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來越多的小學生上輔導班?是因為老師水平與教材不匹配嗎?

2020-12-22 楊楊精彩說世界

現在小學生上補習班的越來越多,有不少家長對學校的老師的教學水平提出質疑,是因為現在老師的教學能力和教材不匹配嗎?為什麼僅僅是學習基礎知識的小學生都要上補習班了呢?

就教材而言,雖然經過多次改版,但難度並沒有太大變化,因為都是有多年經驗的專家團隊整合的結晶,與小學老師的能力絕對是匹配的。但為什麼好多孩子還會去上補習班呢,這是因為現在的考試內容與教學內容有偏離脫軌現象,許多地區級別的教研人員以偏難、怪題、看不懂的問題、繞八圈才能讀懂的提問來顯示自己的能耐。更嚴重的就是小學考試以初中水平為準,初中考試以高中內容為準的情況。在校老師要面對全班層次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學生先將課本上的任務完成,並沒有太多時間去將優生提高到不屬於他們學段的水平,而差生又是各有各的不會,怎麼辦,孩子只好上輔導班補充了。

再說學校老師的水平,現在基本上能進小學當老師都是本科及以上學歷,只有極少數的是大專學歷。當然學校現有的很多老教師可能是師專出身,但是那個年代的師專也是學習的佼佼者。現在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教材難度對老師而言是足以駕馭的。究其原因,廣大小學生積極參與各種補課的根源還是在於學生及其家長。

參與補課的目的大概有如下幾種情況:

補差。老師面對一個班的學生,講述的內容與方式都是一樣的,但是教出的學生卻參差不齊,自然有第一名就有第二名也會有最後一名,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孩子考了最後一名就說是老師的問題,首先應該從孩子自身找原因,除了生理原因(比如智力發育晚)一般來說大都跟學習習慣有關係。有的孩子自學能力差,在課堂上總是跑神、做小動作等,回家也不能積極主動的完成作業,然而父母出於多種原因無法輔導孩子,所以輔導班就成了學生的最優項與必選項,無論孩子想不想學,家長都會把他送到補習班。

提優。其實不只是成績不好的孩子才去上各種學習班,現在越是好學校的好學生,報輔導班的越多,有一些是孩子自願的想要多學習一些知識,有的是報一些樂器、畫畫等興趣班,但是也不乏一些家長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強制為孩子報奧數班、外語班等。

作為家長的你,會為自己的孩子報輔導班嗎?又是出於什麼目的呢?

