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安家費+補貼+配偶安置,老家又引進人才,為何不心動

2020-09-05 閒遊子



今年的高考推遲了,畢業卻未必推遲了。連日來,一波又一波的地級市、縣城推出人才引進優惠政策,著實讓不滿於現狀的老員工眼饞:只要是211的研究生,985的本科生,符合一些基本的條件,就可以不用筆試,直接面試錄用,待遇也是相當的誘人:有事業編制,一次安家補貼,三至五年的月生活補貼,配偶也給予安置,子女上學更不用自己忙活。

在一些地級市,甚至區縣,重磅推出這樣的政策,讓家有子女在外地工作的父母心潮澎湃:這一下可好了,孩子終於可以回到老家工作,連老婆孩子都安排,趕緊打電話叫孩子報名。

與父母的熱情相比,在外地工作的老家人卻無動於衷。面對老家若渴的求賢心情,面對父母盼兒的心切,在外地的老家人為何不心動?


01、當年考上重點大學,是驕傲

作為小縣城的人,通過考大學改變人生是一條便捷的通道,也是最公平公正透明的一條路子。尤其是作為農村子弟,考大學幾乎是走出農村的唯一出路。

人都說,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其實,人的出生已經決定了你的起跑線在哪個層次。所謂的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也只不過是與同村的人相比罷了。農村的資源怎麼與縣城相比,縣城又怎麼與大城市相比。所以,能從農村中學考上大學,尤其是考上重點大學,要比縣城的學生多付出幾倍努力。

所以,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是家庭的驕傲,也是村裡甚至鎮上的驕傲。畢竟,這考大學憑的是成績,沒有高分怎麼能走進211、985?



02、畢業留在大城市,是拼搏

其實,這些年政府也在思考,尤其是教育部門也在反思,當年給我們帶來驕傲的高考學生,當年給縣政府帶來政績北大清華學生,為何畢業後沒有一個回到家鄉就業?

鐵的營盤流水的兵,縣裡的一二把手幹滿一屆就去別的地方高就了,但是教育部門與學校卻一直安在。在培養重點大學的學生與畢業返鄉這二者之間,一直苦惱:當年越是成績優秀的學生,越不回家鄉就業。自己家鄉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才,卻為別的城市發展騰飛作貢獻,這實在是一個投入與產出相背離的現實。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在大中城市就讀211、985高校就讀的學生,他們的眼界往往要比小城市高校的學生高,所接觸的資源也豐富,當然看問題的角度與動手的能力同樣不俗。

這樣的學生畢業,又何嘗不想回到父母身邊,但是大中城市廣泛的資源、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多的按市場規則辦事,使得他們願意留在大中城市,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更多的資源,打拼一片新天地。



03、父母要求回老家,是養老

在多數老年人的眼裡,養兒防老,尤其是現在五六十歲的人,基本都是一個孩子。現在孩子畢業了,卻留在遠在千裡之外的大中城市,不能不讓這一代人多慮。

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養育成人,供著念完大學,本想回到老家的縣城謀一個差事,自己有個依靠,也算城裡有人,走起路來腰杆子都覺得硬氣。沒想到孩子念的大學越重點,畢業後越離家遠。倒是村裡那些考上二本三本或者職業學院的,反倒回家考上公務員事業單位,叫村裡人羨慕,這些當初考上大學都敢怎麼聲稱的家長,因為兒子在縣裡哪個部門公幹,風頭一下子壓過當初考上985大學的家長。

縣城裡這種人情事故,更讓孩子在外地工作的家長有種失落感:當初考大學那麼厲害,回家考個公務員事業單位的,難道還考不過鄰居那個念三本的孩子?

回到老家,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收入穩定,福利待遇好,家裡人遇到難事也能給說個話。最重要的是,還可以經常回家看望父母,父母一旦有個頭疼腦悶的,也有個依靠。

當縣裡出臺這樣的人才引進政策,連筆試都不用,直接安排有編制的工作,還有安家費啥的,老婆孩子也照顧,這可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機會。

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多少家長趕緊打電話叫兒女報名,回家工作。



04、老家求賢不心動,是後怕

隨著我國實力的提升以及各種優惠政策的推出,近些年來,國外的留學生也越來越多地選擇回國就業。

但是,當越來越多的地級市或者縣城推出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時,卻並沒有出現大批走出去的學生回鄉貢獻的景象。

縣城求賢若渴,政策優惠再優惠,但在外的家鄉人卻更多的無動於衷。

一位直接被引進市農科院的研究生曾經感嘆:回家時的一腔熱情,不到半年就被單位裡的氣氛給淹沒了。

這位畢業於西南大學的研究生,在蔬菜領域頗有建樹,他的老家是當地的蔬菜基地,市農科院將其引進。本想大幹一場,為當地蔬菜種植提升檔次與品質,沒想到,這家掛名農科院的事業單位,就是一個養人發工資的單位,哪裡還有農業科研的影子,不多的科研經費,也不知用於何種地方。

