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旅遊,傅女士一家卻因為訂酒店碰壁了好幾次。
國慶長假期間,傅女士一家四口預定了日本自由行。
「雖說時節未到,但還是想去體驗一下日本很有特色的溫泉旅館,沒想到連續訂了幾家,都被拒絕了」,傅女士告訴電商在線,「旅館拒絕我們的原因是:不接受12歲以下的兒童。」
傅女士說:「第一次被歧視的這麼直白。平時帶2個孩子出門,有時候難免受點白眼,乘飛機啊,吃飯啊,小孩子有時候坐不住,吵鬧一點,但是直接被拒絕還是第一次。」
越來越多的酒店「僅限成人」
在飛豬旅行上搜索 「僅限成人」或者「adults only」,出現的酒店有500多家,攜程上更多,有1600多家。
這些酒店其中有不少是日本的,另外東南亞、西班牙也比較多。其中不乏一些住一晚幾萬元的超豪華酒店和度假村,甚至以此為賣點。
酒店不願意接待兒童客人的原因很多。
大部分是因為酒店的風格定位,來此其他客人也不喜歡有兒童哭鬧幹擾。比如有的酒店屬於蜜月酒店,有的專注商務旅客,日本的溫泉酒店,則是為了保持安靜的氛圍。
從酒店的角度出發,做好定位,放棄一部分客人,做細分市場,確實也是一種商業策略。
有些酒店則是認為自身不具備,也不願意具備,接待兒童客人的能力,不想承擔有兒童客人的風險責任。
比如四川就發生過一個3歲多的女孩,獨自從酒店2樓乘電梯到3樓,在3樓翻越欄杆時不慎掉到2樓平臺摔傷,構成九級傷殘。
最後,法院判定該酒店在電梯管理方面違反了相關規定,且欄杆高度不符合標準,依法判決酒店對小女孩摔傷承擔45%的責任,賠款8萬多。
類似事件的報導也不少。
除了酒店,有越來越多的消費場所拒絕兒童
這方面比較出名的就是麥德龍超市了。很多麥德龍超市,會在正門口醒目位置標註「由於場內有鏟車,為了安全,1.2米以下的兒童禁止進入商場」。
麥德龍工作人員給出的解釋是:「全球的麥德龍商場都禁止顧客帶領身高不足1.2米的兒童」進入。因為我們的商場不是開架的,有很多叉車行駛,並不適合帶著小孩做休閒式的購物。」
許多健身房也禁止兒童進入,曾有家長為此憤憤不平甚至詢問律師的。
甚至,帶娃租房也會受到拒絕。
長租平臺自如的合同上,就明確規定了這一條,居住人員(包括籤約人和房屋共同使用人)年齡須為18周歲以上(含18周歲)、40周歲以下。如果違背,則會按違約處理,限期搬離且押金不退。
而對於消費場所或者長租公寓的這些行為是否合理,卻眾說紛紜。
支持的一方甚至強烈建議,更多的公共場所,包括電影院,飛機航班,都應該設置允許攜帶兒童場,和禁止攜帶兒童場。
這樣,就不會出現孩子在飛機上哭鬧,母親放話:「有本事你們一輩子別生孩子」的事件。
反對的一方則認為商家的這些行為,涉嫌歧視,總不能把孩子放家裡自己出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