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刑事案件為什麼要請專業律師?這是我見過的最好回答

2021-02-19 景來律師

前幾天看到一篇《檢察官眼中的辯護律師》文章,感觸頗深!文中主題主要圍繞作者所經辦的案件中見到的專業與非專業,盡責與應付型辯護律師的一個比較。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對專業和盡責律師的敬意,對不專業和應付型律師的輕視。文中觀點雖為一家之言,但也不失一定的客觀性。剛讀完此文就有也寫一篇《律師眼中的辯護律師》的衝動,但仔細一想我哪有資格去評價同行,永遠都不夠格,永遠也不會。 

我是七年前拿到的律師執業證的,老天好像對我這個剛入行的新人特別眷顧,當天就陸續來了四撥客戶,我就把這四撥客戶分別介紹給了我們律所相對應較專業的律師接待,當天就籤了二單,一單民事案件一單刑事案件,這樣我就有機會參與到我不同客戶不同種類案件的代理中,這是我執業生涯也可以說真正接觸法律實務的開始。

 

執業前期有兩個案件對我影響非常深刻,一件是民間借貸含有一起投資的糾紛,一件是勞動糾紛。那單民間借貸現在回憶起來都算是較複雜的案件,不過聽當事人說他給某某領導打過招呼,我就信心十足的去開了庭,開庭過程中因為按他人的交代說話,結果好好端端案件打輸了。輸了這個案件讓我非常難過,為自己沒有能力為當事人挽回損失,為自己沒有能力還原案件的真相,更為自己明明可以憑自己意志和思路做的事非要聽信他人,迷信權力而懊悔。

 

另一個案件是代表企業代理一起勞動糾紛,對方是一名懷孕的孕婦,案件的真實情況大概是因為這名婦女懷了孕從事不了原來工作,老闆決定辭退,老闆實際上也願意做點補償,但因為費用問題沒有達成一致,最終這名孕婦起訴了這家企業。訴訟是有技巧的,在法庭上我閉著眼睛把她主張全部否定了,讓我沒想到的是法庭竟然當庭裁決,駁回她的全部訴訟請求。那一刻看到她無助和失望的眼神,我真想走過去跟她說聲:對不起!

 

這兩個案件也讓我得出兩條結論:一是不要迷信所謂的「關係」。二是不要成為他人的幫兇。民事案件有對立雙方,贏官司的一方不一定就是該贏的一方,讓不該贏一方贏了官司另一方就會失衡,如果是律師幫了不該贏的一方贏了官司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位律師就是「幫兇」,我不想做這樣的幫兇。這兩個案件也徹底的把我打跨了,我變得困惑和迷茫,我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學法律那麼多年究竟是為了什麼?做律師價值又在哪裡?

 

西方有句諺語:上帝給你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好在我代理的刑事案件中沒有出現過發怵、抗拒等心理障礙,更神奇的是除了普通的刑事案件很多人都找我這個剛執業不久的菜鳥,竟然還有一定級別的官員受賄案也找我,而且還包括當時在國內外轟動一時的國內第一例p2p非吸案,湖南臨武城管瓜農秤砣案等,這些影響重大案件主辯律師雖然不是我,但我大多參與了全程,就這樣我和刑辯律師結下了緣。

 

今天寫的題目叫《專業辯護律師在有些刑事案件中的重要性》,為什麼要強調有些刑事案件專業律師的重要性呢?在我看來律師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既不要誇大,也不能否定。有些案件單純結果看,絕大部分都有律師存在的價值,也有少部分我認為是沒有價值的,還有些案件是離不開律師的。

 

什麼案件算是離不開律師的案件?一般來說都是相對複雜的案件,辦案機關無法在短時間內認定或沒有把握認定的案件。當然但不限於包括是否構成犯罪,構成此罪還是彼罪,涉案金額大小等等,對於了解刑事案件的人都知道,其實這類案件在整個刑事案件中佔的比例還是很大的,下面我重點闡述這類刑事案件離不開專業刑事辯護律師的理由。

 

首先從時間上講:我們國家的司法現狀總的來說都存在案多人少問題,有些地方更是一個法官一年審理二三百多個案件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他們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對每一個案件尤其的細節做到心中有數,對於一些複雜的刑事案件,不管是法官還是檢察官他們都很期盼有位負責任的專業辯護律師來幫他理清思路或案情,從這個角度講,這些案件的主導者實際不是法官和檢察官,而是律師。

 

其次在專業問題上:認定一個案件是否犯罪,除了要從刑法分則條文中去找,也要結合刑法總則是否具有社會危害性,還要從生活中去找,我們把它分為三個層面。絕大部分法律人都停留在第二個層面,實踐中機械司法,書生辦案並不少見,有些案件註定要有專業的辯護律師參與才能確保案件的公正性,其潛臺詞是優秀的律師其實很多法官也會把他當作老師。

 

