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溼疹、感冒、咳嗽等,冬季6類常見疾病護理方法

2020-12-22 小脈孕寶

1、寶寶感冒怎麼辦?

感冒屬於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會波及鄰近器官,引起中耳炎、喉炎、支氣管肺炎等疾病,所以預防感冒對寶寶來說很重要。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注意保暖,避免寶寶著涼;

如媽感冒則儘量少和寶寶接觸,母乳餵養時注意戴上口罩;

避免病原體接觸寶寶,因此儘量少帶寶寶去人多、空氣品質不好的環境。注意室內通風,保持空氣清新,同時避免患有疾病的人接觸寶寶;

增強寶寶體質,經常為寶寶洗澡、撫觸按摩,進行日光浴等。

寶寶感冒後如何護理?

及時為寶寶清理鼻涕,用沾了溫水的棉籤滲入寶寶鼻腔,輕輕擦拭,保持寶寶呼吸順暢。

溫水沾溼紗布,輕輕放在寶寶鼻子上方,可以起到緩解鼻塞的作用。

睡覺時讓寶寶的頭稍微枕高點,可以幫助寶寶呼吸順暢。寶媽們也可以多加一些寶媽群,在我們公眾號上回復「同醫院」或者「同月份」或者「寶媽群」關鍵詞,給您發送一些寶媽群,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吧。

2、寶寶咳嗽怎麼護理?

咳嗽的原因不同護理方式也不同:

寶寶受涼後,呼吸道黏膜充血、腫脹,或者上呼吸道感染、過敏、誤吸異物時,會引起咳嗽。

寶寶如果是受涼感冒後引起的咳嗽,不要急著吃感冒藥,給寶寶喝點溫水或薑汁;

如果寶寶聲音嘶啞,咳嗽的聲音像小狗在叫,可能是患了急性喉炎,需要接受治療;

如果寶寶經常在某個季節咳嗽,或者一接觸某種東西就咳嗽,可能患的是過敏性咳嗽,要遠離過敏源或接受治療;

如果寶寶突然猛咳起來,則要立刻查看是否有東西誤入氣管,如果確實是,馬上讓寶寶趴在媽媽的腿上,且頭低於胸,拍打寶寶的背部,讓東西排出。

寶寶最常見的咳嗽是感冒或呼吸道感染,需要這麼做:

增加飲水量,多次少量喝白開水,稀釋分泌物,方便排出;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溼度適宜;

可以給寶寶煮點梨水喝,幫助化痰止咳;

母乳餵養的媽媽注意飲食清淡,不要食用過於油膩的食物。

3、新生兒臍炎

新生兒臍帶在脫落前很容易發炎,如何預防新生兒臍炎呢?

預防臍炎,最重要的保持臍帶的清潔、乾燥。

保持尿布乾爽,及時更換尿布。儘量避免尿布覆蓋臍部。

每天用棉籤蘸取75%的酒精或碘伏輕輕擦拭臍帶。

保障室內環境清潔,經常通風換氣,儘量減少老人、病人探望。

接觸、護理寶寶時要注意認真洗手。

4、寶寶吐奶如何護理?

寶寶吐奶分為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生理性吐奶屬於正常現象,病理性吐奶是不正常現象,家長要注意區分。

生理性吐奶:

嬰兒胃呈水平位,賁門鬆弛,幽門緊閉,容易吐奶,平常餵奶之後可進行豎抱、拍嗝可緩解。隨著寶寶長大,吐奶情況會越來越少。

病理性吐奶:

病理性吐奶的量比較多,甚至呈噴射狀吐奶,一般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吐奶前寶寶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除吐奶外可能還伴有其他異常的症狀體徵。

感冒、細菌感染、便秘等病症,或者食管閉鎖、胃食管反流、肥厚性幽門狹窄、腸旋轉不良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都是導致寶寶病理性吐奶的常見原因。

如果寶寶吐奶時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不佳,吐奶後沒有得到緩解,出現大量、頻繁吐奶、哭鬧咳嗽、體重減輕、膚色發綠等異常現象,還伴有精神不振、情緒不安、無法入睡、發熱、肚子脹等現象,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5、新生兒疹子

