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纖弱的花朵遮蔽了森林——由露·安德烈亞斯·莎樂美說開去

2020-12-20 瓏皓看世界

1882年初春的某天清晨,在地中海邊上的一所私人寓所裡,思想者弗裡德裡希尼採正端著一杯熱濃香釅的咖啡站立在一扇寬大而明亮的窗戶前,他目光炯炯,神情淡定,默默地陷入了思考。初春的陽光裹挾著溼潤的海風,輕輕地掀起了薄而輕柔的窗紗……

他剛剛收到了遠在羅馬的馬爾維達夫人的來信,信中熱情洋溢地向他介紹了「一個年輕的俄羅斯姑娘」。但此時的尼採躊躇滿志,他正在為開啟人類的智慧之門精心地謀劃著,他把自己看作人類精神遙遠領域的拓荒者和發現者,他不允許自己停止思考,因為《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初稿在他的頭腦裡勾畫著朦朧的輪廓。他想要代替人類的思考,想要救贖人類的思想,想要發現和擁有人類精神領域裡最富庶的礦藏……他需要的是一位能夠協助他完成這樣一項宏偉工程的助手和學生,而並不是妻子或者情人!於是,他給馬爾維達夫人回信:「婚姻是完全另外的一章,我至多只能忍受兩年的婚姻」。但當他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見到那位「年輕的俄羅斯姑娘」的時候,他靈魂的壁壘在瞬間坍塌粉碎了,這個德國最負盛名的哲學家,傲慢而自負的思想巨人,智慧寬廣的思想者的心靈,被那位「年輕的俄羅斯姑娘」不著一字地徹底俘虜了……

露·安德烈亞斯·莎樂美

這個「年輕的俄羅斯姑娘」叫做露·封·莎樂美。對於整個西歐的哲學界,莎樂美的意義非同尋常。他身邊永遠縈繞著一些知識寬闊,內心火熱,學養深厚,聲名顯赫的男人。如:基羅特牧師、尼採、保爾·裡、政治家雷德玻、東方語言學家安德烈亞斯、俄國朋友薩維力、內科醫生皮爾勒斯、醫生彼耶、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等等等等舉不勝舉。她的自由的思想世界和聰穎美麗的天性使得那些自負清高,學識淵博的男人們受盡了折磨,而莎樂美卻始終保持著完全的獨立和自尊。她不曾委身於任何男人的擺布或者呵護,即便是與丈夫安德烈亞斯締結婚姻之後,也是如此。這使得後現代一些學者提出了這樣的疑問:莎樂美,她到底是女神還是海妖?其實莎樂美既不會是女神也不是會海妖,因為她僅僅是一個讓男人的思想受孕的女人。

荷蘭牧師亨德裡克·基羅特是開啟莎樂美思想之門的男人,他面容清俊,風度翩翩。這對於年僅17歲的深陷困惑和叛逆,忍受孤寂和冷漠之中的少女莎樂美來講,就仿佛是迷途中遇見了慈父寬闊結實的肩膀一般。於是,年輕的莎樂美顧不上拘謹和羞澀,張開了臂膀投入了亨德裡克·基羅特牧師的思想關懷和精神撫慰之下。她相比內心沉著,外表斯文的牧師來講,更像是一個剛剛皈依教門的修女。莎樂美對亨德裡克·基羅特牧師充滿了無比的景仰信任。對於莎樂美而言,基羅特牧師就是無所不能的「上帝」,就是寬大仁厚的「父親」。

莎樂美從基羅特牧師那裡接受了諸如宗教、哲學、邏輯、形上學、認識論、文學、藝術等等寬泛領域的影響和教化。基羅特牧師用深邃的知識、堅定的信仰,還有從上帝那裡傳遞來的愛,將莎樂美從絕望中拯救出來,她對基羅特牧師充滿了敬重和崇拜。但是,某種傀異而神秘的力量,指引著基羅特牧師,他無法抗拒莎樂美的誘惑。這個已為人父的連接上帝和凡人的男人,堅決不二地下定決心,他要將莎樂美這朵絕美而纖弱的小花摘下。於是,他不顧一切地將莎樂美擁入懷抱,向莎樂美提出愛的請求。莎樂美驚恐萬狀,不知所措。在她心靈當中的一尊神像終於轟然倒下了,她內心充滿了無比的傷感和悲哀,默默地離開了教堂,走向了人生的另一個端點……

