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日,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行「協和護理教育新百年——護理教育的時代性和前瞻性」研討會,慶祝協和高等護理教育100周年,研討護理教育未來發展方向。
研討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說,百年來,北京協和醫學院遵循醫學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要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宗旨和「高進、優教、嚴出」的辦學理念,是中國醫學高等教育、護理高等教育的雙起點。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調結構、提質量、促提升,提出了若干重要改革舉措。希望協和醫學院為國家謀劃好未來中國醫學教育發展道路,充分發揮國家隊的示範作用,引領中國的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培養更多高質量的新時代醫學人才。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王辰院士在題為《協和護理百年:回望與展望》的主旨報告中表示,站在新百年起點上,協和醫學院將應對當前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的挑戰,進一步完善護理人才培養體系,遵循「燦爛其職業前景,嚴格其培養過程」的教育規律,拓寬護士職業發展路徑,提升人文素養,改善護士職業發展前景。同時,進一步進行現代護理學教育改革,培育兼具優秀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的護理學領軍人才,引領中國護理學界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步伐,承擔起人民對護理的期望,促進我國護理事業健康發展。
大會發布護理百年歷史人物、卓越人物。王辰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黨委書記吳沛新、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為出席會議的卓越人物代表頒發紀念牌。
連結
1920年9月28日,北京協和醫學院護士學校建立,我國現代化護理高等教育開啟。
抗日戰爭期間,作為協和護校首任中國人校長,聶毓禪帶領一眾師生南遷至成都,後借華西協合大學醫院重建護校。
1952年,協和高等護理教育停辦,仿照蘇聯改為中專培養模式。
1983年,王琇瑛榮獲國際紅十字委員會南丁格爾獎章,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此項榮譽的護士。王琇瑛投身於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護理和健康教育教學,1931年至1950年,經她培養的公共衛生護士近500名。
1985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護理系成立,協和高等護理教育恢復。
1996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成立,宣告中國第一所護理學院誕生。
1996年至今,協和護理學院相繼招收了首位研究生,創設了首個護理學博士研究生項目,其所在的臨床醫學學科群進入院校「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文:趙星月 高翠峰
原標題:《協和高等護理教育跨入新百年》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