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發燒、腹瀉、手足口等寶寶秋冬常見病,早知道早預防

2020-12-22 寶寶知道

秋季溫度變化快,忽冷忽熱,空氣溼度也降低,寶寶們很容易出現各種疾病。所以今天就總結出幾個秋季常見病給寶媽們,早預防不至於到時候抓狂。

呼吸道疾病

秋季受冷空氣的影響,寶寶很可能因為空氣變化而引起呼吸道反應,偶爾咳嗽幾聲,這個沒有什麼大礙,家長不用擔心。

但如果寶寶咳個不停,家長就需要注意了。一般引起咳嗽症狀的疾病有很多,如:上呼吸道感染,氣管與支氣管疾病,肺部疾病和一些其他疾病都會引起咳嗽。

如果寶寶是輕微的咳嗽,家長不需要鎮咳藥物治療。如果是有痰的溼咳,單獨使用鎮咳劑更不利於呼吸道分泌物排出。而是應該使用祛痰的藥物,常見的藥物有沐舒坦(鹽酸氨溴索口服液)和易坦靜(氨溴特羅口服液)。

6歲以下患兒不主張使用中樞鎮咳藥物,6歲以上的兒童可以選用右美沙芬鎮咳(藥典上面有2歲以上的劑量,在醫生認為確有必要使用的情況下才能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含可待因成分的鎮咳藥物禁用於12歲以下兒童。

預防寶寶咳嗽,家長可以從堅持母乳餵養、合理添加輔食、堅持戶外運動、保持清潔、注意房間保溼、家中禁止吸菸、避免過敏、多攝入液體等幾方面來防範。

感冒發燒

寶寶感冒發燒時,是身體和病毒細菌做鬥爭的過程。發燒有助於幫助消滅病菌,所以發燒是寶寶獨自抵抗病菌的一場戰鬥。

如果寶寶發燒在38.5℃以下,一般只使用物理降溫方法,普遍建議是在38.5℃以上,爸媽才可以給寶寶服用退燒藥。(也有一些觀點認為,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很好,也可以等到39℃ 再服用退燒藥)

寶寶患病狀況是否嚴重,不是看體溫的高低,而是看精神狀況;寶寶高熱時不要慌慌張張馬上往醫院跑,最好用適合寶寶的退熱藥先降溫處理再去醫院。

布洛芬和對乙醯胺基酚是對兒童相對更安全的退燒藥,對乙醯胺基酚可用於3個月以上的寶寶,布洛芬只能用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

寶寶發燒時,常見的護理辦法,室內勤通風,保持涼爽,切勿捂熱;物理降溫的另一種辦法是溫水澡和溫水擦浴,但效果要因人而異;多給寶寶補充液體等。

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多發生在10、11、12、1月秋冬寒冷季節,醫學名稱是輪狀病毒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現為腹瀉和嘔吐,先吐後瀉,嚴重的伴有脫水錶現。

多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有來自母體的被動免疫,致使發病率低或病情輕。

部分腹瀉就診的患兒,醫生可能會建議大便常規、大便輪狀病毒抗原檢查及大便培養檢查,懷疑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的患兒可能會抽血檢查。

大便輪狀病毒抗原檢查陽性,可確診輪狀病毒腸炎。輪狀病毒腸炎無特效治療,治療主要是:脫水的預防和治療、發熱的對症治療、飲食以及輔助治療。

常見的秋季腹瀉輔助治療藥物有,益生菌製劑、蒙脫石散、消旋卡多曲和補鋅製劑等。

由於輪狀病毒感染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從排洩物到口腔,細思極恐),所以預防秋季腹瀉要從改善衛生和飲食習慣做起。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發病後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因此被稱為手足口病。常見於5歲以下幼童。

如果家長發現寶寶手心、腳心、肛周、還有口腔裡面出現小皰疹、小潰瘍,或者寶寶同時伴有發熱、煩躁不安或者小寶寶出現流口水、拒食、精神差等情況,都應及時就診。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在沒有併發症情況下,一般5~7天就能自愈。目前還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能對抗手足口病毒。輕症的患兒,臨床上只需對症處理,如患兒有發熱,就退熱處理;如患兒有脫水錶現,可能需要補充液體。

