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古稀的日本老爺爺:在武漢開咖喱店,還免費教日語

2020-12-11 澎湃新聞

上周末陪妻子明婕和兒子卡卡在街道口逛商場,傍晚尋覓美食的時候,竟然偶遇「頂屋咖喱」。我和老婆同時「哇!」了一聲,拉著孩子徑直走進了店裡。

落座後環顧四周,是熟悉的簡單而文藝的暖色調風格——橘格子餐墊,木紋筷子簍,復古檯燈,處處櫻花點綴,還有一整面牆作書架,上面擺滿了書。 

「我去看看,你和卡卡先點餐。」妻子走向一張圍坐了七八個人的桌子,她朝裡面的某個人揮揮手,欣喜地打了聲招呼:「こんにちは、島さん。(你好哇,島爺爺。)」然後轉過頭來,和我會心一笑,告訴我:「是島爺爺,他還在教日語。」

我也走向前,和那群人中的一個頭髮花白的老爺爺簡短地打了下招呼。擔心影響他授課,我們約定等他授課結束後再聊。

回到餐位上,看見四歲的卡卡一臉的疑惑,我指了指盤裡的咖喱飯,告訴他,我和他媽媽就是在島爺爺的咖喱店裡認識的。卡卡懵懵懂懂,大大的雙眼撲閃了下,接著埋頭於面前的咖喱飯。

熟悉的咖喱香氣不僅激活了味蕾,往昔的大學時光,也猶如乘著綠色鐵皮火車一路疾馳,回憶撲面而來。

1

2011年,我在華中師範大學讀大二,主修商務英語,輔修日語。聽校友說,華師文化街有家日本料理店的老闆是日本人,每天晚上免費教日語。我尋思著這是個練習日語的好機會,便背著書包尋了過去。

華師文化街聚集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店面,除了各種特色飲食店面,還有不少工藝品小店,其中也夾雜著一些本校藝術生開的小畫廊、吉他社。

進入華師文化街不出幾分鐘,在一個上坡路,我便找到這家叫「頂屋咖喱」的小店,綠漆大門在一排店鋪裡比較顯眼,招牌邊飄著三隻小鯉魚旗。

武漢的深冬很乾冷,推門進去,充足的暖氣讓身上的寒意去了一大半。店裡裝修得簡潔、溫暖,以綠色為主,帶些文藝氣息,一些細節諸如壁畫、相冊、小擺件,展示著日式風格。店分上下兩層,在一樓廚房的出餐窗口,垂著一面小帘子,上面是一位身著和服的年輕女子肖像。

我大大咧咧的性格,加上一副天生厚臉皮,沒兩天,就和店裡的老闆島爺爺混了個臉熟。

店裡客人多的時候,我還會非常主動地去幫服務員出餐、收拾餐具。一有機會,我就用剛修不久的日語,和島爺爺打招呼、聊天。我說得有些蹩腳,但是島爺爺總是笑眯眯的,然後一本正經地糾正我的發音或表達。

那時島爺爺六十三歲,頭髮大部分還是黑色,瘦高的個子,戴著一副金絲眼鏡,煙不離手,走起路來還帶風。

後來聊熟了,才知道島爺爺以前在日本是普通上班族,本名島田孝治,出生在日本福岡的一個普通家庭。他生性熱愛自由,不喜受條條框框的束縛。一開始他就未遵照人生的正常軌跡結婚生子、工作養家。

退休後,父母早已離世,無兄弟姐妹的他,孤身一人,帶著畢生積蓄,開始滿世界環遊:美國、義大利、法國、荷蘭、瑞士、丹麥、瑞典……

走到中國武漢的時候,迷上了這裡的生活節奏和氛圍,再加上被兩位之前他在日本資助過的中國留學生挽留,他便萌生了在中國開日本料理店的想法。

相對於壽司、天婦羅、生魚片,島田尤愛他家鄉福岡的咖喱,於是想把原汁原味的咖喱美食帶到中國。

「咖喱對我來說,有小時候媽媽的味道。」島爺爺如是說。他這些年一直在外飄蕩,剩下的老朋友也寥寥無幾,小時候溫暖的記憶顯得尤為珍貴。

島爺爺給店取名「頂屋」,是因為 「頂」表示著「頂級」「一級棒」的意思。島爺爺的初衷是用最好的食材,做出人人能吃得起的最美味的咖喱。

通過兩個多月的選址,島爺爺最終把店面定在了武昌的華師文化街。這裡處於市中心,周邊有華師、武大、理工大等高校,符合不服老的島爺爺更樂意和年輕人待在一起的喜好。

然而,夢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初來乍到,人地生疏,島爺爺日本人的身份,卻被房東拿來作為要挾,開出的租金比相鄰的同標準的店面高很多。

