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列出寶寶夏天高發疾病,媽媽們早知道早預防

2020-12-20 寶寶知道

夏天來了,由於潮溼和高溫的影響,夏天仍然是感染和過敏發生率高的季節。 高溫高溼也是一些病原體的滋生地,寶寶的抵抗力比成人差很多,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寶媽們千萬需要注意。很多寶媽不知道寶寶夏季都有哪些高發的疾病,下面專家列出寶寶夏天高發疾病,媽媽們早知道早預防!

傷寒

傷寒和副傷寒,是由傷寒或副傷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傳染源是病人和帶菌者,多發於夏、秋季。兒童和青壯年發病較多,主要症狀是全身不適、類似感冒症狀、發熱、食慾不好、頭痛等,胸腹部可有紅色疹,肝脾腫大。

痱熱

痱毒好發於頭、面、頸等部位,該病發生多由嬰幼兒皮膚不潔、營養不良、抗病力差和痱子被抓破感染所致。防痱毒首先要做好消暑降溫工作,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對形成痱毒者,要及時應用抗生素,病變處用75%酒精消毒。

脫水熱

有些寶寶不明原因地哭鬧不停、煩躁不安,同時有脫水及發熱現象,有時體溫可達到39℃,這就是脫水熱。此時應補充足量的水分,患兒體溫就會迅速下降,切忌給寶寶亂用退熱藥。

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疾病,以結腸化膿性炎症為主要病變,並以全身中毒症狀、腹痛、腹瀉、膿血便等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可驚厥、昏迷、休克。全年發病,夏秋季多見。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傳染病。水痘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傳染性強,主要通過病人唾液飛沫傳染,亦可通過被患者汙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間接傳播。水痘初起時可現微熱、全身不適,發熱的同時或1-2日後,軀幹皮膚分批出現丘疹、皰疹與結痂。本病一般預後良好,極少數人出現嚴重併發症。部分病人恢復後體內可潛伏病毒,成年後某些誘因可引起復發成為帶狀皰疹。

風疹

風疹,是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過空氣飛沫進行傳播,多感染幼齡兒童。風疹多以低熱、全身皮疹為特徵,常伴有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皮疹於發熱後很快出現,呈紅色或淡紅色斑丘疹,多見於面部及軀幹。皮疹2-3天消退,一般不留色素沉著。患兒全身症狀輕微,疹退時全身症狀亦漸消退,但腫大的淋巴結需數周后才能完全恢復正常。

暑熱症

該症多見於體質較弱或大腦發育不健全的寶寶,主要症狀是高熱。患兒大多不出汗,且伴口渴、尿多、食慾缺乏、面色蒼白及煩躁不安等症狀,病程可持續1-2個月。應及時給寶寶多餵些淡鹽涼開水,經常用溫水洗澡。對體溫過高或煩躁不安者,可酌情給予解熱鎮靜劑,亦可取蠶繭20隻、紅棗20枚,煎湯代茶飲,對解除暑熱症有較好效果。

是不是對這些高發疾病有所了解了呢?下面,寶媽們都開始預防起來吧,保護寶寶健健康康的成長!

