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常見4大病症:腹瀉、咳嗽、溼疹、捂熱症候群,怎麼預防護理

2020-12-19 奶粉智庫

粉哥導讀:小寶寶是非常脆弱的,從出生到上幼兒園的這個階段,總會小病連連,各種狀況頻出,讓爸媽們心疼又心累。今天筆者為大家梳理出0~3歲寶寶最常遇到的4大病症——腹瀉、咳嗽、溼疹和捂熱症候群,如果遇到這些情況,家長應該如何護理寶寶?平時又預防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腹 瀉

由於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胃腸道耐受及適應能力差,身體免疫力弱,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腹瀉,常見引起腹瀉的原因有餵養不當、病毒/細菌感染、受涼

寶寶腹瀉了,如何應對?

『飲食護理』:

寶寶腹瀉期間繼續正常餵養,不僅能避免營養不良,還能加速腸道功能的恢復,因此不建議家長給腹瀉期間的寶寶禁食。母乳餵養的寶寶應該繼續母乳餵養,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吃一些面、粥等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持續腹瀉一周以上,寶寶的腸胃就很容易出現繼發性乳糖酶缺乏,此時需要將母乳或者奶粉替換為無乳糖奶粉餵養,以減輕腸道壓力。另外,還需要給寶寶多飲水、增加母乳餵養次數或口服補鹽液來補充身體失去的水分。

『生活護理』:

媽媽們要勤給寶寶換尿布,每次排便後,媽媽都用溫水清洗寶寶屁股並擦乾水分,以減少寶寶皮膚疼痛感。

腹瀉寶寶通常還會感到腹痛,因此爸媽們要加強寶寶腹部保暖,可以通過熱敷或輕柔腹部的方式來減輕疼痛感。

腹瀉頻發,如何預防?

寶寶腹瀉是幼兒高發疾病,部分地區發病率高達75%[1]。因此,對於寶寶腹瀉,做好預防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以飲食管理和糾正衛生習慣為主:

1)科學飲食,科學餵養。

堅持母乳餵養,母乳中有多種免疫物質以及寶寶所需要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可以增強寶寶的消化道防病能力。另外,母乳營養價值高,易消化吸收,可減少寶寶腹瀉的機率。在添加輔食時媽媽們應該遵循「由少到多」「一種到多種」的原則,合理餵養,定時定量。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避免「病從口入」,媽媽們在平時餵養過程中,應該注重寶寶餐具、碗筷的消毒,食物和飲用水要潔淨,寶寶常接觸的玩具、衣物要常洗常換。另外,家長要讓寶寶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好習慣,保證寶寶擁有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戶外活動。

3)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感染輪狀病毒是引發寶寶秋季腹瀉的主要元兇。因此,建議2月齡~3歲的寶寶每年接種一次輪狀病毒疫苗,減少寶寶感染輪狀病毒的機率。

咳 嗽

寶寶咳嗽是一種防禦性反射活動,當異物、刺激性氣體、呼吸道內分泌等刺激到呼吸道黏膜時,就容易引起寶寶咳嗽。

寶寶咳嗽,怎麼應對?

咳嗽不是病,它只是一種症狀,而且適當的咳嗽可以幫助寶寶排出呼吸道的異常分泌物或異物。因此,當寶寶咳嗽時,家長首先要注意觀察,判斷是否需要就醫。

需要立即就醫的情況:

①寶寶誤吸入或吞入異物,導致寶寶突然咳得很嚴重,爸媽們可以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幫助寶寶咳出異物,如果依舊難以咳出,應立即送醫。

②高燒+咳嗽並伴有呼吸困難。

③如果寶寶臉色差,呼吸增快,胸悶氣短,則很可能是寶寶毛細支氣管炎發作,應及時送醫救治。

如果寶寶平時就愛咳嗽,可以試試以下辦法:

