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跡魚臺:張黃鎮武棠園

2020-12-22 微湖小魚兒

作者:宮智 邱寧 張澤

武棠園地處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張黃鎮,於2020年11月22日正式開園。武棠園的建設秉承了觀光林業與休閒農業有機結合的理念,水系貫穿整個公園,河道彎曲、小橋流水,為整個公園增添許多靈氣與活力。園內水系連通外部灌溉水渠,在農作物生產期間,可為兩側農田旱時灌溉、澇時排水。公園內景致怡人、空氣清新,栽種了各類樹木、花草、水生植物,呈現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綠、色彩豐富、層次鮮明」的園林景觀。武棠園的建成使用,是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舉措,極大改善了周邊人居環境,滿足不同年齡段居民休憩、健身、娛樂等需求,特別是「孝賢文化」元素的注入,使武棠園真正成為集生態、休閒、人文於一體的開放式公園。

武棠園全景圖

武棠園全景圖

園內步道

相關焦點

  • 魚臺縣張黃鎮武棠園開園迎客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田琳琳 通訊員 宮智 邱寧)近日,魚臺縣張黃鎮武棠園正式開園迎客。武棠園地處張黃鎮核心區,公園以武棠為名,注入了悠久的傳統文化,延續了「千年古縣」的歷史傳承。魚臺縣張黃鎮望湖新村居民陳宜所說:「那個武棠園公園一建成之後,以前我們沒有娛樂,鍛鍊身體的地方,只是在家裡蹲著。現在我們建成武棠園,領著孩子、家人以及鄰居,到武棠園來鍛鍊身體,休閒娛樂,也感到幸福感、知足感,這個很滿意。」
  • 濟寧市魚臺縣:全民秧歌舞大賽張黃鎮初賽舉行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0日訊為進一步豐富全縣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11月19日,由濟寧市魚臺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縣文化館承辦的魚臺縣2020年度全民秧歌舞大賽在張黃鎮武棠園拉開帷幕。
  • 濟寧魚臺張黃鎮新添一座高標準規劃建設公園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濟寧報導  近日,魚臺縣張黃鎮武棠園開園儀式順利舉行完畢。  據悉,武棠園地處張黃鎮核心區,南北長約480米,東西寬 280多米,面積約13.6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1.6萬平方米,景觀綠化10萬平方米,廣場道路2萬平方米。該公園按照高標準規劃建設,公園水系貫穿整個公園並連通外部灌溉水渠,在農作物生產期間,可為兩側農田旱時灌溉,澇時排水。公園內栽種各類樹木2萬餘株,花草6.3萬平方米,綠蘺1萬平方米,水生植物6000平方米。
  • 濟寧市魚臺縣張黃鎮:「和為貴」流動工作室啟用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12月1日,濟寧市魚臺縣張黃鎮為3支黨員志願者服務隊授旗,正式啟用「和為貴」流動工作室。張黃鎮堅持黨建引領,以新青年、和事佬、農村CEO三支黨員志願服務隊為抓手,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以新隊伍、新思路、新模式、新辦法激發鄉村治理新效能,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
  • 著眼群眾所需,魚臺張黃鎮「123」黨建微示範提高百姓滿意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從偉通訊員吳寶防魚臺縣張黃鎮以陣地建設、集體經濟發展、黨員示範為切入點,實施 「123」黨建微示範工程,著眼群眾所需,以點帶面不斷增強黨建工作引領,提高群眾滿意度。藉助張黃鎮企業多、致富能手多的優勢,組織企業、合作社負責人,省派、縣派第一書記等組成志願服務隊,為各村集體經濟發展建言獻策。截至目前,組織召開兩次「農村CEO」發展交流會議,有效帶動濟寧市農業研究院綠色優質稻米標準化生產試驗示範基地項目在張黃鎮推廣落地。打造「和事佬」黨員志願服務隊。
