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聯達攜手同濟大學共建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

2020-12-23 網易新聞

(原標題:廣聯達攜手同濟大學共建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

12月19日,同濟大學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聯達」)在上海籤署合作協議,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並同步設立教育發展基金,約定在教學、人才、科研、市場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我國智能建造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以數位技術助力建築產業轉型升級。

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廣聯達董事長刁志中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趙憲忠、廣聯達總裁袁正剛代表雙方籤署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合作協議與教育發展基金捐贈協議。根據協議,廣聯達將出資1000萬元作為經費,其中聯合研究中心經費620萬元,教育發展基金380萬元。該經費將重點扶持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建設及智能建造人才培養。

雙方代表籤署合作協議

籤約現場,合作雙方共同為「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揭牌,並宣布了研究中心管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人員名單,通過了中心章程、工作條例及2020-2021年度工作計劃。

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伴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與廣泛應用,數字經濟浪潮席捲全球,傳統建築業迎來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挑戰和機遇期。今年7月,住建部等13部委聯合印發 的《關於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加快建造方式轉變,指明了方向。此番廣聯達與同濟大學強強聯手,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要求,順應時代潮流,充分發揮雙方各自在科技、項目、人才、資金、產業等方面的優勢,大力推進智能建造產業發展與建築業數位化轉型。

廣聯達向同濟大學捐贈1000萬

根據協議,雙方將合作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在人才、教學、科研、市場等領域深度合作。人才合作方面,推進四位一體育人計劃,培養學生對建築信息化領域和廣聯達的認知理解,持續夯實品牌影響力,提前鎖定優秀人才,加大企業在同濟大學的招聘力度;教學合作方面,共建教學合作中心,為智能建造專業提供學科支撐和互補性高端資源,聚焦實戰培養具有發展潛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智能建造人才;科研合作方面,以創新體系建設為核心,以需求為導向,致力於智能建造產業的基礎理論研究、技術創新、聯合項目推進等,最終實現落地應用,促進建築產業轉型升級;市場合作方面,通過行業立言、智庫建設、市場活動等,建立產業共建的市場合作新模式。

據了解,「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設在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由管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處3個 部分 組成,負責統籌推進各項合作業務。由雙方派員共同組建管理團隊,推動工作落實。

除了共建「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雙方還共同發起設立了「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教育發展基金」,專項用於資助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實施「智能建造人才培養與技術發展」。其中,「廣聯達智能建造獎學金」專項用於獎勵土木工程學院在讀的品學兼優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具有發展潛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智能建造人才。「廣聯達智能建造教學實踐活動」專項,將用於資助舉辦智能建造大講堂、智能建造大賽等教學實踐活動。「廣聯達智能建造校企交流」專項,用於聯合發起智能建造研究報告,資助雙方共建高端智庫等。

雙方籤署教育發展基金捐贈協議

對於此次合作,雙方充滿信心。刁志中表示,面對行業工業化、數位化、智能化變革的大趨勢,廣聯達將與同濟大學合力構建互助共贏、協同發展的產學研新模式、新體系,紮實做好智能建造理論技術與應用實踐的銜接,賦能產業升級,推動建築業進入現代工業化的全新時期。顧祥林表示,當下恰逢學校「十四五」規劃制定的關鍵時期,同濟大學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攜手數字建築平臺服務領軍企業廣聯達,圍繞智能建造的人才培養、科學問題、核心算法和關鍵技術,充分交流碰撞,分析問題、凝聚共識,共同推動我國智能建造行業的快速發展進步。

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合影

相關連結:

