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裡圈粉 《定義》中翻車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被戳穿另一面
羊城晚報記者 艾修煜 實習生 張曉芬
由於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浪姐》)的收視與話題持續火爆,其衍生訪談節目《定義》也隨之走紅。該節目由《立場》節目主持人易立競擔任採訪人,自5月8日開播,擬採訪15位嘉賓,至今已上線了包括寧靜、杜華、王麗坤、伊能靜等在內的11期訪談節目。
有意思的是,多位「姐姐」在《定義》中的言行,呈現出與《浪姐》裡相互矛盾的一面,這也讓易立競成為網友口中的「照妖鏡」。
伊能靜 遭遇「連環翻車」
首期《浪姐》中,52歲的伊能靜憑藉在線的顏值和身材以及不錯的舞臺表現,讓觀眾領略到成熟女性的魅力。與王麗坤、王智組隊的伊能靜,充分發揮自己發過專輯、學過聲樂的優勢,努力幫助和配合隊友。此時的她不僅是眾人眼中的「凍齡女神」,更是一個熱心又負責任的「小媽媽」。
然而,《定義》播出後,伊能靜的口碑卻急轉直下,成為「翻車」最嚴重的一位姐姐。在節目對談中,伊能靜大揭隊友傷疤:「因為(王智)是倒數第一,整場30個人裡面的最後一名,然後就一直在哭……」她同時強調:「我現在嗓子是啞的,就是教她們教的,我整整教了大概有10個小時吧,沒有停下來過。」這段採訪播出後,伊能靜敗光了觀眾的好感,被認為「不顧及隊友感受」「拼命曬自己的功勞」。
另外,為了強調自己「有家有娃有愛情」的幸福感,伊能靜還拿已故藝人梅豔芳作對比:「她一輩子都在尋找愛,最後已經瘦成那樣,她在臺上都要穿著白紗。」此番言論又被網友指責是「踩低別人抬高自己」,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在輿論壓力下,這期《定義》被迫下架。事後,梅豔芳生前好友——導演關錦鵬直言:「什麼時候輪到伊能靜來指手畫腳呢?」
不僅如此,《浪姐》首次公演的隨堂測試中,評委趙兆認為伊能靜「把很多心思放在團隊上而自己沒有那麼投入」,伊能靜當場用哭泣打斷了趙兆的點評,還將自己表現不佳的原因歸結為「耳返沒有聲音」。這種表現也被網友認為是「輸不起」「無法正視別人的評價」,雖然事後伊能靜公開向趙兆道歉,但收效甚微。
萬茜 真的「人淡如菊」?
《浪姐》開播以來,演技一直被公認卻「萬年不紅」的萬茜將「不爭不搶」「人淡如菊」的作風貫徹到底,沒想到一下子成為「團寵」。王霏霏、白冰、黃聖依、金莎等姐姐紛紛表白:「我太喜歡萬茜了!」「我挺想和萬茜成團的……」這種溢美和偏愛,卻讓一些觀眾起了逆反心理,認為是「節目組強捧」。
在《定義》的採訪中,萬茜也面臨「口不對心」的詰問。易立競特地把採訪地點放在劇院中,但曾經說過「話劇舞臺相當於我的家」的萬茜卻淡然表示:「我已經離開舞臺很久很久了。」隨後,萬茜再次強調自己「很不喜歡上綜藝」。易立競則指出:「可是你參加過《舞林大會》,還是兩屆。」再加上她曾參加《聲臨其境》並被淘汰的事實,「不愛上綜藝」的說法似乎有點言不由衷。
面對易立競反覆提到「紅與不紅」「想紅與不想紅」的問題,萬茜給出慣用答案:「不想紅。」然而,易立競通過搜集萬茜的過往資料,揭示了萬茜「曾鉚著一股勁以歌手身份出道,出唱片上綜藝,卻撞得頭破血流,最終因事業受挫備受打擊,才退回演員崗位」。
對話中,萬茜的躲閃與侷促,讓易立競發現了她「在野心和淡然當中搖擺不定」的矛盾點,於是不斷進攻:「你的一系列動作都指向流量吧,或者換一個詞:紅?」如此犀利的問題一度刺痛了萬茜,她略帶情緒地反問:「你怎麼看?什麼叫紅?」而易立競繼續一針見血:「我這麼說你會牴觸嗎?」
萬茜在《定義》中的表現,讓觀眾看到了她「人淡如菊」背後的一面——演藝圈的藝人,如水面上的鴨子,縱然表面看起來悠然自在,實際上在拼命划動水面下的雙腳。
張雨綺 何止「自信爆棚」
當然,也並非所有姐姐都會在《定義》中「翻車」。張雨綺的表現,不僅沒有「翻車」,反而在「敢說敢做自信爆棚」之外,讓觀眾發現了她「通透自洽有智慧」的一面。
《浪姐》中的張雨綺歌藝平平、舞技堪憂,但她敢搶、敢說,因此收穫了「笨美人」「鐵憨憨」的稱號。在《定義》裡,張雨綺將霸氣進行到底,直接回應了自己通過發「剪八爪魚」小視頻,斥責羅志祥對愛情不忠一事:「不好意思,冒犯到別人了。是我幹的,怎麼了?」面對易立競關於「團隊是否勸阻你」的疑問,張雨綺也大方回應:「團隊的人管不了我發微博,大不了被罵一頓就好了。」同時,張雨綺表示自己不會刪除該視頻:「我們潑出去的水,從來不往回收。我很少刪微博。」
在談到自己是不是一名「好演員」時,張雨綺甚至有點自負:「我肯定是個好演員,我無論哪部作品都是響噹噹的。」面對「如何解釋豆瓣低分作品」的犀利提問,張雨綺亦毫不慌張:「那應該不是我演技的問題……影視作品是個集體作業。」儘管有「強詞奪理」之嫌,但張雨綺展現出的篤定和坦然,還是贏得了不少觀眾的稱讚。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