有時候島爺爺去周邊生鮮市場採購,總有一些攤主看見他就交頭接耳,無所顧忌地對著他喊「日本鬼子又來買菜了」。

「我雖然聽不懂,但次數多了,我知道是罵我的,我能怎麼樣,只能笑一笑不當回事。」島爺爺說這句話的時候,右手支在餐桌上,輕輕吸了一口手中的煙,吐著煙圈,無奈地笑笑。

好不容易裝修完畢,開門營業,迎來的客戶寥寥無幾。堅持了半年,入不敷出,島爺爺和兩位合夥的留學生也產生了很多矛盾。

理念的差異,處事方式的相背,讓頂屋咖喱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最終,兩位留學生和島爺爺徹底分道揚鑣。

2

為了讓頂屋咖喱堅持開下去,不懂中文的島爺爺通過在中國的朋友,招到了一名日語專業畢業的女孩丹子作為店長來協助管理。為避免重蹈覆轍,這一回島爺爺每次在做決定的時候,都會儘量和丹子商量。

每天江城晨光熹微時,島爺爺已起床,背著一個大書包,跑到菜市場採購滿意的食材,回來後指導、協助佐餐阿姨,從簡單的洗切,到火候的控制,再到熬煮的時長,一步步都有嚴格的標準和程序。

初期菜品不多,除了主打的正餐咖喱飯、咖喱面、純子蓋飯,還有幾樣單品小吃——焦糖布丁、土豆泥等。菜品雖不多,卻因島爺爺嚴格的質量管理,製作上十分講究。例如,咖喱需要不間斷熬製8個小時,每個時間段定時加不同的食材——肉類、土豆、胡蘿蔔、炒好的洋蔥等,火力大小也要按時間段調整。

儘管剛開始顧客很少,但為了讓每個到店的人都能吃得滿意,不是專業廚師出身的島爺爺,在追求食物的味道方面異常執著,常常自己一個人在深夜研究熬製咖喱。根據客人的反饋,不停地改良配方,希望能做出既地道又符合武漢人口味的咖喱。

店裡每份食物的製作都要按照島爺爺規定的步驟,絕對不允許偷工減料,甚至是洋蔥切絲的形狀、翻炒的時間。聽說店裡陸續離職了幾位佐餐阿姨,都是因為受不了島爺爺這種嚴苛的要求。

我記得有時上午路過店裡,常可以看到服務員蹲在地上,用抹布擦地,擦一遍、清一遍。我曾看見有路過的行人,瞄向敞開的大門,感嘆說:「就衝這家店做的衛生,也要找機會去嘗嘗咖喱。」

對於店內衛生,島爺爺一直抓得很嚴格——地面每天早晚都要擦一次,桌面必須保持清爽乾淨。所有餐具清洗後,必須用煮過的專用餐巾擦乾。要是沒達到他的要求,他就會很生氣,氣鼓鼓地自己動手,拉著店員跟著他學。

初期由於生意慘澹,難以維持日常開支,島爺爺就自己站在華師文化街的路口發傳單。他站在那裡,對迎面而來的每一個行人都微笑以待,然後奉上傳單,再微笑地點點頭,鞠一個躬,拖著長音,用日語和中文真誠地說「謝謝」。

島爺爺發傳單時摸索出了一個小竅門,他說儘量給年輕的女孩子發,因為女孩子一般不會拒絕,相對來說,她們也更喜歡分享美食。「如果她喜歡吃,她就很可能帶朋友來,也很可能會帶男朋友來。這是一個好主意。"島爺爺說到這點的時候,眉毛向上揚了揚,像個老頑童。

