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著名的翻譯家,也是錢鍾書的夫人,你了解關於她的故事嗎?

2020-12-12 君子自端方

近現代的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著名的文學家,比如我們熟悉的老舍先生,一生創作了很多文學作品,成為近代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據說老舍先生還有個摳門的習慣,他每次要煮米的時候,總是會那一把尺子把超過瓢的米全部拿掉,而且還會抖一抖,這樣的話,煮飯的米就更少了,他的老婆有的時候抱怨吃不飽,老舍先生說就得這麼吃,日子就得這麼過;還比如著名的大文豪錢鍾書,這是一位來自江蘇無錫的大家族,錢家在近現代中國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這一家人都是名人,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查閱相關資料。他寫下的《圍城》是現代文學史上非常有名的經典之作,這部小說也被拍成電視劇等作品,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而提到錢鍾書先生,很多人都會聯想到他的夫人,著名的文學家楊絳,兩個人的愛情故事一直被大家所傳頌,甚至比他們的著作還要出名,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楊絳,這位世紀大文豪的事情。

楊絳出生於1911年,這一年是晚清政府的最後一年,所以由此可知,她所出生的社會環境是非常危險的,社會動亂,到2016年離開人世,楊絳用105年的時間,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很多經典之作,他也算是一個高壽的老人了,和錢鍾書一樣,她也同樣是江蘇無錫人,兩人也是老鄉了,她是中國著名的女作家、文學翻譯家,一生為文學奉獻著,學識非常淵博。既然是翻譯家,肯定要懂得很多語言,據說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語言,有著很強的語言功底,這些都是她成為翻譯家的前提和基礎,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經典。而且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是話劇歷史上的經典劇本,直到2014年的時候還在公演,而作為一代文學家,她肯定也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她寫下的散文隨筆《我們仨》,曾經也是風靡海內外,成為楊絳一生最著名的散文集和代表作。直到2016年5月25日的時候,楊絳逝世,享年105歲。一代文學巨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世人多麼希望她再多活幾年。

從小的時候,她就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經常受到家裡人的喜歡和表揚。在楊絳六歲的時候,她開始進入學校學習,開了自己學習知識的生涯。那個時候她中午不回家,因為學校包中午飯,所以,她一般中午都是在學校吃飯。記得有一天,小學生們正在用午餐,適逢一批客人進來參觀,主陪的人正是楊絳的三姑母楊蔭榆,她當時擔任女高師的「學監」,楊家的人也都是非常有學識的人。在一個學校,有貴客來到,整個飯廳一片肅然,小學生們埋頭吃飯,鴉雀無聲。而楊絳背對著門,沒有看到有人來參觀,她吃得吧嗒吧嗒,面前掉了不少飯粒。三姑母見狀,就疾步走到她的跟前,附耳說了一句悄悄話,楊絳省悟,趕緊把飯粒撿起放進嘴裡。旁邊的小朋友看了,也照她的樣子辦。楊絳從小就聽大人的話,因此學東西也非常快。

要說到楊絳,就不得不說她和錢鍾書的婚姻愛情了,楊絳身上最大的標籤就是錢鍾書的夫人,兩個人在一起也非常好,讓人羨慕。據說當時是1932年的春天,楊絳順利考入清華大學並與錢鍾書相識。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也許兩個人是一見鍾情,錢鍾書就說:「我沒有訂婚。」而楊絳直接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於是一段著名的世紀佳緣由此展開。沒過幾年,在1935年,楊絳就與錢鍾書成婚,兩個人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後來不久之後,一對新人就一同出國留學,繼續學習知識,無論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們相親相愛的足跡,兩個人的恩愛故事也發生在這些地方。在牛津,楊絳與錢鍾書曾在詩歌裡追憶他見到楊絳的第一眼:「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看到這裡,不禁想問:這一把狗糧大家吃不吃?

