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計算留存天數的三種方法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留存率是我們產品經理非常有用的指標,缺點是對外行人來說不夠簡單直觀。本文適合產品經理,預計需要三分鐘。

一、留存率 vs 留存天數

產品經理都知道什麼是留存率,但要向外人解釋什麼是留存率,那就有點困難了。即使是面向業內人士,不容易說清楚。

他們通常會問:這是針對新用戶還是活躍用戶?為什麼7日留存和周留存是不一樣的?更別提這個指標對他們的工作有什麼影響。

即使他們了解留存率這個概念,留存率也難以直觀的反映留存的情況。你得通過一組數據,比如次日留存 + 七日留存 + 30日留存,最好有個折線圖,才能反映出留存的情況。

留存天數,也就是用戶生命周期(Life Time),這個概念就容易理解得多了,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從用戶第一天使用,到最後一天使用,用戶會使用你這個app多少天。

投資人一聽就會明白,你的app留存天數越長,說明你的app價值越大,用戶越離不開你;運營的同事一聽就明白,他的工作就是儘量留住用戶,延長這個留存的時間;銷售的同事聽了也會明白,過了這個時間段,用戶就會走掉,必須在這個時間段內,儘可能的把用戶轉換為顧客(付費用戶)。

二、如何計算留存天數?

方法一:全樣本統計

用戶最後一次使用的日期,減去他註冊的日期,就是單個用戶的留存天數。把所有用戶的單用戶留存天數平均一下,就是留存天數了。

這種方法的缺點是非常不靈敏。樣本要足夠的大,時間跨度要足夠的長,才能得出真實的數據。如果你的app上線時間少於一年,得出的數據都是沒有意義的。這樣計算出來的數據,顯然不會有什麼波動。

方法二:倒推法

今天每一個活躍用戶,從他們的註冊時間到今天的時間差,平均一下,就得出留存天數了。

同樣的方法,可以用來計算某一天的,某一周的,某個月的,某一年的。

這個方法聽上去不錯,用我們的薄荷 app 實際跑一遍數據,就會發現是多麼不靠譜。

由於數據不方便完全公開,用上面說的全樣本統計,算出來的值設為 X。用倒推法,一天算就是 X 的4.1倍,用一個月算就是 X 的2.5倍,用3個月算就是 X 的2.3倍,一年算就是 X 的1.7倍。

可以看出,時間跨度越短,誤差越大。時間跨度越大,誤差越小。無論選哪一個時間跨度,都與全樣本統計得出的數據相差甚遠。

《解析用戶生命周期價值:LTV》這篇文章裡提到了一個計算用戶生命周期的公式:

LT:(Life Time)生命周期;指的是新增帳戶在首次進入遊戲到最後一次參與遊戲的時間天數;目前大部分取值均以自然月為準;即某個月用戶生命周期之和/MAU=平均生命周期

這個方法算出來就是 X 的2.5倍,是不可靠的。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誤差呢?因為你統計到的樣本,都是已經留下來的用戶。那些沒有留下來的用戶,你都沒有統計到。

這就是「倖存者偏差」,典型案例有返航的飛機和都買到火車票了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

方法三:經驗公式

留存天數跟留存率之前是正相關的關係,留存率越高,留存天數就越長。那麼,用留存率能直接算出留存天數嗎?

《剖析用戶生命周期和價值》這篇文章裡提了一個計算公式:

用戶生命周期=周期/(1-周期內新增留存率)

這個算法從邏輯上判斷就是不靠譜的。

  • 留存天數與留存率雖然是正相關,但不是線性相關,兩者的對應關係不是靠一個簡單公式就能描述得清楚的。
  • 公式裡的周期,用一個月為單位,用戶生命周期就是 n 個月,用一周為單位,用戶生命周期就變成 n 周啦?

