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合併重組」的英文說法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國資委計劃在2010年將中央企業調整到80至100家,也就是說,到今年年底現有的127家中央企業,將至少有27家會被整合、重組。

請看相關報導:

At least 27 central enterprises will be regrouped this year amid the ongoing merger and consolidation among state-owned assets, trimming the heavyweight bloc to about 80 to 100 firms, in a bid to beef up their market vitality.

今年,為了增強央企的市場活力而進行的國有資產兼併與合併中,將至少有27家央企會被重組,屆時央企總量將減至80到100家。

在上面的報導中,central enterprise就是「中央企業」,簡稱「央企」,即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當前對央企進行的調整包括merger(兼併)、consolidation(合併)和regrouping(重組),merger指的是出價公司A收購目標公司B,合併成一個公司A,也稱「吸收合併」;consolidation 指兩公司A、B合併創立新公司C,也稱「創立合併」。此外,還有acquisition(購併),指一家公司全部或部分買下另一家公司,取得所有權。

我們通過幾個例子來看這幾個詞的用法:

Proposed merger of our corporation into theirs is under study.(將本公司併入他們公司的建議正在研究中。)

Consolidate four small farms into a vast cattle ranch(把4個小農莊合併為一個大牧場)

Acquisition of foreign firms(收購外國公司)

相關閱讀

產業結構調整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電信「重組」 鐵通併入移動

人員大改組 Shake-up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陳丹妮,編輯:Helen)

點擊查看更多新聞熱詞

 

