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裡蘭卡油輪著火,為什麼要關注大洋環流?

2020-12-15 騰訊網

編者按:看寒來暑往雲捲雲舒,思古往今來氣候變遷,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聯合開設「大氣悟理」,為大家介紹大氣裡發生的有趣故事,介紹一些與天氣、氣候和環境相關的知識。

斯裡蘭卡油輪失火,科研機構緊急評估

2020年9月3日,斯裡蘭卡海軍證實,當天凌晨在斯裡蘭卡東海岸約38公里海面,一艘滿載的油輪起火,船上23名船員中,1人失蹤(後證實死亡),1人受傷,目前多國船艦正在實施緊急救援。起火的油輪名為「新鑽石號」(New Diamond),長330米,為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oration)租用的超大型原油運輸船,事故發生時,滿載27萬噸,約200萬桶石油。

2020年9月3日,「新鑽石號」郵輪失火,斯裡蘭卡和印度等國實施緊急救援。新華社發(斯裡蘭卡空軍供圖)

油輪起火後,最大危險是發生原油洩漏導致汙染海洋和海岸環境。如果這艘油輪原油洩漏,將對斯裡蘭卡附近海域眾多海洋哺乳動物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尤其是稀有鯨類(如角島鯨,或也叫大村鯨),更是會對斯裡蘭卡旅遊業和經濟造成重創。

原油洩漏影響海洋環境,國際社會有慘重的教訓。1978年3月,法國布列塔尼半島沿海,受猛烈的海上風暴影響, 「Amoco Cadiz」 號超級油輪撞上巖礁,導致24.6萬噸原油洩露,長達19公裡的油膜帶被西北風吹向法國海岸,洩漏事件發生一個月後,油膜汙染了約320公裡的海岸線。1991年4月,因油輪缺乏維修,突發爆炸,「Mt Haven」號油輪在義大利附近海域失事,14.5萬噸原油洩漏,6人喪生,事故影響義大利和法國,受影響區域花了十多年時間才恢復了生態環境。2020年8月初,一艘名為MV Wakashio的日本散裝貨船在模里西斯的德斯尼角擱淺,大約1000噸燃油洩漏,衛星圖像顯示,漏油點附近海水已經由漂亮的藍綠色染成棕黑色。該區附近是全球著名的珊瑚礁和溼地保護區,屬於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這起事故導致模里西斯進入了環境緊急狀態,生態恢復估計將需要10年以上。

2020年8月6日,一艘名為MV Wakashio的日本散裝貨船在模里西斯的德斯尼角擱淺,大約1000噸燃油洩漏,汙染大片海域。(圖片來源:www.nature.com, Credit: Pierre Dalais/EPA-EFE/Shutterstock)

斯裡蘭卡附近油輪事故發生後,各個研究機構對於其潛在的影響進行緊急評估,如果發生原油洩露事故,原油會影響哪些區域?這些都需要進行提前的預判。在燃油洩漏事件的評估中,對于洋流的分析至關重要。

印度洋擁有獨特洋流

斯裡蘭卡所處的印度洋區域,擁有獨特的印度洋環流,與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分布截然不同。從印度洋北部到東南亞、東亞和澳大利亞的廣大區域是典型的季風區,季風的產生來自於不同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也主要來自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陸在夏季溫度比海洋高,在冬季比海洋溫度低,這就造成海陸熱力差異的季節性翻轉,導致盛行風方向季節性變化。

季風區在乾濕兩季(冷暖兩季)有截然相反的盛行風,每年從10月到來年的3-4月,亞洲大陸被強大的高壓所籠罩,強大的冷空氣從亞洲東部一路向南,在東南亞轉向西。在孟加拉灣盛行東北季風,形成了東北季風洋流。孟加拉灣的海水流向西南,繞過斯裡蘭卡島,經過阿拉伯海持續向西,沿索馬利亞半島東側南流,形成季節性寒流。海水向南與北赤道流(NEC)和南赤道流(SEC)流匯合向東,形成赤道逆流(ECC)。沿赤道東流至蘇門答臘島,驅動海洋形成逆時針大洋環流圈。