『睡覺時抬高寶寶頭部』:媽媽可以給寶寶墊一個稍高一點的枕頭,以減少鼻腔分泌物流到喉嚨,引起咽喉癢而加重咳嗽。

『拍背排痰法』:可以輕輕拍寶寶的背,促其排痰。

『熱飲止咳法』:喝溫開水或奶液可使寶寶粘痰變稀,減輕呼吸道黏膜的乾燥情況,促進喉嚨排痰。

『水蒸氣止咳法』:寶寶咳嗽嚴重時,可讓寶寶吸入一些水蒸氣,潮溼的空氣有助於清除寶寶肺部的粘液,平息咳嗽。

(圖片來源於網絡)

寶寶咳嗽,怎麼預防?

1)多喝白開水。充足的水分可以幫助寶寶稀釋痰液,便於喉痰咳出。最好是喝白開水,不要用飲料、果汁代替。

2)增強寶寶體質,預防感冒。平時媽媽們要注意寶寶的營養三餐,多喝奶,多吃蔬果補充維生素。除此之外也可以多吃一些蒸梨或蒸蘿蔔,它們具有清肺化痰的食療效果。

3)保持居室潔淨,空氣流通。儘量不帶寶寶到人群擁擠嘈雜的環境,在霧霾天氣儘量不帶寶寶出門,身邊的家人應該避免在寶寶面前吸菸。

4)生病時不宜洗澡。洗澡時血液循環比較旺盛,因此在寶寶生病時洗澡容易再次受涼。

溼 疹

溼疹俗稱「奶蘚」,是寶寶常見的皮膚病之一,一般發生在出生後1~12個月,1歲以後的寶寶能夠逐漸自愈,發病率逐漸減低。常常出現在頭面部,然後逐漸蔓延至頸部、背部和四肢。

(圖片來源於網絡)

寶寶長溼疹了,如何應對?

除了到醫院根據醫生建議對症治療外,媽媽在寶寶溼疹期間,也要做好應對措施:

『飲食護理』:

要避免餵食過量的食物導致寶寶消化不良,哺乳的媽媽要忌吃牛奶、禽蛋、海鮮等易致敏食物。

如果寶寶溼疹時,還伴隨有便秘或奶瓣,則寶寶很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或者乳糖不耐受,這時候應該儘快給寶寶的奶換成水解奶粉或者無乳糖奶粉。

『皮膚護理』:

溼疹發作時常常瘙癢難忍,因此寶寶出現溼疹時,應勤剪寶寶指甲,避免寶寶抓傷皮膚。

在寶寶運動後,或是夏天炎熱時,要及時給寶寶增減衣物,避免出汗、發熱加重病情。此外,還需要在寶寶溼疹期間,給寶寶塗抹保溼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何預防寶寶溼疹

年齡較小的寶寶,皮膚角質層尚未發育成熟,纖維組織少,皮膚屏障功能特別弱,因此很容易因為外界刺激導致溼疹,比如摩擦、唾液、奶液、日光、溼冷、鹼皂等都可能誘發寶寶溼疹。

1)飲食上避免過敏原:還在吃母乳的寶寶,媽媽飲食上應該清淡溫和易消化,避免食用有過敏風險的食品。

對於易發生溼疹或者皮膚比較敏感的寶寶,添加輔食時必須從少量開始,循序漸進,蛋白、魚、蝦等易敏輔食建議都推至7~8月齡之後再給寶寶食用。

2)家居室內要常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在寶寶3歲前都不建議在家裡養寵物。

3)皮膚護理:寶寶的皮膚非常脆弱,尤其是有過溼疹病史的寶寶,最好不要洗澡過勤,2~3天洗一次為宜。另外,平時給寶寶穿的衣物,要儘量貼身、柔軟。

捂熱症候群

新生兒和小寶寶的體表面積相對比成人大,散熱也相對比成人快,如果平時過度保暖或捂悶,非常容易造成寶寶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

捂熱症候群這個詞雖然陌生,但它卻非常容易發生:有研究表明,目前嬰幼兒症候群發生率佔1~4歲寶寶以外傷害的10%~46.2%,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高達75.5%~94.3%[2]。

寶寶有捂熱症狀時,如何應對?

