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以後,要多吃5種白色食物,順應季節養護身體,健康過一冬

2020-12-17 文華蘋果

入冬以後,冬季養生成了人們關心熱門話題,11月7日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冬季確實是進補的好時節,因為進入冬季後,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冬令進補能夠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

冬天的風常為北風,同時,「寒」也是冬季氣候變化的最主要特點,立冬之後天氣開始寒冷,在飲食上多選擇一些暖胃溫補的食物;進補以食補為上,《內經》有「秋冬養陰」之說,而北方冬季氣候乾燥,常有大風天氣,因此,滋陰補腎是冬季養生的重要內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銀耳、木耳、枸杞、梨、獼猴桃、白蘿蔔、山藥等食物,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平時還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飲食要以溫熱為主,建議多吃5種白色食物,如山藥、白木耳、白蘿蔔、豆腐、白菜,山藥有補肺潤燥的作用,白木耳具有滋陰的作用,冬天冷,身體熱氣出去不,所以需要吃蘿蔔排氣,豆腐、白菜的好處不用說。

入冬不要急著補,經常吃這些食物潤腸通便,排毒清火,保護脾胃,秋末冬初身體肯定會出現很多不適,所以,首要的問題不適著急補,應該是順應季節,多吃一些清理毒素的食材,只要經常不間斷地吃這5種食物,就可以保護好身體,大多數人也認可冬季需要補一補,食物調補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喝粥的方式來達到調補的目的,因為粥屬於溫性,熬煮的時間長,容易消化,冬季喝水少容易上火,所以,白菜豆腐是冬季保護腸胃最好的食材。

1、山藥:

山藥帶有濃鬱的香味,有開胃的效果。並且山藥中也含有很多的膳食纖維素,能夠促進胃腸的蠕動,加速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健胃的效果。還有補腎虛的作用,不管是男子腎虧,還是女子腎虛小便頻,多吃山藥都很好。

2、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有養胃生津,除煩解渴、清熱解毒的作用,富含豐富的維生素E、C,多吃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的功效,此外,白菜的纖維素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

3、白木耳:

白木耳裡面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多吃一些白木耳,可以使纖維素吸收腸道的宿便和油脂,可潤腸通便,潤肺生津,這樣就有助於身體毒素的排出,能夠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白木耳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去除身體的火氣,適當吃一些白木耳,可以安神幫助睡眠。

4、白蘿蔔:

冬季乾燥上火主要以補充液體為主,食物以白色養肺食物為主,如白蘿蔔是非常好的養陰通氣食物,冬天非常適合食用,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蘿蔔有白蘿蔔、青蘿蔔、水蘿蔔、胡蘿蔔等,一般情況下都是選擇白蘿蔔食用,因為白蘿蔔有點甜口感不辣,能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幫助排便。

5、豆腐:

豆腐營養特別豐富,比如胡蘿蔔素,維生素C,蛋白質都是特別高的,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清潔腸胃的功效,含有纖維素,入食容易消化,養胃益脾, 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有緩解便秘的作用。

食譜推薦:

南瓜山藥雜糧粥

食材:大米100克,玉米碎60克,糙米120克,燕麥140克,山藥125克,南瓜肉100克。

做法:

1、提前將大米、糙米、燕麥用水浸泡,泡發為宜,

2、然後將山藥洗淨切成小塊,南瓜肉切成小塊;

3、砂鍋中注水燒開,倒入糙米、大米、玉米碎、燕麥,攪勻;

4、蓋上蓋燒開後小火煮1小時,至米粒熟軟;

5、揭蓋加入山藥、南瓜,攪勻後蓋蓋續煮15分鐘至食材熟透;

