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同濟生態環境治理研究中心」揭牌

2020-12-15 同濟大學新聞網

11月6日,同濟大學與山西大地環境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大地-同濟生態環境治理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我校逸夫樓舉行。山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郭保民,副主任貟釗,山西大地環境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屈忠讓,我校副校長顧祥林等出席揭牌儀式。

顧祥林代表學校對各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同濟大學在環境保護領域具有一定的學科特色和優勢,尤其以水處理、固廢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等見長,同濟大學願意發揮學科優勢為山西省環境治理工作服務。在今後的合作中,相關學院和部門要深化、細化合作方案,不斷尋求新的合作點,把科學前沿的原始創新、應用研究的核心技術、國際合作的最新成果,集成在校園,推廣到企業,造福於社會。校企雙方共同努力,不斷拓展合作範圍層次、提升合作工作活力,不斷完善校企合作路徑,切實把研究中心做實、做活、做新。

郭保民代表山西省國資委對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他希望同濟大學與大地控股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在破解山西環境治理難題、推動山西生態文明建設中啟迪新思路、催生新技術、創造新價值。希望研究中心勠力創新、加強研發、加速成果轉化,儘早普惠三晉大地。雙方不斷深化多領域的交流合作,攜手共進、互惠共贏,為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貢獻同濟力量。

