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百姓就近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讓百姓就近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安徽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將於6月26日正式開診。該醫院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安徽省直屬的十七家公立醫院之一,是全國第三批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醫院位於合肥市繁華地帶史河路45號(史河路與青陽路交口往東100米),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快捷,是一座直接服務安徽人民的高品質醫院。

豐富經驗積累良好口碑

該院前身為安徽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創立於2003年,是集醫療、教學、預防、保健、康復、養老於一體的花園式三級中西醫結合醫院,承擔著全省中西醫結合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保健的重要任務。它也是安徽省城鎮職工醫保、合肥市城鎮職工醫保、合肥市城鎮居民醫保、合肥市工傷及工傷康復醫保、安徽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醫院總佔地面積100畝,規劃總建築面積達17萬m2,一期建設開放床位為700張,二期擬新建1000張病房床位和1500張養老床位。醫院開設中、西醫,中西醫結合,內外婦兒以及急診科、眼科、五官科、口腔科等綜合性科室,擁有多個國家級名老中醫大師和省級名老中醫,擁有國家級重點專科、省級重點專科和中醫專項特色專科。

建立國家級重點專科針灸推拿科

十餘年來,醫院始終致力於發揚祖國傳統醫學中醫、針灸、推拿等特色,並結合現代康復功能訓練技術,在中風偏癱、截癱、小兒腦癱以及各類功能損傷、頸肩腰腿痛等方面積攢了豐富厚實的病例和臨床醫學經驗,讓很多患者回歸社會和家庭。

鑑此,針灸推拿科成為該院重點專科,擁有國家級名老中醫、安徽省推拿泰鬥李業甫教授,費氏醫學世家第十二代傳人費季翔教授,小兒推拿專家陸珍千教授,省內知名推拿專家張義炯主任醫師,國內外知名針灸大家白效曼主任醫師,針灸技術名揚海外的白良川教授,擁有無創痛針灸技術發明專利的陳衛華教授,全國推拿學會副主委、安徽省推拿學會主委、國家級學科帶頭人何光遠主任醫師,全國針刀學會副主委、針刀醫學領域青年先驅者楊永暉主任醫師等知名專家。眾木成林,學術素養源清流潔,技術力量揮劍成河。

目前,醫院繼續發揮針灸推拿特色特長,擴大硬體規模,提高醫療水平,建立針灸推拿康復研究治療中心。現已與長庚醫院(臺灣醫學中心級大型醫院)、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院、中國康復研究中心達成合作,結合針灸推拿之長,大力發展康復醫療事業,促進醫療與科技合作,造福廣大百姓。該中心建築面積近 4000m2,擁有 2000餘萬的先進康復設備(含康復機器人、語言認知訓練和評定系統、各類兒童康復設備等),開設康復病床 200張,專門針對中風偏癱、外傷截癱、小兒腦癱等神經系統疾病及骨關節肌肉系統疾病,心肺系統功能疾病的康復治療,通過先進的醫學科技和精細的康復醫療服務,幫助患者恢復肌體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質量,重新回歸社會和家庭。

搜尋全國民間名醫偏方

醫院繼承發揚「南新安、北華佗」的傳統醫學資源,創建了新安醫學流派特色診療中心,遍訪全國現存新安醫學流派傳人,邀請新安醫學國醫大師和新安流派醫家傳人來該院長期坐診。特別邀請國醫大師李濟仁及團隊、國醫大師徐經世及團隊、新安王氏內科第六代傳人王鍵教授(安徽中醫藥大學校長)及團隊、鄭氏南園喉科第九代傳人鄭日新教授、曹氏外科第五代傳人曹恩澤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胡國俊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梁文珍教授、省級名老中醫曾廣樹主任醫師等全國知名專家為該院長期坐診、定期查房指導。

經安徽省醫療主管部門批准,該院建立了民間醫藥特色診療中心,面向全國範圍招錄祖傳中醫並確有一技之長的民間中醫者,通過衛生主管部門、中醫藥專家進行全面論證和考核,並對其治療的患者療效進行跟蹤反饋情況,確定錄用。一經錄用,可在該院醫療平臺對廣大患者行醫。民間中醫在地方有著悠久的傳承歷史和極高的名譽聲望,備受當地百姓的尊敬和推崇,而民間中醫的單方驗方在皮膚病、風溼病、呼吸內科等各類頑疾、隱疾、疑難雜症的臨床治療中有著非常顯著效果。

打造國內外專家會診平臺

在省衛計委的指導和關心下,該院致力於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專家集中會診的醫療平臺,目前已與美國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院、貝斯以色列治療中心、臺灣長庚醫院、中日友好醫院、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及附屬華山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及附屬第三醫院等國內外多家知名大型三甲醫院建立了醫療合作關係,上述醫院的腫瘤科、心血管科、腦病科、血液科、神經科、康復科等拳頭科室的知名專家及其團隊,將每周親臨該院進行全面的業務指導,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西醫結合專業泰鬥、全國知名心血管科專家、國醫大師陳可冀及其團隊。將全國頂級專家請到安徽人的「家門口」,安徽人民就近看名醫、治疑難雜症更加方便快捷。

