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位高中生的困惑
最近有個學生在問:我們高一時分了文理科,我選的是理科,後來物理生物完全聽不懂,很喜歡地理歷史學科,要不要轉文?
喜歡歷史和地理,物理和生物聽不懂,真不明白當時為何要選擇理科。然而,文理分科時,總有一部分學生會跟風選擇理科,因為在大家的印象中,選擇文科的學生不是因為喜歡文科而選擇的,而是因為學不來理科而選擇的,有人更直接地說「學習不好的才選擇文科」,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學習理科的也不都是學習好的,也有為了面子而強行選擇理科的,學習文科的,也有因為喜歡而選擇的。
都說文科生不好就業,但是一旦就業,就有可能會很好。一位理科生這麼說:「我們當年分好班差班,成績好的在好班,高考考理科,成績差的考文科。現在當年成績差的人現在基本都是公務員和領導,而成績好的學了理科混得像條狗。」
理科中,最難的是物理!高中物理知識量大,內容抽象,知識缺乏聯繫,思維要求高,這都讓很多學生感到非常頭疼,高一學力學就感覺到非常吃力了,到了電學和磁學,則可能會出現完全聽不懂的情況。生物對於理科生來說,並不難,出現聽不懂的情況,主要是個別章節,比如遺傳部分,但是生物的知識點瑣碎,要求大量的記憶,而且考試題目越來越靈活,考好也不容易。
如果上課能聽懂,只是考不好,一般和做題的題量有關係,做得多了,基礎紮實了,自然也就能提高了,但是如果是上課完全都聽不懂了,這就和智商、能力有很大關係了,這個時候說明你不適合學理科,連大學都考不上,還談什麼專業?
讀文科,只要態度端正,學習刻苦,多數還是能考上大學的。成績好的學生,讀名校的金融、法律、外語、中文等專業,前途一片光明。對於一般學校的學生,則是考公務員的主力,而對於文科生來說,考公務員也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理科生無法比的,所以才有了上面那位理科生所說的那種結果。
30年前,中國急需經濟建設出成效,所以才有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說法,而在今天,很多曾經很輝煌的行業,都成了夕陽產業,文科生的作用,不是可有可無,其作用不可替代,社會也需要複合型人才,所以才會進行新高考改革,所以不要被老觀念,影響了自己的發展。
所以,作為一名有十幾年文科班主任經驗的老師,我建議他轉文科,越早越好!
2
文理科對應什麼專業
(文科生報考的專業)
文科類專業主要分布
從整體上來看,文科生可選擇的專業主要集中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8個學科門類。大約有230種專業招文科生。
哲學門類包類括哲學、邏輯學、宗教學、倫理學等4個專業,哲學一般都認為是純文科專業,但也有個別院校招收理科生。
經濟學包括經濟學類、財政學類、金融學類、經濟與貿易類四大類,17種專業。經濟類中文理兼收的專業比較多,具體如金融學、財政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等。
法學門類包括法學類、政治學類、社會學類、民族學等六大類,共32個專業。法學近年來報考比較火爆,而其中,法學、社會學、公安學類中有很多專業是文理兼收的。
教育學包括教育類、體育兩大類共16種專業。其中也有一些文理兼收的專業。
文學是文科生招生的大戶,包括中國語言文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新聞傳播學類三大類,共76種專業。大家熟知的漢語言文學、小語種、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傳播學等專業都屬於這一門類。
歷史學包括一個大類,歷史、考古學、文物保護技術等6個專業。
管理學門類下設工商管理類、公共管理類、旅遊管理類等9個大類,46種專業。同時也是文理兼收的招生大戶。文理兼收的專業主要有:會計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等。
藝術學門類包括美術學、設計學、戲劇與影視學類等5大類,共33個專業。藝術類大多數專業都在藝術類專業目錄中查找。但也有部分院校的藝術類專業會在普通批次招生,如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動畫等。
(理科生報考的專業)
理科類專業主要分布
理科生可選的範圍就大得多。在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本科的12個學科中,理、工、農、醫這四個門類基本上都是理科生的天下。文科專業中,除了文學、歷史等專業外,絕大部分專業也都可以文理兼招。教育部頒布的《新版專業目錄》中有506種專業,其中理、工、農、醫四大門類就有276個專業,佔總專業數的一半兒以上。