「最讓人苦惱的是,這樣的科研單位,不搞科研,整天就是研究如何晉職稱,如何提職務,不管大事小情,都不講原則不按規定,全是靠人情。本單位如此,去外部門辦個事,也全靠人情面子,按政策該辦的,不給領導打招呼不給辦;按原則得處理的,不給辦理人員來點人情,就給你拖著。這樣的氛圍,真的與大中城市沒法比。」這位引進的研究生說。

最後,這位研究生說:這些年小城市出臺的優惠政策確實讓人心動,但是政策越優惠,說明越不按原則辦事。正因為沒有人才願意回家,沒有人才願意來落戶,才出臺這樣的優惠政策。也希望小城市不僅僅是出臺這樣的優惠政策,還要考慮到更長遠一些,或者說問一下自己,政策如此優惠,為何還是沒有多少願意回來?

這位研究生最後提醒:如果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匆忙到這樣的地方工作,最終也會像我似的,辭去工作,再去外地打拼。政策雖好,一定要慎重。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河南一高校招聘教師:安家費35萬,住房補貼20萬,事業編制
    二、引進條件1.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較強的教學科研水平,並富有團隊協作精神,身心健康。2.第一學歷應為全日制普通本科的博士研究生,原則上本科、碩士、博士階段所學專業相同或相近。3. 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各學科專業具體崗位條件詳見招聘計劃表。
  • 黑龍江事業單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100人
    牡丹江綏芬河事業單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100人對引進的急需緊缺人才,享受以下待遇:(一)身份待遇。引進人才納入事業單位編制管理。引進到事業單位的人才,直接列為優秀年輕幹部培養,經組織部門認定工作表現突出的,優先提拔重用。(二)工資待遇。按照國家政策兌現工資福利待遇。(三)補貼待遇。
  • 補貼補助、配偶安置、子女就學,高新區優選引進青年人才40名
    引進高校中與本校(校本部)招生代碼不一致的其他校區,以及引進高校的分校、獨立學院等,均不列入引進範圍。(五)考生所學專業應符合棗莊高新區2020年青年人才優選專業分類目錄(見附件2)。(六)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優秀學生幹部、優秀畢業生等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
  • 「雙一流高校」;配偶可一起解決事業編制|未名人才海歸人才引進專欄
    /page.htm)年薪100萬住房及生活補貼500萬科研啟動經費1000萬科研用房不低於300平方米聘為終身教授、博導年薪不低於50萬住房及生活補貼400萬(不含國家提供部分)>科研啟動經費400萬(不含國家提供部分)科研用房不低於150平方米聘為教授、博導年薪興藥領軍學者50萬,興藥青創學者35萬住房及生活補貼興藥領軍學者100萬,興藥青創學者50萬科研啟動經費興藥領軍學者300萬,興藥青創學者200萬聘為教授
  • 事業編制+安家費25~30萬+購房補貼45~50萬,景德鎮學院2020年選聘高素質人才
    (待遇相關事項由景德鎮學院負責解釋)(一)國內雙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人員享受待遇如下:1、安家費30萬元人民幣、購房補貼50萬元人民幣;2、科研經費:工科類20萬元人民幣,理科類15萬元人民幣,人文社科類10萬元人民幣;3、每月發放博士學位津貼1000元人民幣/人;過渡性住房實行貨幣化安置
  • @青島青年人才 今起申領一次性安家費和住房補貼
    &nbsp&nbsp&nbsp&nbsp半島記者肖玲玲&nbsp&nbsp&nbsp&nbsp記者6月25日獲悉,青島市青年人才創新創業一次性安家費和高校畢業生住房補貼申領工作於6月26日正式啟動。
  • 含實名編制!安家費!租房、生活補貼!廣西各單位熱招中!
    待遇:引進事業單位人才可享受靈山縣引進人才的安家費補貼、租房補貼、購房補貼、生活補貼等待遇。標準如下:1.安家費補貼。博士研究生、副高及以上職稱的引進人才一次性補貼10萬元,碩士研究生的引進人才一次性補貼5萬元,「雙一流」學士本科生的引進人才一次性補貼3萬元。2.五年租房補貼。博士研究生、副高及以上職稱的引進人才每人每年補貼1萬元,碩士研究生的引進人才每人每年補貼6000元,「雙一流」學士本科生的引進人才每人每年補貼4000元。3.在靈山本地首次購房補貼。
  • 河源真金白銀招這些人才!有生活、住房補貼,安置配偶工作、子女...
    (二)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行;工作表現優秀或在校成績優良;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心理素質和符合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三)具有與崗位要求相同或相近的專業;(四)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過35周歲,碩士研究生一般不超過30周歲,急需緊缺的專業人才可放寬5歲。
  • 博士引進,年薪最高30W,安家費40W,還有人才補助10W+1500元/月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巨大需求,招聘單位特別是高校對高層次人才,尤其是博士人才的招收政策越來越好,不僅給編制、給安家費、給學歷津貼,還安排配偶工作,解決子女入園入學問題,給引才引進提供一攬子優惠政策。
  • 2020黑龍江雙鴨山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招聘100人公告