相關焦點

  • 讓家長們徹底凌亂的小學生課後輔導班到底上還是不上?
    現在小學生課後輔導班的瘋狂,讓新一代的8090後家長患上了選擇綜合症,由於信息既繁雜又不對稱,擔憂的問題不止一兩個。上之前,究竟要不要去;決定去,究竟去哪家;確定後,報哪一門,價錢高不高,離家近不近,老師好不好,孩子能不能聽進去……無數家長在這無數問題之中也近乎瘋狂。
  • 輔導班老師和學校老師,誰的水平更高?
    當她走到家附近的時,她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站在門口張望……"一周上1次課和每天都要上課比起來,孩子的成績到底依靠誰呢?我想答案不言而喻。身為老師多年,總會遭到各種誤會和和不理解。甚至有些補課機構肆意抹黑我們教師團隊,諸如"學校老師都是上課不講下課講。"
  • 中小學生的假期:輔導班生意火爆,你家孩子上輔導班嗎
    二、學生上輔導班比例有多高(以筆者所在的小縣城為例,大城市比例會有所提高)?1.小學生大約40%,參加過外語、奧數、作文等與文化課相關的輔導班。他們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聽不懂沒關係,可以上輔導班再學,久而久之,會導致孩子在學校的課堂上不認真聽課,甚至不聽課,把學知識的希望寄託到輔導班,產生了對輔導班的「依賴心理」。
  • 小學輔導班有必要嗎,勞力傷神?還是事半功倍?
    在小學生階段,很多家長都傾向於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興趣班等,但是,這些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嗎,結果肯定是否定的,所以,要找到符合孩子發展的方式,在這一個階段,需要讓孩子多參加體育運動,這樣才是對於小學生最好的教育,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各種知識,在中學一年的學習時間就可以彌補上,所以,在小學階段注重體育運動更為重要
  • 老師可以開輔導班嗎?鄧州輔導班之亂象
    眾位都在聲討在職老師辦輔導班的事情,我在這說句公道話,至於公道不公道。望大家輕噴。我出身教師家庭,所以對老師還算有些理解。先就目前老師以及輔導班的存在一些狀況簡單分析一些:老師:1、地位,老師的社會地位自從計劃生育、減負、嚴禁體罰措施實施以來逐年下降,學生公然與老師對抗這種事情愈演愈烈。
  • 小學生「奇葩請假條」火了,文字水平太高,老師都不忍心拒絕
    小學生「奇葩請假條」火了,文字水平太高,老師都不忍心拒絕不少孩子雖然聰慧出眾,但他們卻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反而是運用在了撒謊方面,令父母尤為苦惱。但其實面對孩子撒謊,總有方法能夠改掉這樣的毛病。小學生寫請假條水平高,老師不忍拒絕有一個小學生因不想上課,提前一天寫好了假條給老師請假,卻沒想到老師看到之後,竟感嘆這假條寫得太假了。因為,小學生的假條上寫著,老師,明天我頭疼,而且疼得厲害,來不了了。用到了明天二字,自然是假的出奇。
  • 孩子上高中,老師不建議上輔導班,他的假期,應該如何度過?
    問班主任,老師說孩子學習沒問題,上升空間很大,假期不用上輔導班,咋就上不去呢?假期應該如何安排?高中生上不上輔導班,這個因人而異!從老師的角度,其實都知道高中階段的輔導班意義不大,甚至是弊大於利,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所以不建議報考。
  • 成績不好的孩子其實更沒必要報課外輔導班,為何?
    用一句如今流行的詞語來說,各類輔導班的火爆也正反映出了當前教育的嚴重內捲化,通俗點說,就是很多家長受到周圍的影響而不得不做出的從眾行為,也正是所謂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如此熱衷於給孩子報名各類興趣班、輔導班的家長們,卻少有人去思考,給孩子報名輔導班究竟有沒有用?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輔導班都需要老師有教師資格證
    其含金量是很高的,除了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特殊知識外,普通話水平測試、外語程度、學歷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可以說缺一不可輔導班需要老師有教師資格證,這是規範教學的一種體現,對於教學來講,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為什麼需要這種教師資格證呢?
  • 小學生課本:魯迅、霍去病沒了,「取而代之」的明星卻越來越多
    但在近幾年,魯迅先生的文章卻不被教材編寫者所推崇,他的多篇雜文也漸漸消失在教材之內。不知道多年之後,人們是否還會知道「周樹人」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 歷史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銘記,反省今天,以古鑑今,而非是為了讓人遺忘,無論是英雄們的事跡還是文章。
  • 15萬小學生學習情況調研結果驚人:沒上過輔導班後勁更足
