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重回霸主地位,盟友卻稱時代已不同,中國實力獲得更多認可

2020-12-14 首發資訊

隨著美國總務管理局宣布開啟權力交接程序,意味著拜登將正式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川普時代步入終結,拜登志得意滿的公布了自己的執政團隊,誓言要將美國重新帶回全球領導地位。可是,美國的盟友似乎對此並不樂觀。

日前,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的集會上,拜登發表了演講,稱「美國回來了,將準備領導世界」。在集會上,他對外公布了他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團隊成員,包括國務卿和國土安全部等高級官員的提名人選,拜登充滿信心的表示,自己將會和這些優秀的人一起努力,重振美國往日雄風。

拜登宣稱,他將和團隊一起恢復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和道德領導地位。這個團隊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回來了,準備領導世界,而不是退出世界。他們體現了我的核心信念,那就是當美國與盟友合作時,美國才是最強大的。

一番慷慨陳詞讓外界看到,拜登的執政方向和風格的確與川普完全不同,拜登有雄心壯志,也更看重與盟友的合作,而不是像川普那樣,想盡辦法從盟友身上搶奪利益。

可是即便如此,美國的盟友還會像過去那樣追隨,服從和聽命於美國的號令嗎?英國媒體對此進行了透徹分析,認為當今時代已完全不同,美國想重返世界老大的位置,恐怕是難上加難。

對此路透社評論稱,過去多年,美國已在孤立主義的道路上走的太遠,讓全球格局變得與以前完全不同,就算拜登有志變革,但這將是一項充滿挑戰的艱巨任務,恐怕難以實現。

按照英國媒體的說法,美國已經誤入歧途太遠,導致積重難返。

首先,川普時期退出的國際組織超過十個,成為名副其實的「退群之王」,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形象、聲譽和國際地位。這損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挽回和彌補的;其次,就算拜登宣布一上任立刻重返世衛組織和巴黎氣候協定,但要奪回美國放棄的全球權力很困難,這一趨勢在川普執政之前就已開始。

這種背景下,即便拜登努力挽救,但也只是起到一點減速的效果,無法改變美國失去領導力,繼續衰敗的事實和趨勢。

聖勞倫斯大學歷史學教授伊森斯泰特告訴路透社:拜登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與盟友的合作,這將有助於鞏固美國的地位。但「美國不再成為例外,也不再擁有特權」,這是拜登無法改變的嚴酷事實。

而且,其他國家和地區將有能力,在所有領域內與美國進行激烈競爭。換句話說,拜登要想帶領美國重返全球第一,所要面對的絕不僅僅是中國一個對手,俄羅斯,伊朗,甚至日本,歐盟都將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與美國產生競爭和摩擦。

尤其是一場全球疫情讓所有國家都看清一個事實:世界離開美國照樣運轉,但不能離開中國提供的產品。

而拜登提到的所謂「道德領導地位」,更是令人感到尷尬。

疫情期間美國的所作所為,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表現,美國在處理種族問題和普通民眾生命安全時的態度,已經讓以前樹立的所謂的「自由、民主、人權」的人設徹底崩塌,還談什麼道德領導地位,又有什麼資格對別國發號施令?