相關焦點

  • 著名翻譯家楊憲益逝世 老友錢鍾書贊其詩作(圖)
    出於好玩,他一口氣把《離騷》翻譯了出來,譯作充滿了嘲諷與誇張。這一年,他24歲。「我始終認為《離騷》的真正作者不是屈原,而是比他晚幾個世紀的漢代淮南王劉安。」他認為,既然原作都是贗品,譯作就更可以天馬行空了。1953年,楊憲益跟一群科學家、藝術家一起接受毛主席接見。周恩來特別介紹:這是一位翻譯家,已經把《離騷》譯成了英文。毛主席握了握他的手說:「你覺得《離騷》能夠翻譯嗎,嗯?」
  • 她是大作家翻譯了堂吉訶德,她還是一位好妻子,說說先生楊絳
    楊絳先生2016年5月25號,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楊絳先生在北京協和醫院與世長辭,享年105歲。我們看2003年楊絳是93歲,而她當時出了自己的散文集叫《我們仨》。到2006年她96歲,她又出了個散文集叫《走到人生邊上》。她102歲的時候還整理出版了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到103歲的時候,又寫出了她那個著名的作品洗澡的續集叫《洗澡之後》。你想103歲還有新作問世,我們有誰聽說過嗎?
  • 錢鍾書與楊絳動人愛情故事:一見鍾情的世紀佳緣(圖)
    楊絳,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錢鍾書夫人。楊絳八歲回無錫、上海讀小學,十二歲,進入蘇州振華女中,從小學習好,但也個性頑皮,上課時姓馬的老師講「白馬非馬」的典故,她調皮回說:「不通不通,假如我說,『馬先生,非人也』,行嗎?」鬧得同學一片鬨笑。在父親的引導下,她開始迷戀書裡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來啃,讀書迅速成為她最大的愛好。一次父親問她:「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她說:「不好過。」「一星期不讓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 錢鍾書有多討厭鄰居林徽因:頻繁找她麻煩,連夫人楊絳都阻止不了
    錢鍾書和林徽因是鄰居,為何相互看不順眼?說起才女林徽因,「十項全能」型才女,很多人會想起她的名言:你是人間四月天,唯美浪漫。說起錢鍾書,幾乎無人不知,錢鍾書憑藉著《圍城》樹立了自己在文壇的絕對地位,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兩個文學泰鬥林徽因和錢鍾書是鄰居,關鍵是這對鄰居的關係還不怎麼和睦。
  • 錢鍾書:我這一生中,最滿意的事情就是娶了楊絳,她是最美的妻
    自此進入了大學校門,楊絳就成為了全校知名的人物,天生的靚麗加上詩書賦予的才華,讓楊絳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氣質型美女,她的身邊也少不了追求者。但她與萬千少女一樣,楊絳有屬於自己愛情的定義。她不會刻意地去尋找,只憑著一顆淡定的心,等待著緣分的出現。不少傳聞錢鍾書與楊絳一見鍾情,其實不然。
  • 錢鍾書與楊絳的筆墨,滿滿書法味
    一、錢鍾書的書法,讓多少書家汗顏錢鍾書與大多數文豪一樣,都會因才名而將書名掩蓋。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說,大家都覺得兒子有才,但他覺得兒媳婦更棒。這不是送人情,而是真話。錢鍾書有才子的機敏和學者的深厚,但在天然簡淡方面,始終比夫人楊絳略遜一籌。文章如此,書法亦然。
  • 為什麼錢鍾書這麼討厭鄰居林徽因?頻繁找她麻煩,楊絳都攔不住?
    林徽因與錢鍾書一本《圍城》,讓更多人認識了著名作家、翻譯家錢鍾書,1910年錢鍾書出生在江蘇無錫,作為一個教育世家,家學深厚,1929年,19歲的錢鍾書考上清華大學外文系,剛入學他就名聲大噪,原來他英文考試獲得了滿分,而數學僅僅得了15分;幸好那個時候單科錄取分數沒有限制
  • 娶了楊絳,錢鍾書「痴人有痴福」
    一位安靜、優雅、博學的女性,她高貴、生動而深刻的靈魂,扣動著從知識界到普通老百姓的心。她是專家學者,是作家翻譯家,是女兒,是姐妹,是妻子,是母親。她守候著人類最小的社會單元,為人生創造了美麗的「第一秩序」——家。她有一個被時代熟知的稱號「錢鍾書夫人」,她是一個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卻有著一個世紀令人感動的平民情懷。
  • 「她一輩子沒偷過懶」——楊絳的創作、翻譯與文獻整理
    在百年的人生歷程中,這位「業餘作者」從未停止記錄她的時代、思索人生的價值、守護文化的真諦。在讀者的心中,楊絳不僅是書齋裡的學者、錢鍾書的夫人,而且也是《我們仨》中賢惠的妻子、慈愛的母親,《幹校六記》中那位力氣不大卻腳步很快的老太太,《走到人生邊上》中坦然面對死生的哲人,還是《堂吉訶德》《斐多篇》的譯者、錢鍾書著作的守護者。
  • 楊絳的陪讀生活:幫錢鍾書複習功課
    7月17日是楊絳先生102歲壽辰,今天,我們隨作者錢曉鳴先生,一同走進文學家、翻譯家楊絳的學術濃濃、親情融融的家——   著名作家、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本名楊季康。生於1911年7月17日,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年至1938年留學英法,回國後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
  • 錢鍾書為何討厭林徽因?雖為鄰居,卻頻繁找她麻煩?