第三從辦案人員思維角度看:辦案機關作為公權力機關,他們代表的往往是受害人或國家,他們的辦案思維往往有偏向有罪推定的習慣,律師代表的私權利,他們的職責是維護當事人利益。具體到一個案件,專業律師的出現可能會給辦案機關辦案帶來障礙,也不排除可能為少數人脫罪,儘管如此,兩權相害取其輕,專業律師的出現為防止冤假錯案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綜上,我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專業辯護律師在有些案件的重要性,為什麼要強調專業的不可替代性?那是因為中國法律博大精深,唯有專業才有可能儘量還原法律精神的本身。

 

因故,景來律師公眾號版面暫做一些微調,熱點新聞及評論會分流到景來律師公眾號的副號《徐州劉景來律師》推送,歡迎大家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瀏覽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刑事案件什麼時間請律師最好?
    刑事案件關乎當事人的財產、自由乃至生命,一旦遭遇,寢食難安。這種情況下,當事人需要求助於專業人士——刑事律師。那麼,在什麼時候委託刑事律師是最好的時間呢?答案必然是:越早越好。第一,亡羊補牢。當刑事案件發生時,很多當事人或家屬會糾結到底要不要請律師,猶豫之時可能延誤辯護時機,因為在你觀望的時候,偵查機關已經開展了大量的偵查工作。就目前的司法實踐來看,雖然僅有「口供」不能定罪,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對定罪量刑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字之差,謬以千裡。面對偵查人員的訊問,不少犯罪嫌疑人會驚慌失措、詞不達意,甚至出現與事實不符、對自己不利的供述。
  • 刑事案件為什麼一定要請律師?
    刑事案件為什麼要請律師?在刑事案件中律師又有什麼作用?請律師對自己是否有幫助? 行仁律師表示:刑事案件分三個階段,公安偵查階段、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法院審判階段。越早委託律師對案件的最終結果越有利,在公安偵查階段,或者人一被拘留就委託律師介入效果最好。
  • 網友提問:為什麼刑事案件不建議請律師?
    我這樣告訴你,刑事案件必須請律師,民事案件可以不請律師。01刑事案件程序嚴格,除了律師外其他人見不到嫌疑人刑事案件往往是社會影響惡劣的案件,造成的後果一般很嚴重,自古以來刑法都是最為嚴厲的處罰。但在刑事案件中,因為犯罪類型的多樣化,犯罪情節的認定,犯罪細節對定罪量刑的影響都是不可控的,一個常人看來很小的細節,有時足以讓嫌疑人多坐幾年牢。所以,面對複雜的案件情況,請律師介入,用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法律經驗為嫌疑人在法律上爭取利益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 刑事案件中,什麼時間請律師對自己最有利?
    作者:鄒玉傑律師九章刑辯創始人,金亞太優秀刑事律師,亞太刑事司法研究所副所長。前段時間在悟空問答上,受人邀請回答過這麼一個問題——在刑事案件中,從偵查審查起訴直至審判階段,究竟哪一個階段請律師最合適、最有效果?
  • 刑事案件到底需要請律師嗎?刑事案件中律師的作用
    首先拋出問題,很多人對律師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是持懷疑態度的,認為刑事案件請律師無用。比如:「花了這麼多錢找律師結果還是判了重刑,找律師有什麼用?」;」我和XXX認識,找律師還不如找關係。」,這大概是他們的心聲。
  • 家屬被刑事拘留後,為什麼要委託專業的刑事律師?
    編輯:左岸很多家屬在自己的親人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後,都會想到要趕緊去找律師,那到底為什麼在親屬被刑事拘留後,要去委託專業的律師呢?其原因在哪裡?第一個原因在於,偵查階段,只能委託律師在當事人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後,此時案件正處於偵查階段,家屬是無法跟當事人聯繫、會見的,《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
  • 刑事案件,這樣的律師請不得
    人們通常會問像我這樣的行內人,什麼樣的律師是好律師,什麼樣的律師值得請。好律師的標準難以界定,不同案件適合不同的律師,但是我可以給你一些建議,這樣的律師不能請。擺攤的律師輕易不要請。擺攤的律師執業區域大多圍繞在看守所旁邊,錦旗、橫幅滿天飛,時刻標榜著「專業辯護」。
  • 刑事案件,請律師到底有沒有用?
    ,之所以會產生請律師到底有沒有用的疑問,歸根結底還是擔心一個問題,即:刑事案件請律師介入會不會影響到案件結果? 我想用法律規定來回答: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 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 為什麼一般律師不喜歡做刑事案件?或不以刑事案件為主業?
    作者:凡人之壁啊來源:知乎一,刑事業務收益相對降低,這是最主要的原因。這點在日本也是一樣。雖然為了節目效果電視劇都喜歡以刑事辯護做背景但是實際上多數律師心裡還是偏向於做商事案件。之所以說收益「相對較低」是把刑事業務與商事業務、金融證券類業務相比。
  • 家人涉及刑事案件怎麼辦?要請律師嗎?