紅斑

新生寶寶皮膚柔嫩,表面的角質層尚未發育好,因此若受到光、空氣、機械及溫度等刺激,皮膚容易發生充血,出現紅色斑點,多見於臉部。一般紅斑會持續3~4天,之後逐漸消退,且伴有糠皮樣脫屑,這屬於正常現象,不用處理。

青記

新生寶寶尾骶部、臀部及腰背部,常有藍灰色的色素斑,形狀不規則,壓之不褪色。這是由於皮膚深層色素細胞堆積所致。一般至5~6歲會慢慢消失。

紅記

新生寶寶頸部、枕後部,尤其是眼瞼內側,常有界限不明顯,面積較小,壓之褪色的紅斑。這是由於一些微血管擴張形成的。一般在出生後1~2周或一年左右自行消失。

粟粒疹

新生寶寶出生後,在鼻尖、前額及面頰處常出現針尖大小,高出皮膚的黃白色小點。主要是由於皮脂瀦留所致。一般出生後1周或數周會自然消失。

6、新生兒溼疹

家有患溼疹的寶寶,都會很清楚,溼疹不僅癢痛難忍,而且反反覆覆最讓人頭疼。

排除過敏原

寶寶溼疹主要是由過敏引起的,媽媽應該從日常飲食及寶寶接觸物中查出過敏源,避免接觸過敏源。

保持室內溫溼度適宜

室內過於潮溼、乾燥、悶熱都會加重寶寶溼疹,要注意經常通風換氣。

寶寶衣物要勤換洗

給寶寶選擇純棉材質衣物,衣服要避免和大人衣物一起洗,另外注意冬季不要給寶寶穿太厚,汗液堆積也會加重寶寶溼疹。

注意皮膚清潔

給寶寶使用嬰兒專用沐浴露,不可使用成人沐浴露及香皂等鹼性洗浴用品。洗澡時水溫不可太高,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即可。

注意皮膚滋潤

寶寶皮膚乾燥會導致皮膚屏障破損,更容易遭到病菌侵襲。要注意皮膚保溼工作,堅持為寶寶塗抹嬰幼兒專用護膚品,如天然的松達嬰兒山茶油霜,可滋潤寶寶皮膚,增強皮膚屏障,幫助寶寶溼疹癒合。

