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新聞網 記者 賀聆聰/整理
1.長壽區監察委員會掛牌成立
2018年1月13日,長壽區監察委員會掛牌成立,標誌著重慶首個監委正式亮相。按照機構、職數、編制「三個不增加」的原則,長壽區撤銷了區監察局和檢察院反貪、反瀆、職務犯罪預防部門,區紀委和監委合署辦公。監督執紀部門達到11個,執紀監督一線人員編制佔到紀委監委行政編制數的70%以上。建立了案件監督管理、案件審理、執紀監督、審查調查互相協調、互相制約的工作機制,開啟執紀執法新篇章。
2.長壽區開具重慶首張環境保護稅票
2018年4月2日,長壽區地稅局向中國石化集團重慶川維化工有限公司開具了金額為232478.35元的環境保護稅票,這也是重慶市開具的首張環境保護稅票。環境保護稅由排汙費「費改稅」而來,是我國第一個綠色稅種。首張環保稅稅票的開出,標誌著環境保護稅「費改稅」工作在我區平穩實施,是我區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具體體現。
3.長壽慢城項目建設啟動
2018年7月12日,龍河鎮召開鄉村振興動員會暨慢城項目建設啟動會,標誌著我區備受矚目的慢城項目正式啟動。長壽慢城項目主要依託長壽區現代農業園區,融入了國際慢城的建設理念,將自然資源保護和恢復,以及產、學、研、遊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發展體系構造作為核心建設任務。該項目將促進農、旅、文的深度融合,推動長壽鄉村振興發展。
4.遠恆佳重慶公學開學
2018年8月28日,遠恆佳重慶公學在遠恆佳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開學典禮。遠恆佳重慶公學位於長壽湖畔,是我區第一所含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15年一貫制學校,為廣大學子提供了適應全球化的教育,填補了我區教育國際化的空白。
5.首屆海峽兩岸姊妹湖產業協作年會舉行
2018年9月15日上午,首屆海峽兩岸姊妹湖產業協作年會在長壽湖開幕,主題為「發揮湖泊優勢,實現協作共贏」。海峽兩岸「八姊妹」——臺灣日月潭、長春淨月潭、常州天目湖、武漢金銀湖、泰寧大金湖、杭州西湖、黃山太平湖、重慶長壽湖齊聚一堂,共謀發展。此舉有力地增進了海峽兩岸的「同根之情」,深化兩岸湖泊產業合作,共創兩地湖泊產業新價值與新通路。
6.重慶鋼鐵司法重整案入選全國法院十大典型案例
2018年9月,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傳來消息,在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為期半年多的司法重整中,以市場化、法治化和專業化方式成功化解巨額債務和生存危機,為國企改制提供了範本,入選全國法院十大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重慶市委將重慶鋼鐵司法重整案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典型案例」,向中央財經委員會推薦上報。
7.長壽纜車恢復運行成「網紅」
2018年10月1日,歷時兩年整修,長壽纜車正式恢復運行,免費向遊客開放,吸引眾多帥哥、美眉前去拍抖音視頻,土生土長的長壽人集體打卡。整修後的纜車植入了齒輪、發動機等工業元素,通過雕塑、彩繪、景牆等藝術手段,充分展示長壽文化,像一枚活化石,記錄著社會的發展變遷,承載著一個時代的縮影,喚起了長壽人的鄉愁記憶。
8.「自然長壽」區域公用品牌發布
2018年11月8日,我區「自然長壽」區域公用品牌發布,主要涵蓋長壽柚、長壽橘、長壽鮮魚、長壽雞蛋四個產業。以「自然長壽」為本地農產品集體冠名,體現了道法自然、健康長壽的價值追求,彰顯了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決心信心,將進一步提升我區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快推動我區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鄉村全面發展。
9.長壽高新區設立獲市政府批准
2018年12月,重慶市人民政府以渝府[2018]47號正式批覆重慶市長壽區人民政府請示,同意設立重慶長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區由晏家、江南、八顆、新市葛蘭等四個組團構成,成為引領和帶動全區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10.樂溫大橋開工建設
2018年12月14日上午八點零八分,隨著陣陣挖掘機聲響起,龍河片區群眾期盼60多年的樂溫大橋開工建設。樂溫大橋項目起點位於龍河鎮鹹豐村貫嶺碼頭附近,終點位於仁和村廿家灣附近,與省道S515順接,路線全長2.442Km、向東可與國道G350相接,向南可與鄉道Y342相連。大橋設計等級為二級公路,設計車速60km/h。建成後將打通龍河片區與墊江縣之間的聯繫,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改善沿線居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