    犯罪事實很清楚,還有必要聘請律師嗎?犯罪事實,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法律術語,其中包含一系列要素,例如危害行為、行為對象、危害結果、因果關係與結果歸屬等一系列構成要素。即使犯罪事實得到確認,所犯罪名的的適用性(不同犯罪,適用的刑罰也可能會有所不同)和量刑也可能存在問題。
  • 家人涉及刑事案件怎麼辦?要請律師嗎?
    換句話說,律師的辯護點通常是多層次和全面多角度的。儘管犯罪事實是刑事案件中最重要的部分,但並不能涵蓋所有內容。筆者曾解釋過,決定刑事案件判決結果的因素包括案件的事實,委託律師的時間,處理案件的人員的水平,律師的水平以及刑事司法政策這五種。
  • 刑事案件應該在什麼時間委託律師呢?
    我國刑事案件一般分為三個程序階段,即偵查程序、審查起訴程序和審判程序,這三個階段中律師的工作重點也有不同的傾向。一些當事人對刑事案件法律程序不了解,也不重視委託辯護人(律師)的權利,放棄委託辯護人(律師)實際上往往放棄了一些合法權益,耽誤了對自己有利的辯護時間和機會,最終導致案件的刑罰(罪名)和量刑(刑期)結果不理想。很多犯罪嫌疑人的家屬經常問我:「孫律師,什麼時候聘請律師辯護效果最好?」我的回答是:「越早越好!」
  • 上海靜安最好的刑事辯護律師-專業資深馮亞偉律師。
    上海靜安最好的刑事辯護律師表示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的刑法規定、從輕減輕處罰的諮詢。與本案有利害關係的偵查人員申請迴避的法律規定。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涉嫌罪名的提問如實坦白及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拒絕回答的權利。犯罪嫌疑人有要求自行書寫供述的權利,對偵查人員製作的訊問筆錄有核對、補充、改正、附加說明的權利以及在承認筆錄沒有錯誤後應當籤名或蓋章的義務。
  • 刑事律師如何做好法庭發問
    金翰明:詐騙犯罪案件辯護律師、廣強律師事務所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秘書長肖文彬:詐騙犯罪案件辯護律師、廣強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暨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很多人質疑國內刑事案件的庭審不如國外的庭審激烈、煽情,是我們的律師不如國外的專業?這倒不盡然。
  • 刑事案件到底有沒有必要請律師?
    編輯:左岸刑事案件是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的一系列訴訟活動,很多人對於刑事案件是否有必要請律師爭議頗多,那麼刑事案件到底有沒有必要請律師呢?相信有一部分人認為刑事案件大部分都是由國家機關來進行偵查、起訴、審判,其擁有收集證據的技術、手段往往是普通人沒有的,這種情況下想要跟國家機關對抗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律師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更不可能改變審判結果,所以請律師沒有必要。但是在刑事案件律師真的發揮不了作用嗎?
  • 刑事案件,「關係」重要還是專業律師重要?
    於是他們便根據這種生活經驗、所見所聞形成了一切都要靠關係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但刑事案件卻是例外,有其獨特的性質與規律在起作用,尤其是高壓反腐大規模推進的現在,關係運作更無存身之地。為什麼?因為刑事案件的性質不同於經濟案件,更不同於社會日常事務。
  • 刑事案件中,如何對待偵查階段的律師會見?
    這就來到了本文要闡述的問題:刑事案件中,如何對待偵查階段的律師會見?這可能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之所以老生常談,是因為它一直是一個「問題」。作為一名專業刑事律師,常年與刑事案件為伍,今天就來跟大家叨叨,「偵查階段的律師會見」中的那些事兒。
  • 有關刑事案件什麼時候找律師最合適?
    如果把刑事案件比喻成生了癌症,等案子到了法院再請律師,就好比是得了癌症晚期才想起來去請醫生——是也有治好的例子,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就是回天乏術——但是即便如此,請個律師,肯定也比不請律師要強。 難道家人得了癌症,就讓他死死掉算了嗎?——不,人該盡的力,總還是要盡的。
  • 刑事案件請一個律師辯護要花多少錢律師費
    當事人或當事人近親屬在找律師的時候,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請一個辯護律師需要多少錢、律師收費可有標準等關於費用方面的問題。今天,本律師結合我們安徽省的實際情況來簡單談一下律師收費的問題(個人感覺這也是律師行業諱莫如深的話題,寫這個文章可能要得罪不少律師同行,請原諒我的實話實說)。
  • 為什麼說刑事律師的專業辯護具有不可替代性
    正如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上也沒有技能完全相同的兩位律師,每一位律師的履歷、天賦悟性、專業技能具有專屬性、各不相同的,因此,刑事律師的專業技能(專業辯護)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只有高水平的專業律師才是案件操作的最佳實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