莎樂美在她19歲那年的秋天告別了故鄉俄羅斯,經由瑞士蘇黎士大學的短暫學習來到了義大利羅馬。在那裡上帝安排她結識了德國婦女解放運動中傑出的領導人馬爾維達夫人和思想家保爾·裡。她折服於馬爾維達夫人的精神自由和果敢前衛,也折服於保爾·裡的學識廣博和人格魅力,她慶幸於上帝對她的袒護和關愛,她把保爾·裡看作最值得信任的人,但是,保爾·裡對「這個身材高挑」、「長著一雙閃爍著光芒的藍眼睛,那高高的額頭後面是積極的令人敬佩的思維」的姑娘,卻日益充滿了相思和愛慕。終於有一天,這位熟諳心理學的充滿理性的哲人再也無法抵禦對莎樂美情感的炙烤,無法顧及自己的體面,向莎樂美彎下了雙膝:嫁給我吧……這當然會受到一心向學的莎樂美的斷然拒絕。她愛的是宗教、是倫理、是哲學、是邏輯、是形上學、是認識論、是文學、是藝術、是思考、是研究……而絕非婚姻。

可憐而自尊的保爾·裡受到他生命裡最為不堪的痛苦,既然願望不能實現,那麼放棄或者遠離或許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他決定離開羅馬,讓時間和旅途彌合心靈的傷痛。莎樂美感到內疚,因為保爾·裡想要的愛情她無法給予,她渴望的是精神的交流和純粹的友誼。於是,莎樂美再三懇請保爾·裡留下來,繼續完成她精神世界的重構。善良的保爾·裡再也無法拒絕這樣純粹無暇的央求。他向莎樂美推薦了的他的好友,當時德國最負盛名的哲學家——弗裡德裡希·尼採。

然而,尼採也並未逃脫被莎樂美魅力的牢籠所囿。他們在一起探究思想的深邃要義,不知疲倦地交談,無休止地爭論,愉快地傾訴……但,和諧的氛圍最終被尼採的求婚打破。莎樂美感到無比厭倦和困惑,為什麼男人們總是要向她提出愛情和婚姻的請求呢?在莎樂美的一生當中,或許除了研究和思考之外,做得最多的事情或許就是拒絕男人們的求愛了罷。當然,這一次也不例外。多年後,保爾·裡幻想著或許在另一個世界裡他可以完全徹底地擁有莎樂美的感情世界,無法根除難以親近而又無比思念的痛苦……

自信得近乎自負的尼採在第一次見到莎樂美的時候,就徹底放下了他的自尊和堅守。在接受了保爾·裡誠懇的邀請之後,莎樂美、尼採和保爾·裡共同生活在了一起,他們融匯思想,交流感受,完成各自精神世界的收割。莎樂美敏銳的思維、獨立的個性和無可抗拒的魅力,使得這兩位哲學家再次同時地鍾情於莎樂美。

與此同時,一種高尚的愛充溢著尼採的思想深處。對於38歲的尼採而言他已經無法自已。結果不難猜測,尼採的第二次求婚同樣遭到了莎樂美的拒絕。因為莎樂美不願意讓自己獨立的人格束縛在婚姻的枷鎖下,她追求的是靈魂上的溝通和碰撞。但尼採並不這麼認為。尼採擁有孤獨、高傲、冷峻的思想,他從來不曾懷疑過自己的力量,而第二次向莎樂美求婚的失敗,徹底將他的精神堡壘摧毀了。她無法認同尼採悲觀自負和孤獨多疑。尼採陷入了絕望。他精神恍惚,痛苦萬分。既然無法贏得莎樂美,自然也就輸掉了自我。尼採無法抵禦這種無休止的情感煎熬。徹底喪失了理智,由愛而恨,他用中傷和抱怨來對付莎樂美,這使得莎樂美所看重的最後的一點友誼的可能性也不復存在了。失去了莎樂美的尼採也在不久後變成了一個瘋子……