6、揭蓋攪勻後盛出即可。

相關焦點

  • 立冬養生正當時,要多給家人吃這5種食材,順應節氣平安過冬天
    立冬那我們該吃些什麼養生呢?立冬養生正當時,要多給家人吃這5種食材,順應節氣平安過冬天。一  鹹味食物補益陰血俗話說的好,「冬季養腎」的原則,冬季飲食就可以適量地吃一些鮮味的食物,比如,海帶、紫菜以及海蜇等,它們也有補益陰血等好處。
  • 立冬之後如何養胃?這幾種食物記得常吃,腸胃更健康
    導語:立冬代表著冬天正式拉開序幕,但我們的腸胃在冬天卻更容易受苦,冬天氣溫低,不當的飲食習慣或吃過涼的食物,都會對腸胃造成不小的傷害,養好腸胃很重要。到了冬天,這幾種食物記得要常吃,腸胃才會更健康。一、立冬之後記得常吃這幾種食物,腸胃才得以更健康1、蘿蔔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其實除了蘿蔔能帶走身體裡多餘的內熱以外,蘿蔔中的維生素含量很高,特別是寒冷的冬天,多補充維生素可以幫助暖胃。
  • 明日立冬,記得多吃四白、少食三樣,應季而食身體棒,平安入冬
    明天立冬,記得多吃四白、少食三樣,應季而食身體棒,平安入冬。明日就是立冬節氣了,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這個時候氣溫開始由秋燥天轉變成寒冷的冬天了,氣溫越來越冷了,大家要記得添衣保暖,與此同時,在飲食上也需要做相應的調整。
  • 立冬了,保養身體要記得吃這5種根莖菜
    四季的變化給人體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每個季節的應季食物也不同,因此飲食結構也應隨季節變化而予以調整。俗話說「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馬上就到立冬了,意味著冬季將開始,按照民間說法,這個季節適合吃根莖類食物。那麼根莖蔬菜有哪些?吃根莖蔬菜有什麼好處?
  • 立冬養生吃什麼 推薦12種必吃食物
    2016年11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這是入冬的第一個節氣。冬季天氣寒冷無比,我們應該吃哪些食物進補呢?下面盤點一些立冬必吃的養生食物。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當然冬至那天比如在山東滕州一帶也有喝羊肉湯的習俗。  2.羊肉爐  在寒冬臘月裡,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於是身體就很容易出現手足冰涼,氣血循環不良等多種現象。
  • 立冬後,6種食物經常吃,滋補肝腎,提高免疫力,早吃早健康!
    那麼立冬時節就必須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讓你舒舒服服度過冬天哦。一、立冬後的飲食原則首先第一點就是多吃溫熱滋補的食物。立冬過後民間都有補冬的習俗,那就是多吃溫熱的食物,不僅僅起到了禦寒的作用,還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強壯。
  • 立冬吃什麼 立冬常吃六種食物既暖身又防病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第十九個節氣,這一節氣的到來也說明天氣變得寒冷,季節也進入了冬季,此時我們不僅要加衣保暖,還要做好飲食調理,那麼立冬吃什麼好呢?別著急,揭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立冬進補吃什麼,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大家都能夠知道立冬要吃啥。立冬吃什麼立冬天氣變得寒冷,此時我們要多吃健脾開胃的食物,也要多吃能夠幫助保暖的食物。
  • 明日立冬,這四種食物要多吃,整個冬天少生病!
    美食傑微信群是你上班摸魚下班放鬆的最好去處文末有我明天就是立冬了,也將正式拉開冬天的序幕了。「冬者,天地閉藏,水冰地坼。」冬天寒冷的氣候會對我們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很多人也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為自己身體進補,以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的確,冬季是進補的好時機,那麼下面就來看看立冬時節我們應該怎麼吃呢?
  • 立冬吃什麼補身體立冬吃哪些養生?補冬食物推薦及立冬養生注意事項
    11月7日是立冬節氣,立冬的到來意味著真的是冬天了,小夥伴們一定要多穿衣服哦,我們也不能夠因為怕冷就疏忽運動,這樣是不好的。那麼,立冬吃什麼好呢,吃哪些食物能夠抵禦寒冷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立冬吃什麼食物推薦及立冬養生注意事項立冬後,就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
  • 立冬養生:多吃黑色食物養腎 早睡晚起忌熬夜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豔玲指出,立冬進補的目的,是要養護人體的陽氣,使身體保持溫暖,滋陰潛陽。調養應食補、藥補相結合,以溫補、平補為宜,可選擇雞肉、羊肉、梨、慄子等食物,同時要多吃含鉀、鈉、鈣等無機鹽的食物,以預防心血管等疾病。李豔玲特別提醒,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若鹹味吃多了,會使心陽力量減弱。「少鹹增苦」,可補腎固精,補益心臟。