  • 滇池尋跡旅遊 觀光巴士發車
    9月4日,度假區「滇池尋跡旅遊觀光巴士」正式啟動發車。    為了進一步整合度假區優勢旅遊資源,打造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旅遊休閒度假目的地」,度假區以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的模式,由度假區國投旅遊商務公司和昆明公交集團第三分公司達成合作,開通滇池旅遊度假區景點環線「滇池尋跡旅遊觀光巴士」。    「滇池尋跡旅遊觀光巴士」運行全程為19.5公裡,共設15個站點。
  • 精準對接群眾需求 魚臺「菜單式」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暖民心
    來自魚城鎮戲曲協會和張黃鎮的文藝志願者們,為這裡的百姓送來了豫劇和墜子表演,鎮上、村裡的志願者們還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幸福食堂裡包起了餃子,這讓村裡的老百姓感覺像是過年一樣的熱鬧。「志願者給我們包的水餃,我們吃了很高興,這也吃上水餃了,也聽上戲啦,我們都覺得非常的開心。」前蔣村村民王玉蘭笑著說道。
  • 精準對接群眾需求 濟寧魚臺「菜單式」志願服務暖民心
    來自魚城鎮戲曲協會和張黃鎮的文藝志願者們,為這裡的百姓送來了豫劇和墜子表演,鎮上、村裡的志願者們還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幸福食堂裡包起了餃子,這讓村裡的老百姓感覺像是過年一樣的熱鬧。「志願者給我們包的水餃,我們吃了很高興,這也吃上水餃了,也聽上戲啦,我們都覺得非常的開心。」前蔣村村民王玉蘭笑著說道。
  • 魚臺張黃化工產業園:打造循環經濟鏈條
    魚臺張黃化工產業園位於魚臺縣張黃鎮境內,是山東省政府重新公布的第二批化工園區,起步區面積5.93平方公裡。  優勢:  1.交通便利。
  • 魚臺張黃鎮強化黨建示範引領 助推鄉村「三治融合」
    濟寧新聞網訊  魚臺縣張黃鎮堅持黨建引領,以「新青年」「和事佬」「農村CEO」三支黨員志願服務隊為依託,分類精準開展黨員示範服務活動,助推鄉村治理現代化。
  • 一分鐘看懂今日魚臺(4月19日)
    會議專題研究了《魚臺縣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標準暫行辦法(討論稿)》、《北環路南片區房屋徵收補償安置實施方案(草案)》、《王魯鎮中心片區房屋徵收補償安置實施方案(草案)》《張黃鎮棚戶區改造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實施方案(草案)》,與會人員就相關細則進行了深入討論。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上述暫行辦法和實施方案。
  • 由光敏電阻和LM393及廢棄滑鼠製作的尋跡小車!
    雖然在網上很容易找到一些由模擬電路組成的尋跡電路,但是有好多都是沒經過實驗就放出來的電路圖,而唯獨這個電路是可以製作完成的電路,原圖發現君就不放了,把只做了一點修改的電路圖放出來。電原理圖。製作這尋跡小車所需的一些元件。這個電路當中使用了可變電阻器兩個,都是500千歐,實際應用時50千歐電阻器就足夠了;1千歐電阻2隻、100歐電阻5隻、3千歐電阻2隻、10歐電阻2隻、光敏電阻2隻(型號是5516);發光二極體紅色2隻(用於尋跡照明)、黃色2隻。
  • 3元,滇池尋跡巴士開通啦!沿途景點有這些
    掌上春城訊今後,坐上「滇池尋跡旅遊觀光巴士」15分鐘內就能領略到海埂公園、西山睡美人、雲南民族村等景點風光。9月4日,度假區「滇池尋跡旅遊觀光巴士」正式啟動運營,運行起始站為滇池路西貢碼頭停車場,途經最美梧桐大道迎海路、最佳觀鷗的草海長堤、覆蓋雲南民族村、海埂公園等知名景點,最終抵達時尚公園1903。「滇池尋跡旅遊觀光巴士」以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的模式,由度假區國投旅遊商務公司和昆明公交集團第三分公司達成合作。