到了夏半年的5月份到9月份,亞洲大陸升溫形成強大的低層低壓,暖溼空氣從北非東部海洋一路向東,吹過南亞,在東南亞和南海向北轉向。因此,在印度洋西側,季風驅動南半球洋流越過赤道進入北印度洋,沿索馬利亞海岸向北流動,並逐漸向東偏轉。洋流經過阿拉伯海向東,繞過斯裡蘭卡島向東,在孟加拉灣東側南下,匯入赤道流向西流,使其得到加強。冬季的赤道逆流在夏季不復存在。於是,在北印度洋,海水沿順時針方向流動,驅動海洋形成順時針大洋環流。

印度洋冬季(1月)和夏季(7月)的洋流示意圖,其中SEC:南赤道流,NEC:北赤道流,ECC:赤道逆流,EAC:東阿拉伯洋流,Somali C.: 索馬利亞暖流,SWMC:西南季風流(圖片來源:Tomczak et al. (2003))

洋流成因

上層的海洋環流主要由風驅動,變化快。深海環流由溫鹽驅動,這部分變化比較慢。二者相互結合,驅動了全球熱量的流動,維持全球的能量平衡。

影響海洋表層物質擴散的主要是上層的風驅環流。風驅環流是指由海洋盛行風驅動的大洋環流。全球大氣低層最強大穩定的盛行風主要是熱帶地區的偏東風(北半球東北信風和南半球東南信風)和中高緯度地區的西風帶。

在盛行風的驅動下,上層海洋在風驅動力、摩擦力(與運動反方向)和科裡奧利力(垂直於運動方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三力作用的平衡中移動,這被稱作埃克曼輸送。這種機制驅動洋流向著垂直於風的方向產生淨輸送(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從而導致在洋流中產生上翻流(向上運動)和下沉流(向下運動)。例如,在赤道地區,東風驅動的洋流向西流動過程中,向右偏轉,形成赤道地區輻散和上翻運動,從而形成赤道偏冷的海洋(形象地比喻為「冷舌」);在副極地地區,強大的西風環流驅動的洋流向右側偏轉,形成副極地的上翻流,從而將底層營養物質上翻,在冷暖洋流匯合之處,形成全球漁業資源最豐富的區域(例如傳統四大漁場:秘魯漁場、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北海漁場)。

全球海洋永無停息的運動,由一系列的緯向流(沿著東西的緯線方向,例如南北赤道流,南極繞極環流、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流等)、大洋東部邊界流(如加利福尼亞和智利/秘魯流)和西部邊界流(如黑潮流和墨西哥灣流)相互連接,從而形成異常強大和穩定的副熱帶環流圈和副極地環流圈。具體表現為:1)以北太平洋副熱帶為中心的順時針環流,2)以北太平洋副極地為中心的逆時針環流,3)以南太平洋副熱帶為中心的逆時針環流,4)以北大西洋副熱帶地區為中心的順時針環流,5)以北大西洋高緯度地區的逆時針環流和6)以南大西洋副熱帶地區為中心的逆時針環流,這些洋流相互連接將低緯度多餘的熱量向中高緯度輸送,從而平衡全球的能量平衡。由於表層環流依賴於大氣中的風場變化,因此其變化比較快,時間尺度相對於深層環流要短得多。

全球主要洋流分布,參考Delorme and Eddebbar (2016)

斯裡蘭卡油輪暫時安全,但需持續關注

如果這艘油輪的原油洩漏,將不僅是這一區域最大的環境危機,也將是全球最嚴重的環境危機之一。中科院大氣所海洋環境和大氣環流的數值模擬團隊啟動緊急預測響應,開展了油輪瞬時解體的假設情景模擬,數值模擬預測,近期一個月內斯裡蘭卡東南部海域以西南風為主,如果不幸原油洩漏,風向有利於溢油向離岸方向漂動,汙染物擴散方向也是以離岸為主,由於斯裡蘭卡東側的印度洋比較深,汙染物擴散速度相對快一些。

