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並提出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各地、各校以及以在線教育機構為代表的社會力量紛紛響應,一些學校陸續開展網上教學,多家在線教育機構上線免費課程。
從此,家長們的朋友圈就被各種各樣「停課不停學」的線上課程刷屏!才開展沒多久,由此引發的一些亂象卻受到了廣大師生、家長吐槽:
老師們:儘管叫苦不迭,也無奈已經在每天催填報表統計數據上報、單位值守、社區當志願者的空隙,為轉身成為網絡主播摩拳擦掌。
家長們:儘管怨聲載道,也無奈跟著忙亂,從搶口罩、搶酒精、搶雙黃連,這幾日已經在忙著搶筆記本電腦、印表機、投影儀、新教材了。
學生們:以「不停學」之名,行提前教學和假期補課之實,不僅給仍處於假期中的學生增加額外負擔,導致新的焦慮,也讓「停課不停學」的內涵被曲解,背離了假期定位和政策初衷。
這樣的「空中課堂」,如果不及時糾偏,任其發展,其後果,將會是一場新的zai難:老師家長焦頭爛額,實際效果微乎其微,近視學生大幅增長,無數孩子網癮日深。(之前我們發過一篇真實寫照,感興趣可以瞧一瞧:這個寒假,家長、孩子、老師都已瘋魔!)
教育部緊急叫停老師錄課亂象
就在2月11日,教育部發話了:開展「停課不停學」,不能強行要求老師錄課,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
(教育局官網截圖,完整版看文末)
其中提到,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如果強行要求所有教師進行錄播,不僅質量上難以保障,而且也會增加教師負擔,並且造成資源浪費,這種現象必須予以制止。
同時,對小學低年級上網學習不作統一硬性要求,由家長和學生自願選擇,對其他學段學生作出限時限量的具體規定,避免學生網上學習時間過長。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等,防止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消息一出,立即在師生群中炸開了鍋。從留言來看,這次「急剎車」受到大量師生、家長的支持。
杜絕亂象,確保「停課不停學」好經不被念歪
而同一日,《人民日報》(2020年02月11日 12版)刊登了《莫把「停課不停學」的好經念歪》一文,也指出:「停課不停學」對保障正常教學秩序和維護社會穩定意義重大,但也要防止落實和執行過程中的異化和走偏。
如今,深圳已經將開學時間延遲至2月底之後,面對延長的假期,儘快明確「停課不停學」的科學內涵,杜絕亂象,確保「停課不停學」好經不被念歪,已成當務之急。
首先,要嚴格遵守假期規定,確保假期屬性。嚴格意義來講,只要各地沒有宣布正式開學,就仍處於假期當中,相關教學安排,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安排就需符合假期定位。個別學校把疫情期間看成「彎道超車」的機會,在原有寒假作業基礎上布置新的在線學習內容,還有一些家長要求孩子大量學習在線教育機構提供的免費學科類課程,都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增加了額外負擔。從這個角度來說,日前發生的小學生「組團」給一些在線教育平臺和工具打「1星差評」,留言「還我假期」就不難理解了。
其次,要明確「不停學」究竟該「學」什麼。因為疫情,這個假期承載了特殊而厚重的教育使命。在寒假和延期開學階段,廣大教師、機構應以身心健康為核心倡導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科學教育、健康教育、藝術教育等,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自主鍛鍊、自主勞動、自主探究,實現更有價值的自主成長。
當然,也要避免「停課不停學」形式化、簡單化。有基層老師反映,個別學校要求老師在假期中每天給學生在線布置任務、監督學習,還有個別學校要求全體教師錄製視頻課程,無論適合與否、擅長於否,這都有過猶不及之嫌。「停課不停學」需進行頂層設計和科學部署,何時開始網上學習、甄選怎樣的網絡課程內容、如何進行優質資源整合、推送,對相關技術平臺與系統進行遴選,都需要教育部門科學設計、嚴謹推進。
每臨大事有靜氣,教育尤是如此。我們期待,在這個特殊的假期,更多學校、在線教育機構、家長能保持一份靜氣與定力,讓教育能始終沿著情懷、溫度的方向穩健前行。這不僅是學生之需,也是未來之需,國家和民族之需。
來源:《人民日報》(2020年02月11日 12版)
作者:趙婀娜。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中小學延期開學「停課不停學」有關問題答記者問》全文如下:
1. 為什麼要提出「停課不停學」?
答: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學校延期開學,學生不能在正常開學時間到校上課學習。因此,廣大家長十分關心延期開學期間孩子的居家學習問題,有的家長甚至產生了焦慮。教育部對此高度重視,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認真做好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工作,為廣大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各地教育部門和廣大中小學校積極響應、勇於擔當,為此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採取的網上學習是一項臨時應急措施。
_
2. 如何準確把握「停課不停學」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
答:「停課不停學」不是指單純意義上的網上上課,也不只是學校課程的學習,而是一種廣義的學習,只要有助於學生成長進步的內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要堅持國家課程學習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相結合,特別注重疫情防護知識普及,加強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認真學習防疫阻擊戰中湧現的先進事跡,弘揚社會美德,增強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多讀一些經典名著名篇。學習的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一些地方開通網上教學,只是「停課不停學」的方式之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實施教學的一種探索。
_
3. 如何看待一些地方組織教師錄播網上課程?
