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種最常見的寶寶皮膚疹子護理方法之溼疹的誘因與護理

2020-12-22 圓圓寶媽日記

新生爸媽護理經驗不足加上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嬰幼兒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各種皮膚疹子問題。總結下來一共有9種最常見的皮膚疹子:乳痂、口水疹、痤瘡、粟粒疹、痱子、尿布疹、蕁麻疹、溼疹以及幼兒急疹。每種疹子都有其不同的誘因也有不同的護理方法,秋冬是皮膚疹子多發頻發的季節,小編特意整理了嬰幼兒皮膚疹子的相關信息 分享給大家。今天主講最頻繁最常見——嬰幼兒溼疹。

一、溼疹誘因

1、嬰幼兒皮膚發育尚未成熟,表面角質層過薄不足以保護寶寶,所以一旦受刺激皮膚表麵皮膚就會血管充血容易出現炎症誘發溼疹。

2、注意啦! 溼疹不是因為溼,是因為太幹。皮膚越乾濕疹越嚴重。溼的意思是溼疹出現的紅分泌物滲出的狀態,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溼工作。

3、內因:過敏反應,母乳餵養或奶粉餵養的寶寶有可能蛋白質過敏,需要去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查。(父母中有過敏史會增加寶寶得溼疹的可能性)

其他原因像寶寶長期 情緒激動哭鬧、花粉蟎蟲啊等環境衛生不佳都會是誘因,所以務必要保持衛生乾淨整潔。

二、溼疹表現與部位

部位:臉部、膝蓋、手肘、身體 嚴重的會遍布全身;具體到新生兒6月前多集中在臉頰、額頭、頭皮;6月後多集中在軀幹、胳膊處、耳內

表現:一般發生在2歲以前,尤其是出生後6個月以內。症狀由輕到重表現為皮膚變紅乾燥,初期為紅斑、紅丘疹;後期會出現丘皰疹、小水泡、滲水,伴有明顯的癢感。瘙癢後皮膚變得厚硬粗糙。

三、溼疹護理及預防

秋冬季節乾燥很容易誘發溼疹,務必要注意保溼哦!重點劃一下 一般情況下溼疹不需要藥物治療,特別對於寶寶來說不用藥物是最好的以免產生依賴性,更何況很多藥膏含有激素。我們只要做好充足的保溼工作就可以很好地預防溼疹。

預防溼疹進行保溼只需要塗抹保溼面霜就好,面霜比乳好。市面上有很多寶寶專用的面霜都可以用,雙十二了大家可以多囤一些就好,不要吝嗇塗抹,寶寶 面部四肢等部位都可以用,總比後期治療溼疹簡單得多。(PS:我的實戰經驗:一天塗抹至少2次,甚至4.5次都可以,只要寶寶皮膚幹就需要立即塗)

環境衛生這塊我們需要注意室內溫度控制在22—25度,室內溼度50—60度就好,另洗澡水溫度控制在37度左右,時間小於10分鐘,以免刺激皮脂;讓寶寶穿純棉的衣服減少不必要的摩擦,避免寶寶出汗加強溼疹刺激。衣物、枕頭、被褥等貼身物件需經常更換清洗,保持乾爽。

如果寶寶已經發生溼疹,根據輕重進行藥膏塗抹診治,市面上的主推的溼疹膏都可以,保險起見諮詢醫生後進行選擇溼疹膏即可。一句話嚴重務必問醫生,不可自行診治。

對付溼疹預防早知道,治療有法寶,想要了解更多,各位寶媽可以留言給我,我給大家做解答。後續8種皮膚疹子的預防與護理會陸續分享給大家,大家可以多多關注圓圓寶媽的日記哦!