有些患兒口腔皰疹疼痛,可能出現拒食的情況,可進食有營養且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如牛奶、菜粥、麵條等。

不要吃太熱、辛辣刺激食物,溫涼一些的流食可能更好接受。要保證足夠的液體攝入,6個月以上的孩子建議多喝水。加強口腔護理,進食後可用淡鹽水漱口,保持皮膚清潔。

必須強調飯前便後勤洗手,經常吃手指習慣的寶寶更要多洗手。家裡餐具和毛巾不要公用;保持室內經常通風換氣。定期對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煮沸消毒等。

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多發生於兩歲以下嬰幼兒,以6個月到18個月小寶寶最多見。6個月之後的嬰兒首次高熱很多是由於幼兒急疹引起的。

突然高熱,體溫高達39.5℃到40℃,甚至更高,持續不退或有波動,在體溫上升期,少數嬰兒出現高熱驚厥,可能伴有流涕、輕咳嗽、噁心、嘔吐、大便次數增多等表現,但大部分症狀都不太嚴重。

一般高熱持續3-4日時突然降至正常,熱退時或熱退後數小時至1-2日出現皮疹。

皮疹為玫瑰紅色斑丘疹,直徑2-5mm不等,壓之褪色,皮疹主要分布於胸腹部、背部,臀部、頭面部、頸部,部分皮疹可融合成片。

皮疹大約1-2天退掉,不留任何瘢痕,整個病程8-10日。熱退了,皮疹出現了,也就意味著很快就可以康復了。

如果寶寶有流涕、咳嗽、噁心、嘔吐、腹瀉、高燒等表現,醫生可能會針對目前的症狀開一些口服藥物緩解這些症狀,這就是醫學上講的對症治療。只是,如果寶寶症狀不太嚴重,可以儘可能少用藥,尤其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儘量不靜脈輸液。

幼兒急疹一般出疹後1-2日消退,大多不會超過3日,出疹期間無需用藥,會自行消退。幼兒急疹屬於病毒感染,可通過呼吸道傳播,但傳染性不強,在孩子高熱和出疹期,應儘量避免接觸其他嬰幼兒,保守觀點認為,一般出疹後3日左右就沒有傳染的風險了。