從實際數據來看,我用薄荷 app 的數據算了下,以一個月為單位,把月留存代入公式,得出的結果大約是全樣本統計結果的一半。

小結

除了全樣本統計的方法,另外兩種方法都是不準的。

留存率不夠簡單,留存天數不夠靈敏,有沒有一個指標既簡單又靈敏呢?答案是有的。

三、月活躍天數

能兼顧簡單和靈敏的指標,就是月活躍天數了。意思是,這個月的活躍用戶的平均活躍天數

這個概念就比較清晰,界定的樣本範圍和時間跨度都比較適中。計算方法也非常簡單:

月活躍天數 = 當月每天日活的總和 / 月活

我們現在的考核指標,就是用月活 + 月活躍天數,來代替了原來的日活 + 周留存。因為這兩個數據受市場推廣因素的影響比較小,能更加準確的衡量產品經理的工作表現。

四、總結

留存率是我們產品經理非常有用的指標,缺點是對外行人來說不夠簡單直觀。

留存天數,也就是用戶生命周期,是很簡單直觀的概念。只能通過全樣本統計的方式來計算,其他算法都不靠譜。這個指標很重要,但波動不大,無法反映短時間內工作的成績。

如果要作為工作考核指標的話,建議使用月活躍天數這個指標。

 

