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茂名街頭的老手藝人,二十六年飛針走線可曾修䃼過你的生活?

2020-12-19 騰訊網

前段時間,有朋友問我

「你知道哪裡還有補鞋的地方嗎?」

「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了」,

與友人的一番對話,

小編陷入了深思...

城市的變化日新月異,那些街頭的老藝人已經越來越難見到了,一些老行當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你有多久沒補過鞋了?

昨天,一次偶然的機會,小編在茂名街頭發現了這位補鞋的老藝人 —— 唐師傅。

在福華小公園旁的一個角落邊上,有一輛三輪車,車上放滿了各種鞋子和雨傘,地上擺滿了鐵錘、剪刀、膠水等補鞋的工具,這裡就是唐師傅補鞋的地方了。

修修補補二十餘載,唐師傅的工具都已布滿了歲月的痕跡

與唐師傅交流中得知,唐師傅來自湖南,從95年開始來到茂名發展,如今已經有26個年頭了,雖然他年過半旬,但仍默默地堅守在茂名街頭,為街訪鄰裡們提供著便利。

唐師傅告訴我們,自己以前是在福華市場對面補鞋,後來由於不允許佔道經營,城管蜀黍就給唐伯安頓在了這個角落。

唐師傅笑了笑,「我在這個角落已經有擺上一陣子咯」。

挺直的鼻梁上架著一副有些年代感的眼鏡,一雙布滿老繭的手拿著黝黑髮亮的銼刀,正有力的揮舞著。

有問題的鞋子、傘,只要拿到唐師傅手裡,都可以立馬解決,花不了幾塊錢,馬上就可以像原來一樣,正常使用。

補鞋、修傘、補拉鏈、補背包,唐師傅樣樣行。

俗話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那時大家對於傘是非常珍惜的,買了新鞋子也一定要拿去先過繩,這樣才耐穿不易壞,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唐師傅說,「現在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現在很少人會拿來修了,壞了一般就會直接丟掉了。」

像唐師傅這樣堅持在老行當的手藝人,越來越難見到了,來修補的大部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年輕人已經是極少見到了。

唐師傅憑著自己精湛的手藝實惠的價格,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粉絲,住在附近的人基本都會找他。

前來修鞋的朱伯告訴我們,自己算是唐師傅的老熟客了,「在這個物價上漲的年代,唐師傅依然保持實惠的價格益街坊,這點非常難得。」

像唐師傅這樣的手藝人了,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項謀生的手藝,更是這座城市的記憶,一代老茂名人的青蔥歲月。

萬千有趣的世界還有多少人能像這些老手藝人一樣,靜下心來去做一件事呢?

在茂名這樣的小城市,像唐師傅這樣的手藝活大概也只有少數人在堅持了吧!他們幾十年如一日,憑著自己一門手藝,不僅養活了一大家子,也變戲法一樣為這個城市孜孜不倦地打磨著別樣的精緻。

不得讓人感慨,這門手藝可能會失傳,這個行當也可能會絕跡。

時代在發展,

像唐師傅這些老手藝的

生存空間被擠壓的越來越小,

而這些老手藝也漸漸隨歲月遠去,

或許只有文字、圖片

來證明他們曾經存在過呢?

