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鄂爾多斯固廢所堅持垃圾資源化利用紀實

2020-12-17 中國質量新聞網

草原上的「環保勒勒車」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鄂爾多斯固廢所堅持垃圾資源化利用紀實

□ 閆錫坤 本報記者 李 豔

在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沙圪堵鎮的村莊裡,經常可以看到一輛彩色車身的廂式貨車,車廂上面寫著「環保勒勒車」「生活垃圾全過程管理」大字,這些車是專門回收可回收垃圾的,定期入村到站將已分類的垃圾裝進按垃圾分類標準設計的封閉式的車廂。它有一個富有「民族風」的名字——環保勒勒車。傳統的勒勒車是牧民裝載蒙古包等生活家當逐水草而居、須臾離不開的交通工具,承載著他們的幸福和吉祥。今天,牧民們早已定居,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瓦房,環保勒勒車又為他們的生活環境帶來清潔和美麗。

環保勒勒車是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鄂爾多斯固廢研究所在農村牧區生活垃圾治理模式方面進行的實踐與探索。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鄂爾多斯固廢研究所(以下簡稱固廢所),是在我國第一家專門從事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研究的民辦科研機構——於2012年由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人民政府和鄂爾多斯市城市礦產研究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按照「政、產、學、研」模式創建的新型科研機構,專門從事城鎮生活垃圾及其他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發。

「自從環保勒勒車開到我們村,這裡變得乾淨了,瓶瓶罐罐的東西全都撿起來了,現在再也見不到塑膠袋子掛滿樹了。」西營子村村民李建英說。兩年來,村民們早已習慣了將垃圾分類,再等待「環保勒勒車」來回收。每次還有幾十元不等的收入,這促使村民們自覺開始收集整理垃圾,村裡的環境衛生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目前,環保勒勒車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沙圪堵鎮的西營子村和長勝店村進行了兩年的試點工作,受到了當地村民的歡迎。

內蒙古不僅有廣闊的草原,還有美麗的田野,雖然在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不乏研究和實踐,但牧區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基本空白,固廢所先後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塔拉壕、準格爾旗西營子、常勝店等村、嘎查開展了垃圾回收試點。倡導垃圾分類、資源循環利用,引導農村牧民養成綠色生活習慣,在人們心中播撒環境保護的種子。

固廢所在實踐的基礎上,認真研究了國內外垃圾從產生、收集、處理運營方式和成功管理經驗,總結出了「源頭減量、分類投放、清潔直運、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的垃圾全過程管理新模式。它完全符合國家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要求。該所核心發明專利技術——有機固體廢棄物聯合厭氧發酵工藝為「國內首創、行業領先」,為中小城鎮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市政汙泥和人畜糞便等有機固體廢棄物的綜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開闢了一條新路。

7月25日,記者來到位於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的沙圪堵鎮的生活垃圾無害化綜合處理項目所在地,這裡為典型的丘陵溝壑區,項目就建在了一處丘陵上,不遠處深溝裡有人正在悠閒地釣魚,整齊規劃的垃圾處理廠項目周圍綠樹成蔭、院內鮮花盛開,景色怡人,完全讓人想像不到這裡是生活垃圾無害化綜合處理場所。該項目日處理設計能力生活垃圾及其他廢棄物總量350噸,是固廢所核心工藝「有機固體廢棄物聯合厭氧發酵」「升級版」和「樣板」工程,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產業化示範基地。