通常醫生會告訴家長在高熱時候適當給予退熱藥物。同時注意看護寶寶,注意是否有高熱驚厥的發生。

疾病預防家長一定要牢記:勤洗手、常通風、喝開水、吃熟食、曬衣被。相信家長幫助寶寶堅持做到以上幾點,寶寶一定會遠離疾病噠~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花朵育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網傳新型病毒性腸胃炎 其實是秋冬多發常見病
    原標題:網傳新型病毒性腸胃炎 其實是秋冬多發常見病  南方日報訊 (記者/歐雅琴)新的病毒性腸胃炎正在蔓延?近日,不少東莞市民的朋友圈都在傳諾如病毒的消息,讓人憂心忡忡。記者1月6日從東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諾如病毒並不是新的病毒,其感染性腹瀉也只是一種在秋冬季節多發的常見病,並非如傳言的可怕。
  • 4種防護預防9種兒童秋冬常見病
  • 寶寶首次「發燒」大多發生在這個時間,寶媽要了解,早預防早受益
    而要說寶寶最容易受傷的就是生病,而且寶寶這一生當中一定會有一次發燒的經歷,發燒會讓寶寶更難受,所以我們要先學會預防才行。寶寶發燒媽媽物理降溫結果將娃送進醫院珠珠的女兒在7個月的時候第一次發燒,因為當時媽媽和婆婆都沒在意,認為小孩子發燒感冒很正常自己在家裡物理降溫就可以了。沒必要大獎小怪,珠珠因為沒有帶孩子的經驗就聽取了兩個媽媽的建議,在家裡開始用酒精給孩子擦拭身體。
  • 寶寶反覆發燒,不喝奶吃藥,半夜醫院連環跑,是皰疹還是手足口?
    本來寶寶感冒發燒父母本就心慌意亂,再加上做什麼核酸檢測,這不是弄得人心惶惶嘛!還好,中國的疫情控制有效,自己也不擔心這個問題,就果斷拒絕了做核算檢測,那麼到底寶寶為什麼反覆發燒,發燒後有哪些症狀,你到底了解多少呢?
  • 有效預防秋冬寶寶感冒,你應該知道這6點
    因為秋季的溫度變化無常,小孩子不知道到底該怎麼穿衣服,而且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本身的免疫力也是不如大人的,所以經常在這個季節感冒了。那麼,如何預防寶寶冬季感冒咳嗽呢?你需要這樣做: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秋季溫度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異,但如果因為怕寶寶著涼就將室內門窗緊閉,這樣空氣不流通空氣汙濁,空氣中的病毒細菌就容易侵入孩子的體內,從而出現了病毒感染而導致感冒發燒的現象。
  • 夏季寶寶易腹瀉,症狀區分和應對方法,寶媽早知道
    文丨悠悠炎熱夏季,也是容易壞肚子的季節,尤其是小寶寶,年幼抵抗力差,是腹瀉的高發人群。寶寶腹瀉受罪不說,寶媽們只擔心著急是沒用的,有關寶寶腹瀉的處理方法,要早記下來。3、病毒感染性腹瀉病毒性腹瀉,寶寶易伴有發燒,腹痛,嘔吐,嗜睡等症狀。便便呈水樣或蛋花樣。小寶寶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較多。寶寶病毒性腹瀉,寶媽要及時帶寶寶就醫,耽誤不得,並且要及時補充水份,預防寶寶脫水。
  • 打防疫針後就感冒發燒腹瀉
    網友:我兒子剛滿7個月,過敏性體質,上上周六去打了B肝疫苗第3針,回來後食量大大減少了,原來一天能吃到800ml,現在只能吃到300ml左右,輔食也不肯吃,打針後4天才有大便,接著就感冒發燒,腹瀉,到今天才稍微好了些。
  • 周群化身「周醫生」 《拜託了媽媽》打造秋冬常見病最強防治攻略
    秋冬寶寶生病頻繁 一鍵get最強秋冬常見病防治攻略現在正值換季,又到了媽媽們最頭疼的季節。因為天氣冷暖變化不定,秋冬季孩子們會出現各種常見的流行病。比如流行性感冒和腹瀉等。本周我們也請到了著名兒科醫生黃瑽寧醫生,一起來為大家講解如何防治秋冬季常見的流行病。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流行性感冒。
  • 專家列出寶寶夏天高發疾病,媽媽們早知道早預防
    高溫高溼也是一些病原體的滋生地,寶寶的抵抗力比成人差很多,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寶媽們千萬需要注意。很多寶媽不知道寶寶夏季都有哪些高發的疾病,下面專家列出寶寶夏天高發疾病,媽媽們早知道早預防!傷寒傷寒和副傷寒,是由傷寒或副傷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
  • 秋季腹瀉早知道!避免寶寶受腹瀉之苦!
    如何預防秋季腹瀉?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腸疾病。好發於十月到次年的二月份,高發人群為六月齡到兩歲寶寶。輪狀病毒的傳播方式為糞——口傳播。典型症狀為嘔吐和腹瀉,大便為水樣和蛋花湯樣,可伴有發燒和上呼吸道感染。
  • 腹瀉,嘔吐,發燒?寶寶可能是患有這兩個病症,這2個信號得知道