醫院還創立了中西醫結合創傷外科治療中心,引進知名骨外科和顯微外科專家團隊,開展斷指(肢)再植、骨髓炎治療、慢創治療(主要針對壓瘡、糖尿病足、局部缺血性壞死等慢性創面疾病)、組織及功能重建修復等多種外科治療業務,結合中草藥的洗、泡、敷、燻、針灸、推拿等中醫傳統治療手法,並結合現代康復功能訓練技術,全面綜合中西醫療法,提高患者療效。

(餘嶂溪)

為慶祝正式開診,發揮公立醫院的公益性,醫院將於6月26日、27日兩天舉辦大型義診活動,屆時會有中國科學院陳可冀院士及其心血管科團隊、國醫大師徐經世先生及其中醫內科團隊、國內知名神經內科專家楊任民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消化內科馬駿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呼吸內科胡國俊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推拿科李業甫教授、香港卓健醫療集團物理康復科陳健平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內科李立志主任、衛生部北京醫院疼痛科羅盛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孟平均主任、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康復醫學科孫迎春主任、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中心王玉龍主任等多名國醫大師及團隊、國家級及省級知名老中醫、省內各知名中醫、西醫專家及團隊來該院免費為百姓診療。

義診兩日內免掛號費、各檢查項目半價優惠 (核磁共振、CT、DR、彩超、心電圖、化驗等);中草藥(除貴重滋補藥外)、中藥顆粒劑全部半價;凡合肥市內九十歲以上老人醫院均實行專車接送,免當天所有醫藥費用(憑身份證或老年證);更有市內循環車(諮詢電話見下)在交通站點往返接送,並限量贈送精美紀念品。

為保障每位市民朋友的就診時間,醫院實行專家限號制,6月25日八點半整實行電話預約和現場預約。現場預約當即預診,並完成各項檢查項目,預約地址為合肥市史河路45號;電話預約請撥打0551-62736666,62736668。