圖文來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夏秋交替,寶寶最容易患上4種病,家長們早知道早預防
    此外,很多疾病也在此時進入高發期,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小寶寶而言,可謂是「危險重重」。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夏秋交替季高發的兒童病,早知早預防!夏秋換季時,寶寶易患的四種疾病一、上火秋天空氣乾燥,如果不注意給寶寶多餵水,寶寶就很容易上火,孩子會出現流鼻血、便秘、口腔潰瘍等症狀。
  • 夏秋交替,寶寶最容易患上的4種病,家長們早知道早預防的
    此外,很多疾病也在此時進入高發期,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小寶寶而言,可謂是「危險重重」。  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夏秋交替季高發的兒童病,早知早預防!  夏秋換季時,寶寶易患的四種疾病  一、上火  秋天空氣乾燥,如果不注意給寶寶多餵水,寶寶就很容易上火,孩子會出現流鼻血、
  • 立秋後養娃,稍不留神就踩到「3大疾病坑」,媽媽早知道,早預防
    一場秋雨一場寒,每年一過立秋,天氣就會越來越涼,媽媽們帶娃隨之而來也需要注意更多。而且除了氣溫的變化外,孩子自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極易受到流行性傳染疾病的侵襲,尤其是再過一段時間便到開學季,人多眾雜,互相感染的機率將大大增加。那麼這種季節交替、溫差大,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問題呢,據統計數據表明,我們8月份醫院兒科就診患者中,這幾種疾病的兒童患者居多,所以媽媽們要當心,入秋後帶娃最容易踩這三大「疾病坑」。
  • 流感高發季節 這些預防知識早知道
    今年秋冬季我國將面臨流感新冠雙流行的挑戰,為了降低因新冠和流感合併感染引起的人群死亡率,多位專家指出,目前最有效的預防辦法是及時普遍接種流感疫苗,提高人群流感疫苗接種率,可以緩解新冠防控壓力。在當前的新冠疫情下,公眾如何有效的預防流感,這些預防知識要早知道!
  • 感冒發燒、腹瀉、手足口等寶寶秋冬常見病,早知道早預防
    秋季溫度變化快,忽冷忽熱,空氣溼度也降低,寶寶們很容易出現各種疾病。所以今天就總結出幾個秋季常見病給寶媽們,早預防不至於到時候抓狂。呼吸道疾病秋季受冷空氣的影響,寶寶很可能因為空氣變化而引起呼吸道反應,偶爾咳嗽幾聲,這個沒有什麼大礙,家長不用擔心。但如果寶寶咳個不停,家長就需要注意了。
  • 父母們注意了:這5種疾病有可能遺傳給孩子,早知道好預防
    作為父母來說都會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健康康的,沒有疾病的危害。可是對於本身就患有一些疾病的父母來說,就會無比的擔心自己的痛苦會遺傳到孩子的身上。因為孩子和父母是緊密聯繫的,他們會遺傳父母的樣貌、性格、脾氣等等,很多東西都是遺傳自父母;那麼父母的疾病會不會也遺傳到孩子身上呢。
  • 冬季流感高發,寶寶們該如何預防?
    hi ~親愛的寶爸寶媽們,冬季是流感的高發季節,那麼寶寶們應該如何預防呢?01什麼是流感?流感全稱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也是一種傳染性極強、傳播速度極快的疾病。由於嬰幼兒免疫功能較差,患流感後容易引起如喉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腦炎等併發症,所以更需要寶爸寶媽們提高警惕。每年秋冬季是流感的高發期,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做好寶寶的流感預防工作。
  • 為了降低寶寶過敏的概率,媽媽們要提前了解過敏知識,做到早預防
    輔食添加的過程容易出現過敏,過敏症狀如果嚴重的話會影響生命,所以,為了降低寶寶過敏的概率,新媽媽們要提前了解有關過敏的常識。食物過敏的高發年齡階段,特別是4~6 個月的寶寶,過敏體質的寶寶-般都會對蛋白質性的食物過敏,引起過敏的常見食物有牛奶、雞蛋、花生、大豆、魚及各種食品添加劑等。
  • 0~1歲寶寶會面對的9大「危險」,媽媽要多留心,早發現早預防!
    從早期發現寶寶的先天性疾病,到生活中預防各類意外,劉大夫所分享的每一條事項,背後都是一起令人惋惜並沉痛的病例,值得父母去重視。Parents專家 劉婷婷北京兒童醫院急診外科醫生,兒子8個月。平時在工作中看到很多的病例,深感痛心。其實,父母多加留心,很多疾病可以早發現,很多意外可以早預防,希望把這些心得跟更多父母來分享。
  • 可威磷酸奧司他韋早用早獲益,流感疫情高發警惕流感相關性腦病!
    近日,一則《「感冒」第三天,5歲娃進了ICU並腦壞死,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的新聞刷爆了網絡,令無數家長嘆息之餘心驚不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感冒」怎麼會進了ICU?「感冒」又為什麼會腦壞死?據媒體報導,前不久,5歲的小莉(化名)從幼兒園回來後老說冷,媽媽量了體溫後一看,39℃!