事實上,歷史應該感謝莎樂美對尼採的兩次拒絕,倘若沒有這兩次堅定地拒絕,我們也就無法看到《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誕生了。在和尼採分手後,莎樂美和保爾·裡定居柏林,一起生活了四年。他們的關係僅僅是伴侶和朋友,既非夫妻也非情人。保爾·裡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把對莎樂美的愛深深掩藏,無微不至地關心和愛護著莎樂美。以我個人的看法《為上帝而戰》的作者並非莎樂美而是尼採和保爾·裡,因為這篇小說的人物當中有太多尼採和保爾·裡的思想影響。

安德烈亞斯是是一位東方語言學家,面對所有男人都無從下手的莎樂美,他顯得直截了當,步步逼近,鍥而不捨……這使得莎樂美感到她無法用理智抗衡安德烈亞斯的情感逼仄。他們在各自的自由中達成了默契,而露·封·莎樂美也由此成為了露·安德烈亞斯·莎樂美。

最終安德烈亞斯成為了莎樂美的丈夫。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他們主持婚禮正是被莎樂美拒絕過的吉洛亨德裡克·基羅特牧師。莎樂美訂婚的消息震驚了當時的西方學界,人們競相猜測,驚詫地懷疑自己的耳朵。倒黴的保爾·裡仿佛受到了嘲弄一般百思不解。他用一種決絕的方式告別了莎樂美。在保爾·裡生命的最後幾個夏天和冬天,我們無法想像他是如何孤獨悲涼地度過人生的最後一段歲月的。在保爾·裡曾經和莎樂美共同遊歷過的一處懸崖上,他羸弱的身軀連同他痛苦的思想和脆弱的精神,一同墜落……莎樂美為此悔恨終生,內心充滿了無限的負罪感。

安德烈亞斯有執著、頑固、熱情、強悍的個性和孩子般溫柔無助的氣質。他也是和莎樂美在一起的所有男人當中最為幸運或者說是倒黴的一個。他和莎樂美一起締造了婚姻,雖然他們之間的婚姻生活並不為人們所肯定,但是正是他們之間名存實亡的婚姻生活把莎樂美心靈和精神自由推向了極致……婚後,莎樂美重新走出家門,進入到柏林的文學界和藝術界,不論在哪裡,只要莎樂美一出現,總會掀起一陣精神和情感的暴風驟雨。她有無數的男性愛慕者和追隨者,但是她始終能夠進退自如,不受情感的困擾。她可以隨時隨地和朋友或者情人出遊或者生活。而身為丈夫的安德烈亞斯卻始終大度地為莎樂美點亮著回家的燈。直到晚年莎樂美才對安德烈亞斯感到難捨難分。而更讓我們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他們無性的婚姻居然維持了43年!

步入婚姻的莎樂美結識了小她十幾歲的裡爾克,裡爾克毫無遮攔地向莎樂美表達了愛意。在莎樂美面前,裡爾克仿佛一個受到固執而頑皮的孩子,這使得莎樂美的母性情懷得以敞開。每個思維敏捷的女人從內心深處都渴望屬於自己的浪漫,也許這種浪漫會比自己用大腦思考到的學理來得更重要。女人註定需要浪漫!莎樂美更不例外。莎樂美伸出手臂,連同裡爾克顫抖的心臟一起擁入了懷抱。在慕尼黑附近的一個寧靜的小鎮上,莎樂美用智慧、樂觀和自信染濡這憂鬱、傷感和自負的裡爾克。他們的靈肉和合,莎樂美從裡爾克那裡體驗到了作為女人的應有的一切,他是莎樂美的「第一個男人」。