相關焦點

  • 央企重組熱炒4個月 董秘看好外向型企業合併機會
    專家認為,南北車之後將難見大面積合併重組,尤其是航空、石油、通訊領域  「後期還會出現央企合併重組的機會,但不可能大面積合併重組,尤其涉及航空、石油、通訊領域央企合併重組的可能性較小,因為這些央企的市場主要在國內,國家不會允許由一家央企來經營
  • 中核與中核建重組 18年央企合併將是重頭戲
    1月24日,從多個權威渠道獲知國務院已批准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核)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中核建)實施重組。  兩個企業都是央企軍工企業中排名前二的重頭企業,算上之前重組的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國電與神華,這一次合併是第三個央企重組案例,我國的央企將由98家縮減到97家。
  • 解密「央企合併潮」:你應該知道的背後真正的規律和邏輯
    南車北車合併傳聞的坐實,觸發了市場深處的一連串「機關消息」,一時間煙霧瀰漫、真假難辨。對「央企將迎來重組潮」的理性分析,逐漸演變為「一大波央企合併潮即將來臨」的臆測,進而變成了「政府正強行推動央企強強聯合潮」。以強強聯合為主的「央企合併潮」會不會出現?
  • 核電央企重組啟幕:中電投國家核電合併獲批
    兩公司互補短板從2014年4月開始,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將要重組一事就持續發酵,兩個月後的2014年6月,兩家公司正式對外宣布,正在做重組合併的工作。據《財經》報導,國家核電和中電投的合併事宜已在近日獲得決策層通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事實上兩家公司的合併事宜在今年初就獲得了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
  • 醫藥央企重組「三合一」 中國醫藥集團將擔綱
    此前,另一家央企通用技術集團也曾表達了重組上海醫工院之意。本報獲悉,雙方有過密切接觸,但最終沒有結果。在國資委的主導下,上海醫工院與國藥集團的重組提上了日程,重組方案幾經討論修改。    「至於怎麼合併,做到1+1>2,在這個討論中,大家的認識還不是完全的統一。」9月2日,上海醫工院黨工部一位負責人說,「現在醫工院的立足點很明確,就是不管外面怎麼說,還是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
  • 年初央企名錄前兩位巨頭完成合併
    今年1月底,國資委央企名錄排名前二的巨頭——中核與中核建宣布合併,重組為新的中核集團。然而,新的領導班子並未一同亮相,時間達半年之久。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答案終於昨日揭曉:中核原總經理餘劍鋒任新集團董事長,中核建原總經理顧軍任新集團總經理,中核原董事長王壽君到齡退休。
  • 融資盤熱炒「中字頭」 央企重組概念股風險積聚
    原標題:融資盤熱炒「中字頭」 央企重組概念股風險積聚   隨著國企改革「落地年」步入二季度,央企整合重組概念股成為資金熱炒的板塊。   28日,上證綜指小幅高開,「中字頭」概念股成為領漲大軍,其中前一交易日漲停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再度衝高,漲幅一度超過4%和8%;另外,中國遠洋、中國中冶也紛紛衝擊漲停。
  • 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中國化工與中化集團合併重組正在進行中
    寧高寧體量龐大的「兩化合併」傳出了最新聲音。在9月2日由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企業家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中化集團董事長、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中國化工集團和中化集團合併重組正在進行中,兩家企業的合併非常有必要。
  • 中化、中國化工子公司紛紛公告澄清合併,神車戲碼會重演嗎?
    」的市場傳聞,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簡稱「中化集團」,英文縮寫Sinochem Group)和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簡稱「中國化工」,英文縮寫ChemChina)旗下的多家上市子公司於10月16日下午發布了澄清公告。
  • 中國化工集團加速資產證券化 央企子公司重組掀高潮
    前不久,該集團旗下黑化股份也剛剛重組完成,從化工公司華麗轉型為貨櫃物流公司,成為民企借殼央企子公司成功上市的典型案例。  自2013年起,中國化工集團就已經逐步啟動集團內資產證券化。  有分析師表示,中國化工集團已經開始逐步通過旗下公司進行產業整合和升級,未來存在較大的國有資產證券化潛力。  隨著央企改革提速,央企子公司的重組也有望掀起高潮。
  • 中國能建吸收合併葛洲壩 重組背後兩家千億企業命運走向
    7天前的一則重組公告,正悄然改變著兩家央企命運的軌跡。   股價跌宕的背後,也折射著投資者對此次重組的複雜看法,一方面期待雙方重組實現「A+H」上市後可以助力企業做大規模,但另一方面也擔心,作為被吸收合併的一方,
  • 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什麼時候合併
    南北車的合併重組之所以推進得如此神速,與高層關注不無關係。南北車雙方人士,以及接近國資委的相關人士均向記者坦承,在南北車重組上,有關部門意願強烈。5月7日,對於此輪央企大整合大重組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 每日一詞∣央企兼併重組 mergers and restructurings of central...
    2020年國資委將持續推進央企兼併重組步伐,以提高央企的效率和競爭力。國資委指出,此次央企兼併重組重點將在重複投資、同質化競爭問題突出領域,下一步裝備製造、化工產業、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將提速,還將研究啟動煉化業務整合。
  • 中核建併入中核集團 央企減至97家
    【財新網】(記者 黃凱茜 實習記者 鄧鬱蔥)繼中電投與國核技、國電與神華合併後,又有兩家能源央企合併重組。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於1月31日下午發布消息,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核集團)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核建)實施重組,中核建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核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中核集團與中核建本是同根同源。中核建於1999年在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中核集團的前身)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的基礎上組建而成。
  • 多數央企將5年內退出賓館酒店業 涉及資產達千億
    經過2年多的摸底,央企賓館酒店輔業剝離重組工作全面啟動。國資委網站昨日發布消息,從今年起在央企範圍內正式開展非主業賓館酒店分離重組工作,計劃3年-5年內完成。根據國資委的總體方案,剝離出的非主業賓館酒店業務將重組到以賓館酒店業為主的優勢央企。
  • 中國南車北車雙雙停牌,合併傳言再起
    中國南車北車雙雙停牌,此次停牌或於上層要求兩家公司合併重組有關。
  • 多家能源企業陸續換帥,最新能源央企掌門人一覽!
    從國資委網站央企名錄了解到,我國總共有96家央企,其中能源領域總共有24家,就是大家常說的「兩網兩建」、「五桶油」、「五大電力」、「兩核」、「三大電氣」、「三大煤炭」,以及中節能和三峽集團。其中有15家能源央企都屬於副部級。經小編統計,從1月份至今,15家能源央企的人事變動頻頻,有的退休,有的調任,有的升任。
  • 這家電子央企要掀起重組大潮了?
    作為國內唯一覆蓋電子信息技術全領域的大型科技集團,也是在數百家央企中電子行業的唯二家電子行業公司之一,唯一的股東為國務院國資委,地位可謂舉足輕重。時值特殊會議前期,這一切似乎顯得有些突然,市場隨之聞風異動,中國電科持股公司鳳凰光學、ST電能盤中強勢封漲停,衛士通、國睿科技、華東電腦、太極股份盤初直線拉升。
  • 九大電力央企告別最後一位「老船長」
    國家能源集團由原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於2017年11月合併而成。這次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央企重組,催生一家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電公司、風力發電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喬保平以國電集團「一把手」的身份成為這個新巨無霸的首任掌舵者。退休前,他交出一份成績斐然的答卷。
  • 5行重組合併成立山西銀行,中小銀行合併風起,人員、業務整合系關鍵
    山西銀行也是近期繼四川銀行之後,又一家即將由中小銀行合併成立的銀行。 業內人士表示,在中小銀行眾多、資產質量承壓的背景下,合併重組有利於做大做強,提高抗風險能力,不排除未來成為常態的可能。但在合併重組過程中,要注意人員、業務的整合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