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經濟的迅速發展也帶動了農村的發展,在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時,使農村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的數量增加,對這些固廢沒有進行合理的處置,也帶來了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針對這類問題,分析農村固廢的類型,根據不同的固廢應用相應的處理技術,使可再利用資源得到回收利用,非可再利用資源得到良好處理,減弱環境汙染。
關鍵詞:農村固廢;汙染;固廢處理技術;
1.農村固廢概念
農村固廢是指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所產生的廢棄物,廢棄物成固體或半固體狀態,還包括從城市中轉移到農村的固體廢棄物。農村固體廢棄物大多是農業生產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同時也包括農村的生活垃圾,以及來自於鄉鎮企業的工業固體廢棄物從城市轉移到農村的固體廢棄物。
2.農村固廢主要來源
農村固體廢棄物主要有農村生活垃圾、農業生產固廢、畜禽養殖固廢。生活垃圾主要包括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廚房垃圾,一系列廢舊塑料包裝盒、包裝袋、以及塑料瓶以及各種廢舊物品,比如貴金屬廢電池、廢電器等。
農業生產固廢主要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主要有農作物秸稈、農作物外殼或林邊的雜草,甚至包括廢舊農藥包裝袋,以及種田中使用的地膜或者大棚種植的農膜,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沒有完全被應用的,都可以稱之為農業生產固廢。
畜禽養殖固廢的主要產生是在畜禽養殖過程中,畜禽所產生的排洩物,以及餵養畜禽所剩下的飼料,畜禽養殖大棚中的墊料、以及畜禽正常死亡或病死的屍體。
3.農村固廢汙染的現狀
3.1生活中的固廢汙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的經濟也逐漸發達起來,因此也使得農村的生活條件提升,進而所產生的生活垃圾也隨之增加,種類也相較之前更複雜,所以對於這種生活垃圾的處理非常困難。生活中產生的垃圾,不僅包括有機質物品、可回收物品,還包含含有大量重金屬難降解成分的有害物質,這種物質容易對土地、水體造成危害,並且難以治理。而且由於當前農村住戶較為分散,且農民對於生活垃圾的有害性沒有認識到位,農村的垃圾管理體制沒有得到完善。經常會在道路兩旁、廢棄農田、乾涸的河道出現堆摞垃圾的現象,所以對於垃圾的收集和轉運需要耗費的時間長,工作量大,而且通常還會出現露天焚燒廢舊垃圾的現象,造成大氣汙染,固廢垃圾堆積在農田旁,會對農田的土壤結構造成損害,使之不利於農作物生長。長時間的堆積,甚至還可會影響地表徑流和地下水,造成水體汙染,給人的生活帶來危害。
3.2生產固廢汙染
在農村通常會進行農業生產和畜禽養殖生產,農村的農業生產是農村的主要生產活動,同時也是產生地表汙染的主要途徑。在農業種植生產過程中,可能會使用到地膜來對地表進行保溫,同時也保持土壤的肥沃性,防治病蟲害的能力較高,同時也可以推進農作物加快生長。但是由於當前使用的地膜主要是由聚乙烯化合物構成,這種化合物降解困難,如果不能及時清理,使之長期留在環境中,會對土壤造成損害,使土壤所含有的養分下降,阻礙農作物生長,同時也對在後續耕田工作中造成不便。在農作生產中,往往會產生作物秸稈,由於沒有認識到作物秸稈的重要作用,往往會採用露天焚燒秸稈或者直接丟棄,對環境造成汙染。經濟的發展也促使畜禽養殖生產在農村發展壯大,而在養殖過程中,會產生廢棄物和汙水,對這些固廢處理不徹底,因而對環境造成了汙染。在畜禽養殖中產生的固廢,主要是畜禽糞便,這類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有機物,但同時也含有病原菌,由於畜禽糞便產量大,通常會採取將糞便直接排放,長時間直接排放會造成水體汙染,且會影響空氣品質,如果直接將畜禽糞便投入到農業生產中,由於土壤不能夠全部吸收畜禽糞便中的有機物,導致土壤硬化,不利於作物生長。