他們一同遊歷生活,在俄羅斯他們拜訪了文學泰鬥列夫·託爾斯泰、畫家埃裡亞·列賓、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裡斯·帕斯捷爾納克、詩人瑪琳娜·茨維塔耶娃……等等等等。裡爾克給了莎樂美行為上的自由,但也正是這種自由使得莎樂美對自由的認識產生了問桀,她逐漸開始對她和裡爾克的關係進行理智地審視。為了釋放裡爾克在詩歌創作上的激情,莎樂美在她四十歲的那年,決絕地向裡爾克提出分手。裡爾克猝不及防,深陷苦楚。此後他們一直依靠書信維持這思想上的溝通和情感上的依賴,這種溝通和依賴直到裡爾克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有停止。

倘若在莎樂美的生命裡沒有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的出現,那麼莎樂美後半生的思想或許就要失色許多。弗洛伊德目光深邃,學識淵博。莎樂美坦率善良的性格和積極樂觀的氣質也更大地激發了弗洛伊德進行精神分析的靈感和信心。他們之間沒有一絲異性的吸引,完全是研究和思考,這樣的異性交往在莎樂美的一生當中是為數不多的,幾乎是唯一的一次異性交往。因此,弗洛伊德也成為了莎樂美生命當中唯一沒有征服的異性。他們之間的交往是高尚的,毫無雜念的,堪稱師生關係典範的,他們也將這種最為純潔的師生關係維持到了生命的終點。

就人格而言,莎樂美人格的獨立令人讚嘆。她用自己畢生的進取,捍衛著這種獨立的人格,她在靈和肉上都未曾做過男性的附庸。她原本可以在富貴當中度過一生,但是她選擇了自我精神世界的構築。她的一生充滿了反叛、愛慕、追求、拒絕、思考、追問、求證和爭議,她面對中傷從不怨恨,面對怨恨她從不辯解,面對辯解她從不粉飾!在男人們的群體當中,她可以從容有餘地進出於這些交叉重合的紛紛擾擾,她的理智可以戰勝一切瘋狂與衝動。

就人與人的交往而言,難以逃避的是在思想領域的染濡和精神融會,這一點毋庸置疑。因此,通常在人們無法評介或者定義某個人思想品質的時候,去查看一下他周圍的人的思想品質或許會顯得更為直接和有效。莎樂美在與她交往的男性思想家、哲學家、藝術家的圈子當中,她完善和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她集眾人精華要義於一身。更主要的是她熟練駕馭著自己的情感,於是在與這些思想的巨人們在一起交換思想就顯得進退有道,始終不被情感所沾染。她走得進去,也退得出來。她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她的思想就是這些異性思想強人的培養基,她的思想豐富這些異性思想的同時,被這些異性的思想所豐富著。

就個人的情感而言,男性的情感往往較女性的情感顯得堅硬,所以表象中男性更趨向於理性的認識,而女性更趨向於感性的認識。因此女性更容易被表象所感動,而男性更容易被理智所控制。不僅在情感的感受上如此,在情感的表達上也是如此。應該公允地說:在情感的控制上男性較女性更有優勢。但是,違背常理或者說是莎樂美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莎樂美充分相信自己的理智可以控制一切,因此在莎樂美那裡關於情感的一切歸納都是徒勞。

人們的感性往往對於純粹的理性感到恐懼,因為你費盡心機的謀劃和盤算,在理性面前顯得像赤身裸體一樣,羞愧難當。事實上,完全感性的女性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多見,但是像莎樂美這樣純粹理性的女人就更少了。如果世界上沒有女人,人類將無法繁衍,但是倘若世界上的女人都像莎樂美一樣思想強大,恐怕男人的思想就會有一種自我毀滅的傾向。當面對情感纏繞或者是思想困惑的時候,採用理性面對一切將是最好的選擇。男人在愛情遭到拒絕的時候,除卻痛苦之外,往往會期冀於事業的肯定。這種激進的奮鬥其實就是對自我情感的救贖,或者說是對情感逼仄的逃避,西方人如此,東方人也不例外,這是人性使然。