慢慢地,華師和武大的學生注意到了這個常常在文化街的斜坡上發傳單的島爺爺,好奇心加上島爺爺熱情的邀請,光顧頂屋咖喱的客人漸漸多了起來。

3

客人多起來後,漸漸能維持日常的開銷,雖然依舊沒有什麼盈餘,但是島爺爺很滿足。看到來店裡的客人大多數是周邊高校的學生,島爺爺又萌發了他另外一個夢想:免費教日語。

為此他開設了日語學習小組(周一至周五晚8點到9點)和日語角(周日晚8點到10點)。日語學習小組主要針對零基礎的學習者,由島爺爺教課;日語角供有一定日語基礎的學習者交流、練習。除了身體不舒服,他每晚必到店裡參與。

每天晚上,島爺爺會細心地準備一些零食,以備前來學習的學生享用。對堅持學完課程的學生,島爺爺還會給他們提供獎學金。

很快,店裡來了不少學生和社會人員,有好奇的,有質疑的,島爺爺都一視同仁,樂呵呵地歡迎、接待。

但是在正式進入學習狀態的時候,一些過來打馬虎眼的、看熱鬧的、不遵守學習規則的人,都會被島爺爺毫不猶豫地請離課堂。

通常學生們會圍成兩桌,人數多的時候,半個店裡面都是學生。島爺爺和學生坐在一起,從江城的早春到暮冬,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從五十音圖教起,一遍又一遍地,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有時,島爺爺會和他們聊起自己的故鄉福岡,聊美食情懷。聊到開心時,他會情不自禁,仰起頭哈哈大笑。

我跟著島爺爺學了半年的日語,《標準日本語(初級)》上冊學完的時候,我和另外幾個學員每人收到了島爺爺700元的獎學金。

而我,也在這個店裡,遇見了我的初戀,也就是我現在的妻子明婕。明婕是武大的學生,和我同屆,因為喜歡吃咖喱,跑來店裡做兼職服務員。她做事機靈,很受島爺爺喜歡。後來因為學業繁忙,她離職了,島爺爺還常常開玩笑說是我把他的好員工拐跑了。

我和他打趣說,你年輕的時候,看照片也是帥哥一枚,就沒對漂亮的女孩動心過?

六十多歲的島爺爺,臉似乎微微一紅,他把手中夾著的煙對著菸灰缸彈了彈,然後指著店裡櫥窗上擺著的一個相框說:「你看,漂亮吧?這是我的初戀。」他凝視著那張照片,嘴角都是笑意。

我取下相框,那是一個長發歐美女孩,笑得十分燦爛。「她結婚了嗎?你怎麼不去找她?」我問他。

「不知道哦,留在記憶裡才是最美好的。現在去找她,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太了,哈哈,那多搞笑。」島爺爺眯著眼,咧開嘴角,又接著抽了一口煙。

常來店裡吃咖喱的客人,對菜單上的那個「純子蓋飯」肯定不陌生,那是島爺爺以他初戀情人的名字來命名的。

4

2016年,華師文化街規劃拆遷,那條街道上所有的店面都必須拆除。那時候我已經畢業三年了,和女朋友明婕一起在沿海城市打拼我們的未來。在網上看到這則拆遷新聞的時候,我和明婕都難過了好一陣子,唏噓不已,就像丟失了一段最美的青春回憶。

今年年中,因為小孩子上幼兒園,我們雙雙離職回到了武漢。這次與「頂屋咖喱」意外相逢,自是讓我們驚喜不已,還有點措手不及。

咖喱飯依舊是老味道,溫和可口,香鬱唇齒。等我們用餐完畢,店裡也接近打烊時間,依舊還有三三兩兩的客人坐在那裡低聲細語。

島爺爺的日語學習交流課也結束了,他扶著餐桌站起身,我才發現他蒼老了很多,滿頭幾乎都是白髮,走路也有點顫巍巍,嘴角依舊叼著一支煙。

我忙拉過邊上的凳子,島爺爺慢慢地走了過來,彎著腰,緩緩坐了下來。一會兒,店長忙完了,也圍著坐了下來。

原來華師文化街整頓後,儘管對這個呆了五年、注入了很多心血的地方感到十分不舍,島爺爺還是默默接受了這個現實。

臨撤出文化街前,島爺爺還專門花了一天的時間,去給他常去的菜市場的攤主送紅包、告別。給店周邊的老商戶送紅包,特別是文化街路口的那家一位阿姨開的包子檔口,島爺爺送給她一個大紅包,豎起拇指,指著她的包子,用蹩腳生硬的中文不停地說:「好吃!好吃!」 

