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表皮樣囊腫或上皮囊腫。
這個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非常的多見。
是一種發生在真皮內的含有角質的囊腫,囊腫的壁,就是我們理解的包膜由表皮構成。
許多是原發性的(也就是說目前講不清楚確切原因),部分跟外傷後誘發有關,目前認為表皮囊腫可能是單胚層源性的真性良性腫瘤。
表皮囊腫在皮下,觸摸的話,可以移動,有彈性,橡皮樣硬度,肉眼可見的就是隆起皮膚的一圓形腫物,接近正常膚色,直徑數毫米至數釐米。部分囊腫中央有小黑點,擠壓可從小孔中流出乾酪樣角質物。一般不痛不癢,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長,尤其是面頸部和胸背,有時也會發生在睪丸,而外傷性表皮囊腫多見於掌蹠。囊腫生長速度緩慢,長到一定程度後就不再生長了,裡面內容物主要是角質。
角質囊腫中90%屬於表皮囊腫。所以如果遇到一個皮膚囊腫的病人,不考慮其他因素,你打上表皮囊腫的診斷,恭喜你十有八九都會「蒙對」
超聲檢查對部分診斷有幫助。
有時發生無菌性炎症或繼發感染,表現為紅腫熱痛,囊腫在短期內明顯變大,偶爾發生囊腫破裂,誘發真皮的異物性炎症反應。
有極少數的可發生基底細胞癌、Bowen病、鱗狀細胞癌。
之前我們講過《五花八門的脂肪粒》所提及的粟丘疹,病理上就是一種迷你版的表皮囊腫。
對於此病的治療,如果囊腫不影響美觀、不是摩擦部位、沒有急性的體積變化、沒有破潰的話,可以不予處理,做好隨訪觀察即可。
如有出現炎症反應,甚至化膿、破潰,需要先抗炎治療,紅腫消退囊腫變小後手術切除。
對於較小的囊腫,使用二氧化碳雷射也能取得較好效果,尤其是經驗豐富的專科醫生,會儘可能把包膜處理乾淨。
徹底切除或破壞表皮襯裡可減少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