相關焦點

  • 二戰前的大英帝國:實力衰退嚴重,霸主地位搖搖欲墜
    俄國、德國、法國乃至美國、日本和義大利,都曾吃過英國的虧。不過二戰前,英國的實力嚴重衰退,其霸主地位已經搖搖欲墜。 到二戰前,英國的工業實力已經滑落到世界第四位,英國的經濟總量還不到美國的一半,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殖民地變成了自治領,實際上已經獲得獨立。
  • ​美國將聯手盟友,壓制中國半導體?
    資源加強美國及盟友研究和製造能力,以增加中國追趕難度。 文章認為,美國已秀出科技業霸主實力,新政府和中國的科技緊張也不可能消失;拜登政府可能傾向聯合臺灣、南韓等盟友,以及投入更多資源加強美國本身和盟友研究和製造能力,目標更精準確保最先進技術不會落入中國手中、增加其追趕難度,也符合拜登促進國內製造業發展的承諾。
  • 德國學者:歐洲低估了中國的力量,高估了美國的力量
    我國曾經因清朝錯誤政策導致我國科技水平比歐洲國家科技落後幾百年,中國實力變弱也使得不少覬覦中國已久的歐洲國家不斷侵略中國領地,企圖稱霸這個擁有巨大領土面積的國家,從此中國便被許多歐洲國家輕視。直到今年疫情,中國率先研製出了對抗病毒的疫苗,才使得許多歐洲國家刮目相看。一位德國學者甚至說,歐洲一直以來都高估了美國,低估了中國。
  • 美國盟友被坑慘,美國對中國的制裁,是在跟歐洲盟友搶市場?
    美國針對中國的限制,為什麼坑慘了歐洲的盟友?歐洲國家終於反應過來。博採眾議地球議,大家好呀我是小議,今天小議和大家聊聊美國是怎麼坑盟友的。盟友有什麼作用?如果拿這個問題去問美國的話,得到的回答肯定是堅定而有力的「用來坑的」。
  • 中國是二戰以來最大威脅?美情報官員賊喊捉賊,同時試圖拉攏盟友
    美國一直在不遺餘力的宣傳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他似乎認為只要中國存在,那就是對美國的威脅。因為我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的政體不同,制度不同,所以西方對我們存在刻板偏見,上個世紀,西方各國只是對我們進行打擊,並沒有稱作威脅,現階段由於中國崛起已經不可阻擋,所以西方開始宣揚中國威脅論。
  • 美國盟友也分三六九等嗎?他的頭號打手是誰?
    這是個問題圖為美軍士兵在土耳其裝甲車前留影但實際上美國的眾多盟友有很多值得說道的事,比如美國對待盟友從來都不是一碗水端平,而是非常直接的將他們分成「三六九等」。首先要明確一件事,美國成為超級大國並確立對世界的霸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而蘇聯則要比美國稍微晚一些。
  • 病毒都動搖不了美國的霸權地位?專家:主要靠這三大支撐
    鑑於當前美國疫情情況實屬不妙,對此有網友提出質疑,美國是否會因為新冠病毒而失去其頭號強國的稱號?據軍事專家分析稱,病毒暫時動搖不了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因為客觀而言,美國霸權之所以能如此鞏固,主要就是因為它有三大支撐,除了軍事霸權之外,美國還有經濟霸權和意識形態霸權。
  • 美國超級大國地位很穩固,鐵桿盟友超100個,三大支撐穩固地位
    美國能在世界上呼風喚雨,到底憑藉的是什麼?是靠軍事實力嗎?誠然美國的軍事實力是很強大,但這也並非是不可戰勝的,世界上能與美國在軍事上面,掰下腕子的國家,還是有不少,如果僅憑軍事實力,美國很難服眾,美國霸權也將難以維繫。
  • 成為國際通用語言,納入俄羅斯高考,漢語將取代英語的霸主地位?
    這些消息,激起了不少中國民眾「終於可以不用學英語了,中文將要取代英語的霸主地位了」的想法。這些想法會變成現實嗎?第一個問題,全世界為什麼這麼多的國家學習和使用英語?語言是國家軟實力的象徵之一,體現了國家的硬實力。從19世紀下半葉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到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200多年的國家實力積澱造就了英語世界第一通用語言的霸主地位。
  • 美國霸權靠什麼維持?專家:只要三大支柱不倒,美帝永遠是霸主
    專家給出了比較權威的解釋,稱如今的美國擁有三大支柱,分別是軍事霸權、經濟霸權和意識形態霸權,只要這三大支柱不倒,美帝就可以永遠憑藉這些實力在世界上大肆推行霸權主義。 美國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悍?從此前經歷過的戰爭中就能看出端倪,自建國到現在,美國已經歷了大小240多場戰爭,頻率幾乎是一年一場,實戰經驗可謂相當豐富,敘利亞、伊拉克等國美國打起來毫不手軟,甚至在發動戰爭時都不考慮聯合國的阻攔。這一切都歸功於其強大的軍事實力,美國海軍的綜合實力佔到了全球戰鬥力的一半以上。
  • 美國瘋狂針對中國,為什麼非要和中國過不去?答案在這裡
    美國為什麼非同中國過不去?這個問題恐怕是很多網友都非常關心,其實說白了就是美國不想世界上出現任何國家來威脅他的世界霸主地位。我們都知道美國的霸權是由科技霸權進而衍生出軍事霸權,然後確立金融霸權,最後是政治霸權。
  • 美國要成「最大贏家」?鐵桿盟友向其伸出橄欖枝!果然劍指中國