雖然有些中國人對日本有偏見,但是在中國生活了這些年,島爺爺覺得身邊的人對他越來越溫和了,現在很少有人叫他「日本鬼子」。相反,有很多人見到他都會熱情地和他打招呼,讓他覺得很溫暖,覺得被接納了。

5

島爺爺開咖喱店,賺錢從來都不是首要目的。島爺爺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客人對咖喱味道的肯定。七八年來,物價飛快上漲,他一直堅持最初的價位,用料和加工程序也從未放鬆。他身邊的員工都難以理解,覺得他很倔,不懂變通。

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對員工確實很「苛責」,對學日語的學生也不「友好」,只對前來吃咖喱的客人很「溫柔」,因為只要客人對他說咖喱好吃,他立馬會樂成一朵花。

只要他在店裡,客人的茶杯必須保持滿杯狀態,有時候服務員忙不過來,他就常常自己拎著茶壺挨桌去續茶水。遇上會些日語,聊得來的,誇他咖喱好吃的,他會興奮地奔去佐餐區,拿出單品小吃送給客人。

從文化街撤出後,2017年初,島爺爺在武昌八一路又重新找了店面,新店一開張,第一批湧進來的是對島爺爺咖喱念念不忘的老客戶和學日語的學生。

得到這麼多認可,考慮到新店面積太小,滿足不了日語學習的需要,2017年底,島爺爺又在街道口開了一家分店。

這個分店位於三樓的一角,安靜,相對來說比較寬敞。店面的一角裝修成日語角會場,佔了幾乎一面牆的書架上,放著一些流行的日本漫畫和文化書刊,入口處還貼著日語入門的五十音圖和一些日常用語。

以前在華師文化街店學習的學生,隨著店面搬遷,也慢慢帶著學弟學妹追隨過來了,新加入的還有一些在周邊工作的白領,武大附中的高中生。多少陌生人,因為日語,因為頂屋,在這裡相聚。

入口處的留言信箋,很多來自於島爺爺教過的學生。在大學畢業前,或者考上研究生後,或者工作後,跑過來留言的。我稍微瀏覽了下,除了感謝的話語,很多寫頂屋咖喱是他們青春期走過的會場,充滿了回憶,猶如我和妻子的經歷。

「這兩年,冬天很冷的時候,我就沒有每天來店裡了。」島爺爺靠在椅背上,慢悠悠地抽著煙。

他菸癮很大,很多人勸過他戒菸,他說戒不掉。他在武漢待了將近十年,一直居住在一間月租700元的單間裡,設施極為簡單,一張床、一張書桌、幾隻高矮不一的雜物架,除了日用品,桌架上都堆滿了書,沒有任何裝飾性的家具。

貓在這個單間裡,他常常看一些關於社會、歷史的書籍,也寫一些自己的感想。目前寫了《日本戰後經濟史》《中國現代經濟史》《美國史概覽》,已經託人裝訂成冊。他是一個夜貓子,常常看書寫作到深夜,甚至通宵,晨昏顛倒。

如今,已經70歲的島田,身體漸漸吃不消。冬天特別懼冷,他就很少自己去店裡了,整天窩在他的小房裡,看書寫作。但是只要天氣暖和點,他還是會堅持騎著他的小電驢,來店裡教學生日語。

近幾年,由於網絡的迅猛發展,「頂屋咖喱」在武昌高校間有了一定的口碑,節假日的時候,甚至有不少人從外省坐高鐵來吃咖喱,看望島爺爺。他們的光碟行為,豎起的大拇指,都讓島爺爺開心不已。

「現在年紀大了,申請籤證越來越難了,我不知道還能在中國待多久,如果可以,我願意一直待下去。」島爺爺緩緩站了起來,身影瘦削佝僂,和我們揮手告別。

走出商場大門,冬天乾裂的風迎面而來,喧鬧的街頭,都是節前張燈結彩的喜慶。

這位年入古稀、孤身一人在異國他鄉的日本老爺爺,一輩子都在「任性」地從心而活:做美食、教學生、讀書寫作,並以一己微薄之力,愉人悅己,自由而通透。

(本文為採訪稿。)

-END-

作者介紹:

