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後,冬季養生成了人們關心熱門話題,11月7日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冬季確實是進補的好時節,因為進入冬季後,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冬令進補能夠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
冬天的風常為北風,同時,「寒」也是冬季氣候變化的最主要特點,立冬之後天氣開始寒冷,在飲食上多選擇一些暖胃溫補的食物;進補以食補為上,《內經》有「秋冬養陰」之說,而北方冬季氣候乾燥,常有大風天氣,因此,滋陰補腎是冬季養生的重要內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銀耳、木耳、枸杞、梨、獼猴桃、白蘿蔔、山藥等食物,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平時還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飲食要以溫熱為主,建議多吃5種白色食物,如山藥、白木耳、白蘿蔔、豆腐、白菜,山藥有補肺潤燥的作用,白木耳具有滋陰的作用,冬天冷,身體熱氣出去不,所以需要吃蘿蔔排氣,豆腐、白菜的好處不用說。
入冬不要急著補,經常吃這些食物潤腸通便,排毒清火,保護脾胃,秋末冬初身體肯定會出現很多不適,所以,首要的問題不適著急補,應該是順應季節,多吃一些清理毒素的食材,只要經常不間斷地吃這5種食物,就可以保護好身體,大多數人也認可冬季需要補一補,食物調補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喝粥的方式來達到調補的目的,因為粥屬於溫性,熬煮的時間長,容易消化,冬季喝水少容易上火,所以,白菜豆腐是冬季保護腸胃最好的食材。
1、山藥:
山藥帶有濃鬱的香味,有開胃的效果。並且山藥中也含有很多的膳食纖維素,能夠促進胃腸的蠕動,加速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健胃的效果。還有補腎虛的作用,不管是男子腎虧,還是女子腎虛小便頻,多吃山藥都很好。
2、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有養胃生津,除煩解渴、清熱解毒的作用,富含豐富的維生素E、C,多吃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的功效,此外,白菜的纖維素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
3、白木耳:
白木耳裡面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多吃一些白木耳,可以使纖維素吸收腸道的宿便和油脂,可潤腸通便,潤肺生津,這樣就有助於身體毒素的排出,能夠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白木耳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去除身體的火氣,適當吃一些白木耳,可以安神幫助睡眠。
4、白蘿蔔:
冬季乾燥上火主要以補充液體為主,食物以白色養肺食物為主,如白蘿蔔是非常好的養陰通氣食物,冬天非常適合食用,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蘿蔔有白蘿蔔、青蘿蔔、水蘿蔔、胡蘿蔔等,一般情況下都是選擇白蘿蔔食用,因為白蘿蔔有點甜口感不辣,能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幫助排便。
5、豆腐:
豆腐營養特別豐富,比如胡蘿蔔素,維生素C,蛋白質都是特別高的,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清潔腸胃的功效,含有纖維素,入食容易消化,養胃益脾, 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有緩解便秘的作用。
食譜推薦:
南瓜山藥雜糧粥
食材:大米100克,玉米碎60克,糙米120克,燕麥140克,山藥125克,南瓜肉100克。
做法:
1、提前將大米、糙米、燕麥用水浸泡,泡發為宜,
2、然後將山藥洗淨切成小塊,南瓜肉切成小塊;
3、砂鍋中注水燒開,倒入糙米、大米、玉米碎、燕麥,攪勻;
4、蓋上蓋燒開後小火煮1小時,至米粒熟軟;
5、揭蓋加入山藥、南瓜,攪勻後蓋蓋續煮15分鐘至食材熟透;
6、揭蓋攪勻後盛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