    輔導班,這個令家長又愛又恨,令孩子疲憊又苦惱的名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為了不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周末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兩天的休息時間忙得比平常上學都累。殊不知,輔導班究竟能有多大的效果呢?而這樣的「關愛」方式,是否真的對孩子有好處呢?
  • 小學生課外輔導班生存的問題和出路在哪裡?
    而課外輔導班老師普遍認為參加課外輔導班已是當今時期不可避免的潮流,同時也是為了滿足小學生日益增加的升學要求,只有真正幫助孩子把成績提高上去,他們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而參加課外輔導班僅是實現該目標的常見途徑之一。訪談中有近八成的小學生都表示不願意上課外輔導班,更希望能在放學後和小夥伴玩耍或做其他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在低學段學生中表現得更加明顯。
  • 李彩霞:中小學課外輔導班為何泛濫?
    2016 年末,一篇由多家媒體報導轉載的《瘋狂的「學而思」》就道出了學而思教學的「秘訣」:(數學培訓)主要是超前學習、不講原理、追求解題技巧、學習進度很快等。一方面,很多學生已經在輔導班接受了「超前教育」,很多內容直接灌輸,包括如何解題,如何走捷徑,課堂上的內容就自認為已經了解,因而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另一方面,面對這種情況,學校老師講課也陷入兩難,如果繼續講學生已在輔導班學過的知識,學生可能會開小差;如果不講或者只是稍微提一下,對那些沒有上輔導班的學生來說就不公平。
  • 李彩霞:中小學課外輔導班為何泛濫?
    一方面,很多學生已經在輔導班接受了「超前教育」,很多內容直接灌輸,包括如何解題,如何走捷徑,課堂上的內容就自認為已經了解,因而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另一方面,面對這種情況,學校老師講課也陷入兩難,如果繼續講學生已在輔導班學過的知識,學生可能會開小差;如果不講或者只是稍微提一下,對那些沒有上輔導班的學生來說就不公平。
  • 農村輔導班蒸蒸日上,而老師卻越來越難做了
    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以及教育所帶來的社會和個人價值,使得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教育帶來的效益,逐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5.其他原因當孩子被放進輔導班,家長就把所謂的「管理權」移交給老師。老師團隊的年輕化不被家長認可,而老師團隊的老齡化同樣也不被認可。大學生老師更是被一些家長輕視。在這裡,我要為大學生正名,不能因為其年輕就被輕蔑,社會實踐和自身經歷也是他們的經驗。尤其是輔導班老師其不是家長興師問罪的對象,自此讓教育流於表面。
  • 小學生課外輔導班怎麼加盟?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會送自己的子女到課外輔導班進行學習, 幫助孩子開發更加廣泛的興趣, 所以目前課外輔導班加盟非常的火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多人都看好課外輔導班,那麼小學生課外輔導班怎麼加盟?需要什麼樣的一個條件?在加盟之前需要準備什麼樣的資料呢?
  • 成績不好的學生,為什麼上輔導班也沒用?老師說出其中內情
    近幾年,輔導班的數量越來越多、學生上輔導班的現象也越來越泛濫。如今,「輔導班」幾乎成為了一種潮流;沒有將孩子送去過輔導班的家長就是不在意孩子成績的家長、沒有去上過輔導班的學生都屬於「out」了的學生!當然,這兩種認知都是不對的,相反,總是將學生塞進輔導班就「事不關己」的家長,才是真正的不關心孩子的家長。而那些學習成績極好、在班上甚至校內屬於學霸型的學生,才是真正的根本不用上輔導班的學生。
  • 考研一定要上輔導班嗎?
    市面上的考研輔導班形形色色,各類課程各類服務……每屆考生都會在報不報輔導班、報什麼輔導班的問題上糾結很久。有的學長學姐告訴你上輔導班好,給你推薦xx機構;有的學長學姐告訴你考試沒那麼難自學就可以。所以,到底改不改報名輔導機構課程呢?
  • 第一天上輔導班老師打孩子臉做得對不對
    孩子一直沒有上過輔導班,因為最近成績下滑,我上班12小時,顧不上他,爺爺奶奶也沒文化,更不能輔導他寫作業了,爸爸在外地工作,也是愛莫能助,即便在家,對於上五年級的兒子他也是文化水平有限。於是我把他送到了輔導班。
  • 揭秘輔導班騙局,那些套路讓人發笑,為何家長卻堅信錢沒有白花?
    如今沒上過輔導班的學生太少了,無論是學霸還是學渣。很多高中學生,除了周六周日上輔導班,甚至周一到周五也會去,而且哪怕成績再差,也會覺得輔導班「真香」,那裡的老師可比學校裡的老師強多了,無論是業務水平還是為人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