# 你有多久沒補過鞋了呢?#

歡迎在評論說說

來源:茂名在線

茂名在線原創出品,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馬巷芋包裡的鄉愁 廈門老手藝人堅守當地美味
    過油的馬巷芋包格外美味。臺海網7月30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在馬巷老街,有一道與碗仔粿齊名的閩南風味小吃叫馬巷芋包,它是當地居民最愛的美食之一,也是馬巷遊子日思夜想的味蕾記憶,如同熱乾麵之於武漢人。皮薄料足、香糯可口,在熱氣騰騰的芋包裡,是馬巷人對生活的一種精緻態度。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馬巷,品嘗久負盛名的馬巷芋包,了解它是怎麼成為鄉愁的。
  • 芋包是馬巷遊子的鄉愁 一些老手藝人仍在堅守這道當地美味
    過油的馬巷芋包格外美味。  皮薄料足、香糯可口,在熱氣騰騰的芋包裡,是馬巷人對生活的一種精緻態度。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馬巷,品嘗久負盛名的馬巷芋包,了解它是怎麼成為鄉愁的。  「芋包嫂」16歲做芋包,一做41年  「芋包!剛出爐的芋包……」每天下午4點,在馬巷街頭,人稱「馬巷芋包嫂」的蔡黎就推著小車,一路叫賣自己做的芋包。
  • 濟南街頭藝人盼來期待中的安穩 "持證上崗"唱亮冬夜
    張穩修挎著吉他自彈自唱。像他一樣街頭藝人早已成為一道城市風景,在人群中歌唱就是他們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而歌詞裡的「精彩」和「無奈」,也在他們的演藝生涯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享受觀眾的歡呼吶喊,亦要承受被投訴、被「驅逐」的辛酸。得不到「官方認可」的舞臺,就像一座座小小的孤島。如今,街頭藝人終於「持證上崗」,不再「流浪」,一直渴望的「踏實」讓他們歌聲更堅定也更嘹亮。
  • 除了橋北市場,茂名(羊角)也隱藏著一個地攤夜市——羊角夜市
    / 每個地攤夜市,都有它特定的味道 橋北夜市你去過了,羊角鎮的這個特色地攤夜市,你又去過沒?其實,除了茂名橋北市場的夜市地攤,羊角鎮也有一個特色地攤夜市,你去過了嗎? 羊角鎮再就業集貿市場( pm 22:30)第一次來,嘗試在高德地圖上搜索羊角鎮再就業集貿市場,得到的結果卻是無法查詢,憑藉著第六感,才找到了這裡,後來有人說,只有地道的羊角人才知道這裡。
  • 上海街頭藝人持證上崗第5年,他們過得還好嗎
    原標題:上海街頭藝人持證上崗第5年,他們過得還好嗎 早上7點,雜技演員鄭永強進行每日必做的早功訓練;歌手張藝起床梳洗,他的家距離市中心有一個多小時地鐵路程,為了迎接10點街頭演出,每分鐘都要踩準節拍;從事易拉罐手工藝製作人的李雄剛相對輕鬆,這幾天他在上海大世界表演,兼帶學生。與上海這座城市忙碌的節奏同步,每個街頭藝人都有自己的滿檔行程表。
  • 歌手江明學離世,病困潦倒做街頭藝人時薪28元,去年曾因吸毒被抓
    6月18日臺灣藝人江明學在自己的出租內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此前據悉58歲的江明學已經拖欠數月房租。而房東在發現其數天為露面後,感覺不對頭,帶領消防人員破門而入,屍體才被發現。網上顯示江明學生前的職業是歌手,街頭藝人。
  • 今晚,成都街頭藝人把浪漫成都唱給你聽
    「我把我唱給你聽,用我熾熱的感情感動你好嗎……」隨著七夕的到來,成都處處可聞街頭藝人的甜蜜情歌,在大街小巷,在互動電臺,在創意視頻裡,傳唱著專屬成都的浪漫和美好。今天是中國傳統七夕佳節,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今(25日)晚「醉愛天府·2020成都七夕國際情歌節全城甜蜜行動暨成都愛情地標頒獎晚會」將在新都區七一國際廣場舉行,成都街頭藝人將在成都街頭,把浪漫成都唱給你聽。
  • 濟南街頭藝人演出地圖來啦!有你家門口嗎?
    作為山東首個由政府組織管理並對藝人開放街頭的城市,泉城濟南將發出代表青春與活力的魅力之聲。在這裡,街頭文化激情碰撞,藝術情懷水乳交融。粉絲助陣,為喜歡的藝人打call這些藝人涵蓋器樂、聲樂、曲藝、舞蹈4個門類,既有「風組合」"野路子樂隊"「連音社」、魯懷德等長期活躍在濟南街頭的「流量明星」,也有從濟南市曲藝大賽走出來的曲藝達人。下面,雨小荷就來介紹幾個火出圈的藝人!
  • 上海8名街頭藝人首次持證上崗 可在指定區域演出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經過選拔和培訓,上海首批獲得資質證書的8位街頭藝人,將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於靜安區安義路沿線試點表演。這意味著街頭藝人第一次在滬上獲得「合法身份」。  這些獲得資質證書的街頭藝人都能表演什麼呢?
  • 走進臺街頭藝人:西門町嘉年華 歡樂背後有無奈
    街頭行動雕像藝人一身兵馬俑裝扮,吸引路人合影中新網10月20日電 你看過兵馬俑跳踢踏舞嗎?你知道特技溜溜球有多炫嗎?這個周末走一趟臺北的西門町,超過30組街頭藝人大會師參與「臺北市街頭藝人嘉年華」。臺灣聯合新聞網日前刊發一組報導向讀者講述這些街頭藝人的真實生活,他們在街頭給民眾奉獻的是歡樂,但歡樂的背後也有著無奈。