中科院大氣所海洋環流模式(LFS LICOM)9月3日預測的9月5日和9月6日斯裡蘭卡附近海域洋流分布,紅色點表示油輪失去動力的漂流位置 。

中國科研團隊第一時間將預測結果提交斯裡蘭卡相關機構,得到高度評價和認可。據最新消息報導,目前火勢得到控制,原油暫時安全。大氣所海洋環境和大氣環流的數值模擬團隊將持續關注相關變化,為「一帶一路」地區的緊急環境事件救援和應對提供預測服務。中科院「一帶一路」防災服務中長期天氣-氣候預測網絡項目(ANSO-MISSPAD)團隊提醒附近船舶應注意近期觀測及預測情況,提前規避相關海域,在實施救援和應對措施中,注意風向和洋流的變化,及時調整相關方案和措施。

2020年9月6日,失火油輪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新華社發(斯裡蘭卡空軍供圖)

ANSO-MISSPAD項目介紹:

「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和欠發達的經濟現狀,容易受颱風、暴雨、乾旱、風沙、熱浪、寒潮等氣象和氣候災害的影響。因此,「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中長期氣象預測和防災服務的能力建設,是這一區域應對自然災害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

從2020年1月起,「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啟動「一帶一路」防災服務中長期天氣-氣候預測網絡項目(Multi-model-Integrated Subseasonal-to-Seasonal Predi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簡寫MISSPAD),此項目第一階段執行期3年,將中國成熟的天氣、氣候、海洋和環境預測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享與應用,通過與相關國家業務和科研部門的業務對接和數據共享,提高相關國家的氣象防災的能力,為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糧食安全、生態環境健康和社會經濟穩定發展保駕護航,促進這一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示範性的運行,也將為「一帶一路」區域的科技合作探索新的形式和內容。

參考文獻:

1. Delorme, B., and Eddebbar, Y. (2016). Ocean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An Overview, pp. 12-19.

2. Shenoi, S., Saji, P.K., and Almeida, A.M. (1999). Near-Surface Circulation and Kinetic Energy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Derived from Lagrangian Drifters. Journal of Marine Research 57, https://doi.org/10.1357/002224099321514088.

