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搞定!高考必背文化常識之風俗禮儀

2021-02-14 語文合唱團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貴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構成男子字的全稱,如伯禽父、仲尼父、叔興父等。

【十二生肖】又稱屬相。古代術數家拿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子為鼠,醜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後以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豬,稱為十二生肖。

【生辰八字】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有天幹、地支相配,每項兩個字,四項共八個字。根據這八個字,可推算出一個人的命運。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舊俗訂婚時,男女雙方互換庚帖,上有生辰八字。雙方各自卜問對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陰陽,以確定能否成婚,吉兇如何。

【孝悌】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孔子非常重視孝悌,把孝悌作為實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父母在,不遠遊」等一系列孝悌主張。孟子也把孝悌視為基本的道德規範。秦漢時的《孝經》則進一步提出:「孝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為維護宗法等級秩序。

【犧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純為「犧」,體全為「牲」。《左傳·曹劌論戰》中有這樣的話:「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於祭祀的牛、羊、豬,後來也稱雞、魚、豬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犧牲的總稱。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shǐ,豬)三牲全備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於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又根據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沒有牛。由於祭祀者和祭祀對象不同,所用犧牲的規格也有所區別: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廟內祭祀祖先或家族守護神的禮儀。唐代即有專人制訂家祭禮儀,相沿施行。宋代陸遊《示兒》詩中有這麼兩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朝儀】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按規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東為上,孤面向東以北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為上,王族在路門右側,面向南以東為上,大僕大右及大僕的屬官在路門左側,面向南以西為上。朝儀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禮,禮畢退朝。後世也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為「朝儀」。

【朝聘】古代賓禮之一。為諸侯定期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有三種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見天子稱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見天子稱為「大聘」,每隔五年親自朝見天子稱為「朝」。

【朝覲】古代賓禮之一。為周代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春見曰朝,秋見曰覲」,此為定期朝見。春秋兩季朝見天子,合稱為朝覲。

【揖讓】一指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揖讓之禮按尊卑分為三種,稱為三揖:一為土揖,專用於沒有婚姻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微向下;二為時揖,專用於有婚姻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平而置於前;三為天揖,專用於同姓賓客,行禮時推手微向上。一指禪讓,即讓位於比自己更賢能的人。

【長揖】這是古時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種相見禮,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論語·微子》中有這樣的記載:「子路拱而立。」

【頓首】古時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

【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後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禮。

【九拜】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跪】兩膝著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腳跟,以示莊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貼於腳跟。為了表示對人尊重,坐法頗有講究:「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盡後」是儘量讓身體坐後一點,以表謙恭;「盡前」是儘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汙染坐席而對人不敬。

座次】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格。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左遷」即表示貶官。

【冠禮】古代男子成年時(二十歲)加冠的禮節。因為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所以後世將二十歲稱作「弱冠」。

【婚冠禮】古代嘉禮之一。《周禮》:「以婚冠之禮親成男女。」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後即可成婚,並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歲行笄禮(笄:束髮用的簪子。古時女子滿十五歲把頭髮綰起來,戴上簪子)後也可結婚。所以把婚禮、冠禮合稱為婚冠禮。

【祖道】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漢書》載,西漢將領李廣利率軍隊出擊匈奴之前,「丞相為祖道,送至渭橋」。《荊軻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送別。

【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齋戒」。「齋」又稱「致齋」,致齋三日,宿於內室,要求「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這主要是為了使思想集中、統一。「戒」又稱「散齋」,散齋七日,宿於外室,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弔喪禮,以防「失正」「散思」。古人齋戒時忌葷,但並非忌食魚肉葷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這主要是為了防止祭祀時口中發出的臭氣,對神靈、祖先有所褻瀆。