同濟大學: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3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在始於1949年的全國院系調整中,全國10多所大學的土木建築相關學科匯聚同濟,使之成為國內土木建築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1996年,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併入,列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2002年,列為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410)創立於1998年,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數字建築平臺服務商。其長期立足建築產業,圍繞建築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為客戶提供數位化產品和解決方案。成立22年來,業務已涵蓋建築全產業鏈,包含設計、造價、施工、裝修、運維、供採、園區以及金融、教育、投資等領域。服務網絡從中國境內拓展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為行業20餘萬家企業、千餘萬產品使用者提供專業化服務。目前廣聯達產品被廣泛使用於房屋建築、工業工程與基礎設施等三大行業。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與廣聯達共建「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教育發展基金同步...
    12月19日,同濟大學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並同步設立教育發展基金。副校長顧祥林、廣聯達董事長刁志中,以及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工程與產業研究院、教育發展基金會負責人等出席儀式。
  • 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成立,教育發展基金同步設立
    12月19日,同濟大學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並同步設立教育發展基金。根據協議,雙方將合作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在人才、教學、科研、市場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促進我國智能建造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以數位技術助力建築產業轉型升級。
  • 同濟攜手世界頂尖名校開展智能建造工作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同濟大學聯合工作營在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開營該工作營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同濟大學聯合發起,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菲利普·布洛克(Philippe
  • 同濟大學聯合主辦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學術大會,用人工智慧賦能建築...
    同濟大學聯合主辦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學術大會,用人工智慧賦能建築產業,推動建造範式的變革 來源:新聞中心、土木工程學院   時間:2020-12
  • 華中科技大學與中核華興共建智能建造聯合創新中心
    11月27日,華中科技大學與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在梧桐語問學中心問道廳籤署「華中科技大學-中核華興核工程智能建造聯合創新中心」合作協議。中核華興董事長陳寶智、總工程師龔振斌,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梁茜,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雲參加籤約儀式。  梁茜對陳寶智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
  • 同濟大學主辦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暨人才培養研討會
    12月17日至18日,由同濟大學主辦的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暨人才培養研討會在上海舉辦。會議以「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暨人才培養」為主題,聚焦培養創新型、複合型、國際化的智能建造專業卓越後備人才。在為期兩天的會議裡,來自國內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的300餘名代表現場參會,線上直播觀看人次超過1萬。
  • 西電廣研院-廣哈通信共建「智能通信軟體聯合研究中心」
    12月7日,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與廣州廣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創新研究實驗室——「智能通信軟體聯合研究中心」籤約暨揭牌儀式舉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軟體工程學科負責人、西安市智能軟體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李青山教授任研究中心主任,廣州廣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業全任中心聯合主任。本次儀式由廣研院執行院長沈八中主持。
  • 同濟大學聯合主辦第四屆國際智能地下空間大會
    12月19日至20日,由同濟大學、法國裡爾大學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國際智能地下空間大會在上海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陳湘生,上海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上海市公路學會理事長戴曉堅,上海市住房和建設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劉千偉,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方平,上海市普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彭波等出席會議。
  • 秀洲攜手浙江大學共建研究院 打造先進技術轉化典範
    按照合作協議約定,研究院將下設智能光電創新中心、先進能源科技創新中心、數字安全創新中心三個中心,聚焦前沿創新技術,主要研究數據安全、區塊鏈與大數據技術、先進能源系統、汙染物超低排放系統、智能駕駛光學系統和超精密光學等領域。
  • 新科技賦能建造行業 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學術大會在上海召開
    主辦方 供圖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7日電(鄭瑩瑩)12月16日至18日,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同濟大學和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學術大會」,同濟大學主辦的「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暨人才培養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 上海交大兩學院共建語言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新聞—科學網
    跨界融合,強強聯手,語言智能領跑外語學科發展
  • ...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同濟大學「十三五」科研工作回眸
    2018年,同濟大學獲批牽頭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同濟大學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是首批獲教育部批准建設的7個前沿科學中心之一,聚焦幹細胞基礎與轉化的重大科學問題;作為上海科創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託同濟大學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成立,致力於研究解決人工智慧重大前沿科學難題,培養我國當前緊缺的具有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交叉應用能力的優秀人才。
  • 國企要聞 | 廣哈通信與西電廣研院共建智能通信軟體聯合研究中心
    國企要聞 | 廣哈通信與西電廣研院共建智能通信軟體聯合研究中心 2020-12-10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濟大學中德先進位造技術中心」啟用
    >   中新網上海10月18日電(黃艾嬌 許婧)經過一年時間的籌建,致力於為國內汽車及裝備製造業提供生產技術研發支撐的「同濟大學中德先進位造技術中心」,18日在同濟大學揭幕啟用。  據了解,該中心由同濟大學中德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攜手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共建。同濟大學機械工程專家介紹,德國在汽車製造技術和機械製造裝備領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中國也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國。此次中德聯手共建「先進位造技術中心」,將專注於中國汽車及裝備製造業生產技術的研究開發。
  • 同濟大學:推進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讓學術之光照亮中國特色世界一...
    2018年,同濟大學獲批牽頭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同濟大學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是首批獲教育部批准建設的7個前沿科學中心之一,聚焦幹細胞基礎與轉化的重大科學問題;作為上海科創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託同濟大學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成立,致力於研究解決人工智慧重大前沿科學難題,培養我國當前緊缺的具有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交叉應用能力的優秀人才。
  • 同濟大學助力世界第一埋深大峽谷公路隧道智慧建造
    12月6日,由土木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同濟大學)組織的「巖體隧道遠程診斷分析示範——開挖面信息自動識別與數位化動態支護設計方法」專家諮詢會,在同濟大學巖土與地下工程數位化實驗室召開,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 攜手共建促發展 山東大學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曲順 通訊員 趙玉潔 許洋 青島報導  12月3日,山東大學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揭牌暨王橋院士聘任儀式在青島校區舉辦。  據悉,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由山東大學、浪潮軟體科技有限公司、濟南市環境研究院和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攜手共建。儀式上,樊麗明、王文興院士和共建單位領導、專家等共同為研究中心揭牌。樊麗明為王橋院士頒發首席科學家聘書。
  • 同濟大學與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籤署合作協議
    9月27日,同濟大學與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城運中心」)在市城運大廳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和聯合成果發布會。同濟大學將發揮在人工智慧技術、城市運行管理上的學科優勢,依託市城運中心統籌調度資源和數據匯聚能力,組織同濟大學牽頭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的科研力量,為上海的城市建設與治理貢獻「同濟智慧」。徐惠麗介紹,同濟大學發揮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學科人才資源優勢,在市城運中心籌備階段,就與市城運中心開啟了廣泛而全面的合作。
  • ...共建同濟品牌—淞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辦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
    【動態】傳承大橋精神 共建同濟品牌—淞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辦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年度… 2020-12-12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地-同濟生態環境治理研究中心」揭牌
    11月6日,同濟大學與山西大地環境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大地-同濟生態環境治理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我校逸夫樓舉行。山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郭保民,副主任貟釗,山西大地環境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屈忠讓,我校副校長顧祥林等出席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