世界上只有兩種感情能夠將人與人維繫,那就是愛與恨。愛的確立,需要為愛的佔有提供寄託,恨的延伸就需要為解恨尋求出路。這個理論或許有些繞嘴,不妨換言之:愛需要有結果,很需要有出路!而莎樂美徹底顛覆了這一定律,因為,她僅僅把思想的溝通作為主要的交往方式和目標,別無所求。而她的追慕者往往無視莎樂美的思維邏輯,難以把握,甚至一廂情願地錯誤判斷,混淆了愛情和友誼的區別。

莎樂美和她追慕者的關係,就仿佛貪財鬼的富翁與守財奴的妓女之間的關係,索取和給予永遠無法達到互惠共贏。這也使得這些追慕者在矛盾的共同體當中遭受著矛盾的困擾。因此在莎樂美的追隨者存在一個共性認識,既然不能實現點滴的擁有,不如選擇徹底地放棄。人性的光芒,恰如一個慈祥無礙的母親,她始終關懷著每一個她所照耀下的孩子,舔嗜傷口的永遠是哪些新生的愛與恨,時間與空間,沉淪和救贖,慷慨和逃避……

如果不掌握人性倫理的哲學思維的鑰匙,那麼任何在人生的跋涉當中註定是一次沒有終點的旅行。因為,哲學家、思想家、藝術家、宗教家、倫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這些天才們和市井百姓思維的界限,其實僅僅一步之遙。某些時候這些天才們的思想未必就比凡人的思想更加強大。他們的區別僅僅在於:闡述和表述之間的一字之差。

市井百姓對事對物的感受來得直接而淺顯,因為他們思想的貧瘠恰恰彰顯了人性的種種本能。他們可以承認自我的弱小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展示出人性本能的一面,他們在遭到拒絕後可以坦然接受情感上的挫敗;而那些天才因為其思想的強大,所以在狹窄的思維空間裡難以獲得寬闊且能夠自由出入的路徑。

因此,天才以所謂的:倫理、道德、尊嚴、情操……等等將自己綑紮,但這些所謂的倫理、道德、尊嚴、情操又不具有完全的意志,因此天才們無法直接表達或者說是將思想敞開。因此,市井百姓的婚姻往往要較那些敏於發現、善於思考的哲人的婚姻更加美滿。也正因為如此,天才們的精神才會陷入痛苦和絕望。如此看來,對於天才而言,情感的敏感或許是上帝對天下市井百姓思想弱小的一種補償。當然這些也都是一些話外之音,權當是思考延續的贅述罷。

女性在面對強大情感攻勢的逼仄之下,往往要比男性堅決得多。在男權的時代背景下,莎樂美不甘心性別角色賦予自己在男性面前的弱勢地位,恰恰因為如此使她獲得了無與倫比的獨立和自由。莎樂美獨立的人格、自由的靈魂和強大自尊的個性,俘虜了眾多男性的心靈,而這些男性和她一樣具有強大的精神世界,但是沒有那個人的思想可以左右她的思想。

她仿佛是宇宙空間中的量子黑洞一樣,吸收著周圍所有的光和熱,愛慕和榮耀。她天生某種鑑變一流天才的本能。面對情感,她一總是收穫著成功,就仿佛她身上沾染著難以抵抗的病毒一般,所有與之相聯繫的男人總要受到感染。世界或許應該感謝她的「誘惑」,恰恰是天才們在對她愛的煎熬和痛苦中,才思迸發,給這個世界孕生出如此豐富的思想礦藏。她如同是盛開在茂密森林當中的一朵美麗纖弱的花朵。而當這朵小花的光芒遮蔽了那一整片的森林,森林的偉岸也就顯得渺小和黯然……