    經雙鴨山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依據雙鴨山市《「鴻雁行動」招聘實施方案》,面向社會招引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崗位及名額本次計劃引進全額事業編制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 100 名。二、對象和條件(一)引進對象國內外全日制碩士以上學歷研究生。
  • 該高校引進博士,配偶是碩士的,直接給事業編!A類博士享近100萬補貼+科啟
    2.待遇與管理給予事業單位編制,特殊人才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①安家費:引進博士,按以下標準給予基本安家費A類博士研究生:65萬元B類博士研究生:55萬元C類博士研究生:45萬元藝術學科(含美術、設計、音樂、舞蹈、影視傳媒專業)、體育學科給予安家費55萬元。
  • 提供住房,還有編制!柳州這所知名高校正在招人
    高職稱人才(正高職稱)、高學歷人才(博士研究生,並取得博士學位)和高技能或高水平人才(經省級認定或具有其他特殊技能人才)引進,實行一事一議,專業不限。  (二)人才待遇(待遇不疊加)  1.高職稱人才:提供校內住房一套;一次性安家費
  • 事業編制,博士年齡40歲以下即可;另有準聘副高職位|未名人才海歸人才引進專欄
    2、除享受事業編制薪資外,學院另外提供每月1000元的博士專項補助;3、提供配套設施齊全的住房一套,面積在120平方米及以上;4、首次在濰坊繳納社會保險的博士,除享受財政發放的工資外,還享受政府專項人才補貼(每月3000元,連續發放五年);5.科研資助經費:根據學科及項目類別配套5-2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6.安家費:
  • 崇陽公開引進55名急需緊缺專業人才 最高20萬購房補貼
    為進一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崇陽縣決定開展2020年第二批人才引進,繼續面向社會公開引進55名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引進人才工資待遇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相應職級工資標準確定。2.發放生活補貼。按照博士每人每月3000元、碩士和中級以上職稱人才每人每月1500元、國家「雙一流」建設重點高校本科生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連續發放3年。3.發放安家費。
  • 湖北襄陽市、宜昌市為引進人才發放補貼 58同城、安居客安選·品質...
    近期,為進一步加強湖北省人才隊伍建設,湖北省多地為引進人才發放安居補貼。其中,襄陽市市直事業單位專項引進緊缺人才100名,符合條件的人才最高可領取10萬元安家費和10.8萬元住房補貼。在宜昌市舉辦的2020年「我選湖北·愛上宜昌」中高層次人才引進洽談會上,多家事業單位和優質企業將招聘1535個高層人才,同時,符合條件的人才五年內每人每年可領取2萬元住房補貼。在湖北省強化人才保障,幫助人才把握機遇的同時,58同城、安居客也依託全覆蓋的房產信息服務體系,為用戶搭建了一站式租購服務,幫用戶在湖北省安家置業。
  • 2020年綏芬河市事業單位引進 急需緊缺人才公告
    放棄體檢或體檢結果不合格的,根據綜合測評成績排名依次遞補。體檢時間、地點另行通知。考生對體檢結果有異議的,由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復檢一次,復檢結果作為最終的體檢結果,體檢不合格的不予聘用。(六)考察體檢合格人員列為考察對象。考察由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實施。
  • 新疆阿勒泰地區:向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拋出「橄欖枝」
    「博士給予30萬元安家費,碩士給予25萬元安家費,博士每月給予10000元生活費補助,碩士每月給予5000元生活費補助」……近日,阿勒泰地區修訂完善了《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辦法》,通過「優惠政策」向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拋出「橄欖枝」。
  • 教授100萬,副教授、優秀博士80萬,安排配偶工作
    學校現在大力引進教授、博士等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博士後、博士三年內享受副教授(七級)待遇。2.夫妻雙方均為博士的同時引進或先後引進的,安家費按夫妻雙方中最高標準的一方享受,另一方可享受標準安家費的一半。3.安家費一次性發放,科研啟動費管理按科研項目立項申請形式進行資助。
  • 昌江2019-2021年「招碩引博」工程引進人才福利待遇標準
    2019-2021年「招碩引博」工程引進人才福利待遇標準1.安家費。引進人才試用期滿後給予發放安家費,標準為博士或正高級職稱30000元/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或副高級職稱20000元/年,中級職稱6000元/年,連續發放5年,每年年度考核合格後發放。2.住房保障。引進人才本人、配偶和直系親屬在昌江縣城沒有住房的,安排公租房供其住宿,公租房租金全額補貼(物業費等其他費用自行繳納),累計不超過60個月。
  • 只要52人,80萬補助費,享受學歷津貼和科研啟動費,安排配偶工作
    隨著高校發展建設對人才需要不斷增強,各大高校出臺很大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剛才無意瀏覽,看到景德鎮學院2020人才引進政策,都心動了。景德鎮學院位於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世界聞名的千年瓷都——江西省景德鎮市,是一所多科性全日制公辦地方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