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教育孩子發現美、理解美、追求美,讓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讓中華美育為文化自信築基。6月30日,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分校開展了美育主題活動,學校二五中隊的學生率先發起了探討模式,與爸爸媽媽一起探討什麼是「美」的人。
沒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雲在大人眼中是一團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個奇異世界,美育是回歸對孩子生命直覺的引導,用美來溫潤孩子的眼睛和心靈,讓美進入他們的日常生活,進而在美中感受歷史與文化。美育不是應試,也不僅僅是傳授技能,而是讓孩子的眼睛因為發現美而閃亮,讓他們認識到做一個美的人,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繼承愛國主義精神國旗、國徽、國歌神聖不可侵犯,尊老愛幼,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熱愛勞動……生活中的一系列小小的舉動,也能成為美的象徵,讓同學們理解到,美既是自然之美,也是指人的行為美、心靈美、語言美等,讓自己成為美的人,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做好「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環境美」的新時代四美青年。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養成、靈魂的塑造,關乎孩子的快樂幸福,關乎國家民族的未來,需要從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整體美育環境和美育共識。」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春風化雨的美育工作,讓孩子成長為有信念、有情懷、有擔當的人,成就更加豐富和飽滿的人生。(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