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正當時,最常聽到寶媽們說:我家寶寶身上起疹子了,長痱子了,怎麼辦呢?寶媽們知道嗎?疹子也是有好多種的,有溼疹、熱疹、膿皰疹、脂溢性皮炎、新生兒痤瘡等。聽到這裡,寶媽們是不是已經頭暈目眩了呢?寶媽們別著急,今天就為大家講一下寶媽們最關心的溼疹和熱疹的問題。
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痱子、汗疹。常發生於夏季,它的發生主要是由於寶寶大量出汗,部分汗液不容易蒸發,導致汗腺阻塞。熱疹的發生與溫度、季節、環境、家庭習慣等息息相關。另外由於寶寶自身的特點,如長時間躺在床上,不能翻身不會轉頭等,就導致了熱疹在嬰幼兒期的普遍存在。熱疹是有其特點的,它通常「來去匆匆」,也就是說,寶寶瞬間長了痱子,但通過幹預,很快就好了。熱疹最容易出現在身體悶熱、容易出汗的地方,比如脖子、腋下、腹股溝、屁屁、後背。
熱疹通常分為三大類:晶痱、紅痱、膿痱。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它們都是什麼樣的吧。
晶痱
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這種痱子是一顆一顆的,透亮的,好發於寶寶的頭部。
紅痱
這種痱子是紅色的,一顆一顆的,摸上去像小米粒一樣,且樣子幾乎一樣。
膿痱
顧名思義,這種痱子形成了膿包,呈現出淡黃色。那這種情況,通常需要家長帶寶寶去醫院就診了。
值得一提的是,膿痱是由紅痱進階的,通常由於護理處置不當,從而導致一步一步發展而來。
我們認識了熱疹,下面再來看看我們應該怎樣護理寶寶吧。
01
先給房間降降溫,夏季推薦室內溫度為24-26℃,最低不低於22℃。推薦溼度為45%-60%。保持房間的涼爽,不憋悶,才能讓寶寶的皮膚乾爽,不潮溼,汗液排出通暢。而頻繁開關空調,房間忽冷忽熱,室內溫度不穩定,是不推薦的。
02
保持居家環境的整潔、衛生,空氣暢通。乾淨整潔的家庭環境可以減少細菌的滋生,不僅可以讓大人心情舒暢,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03
給寶寶穿棉質、寬鬆的衣服,可以幫助寶寶排汗散熱。也要給寶寶及時更換衣物。
04
可以給寶寶正常洗澡,適當降低水溫,減少或不用洗護用品,注意在疹子部位是不能用洗護用品的,避免刺激。
05
如果熱疹嚴重,需要帶寶寶就醫,塗抹爐甘石或遵醫囑應用藥物治療。
其實我們知道了熱疹的發生原理,主要是由於熱源引起的,那如果降低寶寶體熱,就可以做到有針對性的快速出擊消滅熱疹啦!
溼疹,是一種疾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皮膚的炎症反應,是一種變態反應。溼疹表現為皮膚紅斑、脫屑的、成片的,可能存在裂口或滲出的疹子,伴有癢感。寶寶會覺得很癢不舒服,總想抓撓疹子部位。溼疹的成因比較複雜,一般分為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包括遺傳等,外在因素包括環境、氣候、內分泌功能障礙、緊張壓力、疲勞等。加之寶寶的皮膚屏障功能脆弱,容易受外界侵襲、造成損傷。
溼疹好發於寶寶的臉頰、手肘、膝蓋部位。
01
做好日常家庭護理。保持屋室的清潔、整齊。儘可能讓寶寶遠離易產生刺激性的物質,如塵蟎、花粉、黴菌、動物毛屑。
02
保護寶寶的皮膚屏障。寶寶可以正常洗澡,適當降低水溫,減少或不使用洗護產品,以減少刺激。輕度溼疹要做好保溼,選用無添加的護膚乳或護膚霜,注意足量使用,使寶寶的皮膚一直保持潤潤的,每日可多次使用。
03
給寶寶穿寬鬆、棉質衣物,減少刺激。
04
嚴重的溼疹需要帶寶寶就醫,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含激素藥物,配合保溼護理。
那有的媽媽們反應,寶寶的溼疹總是反反覆覆,讓寶媽心疼不已,這其實也是溼疹的一大特點。這也算是給寶媽們一個機會,不斷思考家庭的生活方式,儘量做到健康規律生活。令人欣慰的是,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寶寶自身的免疫力逐步提高,皮膚屏障功能得以提升,溼疹會慢慢消散,並且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噠。
簡單總結來說,通過熱疹和溼疹的發生部位,疹子性狀和變化,寶寶的感覺,我們就可以辨別出寶寶的疹子是溼疹還是熱疹啦!寶媽們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