理科生報考比較集中的四大門類
理學中基本都是純理科專業,包括數學類、物理學類、化學類、天文學類、地理學類、大氣學類等12個大類,36種專業。
工學共有31個大類,169種專業,是所有學科中包含專業最多的門類,也是理科生的招生大戶。像電子信息、自動化、計算機、土木類、材料類、能源動力、航空航天等高科技、專業性強、就業好的專業都屬於該門類。
農學門類下設植物生產類、動物醫學類、林學類、水產類等7個大類,27種專業。農學專業基本都招理科生,只有少數如園林、園藝等專業,個別院校會有文科計劃。近兩年,在國家大環境的作用下,農學又有回暖的趨勢,很多農學類的專業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熱點。
醫學共包含11個大類,44種專業。醫學門類中的很多專業向來都是競爭激烈、分數要求高的,像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麻醉學等專業更是考生們報考的熱門。
受理科生青睞的經管類專業
除了理、工、農、醫這四個主要學科外,經濟學、管理學中很多專業更是對理科生青睞有加,有很多隻招收理科生或文理兼收的專業,都可以是理科生選擇的重點。如經濟學中金融學、經濟學、金融工程、投資、保險等;管理學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農業經濟管理、土地資源管理、物流工程等。
法學、社會學、公安學類有很多學校都會投放一些計劃招收理科生。另外,一些教育學、體育類等專業也會在理科中招生。
3
文理兼招的專業
【02經濟學】門類中的所有專業,主要有10個:020101經濟學、020102統計經濟學、020101K財政學、020202稅務學、020301K金融學、020302金融工程、020303保險學、020304投資學、020401國際經濟與貿易、020402貿易經濟
【12管理學】門類中的所有專業,主要有共12個:120101管理科學、120102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120201K工商管理、120203K會計學、120204財務管理、120206人辦資源管理、120207審計學、120402行政管理、120406TK海關管理、120601物流管理、120702T標準化工程、120801電子商務
【05文學】門類中【0503新聞傳播學類】中的3個專業:050302廣播電視學、050304傳播學、050306T網絡與新媒體及【0502外國語言文學類】中,包括英語、德語、法語、日語、西班牙語、商務英語等語言類專業。
【07理學】門類中的4個專業:070501地理科學、070504地理信息科學、071101心理學、071102應用心理學
【08工學】門類中的4個專業:080205工業設計、080906數字媒體技術、081602服裝設計與工程、082803風景園林。
【09農學】門類中的090502園林專業。
4
新高考不限選科專業大集合
根據北京和山東2020年普通高校的招生專業選考科目指引,為大家分析所選科目與專業的關係,今天就以山東為例,看看各專業招生選科要求如何——作為目前的選科參考。純文科選科和不擅長物理化學的高中生必看!
大學專業從大類上講分為12大類:文學,歷史,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醫學,農學,軍事學
一、不限選科的專業主要集中在:
1.語言文學類:小語種,日語,法語,俄語等等
2.藝術設計,書法,表演影視等等,此類大部分屬於藝術類招生,不做選科要求
3.哲學類:哲學、宗教學、社會學
4.經濟學類:金融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保險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財政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等
5.法學
6.教育學:藝術教育、學前教育、小學教育,教育學
二、歷史學類科目要求必須選考歷史/地理
三、物理必須選:想就讀理工醫農專業,建築、信息技術、計算機等等必須選擇物理
四、醫學生物學等,大部分院校必須選考物理/化學/地理
現在很多人都告訴你,物理必選,不選的話很多專業都不能選,這句話——是對的,但是有的高中生物理確實不好怎麼辦,那有哪些專業不限選科呢?我們依舊以公布了最新選科指引的山東為例——
北京各大高校在山東招生的不限選科的專業
(表格已經去掉小語種、藝術類不限選科的專業)
點擊查看大圖
河北各大高校在山東招生不限選科的專業
(表格已經去掉小語種、藝術類不限選科的專業)
點擊查看大圖
由圖可知,基本上不限選科的專業,也集中在學習哥一開始說的那幾條了,那麼純文科選科的和不擅長物理化學的高中生,要提前選擇學校和專業,還是可以發揮自己長處的!
