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論資歷的話,伊能靜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十名選手裡可能真沒有幾個能比得過她。1987年19歲的伊能靜就進入了娛樂圈,第二年靠著《十九歲的最後一天》走紅,時至今日,這首歌仍是很多60後、70後乃至80後的青春回憶。無論是歌唱事業還是演員事業都堪稱大豐收。
本以為伊能靜此次來到《乘風破浪的姐姐》會以一個資深前輩的形象出現,然而她的很多行為真的是對不起她這個年紀。
在面對同組兩位歌唱實力不足的後輩時,伊能靜確實盡到了自己身為大姐大的義務,無論是演唱技巧還是舞蹈指導她都面面俱到地提出了個人的意見,這本是一件拉好感的事情,可是她做起來卻令人感覺不那麼舒服。
從組隊的第一天開始,伊能靜就在抱怨。不是在抱怨自己一把年紀了,家裡還有兩個孩子,在這裡拼唱跳實在太不容易了,就是在抱怨同組的王智和王麗坤沒有自信,歌唱擠出不好。可是此時她卻忘記了,當時來到《推開世界的門》也是她自己做的決定,想要當隊長展現領導能力,卻又嫌當隊長太苦。
此時因為抬頭不見低頭見,伊能靜也未曾對王智和王麗坤說些太過分的話。可是當比賽結束王智淘汰後,伊能靜卻在朋友的採訪中大吐苦水。肆意吐槽她的兩個隊友能力太差,怎麼教都教不明白。還爆料王智初舞臺下來,一直在哭著說,我不可能是最後一名,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最後一名過,我怎麼去面對我的家人。
別人痛苦的醜事她卻當笑話講出來,也不知道一直把伊能靜當大姐看待的王智聽到這番話會作何感想。不過也許伊能靜從未把她當作姐妹,僅僅把她當成隊友而已。也只有伊能靜在第一次公演結束後,面對黃曉明的採訪,絕口不提隊友的努力,只是一直講自己有多辛苦。
我們再來看看同樣資歷豐富的老大姐寧靜,從未仗著自己的資歷對同組後輩趾高氣揚,反倒很快樂地融入進了團隊裡,相比起來高下立判。而看到成績時伊能靜還說著意料之中的客套話,回過頭接受採訪,就把責任都推到了歌和隊友身上。說這首歌是最難唱的,當時沒人選這首歌,只好把她分到了《推開世界的門》。難道這時候她又忘記了當初是誰主動要換的組了嗎?
說到這裡我們就來看一下伊能靜引以為豪的業務能力,在伊能靜心中對於自己過往的成績是相當驕傲的,出了23張專輯,演過侯孝賢的電影,是開大型演唱會最多的人。可是在那首《推開世界的門》中,伊能靜的聲音相比王智和王麗坤反而顯得突兀,這本是首抒情的歌曲,伊能靜反倒唱的高亢令人有些投入不進去。
當時趙兆導師的點評相當精準,指出伊能靜用力過猛,太想靠自己的聲音帶起來同組的成員,反倒沒有注意自己感情的投入。本是一句很客觀的指導,無關批評。伊能靜卻當場落淚,弄得導師手足無措。
一個出道三十多年的藝人,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為人處世,都應該相當精湛。可伊能靜硬是在短短幾天,敗光了觀眾對她的好感。在這種刻意的倚老賣老下,真的不如退出算了。
快來評論區聊聊你對伊能靜的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