  • DIY生活體驗、街頭藝人表演 長沙步行街新玩法約嗎?
    星辰在線5月2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柳佳路)做陶藝、木刻版畫、在杯子上畫畫等等傳統文化DIY生活體驗,還有街頭藝人持證上崗表演,各色傳統藝術品展示,這個端午節,長沙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玩出了新花樣。5月26日下午,以「文化長沙,邀您湘會」為主題的2017長沙步行街市民文化節開幕,玩法與情懷兼具,可謂亮點與看點齊飛。
  • 到臺北街頭,做一個無證上崗的藝人,她試過了 Exper
    在臺北做街頭藝人的經歷不僅是高旭現在回想起來的一段歡樂回憶,也或多或少影響了她在回到大陸之後的職業選擇。在去臺灣之前,高旭驚覺自己已經在校園裡面度過了整整六年時間。本科畢業之後,高旭得到了「2+3」的保研機會,在本科畢業後留校當了兩年輔導員。在做輔導員工作的期間,高旭的生活完全脫離了舞蹈,完全從事行政工作。穩定的工作讓她漸漸開始動搖了念頭,想要就此放棄自己的舞蹈事業。
  • 重慶街頭日漸消失的老剃頭匠,修面2元,理髮4元,剃光頭5元
    在都市的生活區裡,我們到處都能看到一些高檔的髮廊,霓虹閃爍,人頭攢動,洗頭、理髮、造形、焗油、染髮……一次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這在人們的生活中早就習以為常,人們在追求時尚的同時,商家也趁機賺了個盆滿缽滿。
  • 行為藝術家、街頭藝人、街頭畫家,英文可別搞混啦!
    小雅和英美友人街頭藝術-美國朋友語音示範00:39來自你和寶寶說英語它們的英文由perform的變形、artist、street三個詞中的兩個組成。(2) Street performer 街頭藝人He teaches music classes during the week but makes a little extra money as a street performer on the weekends.
  • 國慶七天 成都街頭藝人帶你樂動蓉城
    街頭藝人成為城市風景  今年4月,啟動「成都街頭表演」項目之後,通過整合城市街道、文化陣地、媒體等資源平臺,面向社會公開招募街頭藝人,進行規範管理,廣泛開展以音樂類為主的街頭演出,實現街頭藝人「打開琴盒收費」,形成自循環的長效工作機制,從而為成都創建獨具特色的、常態化、可持續的街頭藝術表演模式,打造城市的獨特風景線,提升城市的幸福指數
  • 臺灣街頭藝人考照爭議又起 基隆:由市場機制決定
    臺北市文化局表示,曾接獲民眾投訴街頭藝人演出不理想,因此有評比需要。新北市文化局也稱,認證審查有助於「為展演質量作把關」。究竟取消與否?外界意見不一。有人擔心水準不保基隆市文化局配合臺灣文化主管部門推動街頭藝人證照制度改革,今年起,取消街頭藝人證照審議技能評比考試,改採登記制,尊重創作自由,並推動跨區合作認證。
  • 街頭藝術四季FUN「夢幻之秋」|街頭藝人歸來
    今年,街頭藝人因為疫情,暫停了市民中心的日常展演,往常歌聲環繞的地方,如今缺少了許多煙火氣息。市民們在等,他們懷念在市民中心與街頭藝人互動的氛圍。街頭藝人們在等,他們想念那個可以展示自己一身技藝的平臺。
  • 公園商圈皆劇場,街頭藝人秀出城市生機
    剛剛過去的周末,60多位上海街頭藝人輪番登臺大寧音樂廣場——「2020上海街藝節」將在未來八天內,覆蓋靜安公園廣場、金虹橋中心廣場、大學路、富都世界等全市20多處表演點。  發展至今,上海街頭藝人群體形成了「街藝流動劇場」的特色。流動,是因為他們無處不在,公園、商圈、熱鬧的馬路旁,皆可演出;稱之為「劇場」,是因為他們並非業餘玩家隨隨便便小打小鬧,而是有策劃、成規模、見品質的演出。
  • 鼓鼓呂思緯與街頭群眾提前過聖誕!合作街頭藝人鼓手勇哥吸500人潮
    Yes娛樂12月23日訊 「全創作唱跳歌手」鼓鼓呂思緯音樂魅力再度席捲臺北街頭!聖誕佳節將至,上星期鼓鼓呂思緯為了給歌迷一份聖誕大禮,在樂手朋友號召下,與街頭藝人勇哥合作再次快閃街頭,日前他為了宣傳演唱會,率領 20 位殭屍舞者在臺北街頭快閃勁歌熱舞,之後又攜手街頭藝人李科穎合作,兩次出奇不意的快閃大獲好評,吸引大批歌迷、路過民眾圍觀,吸晴度百分百,這次他趁著聖誕節前夕,私信詢問街頭藝人勇哥意願,沒想到勇哥一口爽快答應,讓鼓鼓三度在街頭展現全能的音樂唱作魅力!
  • 福州老手藝人堅守傳統線面製作技藝 傳承記憶中的「古早味」
    在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後嶼鼓二村內,還能看到秉持用傳統工藝製作線面的老手藝人。 呂明 攝中新網福州1月13日電 (葉秋雲)「湯餅一杯銀絲亂,牽絲如縷玉簪橫」。線面是福州傳統美食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費時費力的手工製作線面已經慢慢地被機器取代,然而,在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後嶼鼓二村,還能看到秉持用傳統工藝製作線面的老手藝人。老線面師傅梁同光正同妻子吳麗珠忙碌著製作線面。 呂明 攝1月13日,鼓山鎮後嶼鼓二村一廟宇內,老線面師傅林友豪正在拉、扯手中的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