3. Tomczak, Matthias & J Stuart Godfrey: Regional Oceanography: an Introduction 2nd edn (2003) xi+390p.

來源: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相關焦點

  • 地理上的大洋環流真有那麼難學嗎?帶你一覽它的全貌
    大洋環流,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個抽象的名詞,對於大部分高中生來說就是噩夢般的名詞。小編回想起高中時代,記憶猶新的就是高一上地理課講關于洋流的知識,全班同學聽的一臉懵,就像物理課一樣費勁。在期末臨考前,走廊裡全是在背洋流的(或者就是學大氣環流的),臉上寫滿了絕望。
  • 【高考新視角】沃克環流與厄爾尼諾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太平洋東岸的海水水溫會異常升高呢?水溫升高一般和南半球的東南信風減弱有關。厄爾尼諾有什麼影響在一般年份,大洋西岸盛行上升氣流,氣候溼潤;而大洋東岸盛行下沉氣流,氣候乾旱。這樣情況下,在太平洋上形成的正常的大氣環流,叫做「沃克環流」。
  • 南大洋是什麼時候開始獨立成為南冰洋的?為什麼現在要這麼劃分?
    南極是塊大陸,而環繞它的水體,一般情況下公稱為南大洋而非南冰洋,而南大洋就像「華北」、「華南」一樣,不是一個地理或者行政意義上的獨立體,而是南太平洋、南大西洋等水體的特定區域的集合。南大洋是從海洋學的角度上(不是地理學)劃分的,因為它具有自成體系的環流系統(如南極繞極流)和獨特的水團結構,是世界大洋的底層水團的主要形成區,且同時對大洋環流起著重要作用。起初國際航道測量組織認為是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但是長期以來,南大洋也被人接受,直到2000年國際水文地理組織確定其為一個獨立的大洋。
  • 海洋所北太平洋次溫躍層環流研究獲進展
    20世紀40年代,大洋風生環流動力學理論建立,揭示大洋上層環流由風旋度驅動,並由西邊界流閉合的動力機制。20世紀80年代,現代溫躍層理論建立,包括位渦均一化理論和通風溫躍層理論,強調大洋主溫躍層之下,除西邊界流回流區和通風溫躍層以外,難以驅動海洋環流,存在靜止不動的陰影區,與實際海洋觀測不符。
  • 一物一題79——溫鹽環流
    溫鹽環流是一個大尺度的海洋環流,由溫度及含鹽度的差異所致。至此,溫鹽環流繼續向南移動,沿南大西洋、南極洲流進印度洋和太平洋,最終又回到赤道,在那裡上翻達到上層海洋,完成所謂的「環流」。根據各種氣候模式分析,全球變暖將使海洋溫度上升,加快冰山融化,使更多的淡水流入海洋,而海洋表面溫度的升高及海水鹽度的減小可能讓溫鹽環流減緩甚至完全停滯,沒有溫鹽環流,來自赤道的熱能將無法被傳送到北大西洋地區,即北美東部和西歐會變冷。
  • 海洋環保科普(7)|中國海的環流,一起來了解下
    海洋環保科普(7)|中國海的環流,一起來了解下 2019-11-04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百頭鯨魚在斯裡蘭卡擱淺引關注!為什麼鯨魚一旦在海邊擱淺 就很...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上百頭鯨魚在斯裡蘭卡擱淺引關注!為什麼鯨魚一旦在海邊擱淺 就很難再救回來了? 上百頭鯨魚在斯裡蘭卡擱淺什麼原因造成的? 當地時間11月2日,大約100頭巨頭鯨被衝到斯裡蘭卡科倫坡附近的海灘上,這是當地歷史上最大的鯨魚擱淺事件。
  • 世界上有四大洋,那麼「五大洋」「七大洋」的說法又是怎麼回事?
    四大洋分界線示意圖除此之外,這些海洋都有自己獨立的大洋環流和洋中脊(決定海洋成長的海底山脈)。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五大洋」「七大洋」的說法,從一定的角度去分析也是有道理的,只不過我們一般公認或者說地理課本上講了四大洋。相信涉足這個領域的人一定會知道西風漂流,一條非常強勁的環繞南極大陸的寒流,與南極環流成相反方向流動,屬於風海流性質,由南緯45度咆哮西風帶的盛行西風終年驅動,阻擋了與低緯度地區的熱量交換。
  • 沃克環流與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附專題設計)
    具體領取方法三部曲:1、關注微信公眾號——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 第五個大洋已經存在超過了20年?