哺乳媽媽注意飲食

少食辛辣刺激之物。

不宜打疫苗

寶寶溼疹嚴重時不能打疫苗,因此如果寶寶患有溼疹要在打疫苗前告知醫生,讓醫生評判適不適應打疫苗。(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溼疹、咳嗽、腹瀉、發燒……3歲以前寶寶常見疾病護理,全有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寶寶們最容易患的一些疾病,以及應對的方法。有了這些,寶寶生病你就再也不發愁了。因為溼疹在臨床有不同的變化,治療方法是不一樣的。如果溼疹加重,應立即去醫院。2.咳嗽嬰兒咳嗽最常見的原因是冷空氣刺激。
  • 感冒、咳嗽、過敏、發燒,寶寶0-1歲常見疾病整理
    今天小編來整理寶寶們最容易患的一些疾病,專家和網友們應對的方法。有了這個,寶寶生病你就再也不發愁了新生兒黃疸寶寶出生後,你也許會注意到他皮膚發黃,別擔心,新生兒皮膚發黃是正常現象。大約50%~60%足月出生的寶寶在頭一兩個星期皮膚會發黃,醫學上稱為「新生兒黃疸」。
  • 冬季嬰兒溼疹高發,正確護理溼疹四步走,家長們要知道
    溼疹是小嬰兒常見的皮膚病,部分媽媽不善於護理,溼疹則會日益加重,無形中增加寶寶負擔。那麼如何正確護理溼疹呢?今天與大家一起來科普一下。嬰兒溼疹有著許多俗名,如奶癬、胎毒、奶瘡、溼毒等,是很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嬰兒溼疹與體質有關,過敏體質的嬰兒易患溼疹,消化功能不好的嬰兒也易患溼疹,也有的嬰兒對乳類過敏而長溼疹。
  • 0-1歲寶寶春季常見疾病整理
    國際上介紹最簡單的方法是數呼吸的次數,當新生兒每分 鍾呼吸超過60次時就有可能得了肺炎(也可能比肺炎還嚴重),應馬上送醫院診治。胎糞吸入性肺炎與宮內感染性肺炎比一般肺炎更嚴重,治療更棘手。凡新生兒肺炎均需住院治療。新生兒肺炎的護理一、要密切觀察寶寶的體溫變化、精神狀態、呼吸情況。
  • 新生兒黃疸、溼疹很常見,你真的會護理嗎?
    黃疸和溼疹都是寶寶的常見病,你知道應該怎麼護理嗎? 今天我給大家整理了寶寶黃疸和溼疹的護理方法,一起來學習吧!
  • 寶寶常見4大病症:腹瀉、咳嗽、溼疹、捂熱症候群,怎麼預防護理
    今天筆者為大家梳理出0~3歲寶寶最常遇到的4大病症——腹瀉、咳嗽、溼疹和捂熱症候群,如果遇到這些情況,家長應該如何護理寶寶?平時又預防呢?溼 疹溼疹俗稱「奶蘚」,是寶寶常見的皮膚病之一,一般發生在出生後1~12個月,1歲以後的寶寶能夠逐漸自愈,發病率逐漸減低。常常出現在頭面部,然後逐漸蔓延至頸部、背部和四肢。
  • 新生兒溼疹該如何護理
    3、日常護理應做到居室經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新生兒為什麼會長溼疹?新生兒溼疹是新生兒時期很常見的皮膚病,屬於過敏性的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確。一般把新生兒溼疹叫做「奶蘚」,最早見於2-3個月新生兒,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幹四肢也有。
  • 【分享】新生兒皮膚護理方法
    作者:寶寶知道 幕氏控服:米唐新生兒皮膚具有細膩、柔嫩、溫軟、平滑和紋理不清的特點。新生兒表皮角質層很薄,只有成年人的十分之一,保護能力弱,一些輕微的摩擦和外力,就會造成損傷。這樣的損傷不一定都能發現,但都容易引起感染。新生兒的皮膚護理,是很重要的一項日常護理。
  • 新生寶寶常見問題和疾病的預防及護理!媽媽這樣做,寶寶少生病
    本文總結了新生寶寶常見問題、疾病的預防和護理方法,媽媽貼心護理,能夠有效預防降低各種意外發生,寶寶少生病,媽媽更安心。新生兒臍炎的防治寶寶出生後,接生人員就會將臍帶結紮,切斷。斷臍後,臍帶殘端逐漸乾枯變細、變黑,最終脫落。
  • 新生兒臉部溼疹 家庭護理小妙招
    作者:寶寶知道 櫻花對於嬰兒長溼疹,很多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說到新生兒臉上起溼疹,媽媽們更加不陌生了,因為它痒痒得厲害,反反覆覆,折磨得嬰兒寢食難,而且臉部長滿星星點點的紅斑,更影響美觀。溼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皮膚病之一。
  • 手部皸裂性溼疹是如何引起的?專家解答最佳護理方法!