相關焦點

  • 9種最常見的寶寶皮膚疹子護理方法之熱疹的誘因及護理
    新生爸媽護理經驗不足加上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嬰幼兒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各種皮膚疹子問題。總結下來一共有9種最常見的皮膚疹子:乳痂、口水疹、痤瘡、粟粒疹、痱子、尿布疹、蕁麻疹、溼疹以及幼兒急疹。
  • 寶寶溼疹、幼兒急疹、痱子常見皮膚問題的區別與護理!
    我的寶貝身上突然間長了好多疹子,也沒發燒,到底怎麼回事?為什麼寶寶身上長些密集的紅色小疹子,很快又沒了呢?很多媽媽看到寶貝身上長各種疹子,經常會覺得很崩潰,到底是溼疹還是過敏,還是熱疹,很難分清楚。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簡單辨別下這幾種常見的皮膚病,學習點小常識,省的遇到事情手忙腳亂。
  • 寶寶起了疹子,是溼疹還是熱疹?如何辨別和護理?
    炎炎夏日正當時,最常聽到寶媽們說:我家寶寶身上起疹子了,長痱子了,怎麼辦呢?寶媽們知道嗎?疹子也是有好多種的,有溼疹、熱疹、膿皰疹、脂溢性皮炎、新生兒痤瘡等。聽到這裡,寶媽們是不是已經頭暈目眩了呢?寶媽們別著急,今天就為大家講一下寶媽們最關心的溼疹和熱疹的問題。
  • 寶寶溼疹護理和治療6大方法
    和過敏沾邊的疾病,包括溼疹、過敏性鼻炎、哮喘等,都沒有根治的辦法。既然溼疹沒有徹底治癒的方法,家長要有和溼疹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家長面對溼疹一定要心態平和,營造一個愉悅健康的家庭氛圍,這樣才更利於對寶寶溼疹的控制。對於寶寶的溼疹大家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傷透了心呢?對於溼疹的護理和治療方法你試過哪些?
  • 國外最新寶寶疹子全護理,溼疹,急疹,麻疹,手足口全都有
    一,寶寶溼疹(eczema)嬰兒溼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先說個重點哇,國內寶寶溼疹可以這麼對待👇👇👇對於溼疹(Eczema)這個最常見的過敏症狀,我有很多話要說。大家不要談激素色變,對於中度以上溼疹寶寶,激素藥膏的利遠大於弊。而且激素藥膏是治療溼疹的一線藥物。
  • 年輕媽媽如何護理好患嬰兒溼疹的寶寶?
    寶寶常見細菌感染性疾病有扁桃腺炎、咽喉炎;寶寶常見病毒感染性疾病有感冒、風疹、水痘;常見真菌感染性疾病有鵝口瘡、皮膚念珠菌病。要避免寶寶溼疹發作和加重,就要避免上述各種微生物感染。要知道,患溼疹的寶寶,一旦感染上水痘病毒,那就會轉化成另一種皮膚病,稱為Kaposi水痘樣疹,患兒會一身水皰,高熱,病情危重。
  • 寶寶愛長的6類疹子,怎麼識別和護理?
    媽媽們一看到寶寶長疹子,就會認為是溼疹,如果一味的把這些紅斑紅點當做溼疹對待,就會貽誤護理時機,變得更加嚴重。那該如何辨別區分各類疹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溼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1~3月最多見,6個月以後逐漸減輕,1歲以後大多數自己就好了。
  • 寶寶的溼疹日常護理要學會否則悔恨終生
    嬰兒溼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就是平常說的過敏性皮膚病。患有溼疹的孩子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發糙、脫屑,撫摩孩子的皮膚如同觸摸在砂紙上一樣。遇熱、遇溼都可使溼疹表現顯著。平時如何護理才能減少復發的可能?你的救星來了,溼疹日常護理都在這,為你查漏補缺!
  • 幼兒溼疹、熱疹、尿布疹、蕁麻疹等皮膚問題怎麼區分呢?咋護理?
    粉哥導讀:媽媽一看到寶寶長疹子,就會認為是溼疹,難怪,確實溼疹是很多小寶寶都會遇到的皮膚問題。但是。嬰幼兒常見的皮疹問題中,除了溼疹,還有熱疹、尿布疹、幼兒急疹、蕁麻疹、嬰兒痤瘡等等。如果一味的把這些紅斑紅點當做溼疹對待,就會貽誤護理時機,變得更加嚴重。那應該如何簡單辨別區分呢?
  • 新生兒溼疹、感冒、咳嗽等,冬季6類常見疾病護理方法
    寶寶最常見的咳嗽是感冒或呼吸道感染,需要這麼做:增加飲水量,多次少量喝白開水,稀釋分泌物,方便排出;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溼度適宜;可以給寶寶煮點梨水喝,幫助化痰止咳;母乳餵養的媽媽注意飲食清淡,不要食用過於油膩的食物
  • 寶寶皮膚嬌嫩,紅屁股、溼疹極易找上門來,你找到護理關鍵了嗎