「我們在不斷完善有機固體廢棄物聯合厭氧發酵工藝打造工藝『升級版』的同時,不斷探索農村牧區生活全過程管理模式,即對農村牧區生活垃圾的治理。」固廢所所長趙玉柱介紹說,「目前我所承擔的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任務《農村牧區環境汙染綜合性治理技術研發與示範工程》研發了清潔高溫共燃爐,初試結果受到專家和當地村民的好評,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中國質量報》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國有機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研討會在合肥舉行
    &nbsp&nbsp&nbsp&nbsp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與同濟大學聯合主辦的「2019年全國有機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研討會」於5月9日-10日在安徽合肥舉行。會議主題為「聚焦國家生態環境需求、面向國際先進和未來的資源化技術、落實無廢城市發展路線」。
  • 建築固廢種類、特點以及資源化利用的4種模式
    絕大部分建築固廢未經任何處理,便被施工單位運往郊外或鄉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徵用土地費、垃圾清運費等建設經費,同時,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灰砂飛揚等問題又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城市中建築固廢的產生和排出數量在快速增長。建築固廢已經加劇了我國城市土地、資源的緊張局面,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因此,搞好建築固廢的再生利用迫在眉睫。
  • 「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專項面向生態文明建設與保障資源安全供給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核心原則,圍繞源頭減量—智能分類—高效轉化—清潔利用—精深加工—精準管控全技術鏈,研究適應我國固廢特徵的循環利用和汙染協同控制理論體系,攻克整裝成套的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形成固廢問題系統性綜合解決方案與推廣模式,建立系列集成示範基地,全面引領提升我國固廢資源化科技支撐與保障能力,促進壯大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規模
  • 「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視頻評審專家名單公布—新聞—科學網
    「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評審工作安排,茲定於2019年12月28—31日組織召開「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2019年度指南申報項目視頻評審會議。 組1:有機固廢清潔轉化與高效利用 指南方向:1.2 有機固廢定向生物轉化機制及調控原理;1.4 有機固廢全組分清潔轉化及安全利用新技術;4.1 城鎮有機固廢高值化利用技術及示範;4.2 城鄉混合有機垃圾快速穩定化及資源化利用技術;4.3 汙泥快速減量與資源化耦合利用技術
  • 第五屆全國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大會召開,與會代表參觀鄭州鼎盛!
    來自各省、市有關政府部門領導,中華環保聯合會相關領導,國內外專家、學者,設計研究院和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代表參會,共計700餘人出席本次大會。第五屆全國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大會召開出席本次大會的主要領導和嘉賓有: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生態環境部原總工程師楊朝飛,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謝玉紅、中華環保聯合會固危廢及土壤汙染治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高原
  • 河北固廢建材化利用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第一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各位專家對建築固廢資源化利用的政策、裝備技術、產品特性、產品推廣應用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大家紛紛表示,河北省固廢建材化利用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的成立意義重大,研究方向和內容符合行業發展方向,相關工作將為促進我國建築固廢資源利用和「無廢城市」建設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 「大地-同濟生態環境治理研究中心」揭牌
    11月6日,同濟大學與山西大地環境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大地-同濟生態環境治理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我校逸夫樓舉行。山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郭保民,副主任貟釗,山西大地環境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屈忠讓,我校副校長顧祥林等出席揭牌儀式。
  • 全國固廢進口總量同比再減四成,2020年底將實現「洋垃圾」零進口
    經濟觀察網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走私「洋垃圾」問題愈演愈烈,國內一些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規模小、汙染重,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等環境違法行為突出,不但增加了環境負荷和消化成本,還造成了局部地區的環境汙染。劉友賓表示,去年以來,生態環境部保持高壓態勢,堅持精準調控,持續削減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切斷洋垃圾走私供需利益鏈實施三次四批目錄調整,已有56種固廢調整為禁止進口。截至目前,固廢進口種類和數量比改革前(2016年)分別下降了76%、71%。
  • 鋼鐵工業固廢利用現狀、存在問題與應對措施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把禁止洋垃圾入境作為生態文明建設標誌性舉措,持續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固體廢物管理工作邁出堅實步伐。
  • 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2020年5月21日,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圖書信息大樓召開。上海交通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耿湧宣讀《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章程(草案)》,章程明確了中心性質、宗旨、任務與組織,確定了中心運行機制,保障了中心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 廚餘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對廚餘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僅有良好的願望是不行的,其中涉及一系列比較複雜的事情,其中有地方經濟條件的制約,有技術水平的限制,有決策的科學性問題,也有社會環境的支持問題等等。因此,在廚餘垃圾的資源化利用上,要認真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從本地的實際出發,做出科學的決策,以推動垃圾分類和廚餘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健康發展。
  • 農村固廢汙染現狀及處理技術研究
    農村固廢汙染現狀及處理技術研究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經濟的迅速發展也帶動了農村的發展,在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時,使農村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的數量增加,對這些固廢沒有進行合理的處置,也帶來了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
  • 胡忠雄專題研究建築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城中村改造等工作 要求讓...
    星辰在線8月13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賀亞玲)8月13日,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胡忠雄主持召開市長辦公會議,專題研究建築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副市長劉明理、廖建華參加。
  • 「生活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青島)Workshop」主題活動圓滿落幕
    【中國環保在線 本站速遞】「生活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青島)Workshop」主題活動於3月8日順利落幕。為期兩天的活動,關於「隧道窯乾式厭氧發酵技術」的討論高潮迭起,有望成為打破「垃圾圍城」瓶頸的新突破口。
  • 想開建築垃圾處理廠?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設計6個要點、案例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建築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95%的建築垃圾可以充分替代不可再生的天然砂石等資源,國家已經充分認識到建築垃圾可資源化的屬性,並逐步開展建築垃圾循環再利用項目。本文分享固定式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的設計要點和注意事項。
  • 讓建築垃圾點石成金: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國內外案例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當建築垃圾資源化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民眾視野中時,一些人開始提出這樣的質疑:建築垃圾資源化是否可行?國內的建築垃圾處置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是否可以實現市場化等,其中,關於對我國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的質疑更是不絕於耳。本文將重點介紹國內外建築垃圾資源化的相關案例,供借鑑參考。
  • 中國國際環保固廢、垃圾處理、再生資源博覽會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危險廢物專業委員會上海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產學研合作開發中心協辦/支持單位:環保部固廢管理中心                         財團法人臺中世界貿易中心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
  • 科學網—固廢再利用須「效法自然」
    「物質是不滅的,組成物質的任何分子或礦物都是有用的,都可以被有效利用,廢棄物只不過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7月16日,在於北京召開的第二屆固廢處理與生態材料學術與應用會議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徐德龍院士如是說。 當前,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的高速增長期,該過程也是對資源和能源的高消耗期。
  • 2020年全國固廢新材料技術應用推廣論壇舉辦
    本次論壇對我國生態與環境修復、大宗固廢處置等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進行深入探討,並結合固廢垃圾處理技術先行示範案例進行課題研討,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固廢新材料的產業化進程。一年來,專委會積極組織開展建築垃圾資源化再生利用關鍵技術科研攻關,努力拓展建築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方式和渠道,推動資源化產業創新發展,成果顯著。張康民在開幕式上宣布,專委會理事會選舉產生副理事長單位9個,副理事長6個,秘書長1名,副秘書長3名,會員128個,學術委員會主席1名,專家委員會主席1名。
  • 工業固廢處置「低端化」問題突出 推進大宗冶金與煤電固廢協同利用
    到2022年,要求區域年綜合利用工業固廢量8億噸,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1.5億噸,產業總值突破9000億元。記者了解到,《計劃》所指區域涵蓋京津冀及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七地。由於重化工產業集聚,這些地區工業固廢產生量大,但與之匹配的處置能力卻長期不足,工業固廢的產生與堆存已成為制約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難題。由低效處置走向高值化利用成為現實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