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新聞在社會上始終保持著較高的關注度。近年來,個別網絡媒體為博取受眾眼球,提高閱讀量、點擊率,不惜用誇張、歪曲、斷章取義等手段,篡改權威軍事新聞的標題,嚴重損害軍隊形象,誤導欺騙公眾。
這些顛倒是非、混淆視聽,惡意修改軍事新聞標題的行為,是一種典型的構陷,不僅是道德問題,還是法律問題。為了避免更多讀者上當受騙,「東線瞭望」對2018年以來最為典型的「十大軍事新聞。」來一次集中曝光,讓他們的醜陋行徑在陽光下曬一曬,共同守護軍事新聞的朗朗青天。
一、無中生有體
主要特徵:一些不良媒體為了製造「大新聞」,蹭重大軍事演習的熱點,充分發揮想像力,編造根本沒有發生過的細節。
典型案例:「《解放軍全面進入戰備,30萬大兵打響第一槍,核飛彈部隊亮相》《中俄聚焦幾十萬大軍,大批核飛彈已就位,西方:發出強烈警告》」。文章在轉引中俄媒體關於「東方-2018」演習消息的基礎上,故意把「核飛彈部隊」寫上標題,營造出大國對抗的氛圍,給人熱核戰爭一觸即發的錯覺。
事實真相:事實上,中俄參加演習的總人數為30萬人,中方參演兵力約3200人,各型武器裝備900多臺,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30架,並無所謂「核飛彈部隊」參演。
二、誇張驚悚體
主要特徵:為了凸顯事態緊張、某款武器性能先進等,動輒就是「震驚」「嚇尿」,極盡誇張之能事,將正常事件加工成聳人聽聞的大新聞。
典型案例:「《臺毒竟敢設公投時間表,我海軍18號將在臺海有重大行動!》《突發!你敢越紅線,我必武統!振奮國人,萬眾期待!》」。文章引用了媒體報導消息,說解放軍在南海的大演習提前結束,將於4月18日在臺灣海峽進行實彈演習。該媒體將此次演習與敘利亞戰爭、臺海局勢聯繫起來,用煽情的筆調寫「4月18號,解放軍將用火力告訴美國,你敢越紅線,我必武統!全國人民都盼著這一天呢!」讓讀者感覺戰爭箭在弦上。
事實真相:這次演習,只是解放軍例行性演習,軍方發布演習預告也是正常流程,卻被小編「加戲」太多,成了「震撼世界」的大新聞!
三、張冠李戴體
主要特徵:在發表新聞稿件時故意不寫明具體是哪個國家,令讀者下意識以為是中國的新聞,點開新聞才發現根本不是這回事。
典型案例:「《航母造船廠出現大事故,幹船塢意外漏水,九萬噸巨艦遭殃了》」。初看這條新聞讓筆者嚇出一身冷汗,畢竟現在中國已經跨入建造航母的行列,在建、在修的航母都有,要是發生大事故豈不是損失慘重!
事實真相:點開新聞一看,原來寫的是美國通用公司旗下的大型造船廠出現了嚴重事故,該船廠的巨型幹船塢發生了漏水事故,船塢中正在建造美國海軍的一艘九萬噸軍艦。小編你在標題上加上「美國」,是不是更有點職業道德?
責任編輯:楊一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