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2019年年末的時候總結,說2019年是最難的一年,卻不料2020年第一季度迎來更嚴峻的經濟形勢,不管是企業主還是員工,都想說一句:真是太難了。
有一項創業意向調查顯示:從來沒有想過創業的人,只有3%。
大多數企業平均壽命不足3年,第一次創業失敗率高達90%,第二次創業失敗仍然在80%以上。九死一生是常態,成功只是小概率事情。
許多人本身性格和能力不適合創業,但羨慕當老闆後身份轉變和財務自由,前赴後繼投入到創業大軍中去。可這種賭博心態很難成功,就算要去,也請做好充分的準備,更別借錢去創業。
01
老劉在一家國企做了十來年,混到了部門主管的位置。有錢又有時間,很多人羨慕他。
但在去年年初,老劉不知道從哪裡聽到一些勵志的話,覺得朝九晚五的固定生活沒意思,按奈不住辭了職,準備創業。
平常對吃比較感興趣,而且時常給朋友推薦一些好吃的店,得到了朋友們的高度認可,老劉心想自己去做餐飲,肯定能滿足大多數人的口味。說幹就幹,不僅把自己的全部積蓄拿了出來,還找親朋好友借了幾十萬,風風火火開幹了。
從此以後,老劉過上了7x24的生活,每天忙的團團轉,為了節約開支,選址、裝修、招人、採購等都親自上馬。效益好的時候,日子還不錯,效益不好的時候,工資都發不出來。
本來想著春節前後是一波紅利期,可以多賺點錢,沒想到突如其來的病毒事件,打亂了整個計劃。老劉的餐廳從1月份底關門停止營業,為了維持餐廳,只好繼續借錢,可惜還是杯水車薪。
前幾天,他終於撐不下去了,關閉僅開了一年的餐廳。整年算來下,不僅沒有賺到錢,還欠債幾十萬,以前的單位也回不去了,去找工作更沒有任何競爭力,只好在家待業。
02
像老劉這樣借錢去創業的人,還不少。借錢創業和賭博沒什麼兩樣,因為都是對不熟悉、沒把握的事情,想去搏一搏,但絕大多數人都是失敗的。
創業必定要過獨木橋,要前期做好充分的調研和準備,另外還需要對自己的能力有足夠的認識。
第一,你會管理嗎
當你選擇成為老闆,擺在前面最重要的問題是你能不能帶好團隊,管理是一門學問。不是你給人家開工資,別人就會拼命給你幹活,為公司創造價值。
雖然老劉在國企是個主管,但部門沒幾個人,而且根本不需要操心績效、競爭等問題。對於餐飲行業,老劉更是門外漢,不會管理員工,也不會管理現金,平常時候就發不起工資,可見他在管理方面能力嚴重不足。
第二,你能管控風險嗎
一個創業公司,如果核心且盈利的部門不是你自己去掌控,那你怎麼保證這個員工一走公司就得完蛋的情況不會發生?本來創業公司人就少,不穩定,你憑什麼認為能一直讓別人留在你這裡?
人都不傻,在一個創業公司的風險遠遠大於成熟的公司,如果你開的工資不夠高,那別人很容易就跳槽。
拿老劉的餐廳來說,招的那些大廚平均工資都是1萬起,如果創業那麼容易,為什麼他們不自己幹,而要來給你打工呢?可工資開那麼高,必然造成自己的利潤減少,而一旦出現資金緊張,別人很容易就走了。
對風險管控不足,在創業場上也是硬傷。
03
假如你確實一直有個創業的夢想,不想太過於安分的過完這一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只拿你一半的儲蓄去創業。
不管你如何看好一個項目,都不能把全部身家砸進去。因為選擇創業,相當於在一段時間內你是沒有收入的,而且還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對家人造成影響。
創業的難關一個接一個,很多時候你根本就無法預料會碰到什麼情況,不要覺得熬過這一關就好了,直接選擇投入全部身家,甚至去借錢。一旦你沒有熬過去,那你的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
如果只拿一半的儲蓄去創業,哪怕失敗,你還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不至於有特別大的影響。
不要眼高手低,心比天高,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一定會成功,衝動的借錢去創業。到頭來一旦失敗,可能很多年都翻不過來身,一直要償還債務,更有甚者創業失敗後,自暴自棄或走向歪路子,毀了自己的人生。
總之,借錢創業承擔的風險比普通創業者更大,前期還得拉下面子去借錢,成功了還好,不成功的話,就是一敗塗地。
04
不管選擇什麼途徑去創業,心態都要放平,坦誠接受結果,不要固執更不要偏激。
創業途中,沒有人給你確定的答案,所有的答案都只能你自己去解題,而你同樣不會知道答案在哪。員工可以迷失,作為老闆,你必須抗住壓力,不能表現出沮喪和恐懼,在員工面前永遠得充滿自信和勇氣。
在行動之前,最好做足市場調研,有了充分的把握再去創業,記住最重要的一條:千萬不要借錢去創業,不做九死一生的買賣。
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出處。關注公眾號:職場生存法則說,查看更多職場文章,以及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