5
關於理科的誤解
現階段,在未實行高考改革的省份,很多高中要求學生在高一下學期選文理科,在實行高考改革的省份,「6選3」和"3+1+2"的選考制度,因為網上太多人在比較文理選科比例,也讓很多高中生很迷茫:我到底該選什麼?
高中生學習(ID:gzsxuexige)
其實,關於文理科的認識,人們有很多誤解,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不少高中生,所以,今天專門為大家一一解讀。
誤解一:文科比理科容易學,容易得分?
很多家長和同學選擇文科一大理由是:理科沒希望了,數理化不懂,文科容易學,那就選文科吧(傳統的文理分科和新高考的"6選3"都有這種情況)。在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中,選考文科的同學比例明顯高於理科,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實際上,文科並非家長學生想像的那樣簡單。
告訴大家,文科確實需要大量記憶的,但僅靠背書是遠遠不夠的。
文科的高考能力由低到高為識記、理解、應用等組成,可見識記只是學文科最基本的要求,理解和應用難度就大多了,這也正是文科高考失分的難點。君不見,高考成績就能說明問題,高考理綜260+的同學有多少?文綜240+的同學又有多少?但各省高考文科分數線普遍高於理科分數線。
從學習過程來講,理科有快速突破的可能性,但是文科呢?文科同學有大把的知識要背,大把的習題要做。除了老師給你講完的那些理論知識,剩下的事情完全是你自己在做主,文科生提分的方法說白了就是沒有方法,只有一個詞:刻苦。
怎麼提高語文成績?怎麼把作文寫到50分+?怎麼讀懂文言文?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多讀,多做,多背。當你把必背篇目,實詞虛詞句式成語背到半夜叫你起床你都能倒背如流,現代文、詩歌閱讀題做到時時手軟,看書看到走火入魔,經典作文背到口舌生瘡你就知道答案了。
英語怎麼考120以上?教科書上單詞語法沒有背到滾瓜爛熟永遠不要問這種幼稚的問題。
政史地怎麼考高分?當你把教科書翻毛邊了翻爛了翻到面目全非了你就知道答案了。
一個省份的錄取分數線,是由當年考生人數、試題難易程度、錄取人數等多種因素綜合決定的。與文科難不難考沒有關係。一般情況下,文科分數線比理科高,這是因為文科考生少、錄取人數也少(一般為三比一)。頂尖大學文科錄取分數線低於理科,因為理綜很多學霸能考到260以上,但文綜很少有考生能突破230。
從高校錄取來看,文科生命更苦。高校理工類專業計劃投放數量明顯更多,學生的錄取機會遠遠高於非理工類專業。以2018年山東省為例,各高校在山東省投放理工類、文史類本科計劃分別為165543個、46800個,而理工類、文史類報考考生分別為272820人、144600人,報考理工類、文史類考生的本科錄取率分別為60.7%、32.4%,文科錄取最低控制線比理科高出70分,報考文史類的考生上本科高校的難度遠遠高於報考理工類的考生。
誤解二:理科不需要背書?