屈忠讓代表山西大地環境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對研究中心的成立表達殷切祝願。他希望校企雙方繼續共同努力,不斷深化校企戰略合作內容,切實促進校企優勢互補、集聚創新要素、共建創新平臺、實現共同發展,促進雙方合作結出無數「雙贏」碩果,為校企的共同進步、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郭保民、顧祥林為大地-同濟生態環境治理研究中心揭牌。大地-同濟生態環境治理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我校與大地控股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良好開端,是校企雙方戰略合作邁出的堅實一步和重要成果。未來,該中心將充分整合發揮我校的科研優勢和國際合作優勢,依託我校在土地整治、固廢處置和礦山修復等生態環境治理領域之所長,打通校企交流合作通道,建設科技交流及轉化平臺,為企業及地方提供科技支撐、人才支撐及產業支撐。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揭牌
    12月3日,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揭牌暨王橋院士聘任儀式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研究院王文興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王橋教授,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浪潮集團副總裁張革等出席活動。儀式由山東大學副校長、青島校區校長韓聖浩主持。
  • 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揭牌暨王橋院士聘任儀式舉辦
    12月3日,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揭牌暨王橋院士聘任儀式在青島校區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研究院王文興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王橋教授,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浪潮集團副總裁張革等出席活動。儀式由山東大學副校長、青島校區校長韓聖浩主持。
  • 攜手共建促發展 山東大學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曲順 通訊員 趙玉潔 許洋 青島報導  12月3日,山東大學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揭牌暨王橋院士聘任儀式在青島校區舉辦。  據悉,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由山東大學、浪潮軟體科技有限公司、濟南市環境研究院和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攜手共建。儀式上,樊麗明、王文興院士和共建單位領導、專家等共同為研究中心揭牌。樊麗明為王橋院士頒發首席科學家聘書。
  • 同濟大學「中意司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12月18日,由同濟大學法學院、中意學院共同組建,義大利比薩大學作為合作夥伴的「中意司法研究中心」在我校揭牌,中意司法報告會同時舉行。副校長顧祥林、義大利原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傑拉奇(Michele Geraci)為中心揭牌。
  • 駕生態之舟,揚數據之帆: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12月3日,由山東大學、浪潮集團、濟南市環境研究院、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聯合創辦的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正式揭牌。王橋院士受聘為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濟南市環境研究院院長莊濤帶隊參加揭牌儀式。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浪潮集團副總裁張革、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文興參會並致辭。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由山東大學環境研究院院長張慶竹教授擔任,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濟南市環境研究院、浪潮集團、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相關人員出任副主任。
  • 同濟大學和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籤署合作協議
    生態環境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肖學智,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處長陳志華,聯合國環境署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塗瑞和,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伍江,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周國梅出席活動並致辭。  會上,同濟大學和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加強在生態環境領域的國際合作,內容包括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建立健全區域環境合作網絡、開展區域可持續環境規劃聯合研究、提升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建設,以及加強中非環境政策與技術合作。伍江與周國梅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協議。
  • 中國科大生態與環境研究生交叉學科中心揭牌
    為進一步整合生態與環境學科力量,加強學科建設,培養相關領域的高水平人才,促進區域經濟建設與環境協調發展,7月21日,中國科大生態與環境研究生交叉學科中心舉行揭牌儀式。中國科大副校長張淑林致辭,她充分肯定了生態與環境學科近年來取得的成績,希望相關學科以生態與環境研究生交叉學科中心的成立為契機,以人才培養為目標,以科教結合、校企結合為抓手,加強院系、校企之間的聯繫,積極開展協同創新增強服務科研、教學和區域經濟建設的能力,探索一條產學研聯動的全新發展模式。
  • 河南省黃河生態文明外譯與傳播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黃河生態文明...
    9月11日下午,河南省黃河生態文明外譯與傳播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黃河生態文明研討會在我校龍子湖校區綜合樓第三會議室舉行。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付靜、省委高校工委專職委員高治軍、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李庚香出席活動並講話,校黨委書記王清義出席活動並致辭。校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馬書臣主持活動。
  • 西安交通大學亞歐研究中心舉行揭牌儀式及「絲綢之路」全球治理...
    11月21日至22日,由西安交通大學社會科學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中國政法大學全球化與全球問題研究所、北京大學出版社聯合主辦,西安交通大學亞歐研究中心承辦的亞歐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及「絲綢之路」全球治理學術研討會暨「全球治理概論」課程研修班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
  • 廣東省深圳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舉行揭牌儀式
    12月23日,廣東省深圳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舉行揭牌儀式。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一級巡視員劉初漢同志,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文忠同志出席儀式,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處室、單位負責同志陪同。監測中心站全體幹部職工參加。
  • 重慶華悅生態環境工程研究院掛牌,8院士助力重慶生態環境治理保護...
    重慶華悅生態環境工程研究院掛牌,8院士助力重慶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多款高科技產品亮相 「小水星」可潛50米擒致汙兇手 「小海星」無人船專給汙水治病 日期:2017/09/18 12:07:23  來源:重慶晨報 編輯:劉春雪
  • 2018城鎮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大會暨上海城鎮建築水展
    【中國環保在線 展會報導】為了加快全國小城鎮水生態環境治理,大力推進小城鎮水生態文明建設,2018年9月3-5日在中國·上海舉辦「2018城鎮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大會」,同期舉辦2018上海國際城鎮與建築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
  • 廣東省廣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 廣東省珠三角區域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2020年12月22日上午,廣東省廣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廣東省珠三角區域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下稱「監測站」)舉行揭牌儀式,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夏育民同志參加儀式並揭牌。夏育民同志在揭牌儀式上強調,監測站已站在新的歷史發展起點上,一定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著力抓好黨建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堅持黨建引領業務工作,繼續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環保鐵軍作風,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同時,要繼續緊緊圍繞生態環境管理需求,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深化科學研究,打造一支作風優良,技術過硬,敢於創新的監測隊伍,腳踏實地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
  • ...大地控股以旗下大地民基公司為主體,致力於礦山生態環境的修復...
    山西作為礦業資源大省,長期高強度、大規模的礦產開採,讓不少地方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遭到嚴重破壞,為大地留下道道「疤痕」。  礦山生態修復,就是為大地「療傷」,還原黑色傷疤下的大地本色。近年來,秉承「科學規劃,總體推進;綜合治理,統籌實施」的原則,我省啟動實施了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作。
  • 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在同濟大學揭牌成立
    >   作為支撐智慧財產權強國和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致力於加快培養智慧財產權國際化高端專業人才、打造世界一流智慧財產權智庫的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近日在同濟大學揭牌成立。這是落實《國務院關於新形勢下加快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上海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支撐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的具體行動。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副總幹事王彬穎、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上海市副市長趙雯、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校長鍾志華為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揭牌。
  • 上海市母胎醫學與婦科腫瘤研究所在同濟附屬一婦嬰揭牌
    聚焦女性生殖與母嬰健康,推動「科研力」向臨床轉化 上海市母胎醫學與婦科腫瘤研究所在同濟附屬一婦嬰揭牌 來源:同濟大學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
  • 海洋環境治理研究綜述
    作者:龔虹波,寧波大學公共管理系教授,浙江省海洋文化與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文章從海洋環境治理的理論基礎、海洋環境治理基本構成要素、海洋環境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設及海洋環境跨區域治理與模式研究等方面探討了不同學科學者在海洋環境治理研究領域的研究進展,並指出未來應加強全球海洋環境治理演化脈絡與類型體系劃分、全球海洋環境治理的層序體系與中國話語權甄別、全球海洋環境治理利益相關者博弈機制分析、中國參與全球海洋環境治理的法律體系建設及體制機制優化等方面的研究。
  • 青科會丨聚焦水資源研究 溫大與京都大學合作成立國際研究中心
    現場,京都大學-溫州大學「國際水資源與水生態研究中心」在溫州大學揭牌成立,標誌著溫州大學高水平科研平臺建設邁上了新臺階。中國科學院院士金振民、院士趙進東,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寧一等出席揭牌儀式。據悉,今後溫州大學將與日本京都大學在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等方面進一步建立廣泛聯繫,通過建設高水平科研平臺,共同聚焦水環境治理及水生態保護領域,構築流域水生態環境管理的新模式,為世界水資源保護和生態治理貢獻智慧和方案。
  • ...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籤署合作協議,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的國際合作
    我校和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籤署合作協議,將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的國際合作 來源:聯合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   時間:2020-11-
  • 廣聯達攜手同濟大學共建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
    日,同濟大學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聯達」)在上海籤署合作協議,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並同步設立教育發展基金,約定在教學、人才、科研、市場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我國智能建造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以數位技術助力建築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