  • 如何預防產後乳房下垂?孕產期媽咪早知道早預防
    作者:寶寶知道 奶牛媽媽產後恢復大家好,我是奶牛媽媽創始人聶維維,我專注於女性產後康復領域的研究工作。很多媽媽都在困惑,給孩子斷奶後,豐滿乳房如「魔術」般消失,乳房非但不再挺拔,反倒比孕前還小。有媽媽形容乳房從哺乳期的蒸雞蛋一落回到了煎雞蛋狀態,又乾癟又縮水而且下垂得像個袋子,這是為什麼呢?那麼怎麼預防和應對產後乳房下垂呢?
  •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基因檢測: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
    每個寶貝都是天使 寶貝的健康是所有爸爸媽媽的心願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作為三級預防 給孩子更貼心的呵護 我國是出生缺陷的大國,我國每年的出生人口約為1600萬到2000萬之間,出生缺陷發生率達到
  • 秋冬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寶媽們得提高警惕!
    秋冬季節由於晝夜溫差大、氣溫低,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兒童由於年齡小,免疫系統未完全發育完善,抵抗力較弱,是呼吸道疾病侵害的主要人群之一。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氣管炎及肺炎等。寶寶一旦「中招」,寶寶痛苦,寶媽們更痛更苦,所以寶媽們得防患於未然,做到早知道,早預防。
  • 眼癌早知道!給寶寶照相多看一眼
    大家都知道,在暗處開啟閃光燈照相,照片中的人物通常會「紅眼」。
  • 夏天新生兒多久才能出門?專家:記住這個時間,千萬別早了
    我的鄰居阿靜回答道:「寶寶都24天了,抱出來沒什麼問題的,再說現在是夏天,早抱出來也沒關係。」其實很多夏天出生的寶寶,都會被媽媽早早抱出來,那麼這樣做真的對嗎?寶寶出生後,這個時間後再出門!但是也有專家說,在夏天,新生兒出生半個月後就可以外出曬太陽。1)那麼到底誰說的對呢?其實什麼時候抱孩子出門,還要取決於這幾個條件,有沒有滿足。
  • 有一種痛叫產後漲奶痛,新手媽媽早知道早預防
    生大寶的時候我是剖宮產的,就在我生完孩子的第二天,有一個年輕的媽媽也生了。當時寶媽的身邊只有她老公一個人,不過幸運的是她老公很貼心,一直跑前跑後的照顧著寶媽和寶寶。那個寶媽順產後的第二天就已經開始下奶了,而且來的特別多,寶寶一個人根本就喝不完。
  • 胰腺疾病的表現?5種人或是高發人群,早發現早排查
    你知道癌王是哪種嗎?不是肝癌,也不是肺癌,雖然它的發病率不是最高,但是它卻容易惡化,一被發現常是晚期。它就是胰腺癌,主要與遺傳、不良飲食習慣、慢性疾病等因素有關。但這仍不足以讓它被稱之為「癌王」。總之,胰腺癌是一個特別可怕的疾病,若想預防胰腺癌,最好的方法就是早發現。所以,大家在平時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習慣,防止胰腺癌的發生。尤其是這5類人,他們是胰腺癌的高發人群,平時需要多加注意。
  • 胎兒停止發育,準媽媽出現胎停?原因是什麼,孕媽早知道早預防
    對於準媽媽來說,最大的心願莫過於孩子可以順利出生,因此當出現胎停時,很多孕婦都無法理解。自己已經非常注意了,為什麼還是會出現胎停呢?這裡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可能會導致胎停的原因,供大家參考,孕媽早知道早預防。1、年齡原因胎停有可能是因為年齡因素導致的,高齡產婦往往更容易出現胎停。
  • 影響胎兒發育的四個指標,早發現早預防,準媽媽們要知道
    十月懷胎是孕媽與寶寶的朝夕相處,日日夜夜的陪伴才等到分娩那一刻與寶寶的相見。可是如何知道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到底是怎樣的情況呢?這幾個方面寶媽們可以參考,幫助你接收來自寶寶的信號,了解他的發育狀況。胎兒指數胎兒指數有一個固定的計算公式,(宮高值釐米-3*月份十1),這個數值可以幫助媽媽們了解胎兒的發育狀況。數值大於3說明寶寶目前發育良好,數值低於正常指標則意味著胎兒發育遲緩,孕媽們就要及時向醫生尋求幫助。
  • 伊可新專家提示:牢記這個小秘訣,寶寶眼部問題早知道!
    儘管父母們勞心勞力,但還是有些問題防不勝防。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約有100萬盲童,其中30%-72%是可以避免的。可寶寶那麼小還不會表達,怎麼才能及時發現眼睛出了問題呢? 眼部問題早發現:1遮2看3不能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眼部狀態,來及時地發現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