  • 濟寧市魚臺縣張黃鎮:召開第三期青年幹部座談會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8日訊10月25日,濟寧市魚臺縣張黃鎮召開第三期青年幹部座談會,著力提高青年幹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張黃鎮立足實際,多次召開青年幹部座談會,用心管好、用好、培養好青年幹部,讓他們更好的了解基層、熟悉基層、服務基層。會上張黃鎮黨委書記李群升對青年幹部提出殷切期望和要求。一是要熟悉底層,接通「地氣」,準確了解基層實際情況,確切掌握一線真實訴求,真正體悟百姓冷暖疾苦,這樣才能從實際出發,提高工作水平,做一名合格的幹部。
  • 魚臺殘疾鄉醫李家立:用腳尖走路 十九年來隨叫隨到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巖鬆通訊員 王豔芬 腳跟距地面十多釐米只能用腳尖走路17日上午,在濟寧市魚臺縣張黃鎮張集村,鄉村醫生李家立正走向村民張沛才家,準備幫他測量血壓李家立克服身體障礙,憑著對工作的熱情,獲得了魚臺縣醫療工作先進個人、「最美鄉村醫生」等榮譽。李家立告訴記者,「雖然累點,但感覺生活很滿足。」
  • 「尋跡」「重生」「援手」,爐霍的歷史被掛在了這個展廳!
    展廳分為「尋跡」「重生」「援手」三個篇章,每個篇章都以實物、文字、圖片、音像視頻展現對應主題,並配有電子演示系統和自動解說系統。「尋跡」篇章包括「歷史掠影」「紅軍長徵在爐霍」「翻身農奴把歌唱」「自然風光」「民俗文化」「春風化雨」「廣闊天地」等展位,直觀展示了爐霍縣的地理區位、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深刻回顧了紅軍在長徵期間與爐霍人民結下的深厚情誼,形象再現了爐霍縣自解放以來,在制度、民生、生產、生活等方面發生的翻天巨變。
  • 「滇池尋跡旅遊觀光巴士」正式發車,途經多個景點……
    9月4日,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滇池尋跡旅遊觀光巴士」正式啟動發車。目前,暫定發車時間為每天早上10:00至晚上18:00,發車間隔為1小時,票價為3元一票制。「滇池尋跡旅遊觀光巴士」運行全程為19.5公裡,共設15個站點,具體運行線路為:西貢碼頭-海埂大壩停車場站-觀景路中段站-觀景路站-海埂旅遊索道站-海埂公園北門站-海埂公園東門站-海埂村站(去)-湖濱路站(海洪溼地公園) -海埂村站(回)-海埂公園站(滇池溫泉花園國際大酒店
  • 莆田城廂區開展農耕主題研學活動——尋跡東圳精神,下田體驗農耕...
    學生們化身「小農夫」感受著農耕勞作,體會勞動的苦與樂 吳雨花供圖 東南網莆田12月14日訊(通訊員 陳麗君 黃煒琳)尋跡東圳精神,厲行勤儉節約。該校320多名一年級學生先後來到東圳水庫、嶺下村,尋跡東圳精神、下田體驗農耕、舞龍慶豐收等。東圳水庫是莆田的「大水缸」。學生們來到東圳精神教育基地,紛紛駐足參觀昔日修建水庫時的勞動工具、勞動場景等,一起認識原魯山爺爺主持修建東圳水庫的事跡等,感受著團結協作、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
  • 甲午尋跡|遼東陸戰場尋訪⑦:金州,追蹤甲午日本諜影
    封面新聞將陸續刊發本次甲午歷史尋跡考察報告,今日刊發尋訪第七站:大連金州博物館。在金州博物館內,存有兩塊「三崎碑」,這是甲午戰爭時期,日本在中國進行間諜活動的罪證。金州位置圖。第七站金州博物館:「三崎碑」,日本間諜活動罪證10月16日一早,甲午歷史尋跡團一行,從莊河乘高鐵抵達大連金州。在大連的歷史研究者劉勇先生指引下,尋跡團在金州獲得許多重要收穫。其中在金州博物館,看到了甲午遼東之戰中被清軍捕獲處死的日本間諜的「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