安然,90後外貿女一枚,喜歡讀書跑步,希望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本篇題圖 由作者拍攝)

【About us】

真誠講述世間每個平凡人的職業和人生故事

帶你遇見「一千零一種人生」

本文原載於我們是有故事的人(微信ID:wmsygsdr)|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官方故事平臺

轉載請郵箱聯繫,並註明出處與作者姓名,侵權必究。投稿/轉載/商務合作/諮詢郵箱:wmsygsdr@163.com

本平臺現已新增故事音頻欄目,請關注懶人聽書、喜馬拉雅「我們是有故事的人」

相關焦點

  • 這個70歲日本老人,在中國開了家咖喱店8年不漲價,還免費教日語
    在中國有一位日本老爺爺70歲高齡時,他遠離故鄉漂洋過海來到中國還開起了一家咖喱店
  • 72歲日本老人在漢10年,面對疫情,他說—— 「武漢,我要和你在一起!」
    文/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黃璐2月9日下午,武漢市江夏區法泗街聯盟村,72歲的日本老人島田孝治戴著口罩正在閱讀《中國史》。陽光下,滿頭銀髮的老人,不時寫寫畫畫。到今年,他已在武漢待了10個年頭,在武漢大學附近開了兩家咖喱店,並免費教日語。今年春節,他在咖喱店店員丹子老家過。
  • 疫情下留在中國的日本人,武漢的大學生幾乎都吃過他的咖喱
    丹子說,基本上每一個吃過他做的咖喱飯的學生,都會跟島爺爺說,你的咖喱這麼好吃,為什麼不去開一個咖喱店呢?島爺爺和丹子在珞珈山街道東湖村社區毗鄰武漢大學的頂屋咖喱店。2009年3月,60歲的島田先生從工作了30多年的公司退休,他沒有結婚、沒有子女,自由一人。翌年11月,咖喱店開業了。
  • 日本「最傻」的咖喱店,進店免費吃!別人說他傻,老闆卻說……
    日本「最傻」的咖喱店,進店免費吃!別人說他傻,老闆卻說...在奈良的橿原市,有一家外表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咖喱店。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裡,不論是誰都可以吃到免費的咖喱飯!吃到免費咖喱飯的方法很簡單:從店裡的寫字板上取下一張「未來票」,就可以領取一份咖喱飯!可能有人會問,這個「未來票」又是什麼?原來這個「未來票」是食客拿著自己結單的小票,再另付200日元,就可以得到一張「未來票」。
  • 獲得中國永久居留權的日本老人:與武漢的不解之緣
    由於經營的咖喱店受到歡迎,且為人親和,樂於助人,來自日本福岡的島田早已成了當地名人,被親切地叫做島爺爺。在武漢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他說的那句「不論是困難的時候還是開心的時候,都想和武漢人民一起度過」感動了很多人。
  • 帶咖喱來武漢的日本「島爺爺」:無論憂喜,想陪中國度過
    同年11月,他在武昌區街道口開了第一間「頂屋咖喱店」,憑著「好吃不貴」的餐食受到了大家的歡迎,便在武漢大學附近又開了家分店,並僱傭日語專業畢業的當地人丹子做店長,由她分擔日常經營,自己把控咖喱出品。丹子說,因為他很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吃到好吃的咖喱,所以前來請教的不管是普通家庭主婦還是咖喱店經營者,他都會熱心地進行教授。如果是武漢當地的,島田孝治就在店裡進行現場教學,如果是國內其他地方的,他就網絡在線指導配方和做法。與此同時,因為常有喜歡日本文化、想要學日語的年輕人慕名前來,島田孝治索性在店內開設了免費的日語培訓班。
  • 武漢高校附近的美食店,已經等了你們3000多個小時
    夜晚的小巷全靠一家家開著燈的店鋪和談笑聊天的人們,掃去寂靜與冷清。你們一定沒見過這樣的雙喜鐵板燒吧?這是雙喜開在位於華中師範大學和武漢體育學院之間的新店,如今這樣蕭條的模樣,不免讓人感到唏噓。店裡只有玲姐和兒子小煜在,看到有客人進來小煜放下了手中的玩具,拿起洗手液給我們洗手消毒。
  • 日本咖喱店「CoCo壹番屋」進軍印度市場 主打蔬菜及雞肉咖喱