相關焦點

  • 20世紀攝影大師安德烈亞斯·費寧格
    Andreas Feininger 安德烈亞斯·費寧格 德裔美籍攝影師 1906年–1999年 安德烈亞斯·費寧格,20世紀著名的攝影大師。
  • 「致美毒藥」莎樂美:叛逆獨立、思想奇特,6個男人為她神魂顛倒
    露·安德烈亞斯·莎樂美,一位令歷史上許多天才都為之著迷的神奇女性。她叛逆獨立,思想奇特,卻才華橫溢,特立獨行。 有人說她是女權主義者,也有人稱她為"致美毒藥"。
  • 第507回:你好阿迪斯阿貝巴,蔣波三蘭港
    阿迪斯阿貝巴是由衣索比亞國王孟尼裡克二世依恩陀陀山所創建, 因為他發現陀陀山是軍事操控國家南部地區非常重要的基地,且阿瓦什河的四條支流流經此地,氣候溫潤,很適合城市的發展。衣索比亞處於統治地位的主體民族是阿姆哈拉人。
  • 帕西諾導演《莎樂美》首映禮 查斯坦美豔露豐胸
    1905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9月21日,英國倫敦,由阿爾·帕西諾導演並主演的電影《王爾德的莎樂美》在BFI Southbank國家電影劇場舉行首映禮,帕西諾與該片主演傑西卡·查斯坦親密亮相。當天,查斯坦身穿鵝黃色深V禮服,大秀豐滿半球,高貴優雅而又性感奪目。
  • ASICS亞瑟士與安德烈斯·伊涅斯塔合作推出新款足球鞋
    【7月18日,中國上海】ASICS亞瑟士於近期重磅推出ULTREZZA AI 足球鞋,該鞋款是與ASICS亞瑟士足球代言人、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神戶勝利船足球俱樂部隊員安德烈斯·伊涅斯塔Andrés Iniesta(下方簡稱:伊涅斯塔)共同設計而成。
  • 「亞斯的白目」是什麼?
    《柯夢波丹》雜誌就曾有一篇文章分享結交亞斯男友的經驗。在網路上剛認識時,男生就在電子郵件裡對女生說,我有亞斯伯格症。但在「網交」時期,一切看來都正常,沒有任何亞斯人想像中會出現的問題(透過網路聯繫,亞斯人有充分的時間可以思考、慢慢反應。所以茱蒂.辛格說,網路就像亞斯人的輔具,可以協助克服許多溝通上的問題) 。
  • 世界通簡史:歐洲最著名解剖學家,德烈亞斯·維薩裡,生平成就
    百家原創作者:大眼兔講歷史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安德烈亞斯·維薩裡(1514—1564年)。安德烈亞斯·維薩裡是16世紀歐洲最著名的解剖學家。他是解剖學新觀念和直接觀察人體的重要倡導者。他的《人體構造》,1543年一書是科學革命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 蔡英文給教皇寫信自比「纖弱的花朵 」,島內網友揭底:「暴力小英...
    此外,蔡英文還用「堅韌」二字給「臺獨」臉上「貼金」,在文末自比「纖弱的花朵」,「掙破石縫努力綻放 」。 然而島內網友早已厭倦了蔡英文的套路,諷刺道,「又無病呻吟了」「是你一直在挑釁好嗎」「要告到上帝那裡去嗎」。 有網友戳穿道,「我覺得你絕非花朵,而是一隻刺蝟」。
  • 莎樂美:一位值得深入理解的女性
    他的父親封·莎樂美是沙皇手下非常顯赫的將軍,曾任俄羅斯軍隊總監。1861年2月13日,露·封·莎樂美就出生在冬宮對面的參謀部大樓。沙皇為她的出生給大將軍寫了賀信,新聞界也用俄文和德文報導了這一喜訊。 但是,莎樂美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過得並不輕鬆,喜歡獨自沉思的她,總和周圍的人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她的思想常常在一個非現實的世界裡馳騁,內心深處湧動著一種難以克制的、對未知世界探求的欲望。
  • 如果撞上亞斯的「心之障壁」
    無目的地跟女友閒聊,對亞斯人有時是很大的負擔,因為要想談話主題,還要去接女友丟出的話題—有些話題對現實世界還真是沒有什麼意義。面對感情的澹漠,在男女朋友關係定下來前,最好先有「適度的約定」。如果有溝通清楚,亞斯人會有比NT人更高的意願遵守約定。最理想的狀況,是男生能明白自己的亞斯特質,女方聽得懂、聽得進去,然後可以告訴亞斯男,她希望維繫的感情生活品質。
  • 2021年安德烈斯捷寧國際新聞攝影大賽作品徵集啟動