答:開展「停課不停學」、做好網上教學工作沒有必要普遍要求教師去錄播課程。要充分利用好國家、地方、學校現有的優質網絡課程資源,確有需要的,可由教育部門統籌組織少數優秀骨幹教師適當新錄一些網絡課程,作為必要補充,共享優質資源。各地要針對網上學習特點和學科特點,認真研究明確適合線上學習的課程,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如果強行要求所有教師進行錄播,不僅質量上難以保障,而且也會增加教師負擔,並且造成資源浪費,這種現象必須予以制止。
_
4. 如何防止增加學生負擔?
答:實施「停課不停學」,各地要區別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網上教學的特點,堅持從實際出發、科學安排,合理選擇學習資源。對上網學習的要求,可借鑑一些地方好的做法,對小學低年級上網學習不作統一硬性要求,由家長和學生自願選擇,對其他學段學生作出限時限量的具體規定,避免學生網上學習時間過長。同時,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等,防止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要指導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通過增大休息間隔、做視力保健操、強化體育鍛鍊等方式,保護視力,增強體魄,保障身心健康。嚴禁幼兒園開展網上教學活動。
_
5. 如何做好開學後教學與現在居家學習的銜接?
答:居家學習因客觀條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學習效果會有差別。要防止以居家學習完全代替學校課堂教學,正式開學恢復課堂教學後,各地各校要精準分析學情,認真對學生居家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對學習質量進行診斷評估,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計劃。對已經居家在網上學習過的學生,有重點地對已學內容進行講解和複習,加大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幫扶力度,確保每名學生較好地掌握已學知識內容,然後再進行新的課程教學;對小學低年級沒有參加網上課程學習的要從頭開始。特別要加強對防疫阻擊戰一線人員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指導和關愛。
_
6. 如何應對網上教學出現的網絡擁堵現象?
答:確保網絡正常運行是保障網上教學的基本前提。由於我國中小學生人數眾多,各地網絡基礎條件差異較大,在延期開學的同一時間段內集中上網學習,出現了網絡擁堵。各地要加大與工信部門及網絡運行企業的協調力度,積極爭取支持。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根據當地網絡情況、服務能力、學生分布等做好分析研判,有針對性地指導「錯峰」登錄上網。
_
7. 如何規範當前校外培訓機構的培訓行為?
答: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當前的首要任務。校外培訓機構必須根據各地要求,停止線下培訓行為,不得擅自提前開課形成學生聚集,嚴防疫情擴散。要規範線上培訓行為,對超標超前、應試導向、虛假宣傳、製造焦慮等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嚴肅查處。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切實負起責任,做好「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
_
各位BBMM對「空中課堂」怎麼看?
你家娃在線上課開始了嗎?
對於教育局此番緊急叫停老師錄課亂象
你又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
在線課程教學方案
為了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蔓延,「自覺在家不出門,不給國家添麻煩」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各地也紛紛出臺延遲復工開學的通知,各培訓機構,幼兒園,中小學及高等學校開學時間更是比往年推遲半個月不等。
延遲開學但是不等於不上學。因疫情影響不能正常開學上課,但線上課堂可以在這個特殊時期,讓孩子「宅」家也能好好學習。
因此桂林寶寶網紛提供在線課堂,為各機構提供網絡課程,將線下工作移至線上教學。
平臺優勢
01
基於微信/QQ軟體瀏覽,操作簡單,永久回放
可以電腦端,微信/QQ播放,並且可以轉發好友和朋友圈擴散,不限場次並支持永久回放,學生可以隨時打開視頻回放,便於複習鞏固。
02
多種權限設置,安全可靠
多種功能權限設置可以滿足不同的使用場景需求。收費觀看,免費觀看,憑藉密碼,白名單觀看。
03
在線課堂,實時互動
可以在觀看視頻的同時,留言互動,發照片和內容信息,還可以發紅包,打賞等方式,吸引客戶觀看視頻。
04
為什麼選擇我們?
1.頁面沒有其他無關信息,互動性強,營銷方所多樣化。
2.無任何片頭廣告,視頻播放流暢。
3.播放形式多樣化,視頻流暢,長期保持。
4.視頻直播,桂林寶寶網會在官網和微信平臺配合宣傳。
如何使用宣傳營銷?
01
如何使用本平臺?
1.機構可以在線直接錄製視頻直播,和客戶在線互動教學。
2.可以自己錄製視頻(橫版)發送給我們幫上傳到網上播放。
02
如何用豐富多樣的紅包吸引人?
03
如何讓營銷宣傳?
---------------桂林寶寶網---------------
與您分享有愛、有用、有趣的育兒經驗 覺得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