相關焦點

  • 上海瑞金醫院舟山分院:優質醫療資源造福長三角百姓
    開業一年,為13萬人次門診患者、3000餘名住院患者、1500餘名手術患者提供了優質醫療服務;16次義診,108個小時服務,10000餘名群眾受益。9月26日,上海瑞金醫院舟山分院亮出了這樣一張出色的成績單。
  • 2017年溫州市優質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工作成績單
    「雙下沉、兩提升」是省委、省政府為促進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快速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使群眾就近享受到較高水平的基本醫療服務的重大決策部署。近年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雙下沉、兩提升」決策部署,推進醫療資源按梯度下沉,促進形成分級診療就醫新格局。
  • 南陽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南陽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2020-12-19 13:31:46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徐浩 陳元靜助力實現區、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思想同向、管理同步、責任同擔、服務同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同質化管理和同質化服務,讓宛城區廣大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鄉鎮衛生院消費、三級醫院優質服務」的醫改紅利,對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健康生活水平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 ...匯聚優質資源 共享健康紅利——儋州著力打造海南西部醫療中心...
    合作辦醫  提升儋州醫療水平        為了要讓更多群眾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在省政府的推動下,從2017年開始,上海九院與原省衛計委、市政府籤署合作協議,聯手創辦醫聯體,全面託管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合作期間,每年從上海派駐儋州的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15人至20人,每月流動到儋州給病人會診、動大手術。」
  • 實現群眾健康新期盼 | 我縣「兩體相融」將優質醫療資源送基層
    ,以此緩解縣域鄉村群眾看病就醫難、找好醫生看病難的問題,打通了鄉村百姓與優質醫療資源之間的最後一公裡。」「醫聯體讓醫療資源從省城下沉到縣城,那麼縣城的醫療資源又該如何進一步下沉到鄉鎮街道,甚至到村口呢?」自2019年進行縣域醫共體建設開始,趙偉平就在思考這個問題。「醫聯體向醫共體延伸,形成兩體融合、資源共享的合力,不斷提高全縣基層服務能力。」
  • 武義縣「兩體相融」 將優質醫療資源送基層
    「醫聯體讓醫療資源從省城下沉到縣城,那麼縣城的醫療資源又該如何進一步下沉到鄉鎮街道,甚至到村口呢?」自2019年進行縣域醫共體建設開始,趙偉平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醫聯體向醫共體延伸,形成兩體融合、資源共享的合力,不斷提高全縣基層服務能力。」
  • 百姓家門口享受服務 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大新分院揭牌
    日前,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大新分院揭牌,這是該市深化綜合醫改工作、推進醫聯體建設的創新舉措,大新鎮的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級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  去年,大新醫院正式推行分院制經營模式,依託張家港市一院的資源優勢,建立緊密型醫療幫扶合作機制。
  • 好醫生,提供優質醫療資源,打造智慧醫療
    可以看出,人民群眾對基層醫療服務的需求逐漸增加,基層醫療機構已經成為我國衛生機構的主力軍。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務人員達到397.8萬人。因此,提高基層醫務工作者的醫療水平,是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更高水準的醫療服務的關鍵因素之一。解決這一痛點,是很多平臺的目標。
  • 海南日報:就近看病 更有「醫」靠
    考慮到在海口接受手術醫療成本高,報銷比例相對較低,親人照顧也不方便,她便一拖再拖。12月4日,李文珍再次突發嚴重心痛胸悶,經昌江中西醫結合醫院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必須進行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在李文珍的印象裡,昌江的醫療條件不足以完成這樣的手術。「但醫生告訴我,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專家給我做手術。」
  • ...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石獅市委主要領導帶隊調研村衛生所...
    在蓮中村衛生所,蔡萌芽對村衛生所接通鎮級醫保報銷系統,讓周邊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與鎮級相同的報銷比例這一做法給予肯定。據悉,為解決蓮中村2790位村民的基本醫療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019年,在市、鎮兩級的共同推動下,蓮中村委會無償提供村衛生所業務用房面積107平方米,鎮衛生院籌款20萬元支持重新裝修改造,並於今年9月投用,由鎮衛生院選派醫務人員駐點進行分級診療延伸服務。
  • 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嘉興市第二醫院南湖分院揭牌
    據悉,嘉興市第二醫院將在區中心醫院東部長期下派消化內科和呼吸內科、骨科、重症監護及兒科專家,以專家門診、住院查房、定期講課等形式,重點提升東部消化內科、呼吸內科、骨科及兒科的醫療業務水平。  同時,在區中心醫院西部以肛腸外科、泌尿外科和婦科為重點,以「上午專家門診、下午手術」為主的方式,以建立聯合病區和聯合手術室為模式,拓展醫療業務。
  • 【聚焦】引入上海優質醫療資源!常州一院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與此同時,醫療水平如何快速提升呢?昨天,市一院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共建的醫療技術協作中心正式揭牌亮相。這標誌著我市又引入一批上海優質醫療資源,為常州百姓安康和「健康常州」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醫療保障。籤約儀式前,市委書記費高雲會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一行。
  • 「國字號」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與基層共建「整形美容學科」
    儀式上,成都八大處醫療美容醫院授予彭州市人民醫院為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西南中心成都八大處醫療美容醫院臨床合作基地,雙方將共享中國整形的核心技藝,實現專家資源共享、教育培訓共享、學科建設指導等全面合作,成都八大處醫療美容醫院院長唐勇、瘢痕綜合治療中心主任吳冬梅、美容皮膚科主任嚴蕾等專家將定期到彭州市人民醫院坐診,通過醫生出診、跟診帶教、一對一幫扶、學術交流等形式把成都八大處
  • 優質教育醫療資源覆蓋,遵義吾悅價值高地即將崛起
    ,優渥教育醫療資源全面建設,文教中芯強勢崛起,開啟城市新時代生活!,毗鄰眾多名校——遵義第一高級中學、遵義七中、清華中學、區十四小學、十五小學和社區幼兒園環伺,優質教育資源咫尺近享,一站式全齡段的精英教育體系,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 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曲靖市二院醫聯體再添新成員
    建立醫療聯合體是貫徹國家醫改精神、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推進醫療資源縱向整合、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建立分級診療機制和雙向轉診的重要手段。7月12日,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與霑益區人民醫院醫聯體籤約並掛牌,霑益區人民醫院是曲靖市二院在曲靖市轄區內建立的第三家醫聯體。
  • 張強醫生集團合作杏仁門診,優質醫療資源開始向民營醫療機構流轉?
    區別於以往的公立醫院科室承包,醫療資源的流動性從普通醫療資源流動到公立醫療機構,轉變為優質醫療資源流動到民營醫療機構。而就在兩天前,杏仁平臺旗下杏仁門診與張強醫生集團的戰略合作,進一步集中體現了優質醫療資源向民營醫療機構傾斜的趨勢。
  • 心系鄉村醫療建設,健康扶貧點亮全村希望
    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村莊陸續建起自己的衛生室,開始有村醫入駐,就近為村民服務。然而一個村往往只有一兩名醫生,以全科醫生的姿態,面對全村人的各類問診。與此同時,受條件所限,大部分村莊的醫療器械和藥品儲備僅能滿足簡單的消毒、包紮等基礎需求。醫生培訓不足,醫療條件有限,村民的病情卻複雜且多發,鄉村醫療的建設困難重重。
  • 引進優質醫療資源,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入駐中新天津生態城
    據悉,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濱海院區位於生態城臨海新城片區,醫院定位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非營利性公立醫院、智慧醫院、科技醫院和綠色醫院,規劃床位350張,設計日門診量2000人次,計劃於2022年9月竣工。
  • 蘇陝醫療合作 惠及三秦百姓
    推進蘇陝協作 奮力脫貧攻堅 蘇陝醫療合作 惠及三秦百姓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18-04-24 07:54:28
  • 湖北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遠城區和市縣延伸
    重點提升縣級醫院救治能力,輻射帶動縣域內醫療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加強縣級疾控中心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提升疫情及時發現和現場快速處置能力,並分期分批為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化發熱門診。目前,各項目正有序穩步推進。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塗遠超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