4.農村固廢處理技術
4.1堆肥
堆肥是利用時間較長的生物轉化處理技術。通過對固廢進行初步的處理,然後運用生化作用對固廢中所含有的可降解物質,進行轉化使之成為穩定的腐殖肥料,對資源進行再利用。堆肥通常運用在處理畜禽糞便時,又分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1]。好氧堆肥所耗費的時間較短,能夠使固廢在短時間內被消耗,因此在處理大規模的固廢時可以採用好氧堆肥。而厭氧堆肥,需要耗費的時間長,但是所產生的肥料效能較大,可以有效的改變土壤狀態,促進植物生長。
4.2厭氧發酵
厭氧發酵也是一種運用生物轉化來進行固廢處理的技術。是通過對固廢進行分類篩選,將可以被進行厭氧發酵的類別進行破碎,然後通過融入厭氧細菌對其產生生化作用,使其中能夠被降解物質轉轉化成甲烷[2]。厭氧發酵可以有效將固廢轉化為有效資源,其中產生的甲烷是一種清潔能源,甲烷的輸送要求比較簡單,因此可以將其輸送給農村為農村供氣供暖,在解決農村資源短缺問題的同時也可以有效的防止大氣汙染。
4.3焚燒發電
農村所產生的廢棄物通常也含有熱值較高的有機固廢,可以將這些部分進行燃燒,回收其產生的熱資源進行發電。在固廢處理的同時,也能有效利用資源,固廢焚燒技術是將固廢中的有機物在高溫條件下與空氣充分接觸,從而產生氧化燃燒反應,而固廢中的有毒物質會在高溫條件中被氧化熱解,從而破壞這種有害物質。而對這些有害物質進行焚燒的焚燒爐所產生的高溫蒸汽可以通過淨化除塵處理,回收部分熱量進行發電,從而將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電能,使資源得到再利用。焚燒發電這種處理技術可以有效地節約土地資源,也能夠有效避免對水體產生汙染,但在焚燒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有害氣體,因而也限制了焚燒技術在農村固廢汙染處理中廣泛運用。
4.4固廢填埋
固廢填埋是指在將可利用資源進行回收後,對最終不可處理的固廢進行填埋。當不可回收的固廢處理量較大時,這種處理方式所需要耗費的成本較低,是處理陸地固廢汙染的最有效方式。但是在填埋時要考慮到填埋後固廢因降解產生的滲濾液,與此同時也會產生二氧化碳和甲烷,因此要在填埋場地設置防滲層,同時也要設計收集管道和排水設施,防止在填埋過程中出現再次汙染現象,同時保護填埋區域的地下水和大氣環境[3]。
4.5回收農膜。
當前農業生產中所運用的農膜大部分是聚乙烯化合物,這種物質和塑料一樣難以被分解。廢舊農地膜的降解過程是由完整期、破裂期、破碎期和完全降解期構成。對農膜的回收大多是在破裂期,可以進行人工回收和機械回收。人工回收是通過運用大量勞動力在田地中使用釘耙將地膜摟撿成堆,清理其中廢舊地膜,但是由於農田範圍較廣,所需要耗費的勞動力較大,所以對於地膜的處理並沒有很徹底,所以在長時間的積累中,這種地膜存在土壤中會對土壤質量造成傷害,不利於植物生長。機械回收的機械價格較高,且回收難度較大,因此,機械回收的利用率較低。而農膜回收是收集廢舊農膜之後進行清洗,然後將其破碎,最後再將其塑造為新的農膜。這種農膜可以再次被利用到農業生產中,使廢舊農膜不再被燃燒或丟棄,減少資源浪費。
總結
充分運用固廢處理技術,將農村中的固廢進行有效處理,挖掘可再利用資源效用,使這種可再利用資源再次投入到生產生活當中,減少資源浪費,同時也能緩解資源短缺問題。同時也能通過運用固廢處理技術減少固廢對農村環境造成的汙染,推進農村的生態環境建設。
參考文獻
[1]劉維平.農村固廢資源化處理方法及措施[J].環境與發展,2019,31(01):56+58.
[2]韓秉君.農村固廢汙染現狀及處理技術分析[J].南方農業,2018,12(21):86+88.
[3]閔超,安達,王月,徐海紅,王劉華,康明,王勱博.我國農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研究進展[J].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20,37(02):151-160.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