很多家長和同學認為理科不像文科,不需要背書。
高中化學、生物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背誦記憶的知識點非常多,物理到了電磁學的時候,光是受力分析都需要很長時間,這些都需要大量記憶。
「化學是一門記憶加實驗的科學」,化學學得好的同學主要是因為掌握了化學的記憶方法,高效而又輕鬆地記憶化學知識。化學雖然是屬於理科,但是要背的內容確實特別多,元素的各大性質,化學反應,化學方程式等等,都需要你通過記憶來掌握。但是死記硬背有用嗎?2018新課標三的一道工藝流程是關於碘酸氫鉀的方程,看起來並沒有學過。但是實際上是你高一一來就學過的,碳酸氫鈉與氫氧化鈉的反應,覺得很多同學停留在了背誦階段,並沒有理解原理,就不會靈活應變了。
「死背活用」是化學學習的特點,「死背」的目的是掌握化學學習內容,熟悉有關知識,使應考時有備而戰,減少粗心遺漏造成的失分。「活用」則是要求在「死背」的基礎上,對應掌握的知識能融會貫通,提高解題的能力,解題的技巧,解題的速度。
生物最基本的東西其實有點像文科,而且知識很瑣碎,也很多,需要背誦和記憶!想要學好生物,基礎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是前提。認為,這裡的記憶與化學、物理原理和公式的記憶一樣,需要以深刻理解為基礎。但是由於生物學科的教學內容多、推進速度快、層次跨度大,所以在學習生物的整個過程中要努力做到對概念深刻理解、準確記憶、精準描述。
另外,文科也不只是背背書就行了,文科要求的綜合能力也比較高,有時一個問題可以橫跨幾千年,並且牽扯到世界各國的地理問題和政治問題,這需要較強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較廣的知識面。
誤解三:文科都是冷門專業?理科都很好就業?
不管文科理科都有熱門專業,像文科中的金融傳媒,理科中的信息工程;也都有冷門專業,像文科中的歷史哲學,理科中的地質考古等。據麥可思發布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顯示,化學、法學、歷史學都屬於就業紅牌專業。直接將文理科這樣對立比較毫無意義。
很多家長和學生都認為,理工類學生比文科就業前景好,所以就要選理科。
實際上,未來的就業趨勢很難預測,讀文科和讀理科都存在就業上的風險。文科和理科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後的前途是靠你自己的。
並且,高考文科生們並非只能選擇純文專業,還有很多文理兼收的專業可供選擇。
理科就業好的前提也是要「學好」,如果你在理科方面不優秀,只為了現在還說不準的大學就業,一味趨從大眾卻壓抑個性,只會導致高考成績都不理想,升學大關都過不了,何談就業前景呢?
歸根到底,考大學輕不輕鬆,找工作容不容易,都最終取決於個人實力和能力。即使是冷門專業,如果學得很好,照樣有好的前途;同理,即使是熱門專業,如果學得一塌糊塗,也同樣不好找工作。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文科或理科哪個好,而是自身更適合文科還是理科。
在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中,流行這樣一種看法:學文科沒有前途!首先是因為提高成績實在太難,高考考不好影響將來上大學,而且就算考上大學,由於沒有一技之長,將來也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這種觀點其實是很片面的。現行文理分科的高考制度,實行了20多年,肯定有它的合理性。理科也好,文科也罷,它們本身並不能決定一個人將來的發展前景。對它們的選擇只是影響了對大學的挑選餘地,而此後自身的前途和命運都只能靠自己去把握。
選擇了理科,並不意味著就業面一定很寬;選擇了文科,也同樣不會註定一個大學生畢業即失業。重理輕文現象歷來存在,但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元化,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只要有實力,不論是學文還是學理,都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從近些年的高考錄取情況看,儘管文理科錄取比例有區別,但招生總量還是相當龐大的。不論選文還是選理,高中生都有較大的升學機會。覺得,關鍵是學生在選擇之後如何迅速適應文理科的學習要求。
誤解四:女生就應該學文科?男生必須學理科?
