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英語小達人第866期
珊珊5歲青海西寧
大思班級:幼大(19)班
報名時間:2019年7月14日
學習時長:143小時
課程進度:第一級課程2 基礎形容詞
珊珊媽媽是一名英語專業人士,在當地的外事辦工作,對於英語學習有自己的一套見解。
她非常清楚英語是一種工具,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流,而傳統的英語教育教不出孩子的聽說能力,她希望珊珊能「青出於藍勝於藍」,所以從小就教她英語,讓她學習聽說。
「訓練聽說能力很簡單,就是先聽老外怎麼說,然後照著說出來就行了。」媽媽認為,系統、高效的聽力訓練對英語啟蒙最重要,這也正是她給珊珊選擇大思英語的原因。
▼開口跟讀,是珊珊闖關時的「標配」。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選大思是為了系統練習聽力
當初,是妹妹的推薦,讓珊珊媽媽了解到大思英語,「那時妹妹的兒子正在學大思,建議我給珊珊試學。」媽媽發現,相比自己教珊珊,大思英語的系統性、趣味性和遊戲性,都好太多了。
首先是系統性。當她自己教珊珊時,往往想到什麼就教什麼,孩子學得不系統。而大思英語解決了這個問題,將孩子認識世界所需要的詞彙整理歸類,讓孩子集中精力突破 。「比如關於顏色的單詞,孩子可以 一次性學完平時能接觸到的各種顏色。」媽媽說。
在媽媽看來,大思英語也充滿了趣味性。用看圖識音的方式讓孩子學習,有圖有聲音,圖片很齊全。
最後是遊戲性,孩子能像玩遊戲一樣練習聽力,能夠不斷地闖關升級,還有各種頭像獎勵,珊珊非常喜歡。
2、堅持闖關有方法,內在動力最重要
剛開始闖關時,珊珊的興趣很濃,但熱情在一兩個月之後減退,媽媽深知,對於一個4歲的孩子來說,堅持學習是困難的, 但是要學好英語,突破聽說能力,必須要堅持。
只要她能完成任務,媽媽就給她一些獎勵,一塊巧克力或其他的小禮物,讓她堅持下去。
隨著闖關的升級,大思獎勵給學員的頭像吸引了她,每次看到同班的學員獲得更好看的頭像,她都心裡痒痒的:「我也要看到那枚好看的頭像!」
越努力,就越有成就感,從而形成內在動力。跟同學比頭像,爭名次,珊珊自覺起來,非常關注成績排行榜,每天自主闖關20分鐘成了她的日常,媽媽也省心了。
為了讓珊珊的學習更有效率,媽媽讓她在在基礎課程和精靈島之間交叉著闖。基礎課程闖累了,就闖精靈島,「闖完名詞和動詞,再回到黃金沙灘,發現容易太多了。」媽媽認為,學過的精靈島課程內容在闖基礎課程時再次遇到,有助於加深記憶。
3、先蹦單詞再說句子,媽媽很驚喜
從一開始,媽媽就要求珊珊闖關時跟讀。在媽媽看來,聽懂雖然是開口說的基礎,但是僅是聽懂是不夠的,說出來才是自己的,在開口說的過程,可以使注意力更集中,「聽說一起練,有利於練習專注力,效率也會更高。」
於是,跟讀,成為珊珊闖關時的標配。
長期的跟讀, 使她的發音越來越標準,日常生活也開始往外蹦單詞。「我很thirsty, 快給水drink.」有一次,珊珊這樣對媽媽說。說話時夾雜單詞,說明她記住了單詞的意思,並有意識地運用出來。
最讓媽媽驚喜的是,她有一次脫口而出一句The girl is kicking her leg. 並做了踢腳的動作。「從單詞練起,循序漸進,她居然會說句子了!」
媽媽認為,換作自己這一代人,學到初中還不一定能說出這句英語,而珊珊聽懂了,聽多了,就說出來了,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張杰老師點評:
珊珊將英語句子脫口而出,實際上是堅持聽力訓練形成的條件反射,沒有聽力的口語訓練是無效的,只有聽多了,才能說出來。所以,將聽力進行到底,是英語啟蒙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