    林徽因,這個最美人間「四月天」,這個才貌雙全的女人,她的故事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她之所以讓人那麼好奇,除了她一生獲得的成績之外,還有和大詩人徐志摩那段富有」談論「性的愛情故事;都說朋友圈決定一個人的地位和成就,自從與徐志摩扯上關係之後,她又和另外兩個美女扯上間接關係:徐志摩的原配張幼儀
  • 青春勵志故事錢鍾書:嗜學如命 文化崑崙
    錢鍾書的學長吳組緗先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與曹禺等人在咖啡室偶遇錢鍾書,曹禺說:「錢鍾書在那裡喝茶,還不叫他給你開英文禁書看?(書庫隨便看,但書太多,摸不到門)」我就叫錢鍾書給我開三本。隨手拿起一張紙,輕輕鬆鬆便在紙的正反面寫下了三、四十本書的英文名字,並且用英文寫下了這些書的主要內容和各自的特點。這個故事流傳甚廣,錢鍾書讀書數量之多,可見一斑。
  • 她親歷鄧小平與柴契爾夫人的交鋒
    十堰籍著名外交官張幼雲女士就是該聲明籤訂的見證者之一。香港回歸前,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開展了兩年22輪談判,張幼雲全程參與並擔任主翻譯官。 今年6月,十堰市檔案局(館)有關負責人赴京向張幼雲女士徵集檔案,她將重要文本、照片、證件、翻譯手稿等800多件實物全部移交。目前,這批檔案已完成整理和數位化採集工作,十堰市檔案館將製作1:1仿真件贈予張幼雲留存紀念。
  • 她是民國優雅的女翻譯家,出身書香溫潤多才,丈夫和錢鍾書齊名!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民國中最優雅的一位女翻譯家,她的名字叫做張可。父親留學美國,學成歸國直接進了上海的商檢局,她的家境不僅優渥,還是書香門第,家族十分重視教育,她也深受家庭氛圍的影響,18歲那一年就可以翻譯生澀的外文劇本,之後在民族危亡之際,也是義無反顧的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 毛澤東問楊憲益:你覺得《離騷》能夠翻譯嗎?
    他24歲留洋英國,娶了一位英國太太,共同翻譯了《紅樓夢》。1953年接受毛主席接見時,周恩來特別介紹:這是一位翻譯家,已經把《離騷》譯成了英文。出於好玩,他一口氣把《離騷》翻譯了出來,譯作充滿了嘲諷與誇張。這一年,他24歲。「我始終認為《離騷》的真正作者不是屈原,而是比他晚幾個世紀的漢代淮南王劉安。」他認為,既然原作都是贗品,譯作就更可以天馬行空了。1953年,楊憲益跟一群科學家、藝術家一起接受毛主席接見。周恩來特別介紹:這是一位翻譯家,已經把《離騷》譯成了英文。毛主席握了握他的手說:「你覺得《離騷》能夠翻譯嗎,嗯?」
  • 他是翻譯學文學的大師也是一個獨情的浪子——錢鍾書
    跟許多故事的發展都一樣,錢鍾書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世家,父親錢基博在當時作為一所學校的文學史家,積極的接受了外國人的先進思想,中體西用,也是頭一批開啟了力將中國從腐朽沒落中解脫出來的學者。因此在錢鍾書出生的時候,其深深地受到了自己父親的影響,從而參與到文學學習的行列當中。也正是在這一點上,將錢鍾書永永遠遠的與當時的時代聯繫在了一起。
  • 她是賈家唯一的一品誥命夫人,出身不差,王夫人地位不如她
    邢夫人妻以夫榮,她的誥命並不低。是賈家唯一的一品將軍誥命夫人。當然,邢夫人是續弦,按禮需要降等。但降等不等於降低品級,這要知道。賈家的所有誥命夫人中,邢夫人的一品僅次於賈母超品,排在第二。[二]王夫人出身金陵大族王家,四大家族的核心成員。
  • 錢鍾書用幾句話把她的「不乾淨」寫到極致
    這其中包括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胡適、比如梁啓超、比如魯迅、比如徐志摩,當然也少不了與徐志摩有戀愛史的林徽因了。不過對於林徽因,倒是不同的人對她有完全不同的評價,喜歡她的人說她是女神,不喜歡她的人說她是「綠茶」,那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也許另外一位大師錢鍾書的一段話可以讓我們看出來她的「不乾淨」。
  • 嘗盡人生百味,始終靈魂有香,楊絳先生誕辰日,重讀她和她的故事
    107年前,一個叫楊季康的女孩在北京呱呱落地,民國女子大多特立獨行,她卻自始至終懷有一顆與世無爭的心,嘗盡人生百味,始終靈魂有香,從容不迫間,成就百年優雅。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重讀她和她的故事……最才的女一句「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人們記住了錢鍾書和他的《圍城》。
  • 中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
    楊憲益,祖籍淮安盱眙(今屬江蘇省淮安市)鮑集鎮梁集村,中國著名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專家、詩人。楊憲益曾與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譯全本《紅樓夢》、全本《儒林外史》等多部中國歷史名著,在國外皆獲得好評,產生了廣泛影響。1934 年在天津英國教會學校新學書院畢業後到英國牛津大學墨頓學院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學、中古法國文學及英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