目前有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高中文理分科時,男生偏理,女生偏文。一個文科班,五十幾個學生,男生只有十來名,是絕對的「弱勢群體」,如何看待文科班這種「陰盛陽衰」的現象?是因為女生更適合讀文科嗎?女生認識上更傾向於形象思維,她們感受力、洞察力比較強,有表達上的優勢,選擇文科是正常的;而男生傾向於關注自然科學,喜歡技術研究、開發創新,分析力、判斷力強,邏輯思維發達,選擇理科也在常理之中。
不過,這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關鍵還是前面提到的要看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個性能力的傾向。如何找到和發現自己的特長、天賦、能力?這要看學生自己對學科的感覺。可能這個學生會對某個學科感覺特別好,或用相同的時間或少量的時間獲得的效果與其它學科花學費多時間獲得的效果相當或更好,那說明這個學生有學習這一科的特長和能力,與此同時就應該考慮,哪一科能更好地發揮和促進自己的特長發展。一些選擇理科的男生如果在女生成堆的文科班裡,可能會更加出類拔萃。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女生心智成熟較早,女生學習更加勤奮、更加細心,有些男生對於文科方面,尤其是背、讀、記等覺得很枯燥,這種情況會使女生在文科學習中比男生更有一些優勢。從目前看,女生偏愛語言、文學等文科類專業,這並不是因為女生缺乏創造性思維和科學能力,而是女生教育中缺失了這部分內容,有不少人都認為這些應該讓男生去做。
誤解五:跟著"大部隊"走絕對沒錯?
1、「牆頭草」現象,沒有自己主見。很多家長不幹涉孩子選科,孩子也以為跟著大部隊走就沒錯,做了文科分科或"6選3"選科的牆頭草,實際上這是典型的盲目選科。
2、根據傳統觀念,認為哪科將來有前途就選哪科。事情都是變化的,上世紀90年代初,計算機專業、辦公自動化專業很少有人問津,原因是學了之後用不上,可沒幾年,上述專業成了熱門專業,如今計算機專業過剩。過去受到冷落的冶金鑄造、金屬材料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專業成為熱門專業。過去非常熱門的法律專業,現在卻成了難就業的專業。
3、學習態度不好,認為哪科省力好念就選哪科。
4、情感衝動,為了某個好朋友或捨不得原班集體和班主任而選科。
5、根據家長的要求而選科,和父母賭氣,家長想讓我學理,我偏學文。這些都是盲目選科的表現。
總結:
不言而喻,無論是分科制度還是"6選3""3+1+2"的選考制度,其實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以後擇業的方向。因此,在選科時,家長要做好引導,問一問孩子,將來到底想做什麼,對什麼感興趣,讓孩子自己進行一次深入、獨立的思考。
關鍵問題是,考生在選擇之後如何適應相應科目的學習要求。老師呼籲,家長在幫助孩子選科時,只應起一個參謀的作用,可以幫助孩子對各種情況的利弊得失進行客觀的分析。但是,不要勉強孩子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志願,更不應包辦代替,把自己的願望強加於孩子。
在選科時不要過於功利,不要以犧牲一生的幸福和前途為代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都有長處短處,只有將興趣愛好和學科優勢結合在一起時,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潛力,也只有把自己的選擇和未來的發展聯繫在一起,這樣的選擇才是明智的。
學習哥
與其折服在偏見和所謂的現實中,不如安於本心,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否長成大樹,並不完全看在哪裡栽種哪裡萌芽,種子本身也很重要。當你上了大學,你要為了畢業和求職而疲於奔命;當你工作,你要為了養家餬口而顛簸半生。而唯有高中,唯有高考,是那麼純粹,那麼堅定不移。
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淚水你必須選擇一樣,人生若沒有一段想起來就熱淚盈眶的奮鬥史,那這一生就白活了。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6
理工科類/文科類大學排行榜
理工類大學排行榜
文科類大學排行榜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於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2、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