【虛左】古代坐車座次以左為尊,空著左邊的位置以待賓客稱「虛左」。成語中有「虛左以待」一語。

【再拜】先後拜兩次,表示禮節之隆重。舊時書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禮。行禮時,兩手放在額上,長時間下跪叩頭。原專指禮拜神佛時的一種敬禮,後泛指表示極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禮方式。今人多用「頂禮膜拜」形容對某人崇拜得五體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200道國學常識題(含答案),精華知識一篇全部搞定!
    小學語文:200道國學常識題(含答案),精華知識一篇全部搞定!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底蘊十足。國學是中華人文知識之大成,應予以弘揚和傳承。孩子從小學習國學常識,可以提升文化素養。國學常識作為中小學語文考試中的必考知識,不僅逢考必有,而且分值越來越高。孩子要想在語文這門學科上取得高分,就得掌握好國學常識這部分內容。在語文的學習中,記憶是離不開的,語文的學習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同時要求學生記憶的知識比較多,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不免有人抱怨語文知識點的繁雜。
  • 一篇文言文就能搞定高考文言文知識?
    「——一篇文章搞定高考文言文知識《吳樘傳》系由哈爾濱教師吳韻汐女士為高考複習仿古自編。吳韻汐女士說——本文虛構,個別事件為史實。編寫本文,目的在於用一篇覆蓋面比較廣的文言文來給學生講知識點以及試題中文言傳記的特點,也以此鼓勵學生動手寫一寫文言體文章。文中有很多句子、情節來自二十四史,以《明史》居多,純文版字數 3178,覆蓋文言傳記近百篇。
  • 2019年高考語文備考:巧記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讓複習事半功倍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博 大精深,中國古代文化知識浩如煙海。 自從2015年全國卷中開始出現古代文化常識題之後,這種題型便連續考了五年,成為高考語文試題中的必考 知識點之一。《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 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關於文化常識的規定是「了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 文化知識」。古代文化常識這個考點大致可以分為官職、稱謂、飲食、服 飾、刑罰、天文曆法、地理、科舉制度、 風俗禮儀、音樂文娛十大類。內容繁 雜、信息量大,學生記憶起來費時費 力,效果不佳。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 結了有關古代文化常識的九種記憶方法,希望對學生學習有所幫助。具體方法如下。
  • 高考資料庫VIP
    高中語文易錯成語560例「辨析與修改病句」高考真題精解(2010—2020)(93頁)高考易錯讀音高三64篇理解性默寫押題訓練144道(篇篇都有)高中語文理解性默寫題彙編(2020版)新課標2020修訂版必背古詩文及詳細解答(78頁)高考必背古詩文重點知識測試高中語文重點名篇類情境式默寫130題,收藏必備高中語文名篇名句默寫10點技巧+全國卷2012~2020真題演練高中語文名句默寫三年高考真題彙編
  • 女性酒桌社交禮儀常識
    對於女性朋友而言,酒桌社交禮儀你了解多少呢?無論是中餐的禮儀,亦或是西餐的禮儀,你都非常了解嗎?女性酒桌社交禮儀常識——約會餐桌禮儀,你懂嗎?如何點餐如何用餐,女性酒桌社交禮儀常識中需要了解哪些禁忌?
  • 【高考日語】文化常識篇第13回「月見糰子」
    在高考這個大平臺裡,一分之差,領先千人。如何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分數,如何給自己的考卷「添磚加瓦」?快樂國際為此添加了高考日語常識欄目。利用每天課間休息5分鐘,掌握一條日語常識題,趣味了解日本文化。在中國,中秋節意喻著團圓,如果家人不能相聚,明月寄託著濃濃的思念,在日本則不然。
  • 教材教學|必修課古代文化常識(姓名字號與禮儀制度)反思探究課教學實錄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並引導學生藉助梳理課本知識,強化學生對古人姓名字號與禮儀制度的積累與辨識,從而引導學生體悟古代文化常識之妙,樹民族文化自信。關鍵詞:古代文化常識  反思能力培養  探究教學目標:1、 搜集必修課文言文有關涉及到文化常識的姓名與禮儀制度中的典型範例,積累古文化有關姓名字號與禮儀制度的文化常識。2、 引導與培養學生在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識中的反思探究能力,使學生能識記與辨識古代文化常識。
  • 2019高考倒計時:高考語文文言文常識分類整理,助力高考,加油
    2019高考倒計時:高考語文文言文常識分類整理,助力高考,加油!對於高考,我們必須重視語文,從中學的第一年開始。而要重視語文,必須從重視文言文開始。然而,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文言文是一個障礙,是學好語文最大的傷痛。
  • 德國的風俗禮儀及禁忌
    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俗禮儀及禁忌,當然了德國也是如此,所謂入境隨俗,那麼打算到德國的話,不妨先來學習下下面的這些風俗禮儀及禁忌。風俗禮儀1、服飾禮儀德國人在服飾方面不喜歡太過花哨,所有的衣服都非常的注重整潔,如果是穿西裝的話一定要系領帶。參加宴會或者是去劇院等正式場合的時候,男士多穿深色禮服,女士則穿長裙。在德國的東部地區,如果是已婚人士,出門在外多佩戴金質戒指。