    手部皸裂性溼疹是如何引起的?專家解答最佳護理方法!,患者會在冬季出現掌蹠部的皸裂。皸裂性溼疹可以由多種皮膚疾病誘發而形成的,常見的是裂紋性溼疹和手部溼疹。 摘要:   皸裂性溼疹是一種慢性溼疹,患者會在冬季出現掌蹠部的皸裂。皸裂性溼疹可以由多種皮膚疾病誘發而形成的,常見的是裂紋性溼疹和手部溼疹。目前西藥治療皸裂性溼疹一般是用藥膏塗患處,但只能起止癢的作用,未能真正治本。
  • 寶寶溼疹護理和治療6大方法
    對於我家的寶寶真是傷透了心,剛生下來就黃疸重,黃疸好了又感冒,感冒好了又是溼疹,這溼疹可真是讓我傷透了,試過了多種方法,也去醫院看了醫生,可還是沒有好,現在5個多月了,終於好了差不多了。引起溼疹的原因可能跟下面二種有著很大的關係:一是遺傳,比如說家族中有患哮喘、過敏性鼻炎、溼疹等過敏性疾病的人。二是過敏,寶寶的溼疹,常與自身免疫系統不成熟有關;成人的溼疹,常與自身的免疫系統失調有關。
  • 9種最常見的寶寶皮膚疹子護理方法之溼疹的誘因與護理
    新生爸媽護理經驗不足加上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嬰幼兒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各種皮膚疹子問題。總結下來一共有9種最常見的皮膚疹子:乳痂、口水疹、痤瘡、粟粒疹、痱子、尿布疹、蕁麻疹、溼疹以及幼兒急疹。
  • 冬季疾病多發,照顧新生兒要注意這幾點,寶寶健康不生病!
    轉眼已經到了冬季,很多地方都已經下雪了,而且最近的降溫也非常大,很多醫院的兒科病房都已經「一床難求」,在這些生病的寶寶中,新生兒的佔比更大,那麼在冬季該如何護理新生兒呢?新生兒冬季更容易生病由於冬季溫差大、空氣品質差、各種感冒流行,所以很多人都會深受其害,作為抵抗力最差的新生兒來說,他們更是稍不注意就會生病,所以更需要細心科學的照顧。
  • 新生兒臉部溼疹總反覆 家庭護理有妙方
    說到新生兒臉上起溼疹,媽媽們都不陌生,因為它癢得厲害,反反覆覆,折磨得嬰兒寢食難安,而且臉部長滿星星點點的紅斑,還很影響美觀。溼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皮膚病之一。發病原因一般認為與遺傳素質、神經功能和變態反應有關。新生兒面部溼疹,在用藥和家庭護理方面都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 冬天到了,感冒咳嗽、溼疹都找上門來,你知道可能是這個原因嗎?
    當媽的在保暖工作上真是毫不含糊,生怕寶寶著涼感冒了。可感冒、咳嗽沒見少,溼疹、流鼻血什麼的又都找上門來。當媽的真是糟心:冬天怎麼就這麼麻煩?!那糕媽就要問問你了:空調暖氣都開了,加溼器你開了嗎?很有可能,這些麻煩都是因為:你只注意了溫度,卻忽視了溼度!
  • 護理權威專家講解新生寶寶護理方法
    護理領域的權威專家,為您講解新生寶寶的護理方法,希望能幫寶寶健康度過來到人生的最初日子。  專家檔案:張玉俠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護理部主任,博士,碩士生導師,上海市護理學會理事,上海市護理學會兒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上海護理》、《護理研究》、《中國兒科循證雜誌》編委。
  • 健康科普堂 | 小兒秋冬季常見疾病的防治
    秋冬季寶寶常見的疾病有秋季腹瀉、感冒、氣管炎、哮喘等。  一、秋冬季腹瀉   秋冬季腹瀉多發於9-11月,發病原因多是輪狀病毒引起,呈散發或小流行,經糞——口傳播,也可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為自限性疾病。多見於6-24個月的嬰幼兒。這種病毒在寶寶體內一般有1至3天的潛伏期。
  • 冬季新生兒護理知識 做稱職爸媽(全文)
    冬季新生兒護理需要的相關知識我們現在就為您介紹一下,了解冬季新生兒護理知識,助您做稱職爸媽。新生兒是指從出生到28天之內的嬰兒。
  • 新生兒溼疹護理事項(含寶寶溼疹護膚好物)
    新生兒溼疹護理事項(含寶寶溼疹護膚好物)新生兒溼疹護理注意3點✨,皮膚粉嫩人人愛靜護長又來跟可愛的小紅薯們分享乾貨了‼️新生兒溼疹護理注意事項‼️一定能幫助到你✍1⃣新生兒溼疹護理的重中之重是——保溼多數溼疹寶寶都有皮膚乾燥的情況,乾燥會導致癢感,寶寶經常是越癢越抓、越抓越癢,加重溼疹因此,保持皮膚溼潤對預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