    7、8次,後來我一摸她額頭,好燙,趕緊給量了體溫,竟然還有點發燒,這是咋了?」「我家寶寶今天一大早的寶寶有時候感冒了,不僅會出現咳嗽,發燒這些感冒症狀,還會上吐下瀉,這是為什麼呢?>◆胃腸型感冒如何預防?
  • 寶寶秋季腹瀉如何鑑別及預防?
    秋季來臨,注意預防寶寶秋季腹瀉!秋季腹瀉是幼兒常見的腹瀉疾病,家長們一定要學會鑑別秋季腹瀉與普通腹瀉的差異,及早預防寶寶秋季腹瀉問題。秋季腹瀉是指由輪狀病毒引起嬰幼兒腹瀉,是最常見的一種幼兒腹瀉。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因常發生在秋冬季節所以被稱為「秋季腹瀉」,但並不表示秋冬發生的腹瀉就是「秋季腹瀉」,而秋季腹瀉也不僅僅只是發生在秋季。
  • 感冒發燒不要緊? 早用連花清瘟平安過年!
    感冒發燒不要緊? 早用連花清瘟平安過年!讓人產生感冒的原因也是多樣的,有的人是風寒,有的人是風熱,也有一些是因為病毒感冒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流感。冬季是流感的高發季節,全國各地的人流量的更迭也促使流感的發病率提升,而且受傳統思想感冒發燒不要緊的影響,有很多人得了流感也不自覺,還以為是普通感冒,結果造成了嚴重後果。現在也快過年了,我們大家一定要重視,我們一起平安過年。
  • 「育兒園」秋冬季如何預防寶寶感冒?
    秋冬季如何預防寶寶感冒?秋冬季節,天氣越來越冷,稍有不慎,小寶寶們便一個接一個中招了——發熱、流涕、打噴嚏、咳嗽……家長心力交瘁,殊不知,這就是每年秋冬季節讓兒科門診人滿為患的最大魁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感冒」。
  • 寶寶感冒後的護理及預防?
    嬰兒感冒是常見的疾病,嬰兒還處於生長發育期,抵抗力較弱,父母應該注意嬰兒感冒的預防和護理,下面介紹日常生活應該注意的事項。 一、預防感冒,避免忽冷忽熱,保持空氣清新溼潤,提高抗病能力。 二,判斷感冒流鼻涕,打噴嚏不一定是感冒,加強觀察,去除病因,診斷比吃藥重要百倍,一定要對症下藥。
  • 寶寶第一次「發燒」大約集中在這個年齡段,早知道早準備
    寶寶們生病的最大症狀就是「發燒」,不發燒還好,一旦發燒,家長就先不淡定了。寶寶什麼時候會出現第一次「發燒」?雖然「發燒」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但是每個寶寶都要有這樣的經歷。寶寶們基本上第一次發燒會出現在6個月以後,有的是六七個月的時候,有的是七八個月的時候,有的可能會更晚一點。
  • 冬季寶寶感冒發燒咳嗽,先弄清楚病因很重要
    作者:寶寶知道 心若繁星奈何我的感冒還沒好,寶寶又有點發燒。搞不好就是被我傳染的。不過,還好。在我寫文的時候溫度慢慢下降了。今天來說一說冬季常見病--感冒。 不過現在對於流感病毒出現了流感疫苗,可以起到預防作用。寶寶可以選擇接種疫苗來預防流感。其實感冒病毒就在我們身邊。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就可能被感染。所以平時要注意多喝水,勤洗手。開窗通風。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科學合理安排飲食、運動和作息。就可以很好的預防感冒。適用於大人和寶寶哦。
  • 秋季寶寶常見病,應這樣做好家庭護理,收藏
    接種手足口疫苗一定程度上能預防手足口病,但不意味著接種疫苗後,一定不得手足口病。大部分寶寶患手足口病都是輕型的。而我們一般接種手足口疫苗,主要是為了預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型手足口病。Q2:學齡前兒童,怎麼預防一些兒童常見病?答:飲食上不迷信某種單一的食物或營養素。吃豐富的食物,肉蛋奶類、新鮮的蔬菜水果、穀物等都要涵蓋,儘量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全面均衡的攝入營養。
  • 健康小課堂丨秋冬季如何預防寶寶感冒?
    原標題:秋冬季如何預防寶寶感冒?秋冬季節,天氣越來越冷,稍有不慎,小寶寶們便一個接一個中招了——發熱、流涕、打噴嚏、咳嗽……家長心力交瘁,殊不知,這就是每年秋冬季節讓兒科門診人滿為患的最大魁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感冒」。
  • 門診輸液被叫停,這4種常見病,寶寶無需輸液
    我們知道,很多家長都熟悉了這樣的看病模式:孩子感冒發燒了,趕緊去醫院掛個水消消炎;有點頭疼拉肚子了,去醫院掛個水止疼止瀉;要是孩子身體虛弱想補補,去醫院掛個葡萄糖增加點體力......所以,一入秋冬,或者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肆虐的時候,各大醫院兒科門診就變成下面這種情況:對於輸液,中國人幾乎是習以為常了。據統計,國際上每年每人 2.5~3.3 瓶的平均水準,到了我國就變成 8 瓶!然而,最近一個重磅新聞引起了多方關注:「吉林省十多家醫院取消了成人普通門診輸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