  • 在土耳其很注重禮儀與風俗
    若有機會走進土耳其,不妨去悄悄感受一下當地各種有趣的禮儀和風俗。在土耳其,同輩人或同級人初次見面,異性之間一般問候加握手即可,同性之間一般先握手再互相擁抱,用自己的左臉頰貼對方的左臉頰,右臉頓再貼對方的右臉頰。如果和長輩打招呼,首先要主動牽起對方的手,而後以額頭輕碰手背,用下巴輕觸手背,最後再臉頰貼臉頰。
  • 初中語文:必考文學常識歸納匯總!逢考必有,背熟必定大有所獲
    初中語文:必考文學常識歸納匯總!逢考必有,背熟必定大有所獲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歷史,前前後後許多文人墨客的文學作品、詩詞歌賦也是流傳了下來,進入中學課堂當中,可是同學們在背誦記憶的時候一定不能一蹴而就,要長期不斷的積累與運用,這樣才能掌握好文學常識的考點內容。否則積累不到位的話,到了考試這部分分數就會丟掉,語文成績也必然會落後其他同學一大截的。
  • 高考英語滿分必背知識點,認真記,滿分就是你的!
    整理重點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庫,這樣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下面是給大家整理的高考英語滿分知識點,背下來,次次高分!完整版請點擊頭像關注後,發消息留言即可!高考英語滿分必背知識點,建議同學們拿回去背一背,英語考個高分不是什麼難題。其實高中學習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很多東西都需要同學們去總結歸納,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學好高中科目。
  • 波蘭的風俗禮儀和禁忌
    波蘭是一個位於中歐的國家,由16個省組成,在歷史上也屬於是歐洲的強國,後來國力出現衰退,下面來了解下這個國家的一些風俗禮儀和禁忌。在波蘭,最為常見的見面禮儀還是握手禮和擁抱禮。3、在民間,吻手禮也是非常通行的一個禮儀。通常情況下,吻手禮的行禮對象都是已婚婦女,如果是未婚女子的話最好不要輕易的行吻手禮,行禮的最佳地點應為室內。在行吻手禮時,男性要用雙手捧起女性的手,然後在指尖或手背上輕吻一下,在親吻的時候不能夠發出聲音,也不能夠吻到手腕之上,如果是這樣都是不合規範的。
  • 高考必背文化常識之「科舉制度」
    察舉實行之初,選拔人才頗有成效,但沿用既久,弊病日生。東漢後期,察舉為世族大家所掌握,弄虛作假,浮誇勾連,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科舉】古代通過分科考試來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1300多年。
  • 學長高考語文132分,全靠這些文言文常識,熟背比刷題更有效
    雖然小編語文水平不高,但是我的一個朋友高考語文考了132分。大家都知道,高考語文成績想要考到120都非常難,更別提132分。當然,排除那些天才,像我這樣的普通人,提高語文成績的絆腳石就是文言文。因為高考必考文言文,而且分值還不低。除了課本中學過的古文,還有從未學過的古文。
  • 倡導禮儀文化 共建和諧社區
    (通訊員 陶安然)為進一步普及文明禮儀常識,提升社區居民文明素質和禮儀修養,提高社區居民綜合素質水平,塑造講文明、知禮儀、重誠信的良好形象,12月15日下午,洞山街道錦裡社區計生協、婦聯開展倡導禮儀文化,共建和諧社會主題活動,參與本次活動的有淮南市禮儀文化研究會的成員和社區近40位居民
  • 公考必背知識點每日總結——常識考點06月20日
    公考必背知識點每日總結——常識考點06月20日公考資源網今日與大家分享公考必背知識點20條,各位同學多多關注本欄目,日積月累,厚積薄發。:後窗12.雪天騎自行車,車胎應該:氣打得少一些13.有一種叫做「暗射地圖」的地圖是指:有符號標記,無文字的地圖14.發起人持有本公司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不得轉讓的期限為:3年內15.屈原是春秋時代哪國人?
  • 2017高考怎麼考傳統文化常識?會以什麼形式考?
    不少老師在解讀新考綱時都表述為「增加了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其實用「增加」二字是不準確的,用「恢復」更為妥帖。早在上世紀90年代「古代文化常識」就是高考的考點之一,高考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始於1990年,最初是以填空題的形式出現的,當時所考查的知識基本都是出自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試題綜合性不強,難度較低。
  • 訪問學者在新加坡要注意的禮儀常識
    訪問學者在新加坡要注意的禮儀常識 每年去新加坡做訪問學者、留學進修的人很多,但出發前一定要提前了解新加坡的一些風俗習慣及禮儀,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51訪學小編為大家帶來新加坡禮儀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服飾禮儀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著上有自己的特點。馬來人男子頭戴一頂叫"宋谷"的無邊帽,上身穿一種無領,袖子寬大的衣服,下身穿長及足踝的紗籠;女子上衣寬大如袍,下穿紗籠。華人婦女多愛穿旗袍。
  • 初中語文:文言文必背篇目匯總!有譯文跟詞解,背熟輕鬆搞定重點
    初中語文:文言文必背篇目匯總!有譯文跟詞解,背熟輕鬆搞定重點進入初中後同學們會接觸學習到文言文相關的內容,可是晦澀難懂的句型與知識點,讓不少同學非常的頭疼,但是這是中考必考的內容之一,如果不掌握好的話,那麼肯定語文總成績也不會太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