    日本咖喱店「CoCo壹番屋」進軍印度市場 主打蔬菜及雞肉咖喱(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人民網東京10月8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連鎖咖喱品牌「CURRY HOUSE CoCo壹番屋」近日宣布計劃登陸印度市場,將於明年夏天在印度德裡首都圈開設第一家門店
  • 8旬老人免費教日語 公益課堂暖人心
    8旬老人免費教日語 公益課堂暖人心時間:2018-03-21 17:58   來源:雲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8旬老人免費教日語 公益課堂暖人心 語言教材、備課本、記號筆、老花鏡上午9時,收拾好授課所需,年屆八旬的孫沈清拎著帆布包,打車來到離家1公裡外的五華區新聞裡社區。
  • 武漢兒童日語
    武漢兒童日語。
  • 專為日語愛好者準備的日語交流群!可以學日語,還全程免費!
    有點激動,小編最近發現:在微信群裡居然可以學日語!而且還免費!
  • 8旬候鳥老人的社區公益課堂:免費教年輕人學日語
    半年來,每個周六的上午,孫沈清都要在銀髮黨員公益課堂上,免費教年輕人學日語。  日語是半個母語  上午10時許,新聞裡社區居委會樓上的活動室裡,孫沈清面對4名學生,在一句頗具儀式感的日語問候之後,開始了1個多小時的日語授課。  「您怎麼學的日語?」記者問。  「說起來可就太複雜了。」
  • 這家創作咖喱店,憑藉自己獨特的口味在日本擁有一席之地
    【這家創作咖喱店,憑藉自己獨特的口味在日本擁有一席之地】導語:columbia8是大阪的一家創作咖喱老鋪,憑藉自己獨特的口味在日本咖喱界擁有一席之地。這次我剛好住在咖喱店附近的北濱,挑了一個中午特意過來品嘗。
  • 日本華人最新通告:這個微信群可以學日語,而且免費!
    有點激動,最近發現:在微信群裡居然可以學日語!而且還免費!
  • 武漢歐亞外語日語春季班
    、詞彙、文法等必備識;2.熟練掌握約1400個單詞,70條初級語法句型;3.可應對新日語能力考N5級、JTEST考試EF級考試;4.進一步了解日本文化;使用教材:《大家的日本語》試聽校區:光谷華科、漢口武廣、街道口武大、藏龍島湖經適合人群:零基礎、語言興趣愛好、日本出國留學、工作提升、考試衝刺上課內容:根據個人情況,
  • 住在武漢的島田孝治,自由的人生終於得以安頓
    她是頂屋咖喱店的店長,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二十出頭,細緻能幹,和我交流的時候也能敏銳地觀察到我背後客人的盤子裡沒了咖喱,招呼阿姨添一點。她在店裡工作了6年,島田不去店裡的時候,她會給他打包一些咖喱飯和水果,過來陪他說會兒話。在胡丹看來,島田沒有太多的物質需求,儘管是店鋪的擁有者,但他給自己開的工資是3300塊,和店裡的服務員差不多,是胡丹工資的三分之一。
  • 日本語言學校除了教日語,還教什麼?
    日本的語言學校,顧名思義,主要的作用就是教授大家日語的。其實,除了教日語,語言學校還會教給學生很多其他的知識,比如中卓留學之前介紹過的,同學們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還可以學習到日本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禮儀等等。
  • 人在日本還需要系統學習日語嗎?
    需要日本人是日語的使用者,但不一定是好的教授者日本人不會主動幫你糾正口語中的語法問題比如說我們教外國人中文,很多語法我們自己也不一定懂,所以,如果這樣教外國人中文,他們會學一口地道的方言,平時生活是沒有問題,但是普通話考試他們肯定夠嗆。
  • 對話|疫情後未離開武漢的日本老人:想回市區看櫻花吃咖喱
    如果不是因為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武漢的各大高校即將迎來新的開學季。在武漢的大學生圈子裡,一家日本料理聞名遐邇。它從華師文化街起家,曾是許多附近大學生們下課後聚餐的首選。經過拆遷後,新的店鋪選址在武漢大學附近,仍在日復一日為學生群體和其他食客提供物美價廉的日式咖喱飯、布丁等料理。
  • 武漢少兒日語培訓班
    武漢少兒日語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