    如果寶媽擔心孩子皮膚太乾燥,還可以用寶寶護臀霜來保持清爽,記得選用成分自然的。勤換紙尿褲這是最基本的一點,平時照顧寶寶時家長要勤換紙尿褲,長時間穿溼的皮膚會受不了。一般易患溼疹的,都是在五歲之下的嬰幼兒,長大後抵抗力變強也就不會有了。不過,溼疹煩就煩在易反覆,需要好好護理,寶寶難受又可能把皮膚撓破,挺折騰人的。
  • 寶寶溼疹、幼兒急疹、痱子,你會區分和護理麼?
    很多媽媽看到寶貝身上長各種疹子,經常會覺得很崩潰,到底是溼疹還是過敏,還是熱疹,很難分清楚。嬰幼兒常見的皮疹不外乎溼疹、熱疹(痱子)、幼兒急疹、嬰兒痤瘡等,那應該如何簡單辨別區分呢?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簡單辨別下這幾種常見的皮膚病。
  • 寶寶溼疹、皰疹、脂溢性皮炎,這些常見的皮膚問題,最簡單的護理方法來啦!
    之前網上有一組有趣的帶娃圖:(圖片來源:網絡)大家發現沒有,不論髮型、服裝、體型如何,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爸媽帶的娃看起來白白淨淨,而奶奶帶的娃全身上下最鮮豔的部位,就屬紅臉蛋了。寶寶身體細胞代謝快,一般不太嚴重的「紅臉蛋」,通過改善環境和使用正確的護理方法,都會自行恢復。所以當自家寶寶有了「紅臉蛋」,也不要太擔心,而是要強化對於寶寶皮膚防護的意識。
  • 溼疹、玫瑰疹、風疹、蕁麻疹……寶寶身上的疹子屬於哪一種?(多圖)
    添加美國媽媽網官方微信usmamahelper,進群和1w+媽媽一起聊備孕、懷孕、育兒、美國生活~群裡經常時不時有媽媽發來寶寶皮膚起紅疹的圖片,問大家是哪一種疹子、需不需要擔心……今天我們特別給大家匯總整理了所有寶寶常見疹子、皮膚問題的圖片,以及相應的護理方法,各位新手爸媽們趕緊保存收藏,這樣下次就能隨時對照著看啦~
  • 溼疹的8種原因、5種治療方法、11種護理方案
    第六、陽光、紫外線、寒冷、溼熱等物理因素,尤其是溼熱在臨床上最常見,家長應該注意不要將嬰兒包裹太厚,及時更換汗溼的衣物。皮損以皮膚粗糙、肥厚、丘疹、鱗屑及色素沉著為主要表現,極少數可發生苔蘚樣化。如治療不當,或在一定誘因下,隨時可以急性發作,自覺劇烈瘙癢。
  • 溼疹vs熱痱子,護理錯誤孩兒受罪
    溼疹和痱子很多寶寶都會出現,兩種疹子的護理方法是完全相反的,如果護理不當的話,也會加重寶寶的病情。溼疹是由於寶寶的皮膚屏障還沒建立起來,免疫系統不成熟,所以越小的寶寶越容易得溼疹所以溼疹應該保溼護理,熱痱子應該乾爽降溫護理。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區分呢?我看了看網上說的,主要分了以下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做一個參考:1.從長疹子快慢區分,痱子是突然長得,溼疹是慢慢長得2.從疹子的持續時間來看,痱子消的快,溼疹慢3.從位置來看,溼疹對稱,常長在兩側臉蛋上,痱子一般會長在脖子、前胸等位置。
  • 寶寶身上長疹子,痱子還是溼疹,新手寶媽咋區分
    一般到了夏天,寶寶的皮膚護理就是讓寶媽撓頭的事情,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一旦護理不到位,寶寶身上會出現一些成片的疹子,有點像痱子,也有點像溼疹,那麼新手寶媽應該如何正確區分呢?
  • 高能:溼疹的8種原因、5種治療方法、11種護理方案
    定義嬰兒溼疹是一種嬰兒期常見的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病。第五、 護理不當, 如 過多使用較強的鹼性肥皂,過高營養,以及腸內異常消化 等也可引起本病。第六、 陽光、紫外線、寒冷、溼熱等物理因素, 尤其是溼熱在臨床上最常見, 家長應該注意不要將嬰兒包裹太厚,及時更換汗溼的衣物。
  • 兒科醫生:寶寶滿月易溼疹,常做3事,遠離疙瘩和疹子,更健康
    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會有一層薄薄的胎脂包裹著,胎脂是一種天然成分,覆蓋在剛出生的新生兒皮膚表面,白花花的就是胎脂,胎脂主要是由水,脂類和蛋白質組成。一般在寶寶出生1-2天後會慢慢被寶寶的皮膚所吸收分解,形成薄薄的保護屏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層屏障也會越來越弱,如果不注意日常的護理,比如說捂熱了,或者水分流失了,過敏了,都會容易長疹子。
  • 溼疹治療 三分用藥七分護理
    「每年進入秋季後,溼疹的患兒就逐漸多了起來。尤其是3歲以內的嬰幼兒,皮膚嬌嫩,抵抗力弱,溼疹非常容易在這個季節反覆,有些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才能緩解。」南京市兒童醫院皮膚科李敏副主任醫師介紹,秋季寒冷乾燥,到底該如何護理寶寶的皮膚,擺脫溼疹這個「大麻煩」?家長不妨試試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