捂熱綜合症發生時,往往寶寶已經出現了缺氧症狀,此時家長們應該立即採取措施,送至醫院檢查治療。

1)降溫散熱:打開包被,鬆開寶寶衣服,帶寶寶到通風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然後帶去醫院就診。如果寶寶體溫很高,還需要採用物理降溫幫助降低體溫,如使用冰墊、溫水擦浴等。

2)及時補水:當寶寶高熱大汗後身體非常缺水,容易引起脫水,此時應該儘快給寶寶補充一些生理鹽水和葡萄糖。

在此要特別提醒各位寶媽,平時不要因為擔心寶寶受涼,就給寶寶穿的太緊太厚,尤其是新生兒寶寶,保暖過度和缺乏新鮮空氣會使寶寶發生捂熱症候群。

由於秋冬季節等原因,寶寶抵抗力差,身體免疫功能發育尚不完全,很容易疾病找上門,因此寶寶格外需要寶媽奶爸們的精心呵護。養娃不易,爸媽們可以提前先做好功課,了解如何預防以及寶寶生病了如何護理,就可以有效減少寶寶生病的機率、減輕寶寶生病的痛苦,讓帶娃生活更輕鬆。

參考文獻:

[1] 姚淑菊.嬰幼兒腹瀉的護理及預防[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7):217-218.

[2] 張潔. 防範捂熱症候群——改善睡眠習慣有可能挽救嬰幼兒生命[A]. 中國睡眠研究會.第七屆中國睡眠醫學論壇會議指南.