  • 立冬吃什麼養身對身體好 立冬養生食物食譜簡單家常
    立冬後,就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漢族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中,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 立冬吃什麼好?這四種食物要多吃,營養又滋補,應季而食身體棒
    俗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之後天氣漸涼,寒意慢慢逼近,人的抵抗力下降,非常容易感冒發燒。所以,這個冬天除了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之外,在吃上也需要多注意,多吃些溫補的食材,提高自身抵抗力,以減少生病。
  • 立冬養生吃什麼?2020立冬傳統習俗食物推薦 立冬時節吃什麼食物
    在寒冷的天氣中,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吃餃子:  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當然冬至那天比如在山東滕州一帶也有喝羊肉湯的習俗。
  • 立冬將至,記得吃這9種「黑色食物」,季節交替,合理進補好迎冬
    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立冬是什麼意思呢?立,建始也,代表冬季從此開始;冬,終也,人們已經把秋收的作物收藏入庫,動物們也做好了冬眠的準備。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它的到來也就代表著冬季的開始。在以前,古人非常重視季節交替,我們熟知的「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還有立冬,都保留著很多的習俗。
  • 俗話說「秋吃白、冬吃黑」深秋吃三種白色食物,潤喉嚨、利減肥
    咱們傳統飲食文化裡,有很多和一年四季相關的順口溜,比如「冬吃蘿蔔、夏吃薑」、「春吃花、夏吃果」、「秋吃白、冬吃黑」等等。現在到了深秋季節,在連續幾場秋雨秋風伴隨下氣溫快速下降,東北和內蒙有些地方已經開始下雪了。
  • 立冬吃什麼養生 關於立冬的民間習俗 立冬傳統食物是什麼
    補冬  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立冬意味著進入寒冷的季節,人們傾向進食可以驅寒的食物。在南方,人們會吃些滋陰補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鴨魚肉等,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藥補的功效。立冬,閩中俗稱「交冬」,意為秋冬之交。
  • 立冬補冬補嘴空,什麼意思?立冬大家都吃什麼?
    我家的玉米還沒有脫粒,我想等到立冬的時候再進行脫粒,聽農村老人說,立冬以後糧食是越放越幹,就不會擔心玉米受潮了,也說明立冬以後很少會有雨水的情況發生,以前是瑞雪兆豐年,現在往往冬天連雪的痕跡都見不到,用這幾個字來形容,冷乾冷幹的。那麼立冬以後,有這樣的一句話叫立冬補冬,補嘴空!
  • 入伏安康,這五種食物三伏天多吃,順應節氣,家人順利度過苦夏
    入伏安康,這五種食物三伏天多吃,順應節氣,家人順利度過苦夏。今日入伏,迎來了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而今年的三伏天長達40天,時間也是比較長的,三伏天氣候悶熱潮溼,是一年的重要養生時刻。入伏後天氣炎熱,很多人還喜歡貪涼食,還喜歡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冷風對著吹,這其實都是很不健康的習慣,入伏後雖然很熱,但飲食上也是有所講究的,三伏天吃對了,不僅能養人身體好,還能順利度過苦夏。伏天既要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同時熱天容易出汗,及時補鉀也是很重要的,又熱又潮溼,祛溼也非常關鍵。接下來分享5種三伏天不可錯過的食物,入伏後不妨多給家人吃。
  • 立冬吃什麼?記得給家人吃這6種食物,既暖身又防病,順利過冬天
    一年的時間過的真快,再做幾天就要立冬了, 11月7日就是2020年的立冬節氣,立冬就意味著正是進入冬天,天氣更加寒冷,人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僅是身體的保暖,而且要通過食補來達到暖胃驅寒,保持身體的健康,以便平安順利過秋天。那立冬養生我們吃什麼好呢?
  • 立冬來到,注重飲食養生的這些事,身體更健康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推開了冬天的大門,萬物開始進入修養,收藏的狀態。立冬當日是秋冬季節「交」替之日,所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上一頓熱乎乎的餃子,來慶祝節日。這也代表著冬天美好的開始。立冬過後,天氣逐漸由秋天的少雨乾燥,變得陰雨寒冷,經常出現的冷空氣,也是多增添了一份嚴寒。關於立冬後需要注意的養生飲食習慣,小編認為大家需要只知道的小知識,分享給大家。中醫上講,冬季五行屬水,在於養腎。冬季對應的顏色是黑色,所以經常吃一些黑色的食物,補腎益氣,對身體更好。像木耳、黑豆、黑米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