作者:張智超,擔任薄荷科技產品經理兼設計總監。

本文由 @張智超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如何計算用戶生命周期天數?
    最近也查閱了一些資料,也向一些行內人士進行了請教,目前用戶生命周期天數被用到最多的通常為網際網路行業,會對用戶對網站/遊戲/app/論壇的留存進行天數計算。一般會有以下三種方法:在這裡有個前提,所有消費次數=1的用戶,不計算在生命周期的取值內,也就是生命周期所計算的是用戶>=2的用戶的生命周期天數。
  • 月曆中的學問——天數計算&推算星期
    比如:大小月、平閏年、24時計時法、時間計算等。而其中,最有難度也易混淆的題型鎖定如下兩類:(一)計算天數(二)推算星期幾       兩種題型易錯點在於何時需要+1,何時不需要。下面就結合教材習題及近幾年區期末試題,來講解具體的解題思路。
  • java計算兩段時間的重複天數
    最近在做一個功能,需要統計請假天數,按月統計。而實際的請假數據就包括跨月的情況,所以就出現一個這樣的問題。要計算本月內的請假天數。實際上就是求兩個時間段內的重複天數。大概有三種思路:一、常規思路以程式設計師的常規思維來看,計算兩個時間段內的重複天數,分為多種情況。包括 包含、相交、相離 另外還需要處理邊界值。每種情況又有細分,比如包含,如果是請假範圍包含月份範圍,則取月份範圍。如果月份範圍包括請假範圍,則直接取請假範圍。
  • 計算經過天數(專項講解)
    關於天數的計算大致可分為兩類:1、一個月以內天數的計算;例1:小明的媽媽4月13日出差,4月27日才能回家。請問小明的媽媽一共出差多少天?從例1,可以發現,小明媽媽出差的起始日期與結束日期都在同一個月內。因此,計算這樣的天數只需要在一個月裡面進行計算就可以了。
  • Excel計算當月天數,三個函數公式,你喜歡哪個?
    Excel計算當月天數,肯定會涉及到日期函數,比如DAY、EOMONTH、DATE等等相關的日期函數。
  • 計算事假工資用哪個天數?
    很多負責薪酬核算的財務朋友在計算工資時對於事假計算方法、公式應用存在很多問題,好比21.75天的月計薪天數和20.83的月平均工作時間就分不清楚
  • LTV及DAU的計算、預估方法
    3)LTV的計算留存率、ARPU使用上文描述的方法進行計算的方法並不困難,在這裡還應注意應根據預估的目標擬合不同的留存曲線。不同的渠道、付費類型,用戶的留存率、ARPU值表現會有很大的差異,我們應將儘可能讓分析的數據保留1個變量,減少幹擾項。
  • 用Excel快速計算天數差
    ] 作者:劉來祥 宋志明 責任編輯:zhanghuafeng   我們在工作中經常需要計算前後兩個日期間隔的天數
  • 使用Excel函數計算年齡的三種方法
    >一、利用DAYS360、CEILING和TRUNC函數1.函數簡介①DAYS360函數它能按每年360天(每月30天)計算出兩個日期間的天數,作為計算工齡的工具非常方便。它的語法為:DAYS360(Start_date,end_date,method)其中,Start_date是計算時間段的起始日期,end_date是計算時間段的結束日期,method用來指定計算方法的邏輯值(取FALSE或忽略使用美國方法,取TRUE則使用歐洲方法)。另外,不同地方計算工齡的規則不盡相同。
  • 淺談遊戲運營中LTV的計算
    用於預估LTV的計算公式我們知道,新增用戶中只有在後續某天使用產品的用戶才有可能在當天進行付費行為,這裡把某天使用產品的用戶叫當天留存用戶,所以對於當天的充值收入來說只可能來自當天留存用戶,而當天留存用戶的人均付費金額為arpu,所以,我們可以得到LTV的如下計算公式:註:這裡以第0日為這批用戶新增日期
  • excel怎麼計算兩個日期之間天數和時間計算
    在excel中,兩個日期直接相減就可以得到兩個日期間隔的天數,如下圖:計算兩個日期之間的天數,也可以用隱藏函數DATEDIF函數來完成,公式如下:=DATEDIF(A2,B2,"d")DATEDIF()函數知識點介紹:這個函數語法是這樣的:=DATEDIF(開始日期,結束日期,第三參數),第三參數可以有若干種情況,分別可以返回間隔的天數、月數和年數。
  • excel表格,如何計算日期的天數或時間差
    在excel中如何單獨計算日期的天數或時間差。對於日期和時間,之間的差,例如:日期時間差的公式,結果要小時(如134.5小時),比如2016年2月10日 13:26到2016年3月6日 10:40相距多少個小時,怎麼實現呢?首先,單獨計算兩個日期之間的天數。
  • 三年級年月日天數計算方法
    計算天數的重點:會分段計算,其中不整月部分,結束時間-開始時間=經過時間。難點:考慮開始時間與結束時間這兩天是否需要計算在內,也就是在經過時間的基礎上加一天或加兩天或一天也不加。 3月份:3天 (因為到3月3日止,因此3月份收集了3天) 5+3=8(天)(2月份收集了5天,3月份收集了3天,共8天)8×5=40(個)(每天收集5個,8天一共收集多少個用乘法計算
  • 案例:出勤天數如何計算?
    關於出勤天數應該按多少天計算,我在《缺勤應該如何扣工資》文章中已有描述,大意為「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
  • 在Excel中如何計算出勤天數?
    666」限時免費領取,實用Excel模板Excel中計算出勤天數是放多財務與人資的小夥伴都經常詢問的問題,今天老師將出勤問題的幾個計算的案例再給大家整理一下。通常情況下,計算兩個工作日之間的天數可以使用NETWORKDAYS函數,該函數的語法為:=NETWORKDAYS(開始日期,結束日期,[假期])該函數的第三個參數是可選的,可自定義為需要排除的日期。計算下面員工的應出勤天數,不考慮節假日。
  • 怎樣自動計算某日期所在年的天數
  • 計算兩列日期之間的天數
    如圖有表,開始日期,結束日期都已經有了,需要計算每行的開始日期到結束日期經歷了多少天。
  • Excel計算來廣州天數,不足14天自動提醒!
    群內不少學員也在登記這些相關信息,現在需要自動計算來穗第幾天,不足14天的需要自動提醒。實際要登記的信息非常多,這裡以其中最關鍵的3列進行說明。計算天數可以直接相減,今天的日期用TODAY表示,每天日期都會自動更新。輸入公式後,一定要將單元格格式設置為常規。
  • EXCEL小技巧:如何計算兩個日期間工作日的天數
    帶有日期的單元格是我們日常使用EXCEL的時候經常見到的,有的時候我們需要求出兩個日期之間間隔的天數,可以直接用結束日期減去開始日期即可,這是個非常簡單的減法公式。不過這個單純的減法公式會默認去掉開始的第一天,不太符合我們日常的日期計算方法,所以我們一般在做這種日期減法公式的時候後面都加個1。這個公式雖然比較簡單,但如果稍加變換下,要你求出兩個日期間工作日的天數又該如何?
  • 已知2020放假日期及補班日,如何計算每月工作天數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下如何快速計算每月天數操作步驟:1、首先我們先製作一個每月開始日期和結束日期以及工作天數的表格,如下所示:這個表格內的開始日期及結束日期製作方法,再給大家普及兩個小技巧如果我們把公式改為=EOMONTH(A2,2)即生成3月份份的最後一天2、根據發布的放假安排,我小整理一份放假清單,如果有涉及到周六周日補班的情況,也要一併列出來,否則實際工作天數計算會把這些日期漏掉,最終完成如下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