    在美國政府權力交接之際,一些西方國家也開始蠢蠢欲動。日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披露稱,這些國家為了跟隨美國,甚至試圖挑戰聯合國地位。他們似乎已經放棄了對"多極化世界"的追求,打算徹底倒向美國。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亞洲國家也不消停,向中國釋放強烈信號。
  • 美媒:美國推進對抗中國新戰略 盟友並不買帳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副研究員貝茨·吉爾美國《外交學者》2月5日文章,原題:美國推進對抗中國新戰略,盟友們並不買帳 隨著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國防戰略報告發布但對於華盛頓的虛誇言辭與戰略現實之間到底多一致,美國的盟友心存疑問。結果呢?反而給中國帶來好處。報告稱中國是「修正主義國家」,試圖塑造一個與美國價值觀和利益相悖的世界,在印太取代美國,改變地區秩序使其有利於己方,擴大政府主導的經濟模式……報告還明確盟友對美國戰略的重要性。全都說得不錯,也值得稱道。
  • 美國如何維持「霸權」地位?專家給出答案:三大支柱是美「法寶」
    美國之所以能在世界上「橫行霸道」,就是因為美國的實力非常強硬,在世界上被稱為「帝國」。這個稱號對於美國來說,是非常大的一個認可。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帝國」,美國確實有著出眾的實力。有人曾好奇,美國到底憑藉什麼在世界上立足?
  • 為討好美國,英國打腫臉充胖子?專家:一場徒勞
    在這個消息出來之前,有英國軍方官員透露,英國海軍或將邀請擁有F35戰鬥機的盟友,盟友們也會互相進行合作,比如美國和日本共同構成航母戰鬥群,而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會提供護航戰艦和潛艇,組成一支完整的艦隊,此前,「伊莉莎白號」已經有過一次外援組建航母戰鬥群的經驗。
  • 【經濟學人精讀】拜登重申將加強和盟友的合作是要務
    help from its foreign friends 拜登政府可以從盟友那裡獲得幫助 1. 盟友是拜登計劃中的核心。他將其視為美國影響力的放大器,將美國這個擁有全球四分之一GDP的國家影響力擴大一倍。他一上任,就會重新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此前,美國已經於11月4日正式推出巴黎協定。就世衛組織問題上,拜登和川普不同, 他認為領導比退出要好。他會重整軍備,首先就是要確保《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延長至2月5日之後。
  • 美媒:美國應當放棄世界警察地位不再追求霸權 與中國為敵是搞錯...
    追求世界霸權勢等於無休止的戰爭紐約時報發表專欄文章寫道,進入仍以之前時代命名的「後冷戰時代」30年後,美國還沒有為其全球巨大實力找到廣泛認同、深切感受到的用途。如果許多美國人不再明白自己的國家為什麼應該充當世界警察,這是有充分理由的:美國軍事上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其最初目的消失後還在繼續存在。專家們明白,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無休止的戰爭,以及將美國轉變為一個類似帝國的東西。「由美國和大英帝國統治世界」是軍事分析家漢森·鮑德溫(Hanson Baldwin)在1941年對他和同僚們的構想所做的總結。
  • 美國衰落就在眼前?從衰落到墮落,美國為何盯著中國不放?
    在今年川普針對中國的手段越加不加掩飾了,那個曾經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美國現在也跌落了神壇,露出了醜惡的面目。於是,美國衰弱了這句話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大肆流傳,我們開始推測美國什麼時候會難以維持霸主地位,中國又什麼時候可以超越美國。
  • 美國為何至今都不敢出兵俄羅斯?英媒稱:有這盟友在,沒人敢惹!
    上世紀美國和蘇聯進行了長期的軍事競賽,美國和蘇聯雙方為了爭奪世界霸主的位置,雙方處於長期的對峙狀態,整個硝煙瀰漫在西北歐大陸上,由於美國經濟實力雄厚,而蘇聯將經濟全部投入軍事領域,導致輕重工業不均衡,蘇聯經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在加上各種因素導致解體,從今的「紅色帝國」消失在歷史當中
  • 四年前的這份報告,已洩露了美國今天為何要封殺華為
    儘管其後很多人對大戰略給出了不同的定義,但就表述的準確性和全面性而言,還沒有人超過厄爾。美國自建國以來,面對不同的競爭對手,始終致力於獲取和維持超強實力的大戰略,首先是在北美大陸,接著在西半球,最後則是在全世界壓倒競爭對手。冷戰期間,這一戰略的表現形式是「遏制」。這一概念提供了一種統攬全局的構想,指導美國保護自己的全面首要地位及安全,確保盟國的安全,並最終戰勝其對手——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