    當地時間22日,2021年安德烈斯捷寧國際新聞攝影大賽作品徵集在俄羅斯莫斯科啟動。據「今日俄羅斯」22日報導,第七屆安德烈斯捷寧國際新聞攝影大賽在莫斯科啟動。按照傳統,全球青年攝影記者的參賽報名活動在「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特派攝影記者安德烈斯捷寧誕辰之日開始受理。
  • 蔻斯汀櫻花沐浴露,特別添加純天然真鮮花!洗完自帶花香!
    蔻斯汀櫻花沐浴露,特別添加純天然真鮮花!洗完自帶花香!洗澡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佔據著重要的地位,特別是當你往身上塗抹沐浴露,經過打磨揉出泡沫時,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放鬆!所以挑選好用的沐浴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 《親愛的安德烈》經典語錄
    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要經驗的積累,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個階段,早就過去了。
  • 小綠人、綠騎士、莎樂美:「頭顱」在詩歌中代表什麼?
    在希臘神話中,這名神祇由酒神與大洋神的藝術形象結合而成(一說是大洋神成為了酒神的變體,盤繞於酒神發間的葡萄藤變為海藻,纏住大洋神的頭顱),因而被稱作狄俄尼索斯–俄刻阿努斯Dionysius-Oceanus,一些學者將這一形象溯源至狄俄尼索斯秘儀中使用的酒神面具,或是古希臘羊人劇中演員佩戴的面具。
  • 讀書|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像大多數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一樣,龍應臺和安德烈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代溝和阻隔,主要是由於價值觀念和年齡的差異造成的,兩代人之間在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龍應臺和安德烈以書信的方式坦誠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龍應臺由此進入了兒子內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 亞斯王商學院課題——高端門為什麼好賣?
    「某某某賣得好,那是因為他手上資源好,我沒他那麼好資源」,這是很多經銷商面對高端門時的心態——要麼對自己不自信,認為自己失敗是必然的,要麼就是對行業不自信,認為別人的成功是偶然的。高端門到底好不好賣?在亞斯王看來,這個問題再好回答不過了——把不字去掉吧。我們要知道的是,從上萬的LV、香奈兒包包到幾萬元一盒的月餅,高端產品在中國永遠不缺乏市場。
  • Twinko成員斯亞腫瘤開刀 過年商演喊卡
    斯亞網易娛樂2月13日報導(圖文/臺灣報導組 報導) 日前TWINKO中的斯亞居然驚傳罹患腫瘤,病情嚴重必須入院開刀治療,原本預計的年前商演也全部因而取消。但是出道以來始終對工作非常敬業的斯亞,擔心喉嚨手術恐傷聲帶神經,害怕住院治療會影響到正如火如荼進行的宣傳期,幾經思考後,斯亞決定將開刀日期延後,強忍病痛與團員一起將宣傳期走完。原本預計的年前商演也全部因而取消,消息傳出後不僅讓粉絲們擔心偶像病情,也讓TWINKO的其他成員與工作人員們心疼不已。
  • 菲律賓遊學 | 達夢斯&森林營高爾夫營地開營啦!
    本次課程由 森林營 和 達夢斯 聯合舉辦
  • 亞斯碼頭賽道宣布銷售2019阿布達比大獎賽的精彩五天套票
    阿聯阿布達比2019年3月26日 /美通社/ -- 亞斯碼頭賽道 (Yas Marina Circuit) 今天宣布為國際賽車迷提供多樣化的購票選擇,讓他們盡享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賽事周末。
  • 《星露谷物語》德米特裡厄斯在哪 德米特裡厄斯每日行程表
    導 讀 《星露谷物語》中的德米特裡厄斯是一名科學家,研究著小鎮當地的野生動物,常常待在自己的實驗室,或在戶外做著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