    目前世界有幾大洲和幾大洋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這裡梵君都用了目前這個描述詞,因為大陸漂移理論七大洲四大洋的這種格局只是暫時的。可見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
  • 2起突發事故:VLCC機艙著火!另一船闖進17級颱風後傾覆
    兩天內連續發生兩起不同類型的海上安全事故 1、VLCC機艙突發火災 信德海事網最新獲悉,剛剛,一艘名為NEW DIAMOND的30萬噸級VLCC航行至斯裡蘭卡附近海域時突發機艙火災,在發出求救信號後目前該輪處於漂航狀態
  • 斯裡蘭卡:令人神往的國度,它的魅力在哪裡?
    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裡,為何許多國家遊客唯獨鍾情斯裡蘭卡?它有什麼魅力讓過往遊客戀戀不捨?一二被佛祖鑲嵌在印度洋的樞紐國家,正是斯裡蘭卡。地處該國家南部中間的康提,受到舉國上下的器重,它被當地人譽為佛教聖城,依靠朝聖聞名世界。
  • 施工電梯駕駛室著火!電暖風引起!冬天取暖設備你要重點關注!
    前幾日塔吊駕駛室著火了,這不施工電梯駕駛室又著火了!據說是電暖風惹的禍!再來看看塔吊駕駛室著火的場景2020年11月30日,四川綿陽一醫院在建工地塔吊起火,現場濃煙滾滾,燃燒物不時掉落。2020年7月9日,河南信陽一在建工地塔吊駕駛室著火,火災原因可能是駕駛室的電線故障引起。一般我們都要求在塔吊、施工電梯駕駛室內放置一個滅火器,為什麼要放?上面的視頻就是答案。上面視頻可以看到,塔吊駕駛室沒有放滅火器,塔司只能看著駕駛室燒!
  • 還是在斯裡蘭卡?
    很多的遊客都是衝著「非洲最南端」「兩大洋交匯處」的名號而來,其實不然,這裡既不是非洲最南端,也不是兩大洋的交匯處,但是仍舊吸引遊客前往。首先,站在好望角的觀景臺上面,你能看見的是遠方的海天一色,近處浪花飛濺,你以為來到好望角只能觀看這些浪花嗎,當然不是,這裡有許多的低矮的灌木叢和一堆堆盛開的鮮豔花朵,你會看到很多的稀有動物在這裡幸福的生活,有羚羊、斑馬、鸕鷀、黑鷹等。
  • 俠客島:多起連環爆炸,為什麼是斯裡蘭卡?
    長期以來,因為水滴一樣的島國形狀、持續30年的內戰,斯裡蘭卡被稱作「印度洋上的淚滴」。如今,其以遍布血腥和殘骸的恐襲現場再度驚駭世人。細究起來,這起爆炸式恐襲不僅規模、密度前所未見,其在復活節當日呈連環式發生也將矛頭再度指向了族群衝突、宗教爭端。為什麼是斯裡蘭卡?施動者的意圖與預設襲擊人群為何?
  • 大氣熱力環流
    2.分析熱力環流形成的過程與方法。3.近地面風向確定方法。(二)難點1.大氣受熱過程。2.熱力環流。四、教學設計(一)導入新課同學們好,今天我們要開始地理必修一的學習。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萬物都是在運動著的」,其實這句話是馬克思原理中所提到的。
  • 遭扣伊朗油輪駛離直布羅陀 油輪更名並懸掛伊朗旗
    在英國海外領地直布羅陀遭扣押的一艘伊朗油輪18日晚起錨。伊朗駐英國大使哈米德⋅巴埃迪內賈德在社交媒體「推特」說,伊朗遭扣押的油輪駛向國際水域。這艘油輪原名「格蕾絲一號」,18日把懸掛的巴拿馬旗改為伊朗旗並更名「阿德裡安⋅達裡亞一號」。美聯社報導,多名工人17日在油輪船體上噴塗新船名。
  • 開展南大洋研究的科學和現實意義
    5月9日-11日,國際南極與南大洋研究領域和中國極地科學與海洋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杭州,對南大洋觀測系統研究展開深入討論。為何「觀測南大洋」如此受重視?近年來,我國在南大洋開展觀測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有什麼規劃?為此,《中國海洋報》記者採訪了陳大可院士。  記者:為何要研究南大洋?南大洋觀測系統國際計劃的目的是什麼?
  • 美國制裁轉向船運公司 全球油輪運費暴漲
    油輪運費上漲對原油走勢也形成一定提振,尤其是中國國內原油期貨價格裡面是包含運費的,而交割油種主要來源於中東地區,中東至中國油輪運費暴漲顯然對國內交易的原油影響更明顯。但油價走勢受影響因素較多,單一因素並不能完全左右油價,短期市場關注點還有中美貿易談判以及中東地緣局勢,均會加大油市的波動以及帶來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