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濟大學聯合主辦第四屆國際智能地下空間大會
12月19日至20日,由同濟大學、法國裡爾大學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國際智能地下空間大會在上海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陳湘生,上海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上海市公路學會理事長戴曉堅,上海市住房和建設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劉千偉,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方平,上海市普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彭波等出席會議。
-
廣西謝家峒隧道:世界公路隧道長度排名
從山頂洞人挖隧洞為居,到目前高鐵穿山越洋飛馳,人類在徵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進程中不斷發展與進步,建成各種各樣的隧道以服務於人類自身。本期廣西謝家峒隧道為您推出——世界公路隧道長度排名。 1、洛達爾Laerdal公路隧道(24.51km) 廣西謝家峒隧道指出世界最長的公路隧道——洛達爾公路隧道。
-
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在青島開工
世界最長的海底公路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開工儀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來自政府,學術界和青島國信集團的領導和專家匯聚一堂,見證其開始。青島國信集團自2012年就啟動並積極開展青島膠州灣第二隧道前期研究工作,邀請錢七虎院士在內的眾多國內外頂級專家對項目進行全面論證,共完成工程預可行性研究階段專題研究4項、可行性研究階段專題研究15項。經過八年的研究,青島國信即將建設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隧道。 該項目利用國際合作與創新推動隧道設計和建設進入新時代。
-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開講「中國道路」第一課
同濟大學2020級全體本科生分別在現場和在智慧教室通過線上直播系統聽課。交通改變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交通科學技術加快了人類文明的演化,是人類科技文明進步的重要內容,交通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方守恩以新中國公路發展、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等為例,闡述了我國交通事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他說,我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交通,在交通發展中始終保障和改善民生。經過幾代人艱苦奮鬥、接續努力,我國交通運輸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已經由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
-
同濟大學聯合主辦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學術大會,用人工智慧賦能建築...
-19 瀏覽: 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同濟大學、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同濟大學承辦的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學術大會,12月17日在上海舉辦,大會以「數字孿生與智能建造」為主題。
-
太魯閣大峽谷——山崖、寺廟、流、瀑布於一身,景觀迷人
入峽的第一景叫「太魯長春」,集山崖、寺廟、流、瀑布於一身,景觀迷人。當年蔣經國帶領「青青年軍」進駐大山修建橫貫臺灣中部的所謂「戰備」公路僅修築太魯閣一帶公路就死了四、五百人。紅牆黃瓦的長春祠就是為紀念築路殉職員工而建造的。長春祠緊臨溪崖,隔岸望去,只見對岸懸崖上刻有「長春聽濤」四個字。一段飛瀑直落於祠前,濤聲不絕,水煙迷離,映著色彩鮮明的溪底,絢麗燦爛。
-
驚險刺激的空中隧道,從上而下的俯瞰——美國大峽谷的空中走廊
導語:驚險刺激的空中隧道,從上而下的俯瞰,你對美國大峽谷空中走廊畏懼了嗎?好了廢話不多說,小編要給大家說的就是這樣一個驚險好玩又刺激的的地方,它不在地面上而是距離地面一千二百多米的高空,當你踏上的那一刻仿佛翱翔於天際,這就是世界著名的美國大峽谷空中走廊,作為連接天空與地面的隧道,在你從上往下俯瞰的一瞬間,你的身體就會自然的抖動,因為它的主體結構就是由玻璃製成的,所以你可以清晰可見的看到任何一處地方
-
中國最長的四個公路隧道,第一個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
城市基礎建設的未來中國是建設行業中國一直站在世界的前列,基礎建設的強大同時也是對國家技術經濟等方面的考驗,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條中國很有名的隧道,第一條是陝西秦嶺中南山公路隧道,這條隧道的設計也是很考驗技術的,但這條隧道早已經通車了。
-
同築橋梁,濟夢中華 | 同濟與橋的四十年
這些橋,全部由中國獨立自主設計並建造。而這一切的源頭,都從南浦大橋開始。南浦大橋卻又與同濟橋梁人密不可分。「一橋飛架黃浦江」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同濟大學在結構系內創建了我國高校中最早的兩個「橋梁與隧道」專業之一。
-
中國最偉大的公路,全程架在空中如雲梯,建造難度居世界首位
據2018年交通部數據調查顯示,我國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裡程以及港口萬噸級泊位數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同時,我國的機場數量及裡程管理也位於世界排名的前列。這一數據無疑是肯定了近年來中國在交通事業上的蓬勃發展。
-
渭武高速岷縣隧道貫通 最大埋深達286.9米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記者 齊中熙)記者從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日,由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集團五公司承建的渭武高速公路(渭源至武都)關鍵控制性工程——甘肅岷縣隧道歷時近5年勝利貫通,為渭武高速定西段2020年底通車奠定堅實基礎,並對助力定西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大意義。
-
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開工建設
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開工建設 2020-10-29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延崇高速又一隧道貫通,刷新吉尼斯紀錄,這個世界之最來之不易
眾所周知,延崇高速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重要聯絡通道,這條全長約116公裡的交通要道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綠色交通的時代使命,匯集了河北公路建設史上多個第一,一直以來頗受國人的關注。近日,延崇高速又傳來新消息,延崇高速金家莊螺旋隧道右線如期貫通。
-
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以智慧課堂助力因材施教
為全面推進數字學校建設,適應數字時代的人才培養和教育發展需求,進一步推進大規模因材施教,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在新學期引入科大訊飛智慧課堂,積極探索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助力課堂教學變革。8月26日,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組織了高一年級相關老師開展智慧課堂使用培訓,科大訊飛校園服務人員提供全程技術支持。培訓會上,副校長蔣豐佩就未來學校開展智慧教育的目標和實施計劃,向參與培訓的老師們進行了說明,同時強調「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創新發展。
-
世界最長公路海底隧道青島開建
這條西起青島西海岸新區淮河東路,穿越膠州灣,至青島港附近登陸,在海泊河口銜接青島東岸城區的海底隧道採用雙向六車道主線隧道加中間服務隧道布置方式,主線隧道長15.89公裡,建成後將超過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裡)成為世界第一長公路海底隧道,屆時青島黃島將進入雙隧時代。
-
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以智慧課堂助力因材施教
為全面推進數字學校建設,適應數字時代的人才培養和教育發展需求,進一步推進大規模因材施教,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在新學期引入科大訊飛智慧課堂,積極探索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助力課堂教學變革。著名教育學家顧明遠先生曾說:「學校教育的變革主要發生在課堂上,課堂是培養人才的主渠道。」而課堂變革的關鍵在教師!
-
四川這座超長隧道吸引了全國專家,他們看什麼?
為了打通米倉山隧道,建設探索應用了較多的機械化施工方式,創新採用了柔性防護網、隧道噴膜防水等新工藝、小發明;還借鑑煤礦施工常用的豎井方式,建設了一座460米的深大豎井,以解決超特長隧道的通風問題。「建設共獲得20餘項國家級專利。」
-
廣聯達攜手同濟大學共建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
日,同濟大學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聯達」)在上海籤署合作協議,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並同步設立教育發展基金,約定在教學、人才、科研、市場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我國智能建造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以數位技術助力建築產業轉型升級。
-
土木工程學科排名揭曉,同濟大學排名世界第一!
在土木工程學科排名中,中國有41所大學衝進前300強,其中,同濟大學更是排名世界第一,請注意,第一名與第二名分數差距很大,61分,我們屬於大勝,清華大學位居第六。可見土木工程論實力還得看中國,如果你是同濟土木工程畢業,請接受來自世界土木人的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