好啦,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如果您對如何選奶粉還有疑問,可以在文末給我們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溼疹、咳嗽、腹瀉、發燒……3歲以前寶寶常見疾病護理,全有了
    溼疹寶寶的護理:1、患溼疹的寶寶不要洗澡過勤,如溼疹合成片狀,並有些分泌物時,切勿洗患處,以免引起感染、發燒。洗澡水溫不要過熱,避免接觸香皂和其它刺激性物品。4、患溼疹嚴重的寶寶應避免強烈的紫外線照射 防止汗液刺激,衣被不可過厚,穿過的衣服和尿布用清水洗淨、再用陽光照射後才可再次使用。5、患了溼疹,可以到醫院定期複查。
  • 冬季寶寶別太暖 小心患上捂熱症候群
    三個月大的小寶發燒上火被家人帶到了醫院就診,醫生診斷後發現小寶患上了「嬰兒捂熱症候群」。原來是家長護理不當,給寶寶穿得太厚,過度保暖引起的。  保暖過度及捂悶誘發「嬰兒捂熱症候群」  據醫生介紹,「嬰兒捂熱症候群」又稱悶熱症候群、捂被症候群、蒙被症候群等。該病主要因為給寶寶過度保暖或捂悶過久而引起,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兒,未滿月的新生兒尤其多見。一般都發生在寒冷季節,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發病高峰期。
  • 新生兒溼疹、感冒、咳嗽等,冬季6類常見疾病護理方法
    溫水沾溼紗布,輕輕放在寶寶鼻子上方,可以起到緩解鼻塞的作用。睡覺時讓寶寶的頭稍微枕高點,可以幫助寶寶呼吸順暢。寶媽們也可以多加一些寶媽群,在我們公眾號上回復「同醫院」或者「同月份」或者「寶媽群」關鍵詞,給您發送一些寶媽群,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吧。2、寶寶咳嗽怎麼護理?
  • 溼疹,補鈣,捂熱症候群,新手媽媽必須了解的入門護理
    01、剛出生的嬰兒千萬不能捂家長都認為剛出生的嬰兒怕冷,所以包裹的很嚴實。但新生兒寶寶怕熱不怕冷,所以家長們一定注意不能捂著寶寶。寶寶一捂容易引起溼疹的發作,還會讓寶寶對於冷空氣沒有抵抗力,空氣稍微一涼就會感冒。
  • 新生寶寶常見問題和疾病的預防及護理!媽媽這樣做,寶寶少生病
    本文總結了新生寶寶常見問題、疾病的預防和護理方法,媽媽貼心護理,能夠有效預防降低各種意外發生,寶寶少生病,媽媽更安心。新生兒臍炎的防治寶寶出生後,接生人員就會將臍帶結紮,切斷。斷臍後,臍帶殘端逐漸乾枯變細、變黑,最終脫落。
  • 寶寶腹瀉、中暑,長溼疹、痱子怎麼辦?這些知識點很重要
    寶寶吃了這些瓜果後,也容易導致腸道感染而出現感染性腹瀉。如何預防夏季腹瀉?合理的飲食結構,是預防寶寶腹瀉的關鍵。家長一定要注意,根據寶寶的年齡大小選擇適合的食物。同時,要注意不要因為寶寶喜歡就放縱口欲,以免因為貪多而導致寶寶消化不良性腹瀉。
  • 冬季穿衣太厚,當心寶寶患上「捂熱症候群」!
    一天凌晨4點多,李女士給兒子餵完奶,擔心孩子受冷,給兒子穿了三件衣服又蓋了三床被子。 結果早上7點,李女士發現孩子面色鐵青、全身大汗,不住地發出嘆氣聲,連忙送醫救治。經過醫生診斷,孩子是患上了"捂熱症候群"。 以上是"捂熱症候群」的典型案例。不少家長總擔心寶寶受涼,但卻沒想過穿太多也會「捂壞」。
  • 預防寶寶常見「高溫病」,這些「知識點」很重要!
    寶寶吃了這些瓜果後,也容易導致腸道感染而出現感染性腹瀉。如何預防夏季腹瀉?合理的飲食結構,是預防寶寶腹瀉的關鍵。家長一定要注意,根據寶寶的年齡大小選擇適合的食物。同時,要注意不要因為寶寶喜歡就放縱口欲,以免因為貪多而導致寶寶消化不良性腹瀉。
  • 預防寶寶常見「高溫病」,這些「知識點」很重要
    寶寶吃了這些瓜果後,也容易導致腸道感染而出現感染性腹瀉。如何預防夏季腹瀉?合理的飲食結構,是預防寶寶腹瀉的關鍵。家長一定要注意,根據寶寶的年齡大小選擇適合的食物。同時,要注意不要因為寶寶喜歡就放縱口欲,以免因為貪多而導致寶寶消化不良性腹瀉。
  • 國外最新寶寶疹子全護理,溼疹,急疹,麻疹,手足口全都有
    先說個重點哇,國內寶寶溼疹可以這麼對待👇👇👇對於溼疹(Eczema)這個最常見的過敏症狀,我有很多話要說。大家不要談激素色變,對於中度以上溼疹寶寶,激素藥膏的利遠大於弊。而且激素藥膏是治療溼疹的一線藥物。
