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但別忘了延課不延教。家長們現在花錢買的在線教育課,等疫情結束基本等於報廢。別再花錢給孩子買罪受了!」
大年三十,「疫情」讓全國人民陷入一場病毒防禦戰。與此同時,在另外一個戰場,也有人悄然開啟了一場硝煙之戰——在線教育!在線教育的巨頭們已經靈敏地嗅到了巨大的商機,預感學校延期開學已經是不可避免之勢。
沒有猜錯的話,從大年三十開始,各位家長們瀏覽任何新聞網站,看到的都是「在線教育」廣告!
沒錯,這就是在線教育巨頭們布下的廣告巨網。任何一個能投廣告的角落,他們都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孩子的家長,他們都不放過。而1月29日,教育部下發的「延期開學,孩子宅家咋學習?教育部: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則讓在線教育巨頭們徹底陷入了狂歡和沸騰。
然而,家長們殊不知,「停課不停學」只是在線教育的一場騙局!他們抓住特殊時期、迫切需求,對家長、教育機構、學生,實行大肆收割。
1.免費是假,收費是真,相信大部分家長已經感覺到了,那些在廣告裡所謂的「免費在線課程」其實都是幌子。免費只是用來引流,試聽課也是經過完美包裝,用來誘導家長的。等真正付費之後,課程不僅質量差,而且老師也不專業。
以下面這家在線教育為例:廣告標榜免費,但進入界面之後,先是要求下載APP,登錄APP完成註冊之後,發現免費的只是一兩節課,如果想繼續聽課,需要支付費用。少則幾十,多則上千。
此外,一個學生,不可能只學一門課程,想學數學、英語怎麼辦?收費!這部分費用更貴,基本都在上千元。很多家長,著急孩子學習,稀裡糊塗地就被他們輕鬆收割。更為重要的是,花錢買的網課,等開學之後,基本沒時間學。幾千元,基本等於白白浪費。
2.在線教育,不適合所有孩子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在線教育。如果適合的話,以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在線教育早就顛覆傳統教育了,就像阿里巴巴顛覆傳統消費,支付寶顛覆傳統交易,微信顛覆傳統交流一樣。孩子在課堂學習的方式,是電腦永遠無法取代的,尤其是中小學生
有家長表示:網課對孩子眼睛傷害太大,孩子自覺性不高。家長不可能全程監督,倒是給孩子上網玩遊戲提供了便捷。書本沒有,上那十幾分鐘直播效果不會理想。
因此,在線教育只適合高三、初三面臨高考和中考的學生。並且只是短暫的過度。從長遠來看,今年高考、中考大概率將會延期。學生和家長完全不用擔心時間不夠學。
3.教育部「緊急剎車」,整治在線教育
由於不少家長反饋:網課教學,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感覺,暫且不說效果如何,最操心的還是我們當家長。學習沒效果,孩子近視(網課一天至少8小時對著手機電腦),網癮(不自覺的孩子染上網癮)。
近日,教育部也對於直播授課進行了「緊急剎車」,明確要求各地不得在原地開學日期前開展新課程教學。因此,新學期的課程內容,完全不用擔心學校不會上,或者上得比較快等現象。目前,已經地方發出通知,學校將利用延長暑假或周末來補課。
這種人性化措施,也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可:「希望學校不要上網課,拉長暑假進行上課。一是對孩子視力有影響;二是效果不一定好;三怕孩子在家形成網癮。希望這段時間在家多閱讀,多看書,閱讀是一切學科的基礎。」
4.不建議家長購買網課,免費的已經足夠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而言,不建議家長網上購買那些課程給孩子學習。浪費錢不說,這真是花錢傷害孩子。就算開學延期到三月份初,開學之後,新學期課程也會一節不落地上。
疫情期間,可以多讓孩子閱讀課外書本。閱讀是一切的基礎,還不如利用這時間,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即便要孩子學習網課,也不用花錢去學,可以去學校安排的免費課,這些已經足夠。花錢買的網課,等開學之後,基本沒時間學。
總的來說,教育部所指的「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的通知,並非針對所有學生,只有高年級的學生。低年級的,基本不適合。家長們需要理智,不要被在線教育各種引誘、恐嚇而掏錢給孩子買罪受。羊毛出在羊身上,在線教育投了多少廣告,都要從家長身上撈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