糊,致使許多原來定位於公立名校的家長開始把眼光轉向了國際學校;
2. 隨著多年的發展,國際學校慢慢開始進入了大眾視野;
3. 出於對環境惡化的擔憂、家庭成員健康的考慮、對未來看衰等多種因素,加劇了移民和資產的海外轉移。
今後,進國際學校的門檻會越來越嚴,建議大家提前拿好主意,隨時跟蹤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