  • 公公婆婆天氣熱也不讓給寶寶減衣服,捂出溼疹了
    寶寶出生第二天就被捂出了紅疹,隔壁床月嫂帶孩子就穿個尿不溼,褲子都不穿,我們家寶寶衣服襪子穿的整整齊齊還被包了個抱被!我躺在床上還插著尿管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只是看著寶寶身上紅通通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後來我老公給我送飯時我叫他抱到醫生那看看,被確診為溼疹,叫我們不要給她太捂著了,嬰兒怕熱不怕冷。
  • 感冒、咳嗽、過敏、發燒,寶寶0-1歲常見疾病整理
    溼疹寶寶的護理:1、患溼疹的寶寶不要洗澡過勤,如溼疹合成片狀,並有些分泌物時,切勿洗患處,以免引起感染、發燒。洗澡水溫不要過熱,避免接觸香皂和其它刺激性物品。2、生活要有規律,保證睡眠,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 寶寶發燒強行捂汗危及生命?30條必看育兒建議!
    寶寶發燒不要捂汗退燒孩子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成熟,產熱大,出汗散熱相對緩慢,容易出現產熱和散熱的不平衡。強行捂汗,容易引起捂熱症候群,危及孩子性命。物理降溫最好的方法是少穿、少蓋、開空調。對於寶寶來說,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是唯一推薦的兩種退燒藥。2.
  • 毀掉寶寶肌膚的「第一殺手」,是父母的3個習慣,孩子溼疹愛生病
    而寶寶的過敏,多半於家長的餵養以及護理習慣有關,導致寶寶溼疹還不說,而且孩子的體質和發育都會被耽誤。毀掉寶寶肌膚的「第一殺手」,是父母的3個習慣,孩子溼疹愛生病1、 過早吃易過敏輔食溼疹是食物過敏的一個症狀,在小嬰兒中比在大兒童中常見。
  • 腹瀉,嘔吐,發燒?寶寶可能是患有這兩個病症,這2個信號得知道
    ,不知怎麼又拉又吐,而且吐出來的東西好大一股味道,這是咋了啊?」胃腸炎其實是夏秋季節比較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大多是由於寶寶進食了細菌或病毒汙染的食物引起的,比如隔夜的飯菜或是掉到地上的食物是最容易造成的!
  • 有一種冷叫「奶奶怕你冷」,別再犯錯了,當心「嬰兒捂熱症候群」
    醫學上,這種病症叫做「嬰兒捂熱症候群」。曾經就有新聞報導,僅100多天的嬰兒因捂熱症候群不幸夭折。>嬰兒捂熱症候群也稱為捂被症候群、悶熱症候群等, 主要是嬰兒因捂、悶或者過度保暖導致的,主要症狀表現是:發熱、大汗、脫水、缺氧、抽搐、昏迷等。
  • 在中國,又一個孩子被捂死了|感冒|嬰兒|寶寶|新生兒_網易新聞
    據一組捂熱症候群患者資料報告,經治療痊癒的佔67%,自動出院(家屬提出出院)的佔4.2%,死亡數佔17.4%,留有後遺症者佔11.4%,後遺症中包括有腦癱、失明、智力落後、癲癇等。
  • 流感高發寶寶發熱、咳嗽、腹瀉該注意什麼?看看兒科醫生的說法!
    醫院都是患兒,待得時間越長,還會增加患病的機率,如果能夠掌握一些寶寶疾病的應對措施,寶寶情況不重的話就能夠自己在家裡處理,寶寶也不用受來回顛簸的痛苦。到底該如何應對一些常見的發熱、咳嗽、腹瀉症狀呢?看看兒科醫生的說法!
  • 感冒發燒、腹瀉、手足口等寶寶秋冬常見病,早知道早預防
    秋季溫度變化快,忽冷忽熱,空氣溼度也降低,寶寶們很容易出現各種疾病。所以今天就總結出幾個秋季常見病給寶媽們,早預防不至於到時候抓狂。呼吸道疾病秋季受冷空氣的影響,寶寶很可能因為空氣變化而引起呼吸道反應,偶爾咳嗽幾聲,這個沒有什麼大礙,家長不用擔心。但如果寶寶咳個不停,家長就需要注意了。
  • 愁懷寶媽們的痱子、溼疹、尿布疹,這樣護理好得快
    炎炎夏日已經來臨,全國各地的氣溫越來越高,家長們最擔心的寶寶皮膚問題也隨之而來:&34;&34;……長了痱子、溼疹、尿布疹,寶寶總是止不住的抓,抓破了怎麼辦?怎麼能讓寶寶舒服點?其實皮疹在嬰幼兒生長發育過程中是很常見的,平時在護理寶寶時多加注意,就可以避免很多皮疹問題。今天小今就教大家一些夏天寶寶皮膚問題的預防、護理小妙招~皮疹分很多種,有溼疹,有熱疹、尿布疹、奶疹……等等。在夏天最常見的就是因為天氣悶熱捂出來的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