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彌合人工智慧爆發時代地區之間的信息科技教育鴻溝,近日,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CAAI中小學工委會承辦的科普中國系列活動——助力偏遠地區的在線公益師資培訓行動正式啟動。
為了加速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發展,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水平,積極推動人工智慧課程教學有效實施,經過一個多月的分析策劃、課程方案設計和授課師資、授課時間的安排,首期「助力雲南鳳慶——初中信息技術+AI課程在線師資培訓班」已於8月26日、27日如期舉行。乾貨滿滿、信息量密集的兩天培訓,讓鳳慶的老師們表示「更新了觀念和思維」、期待更多培訓機會。
雲南鳳慶縣一座山村
此次公益師資培訓,前期調研和覆蓋的學校包括雲南鳳慶縣的大河中學、華能小灣中學、勐佑中學、營盤中學、郭大寨中學、大興中學、洛黨中學這七所中學。這些中學的信息教育基礎薄弱,師資匱乏,一些學校的信息課教師是由英語老師甚至會計兼任。以往這些學校的授課重點大多集中在Word、Excel、PPT這些操作性的內容上,課堂效率不高,且有時會內容重複。
有的鳳慶縣老師表示,在教學中目前最大的困難是課時不夠,因為當地對這個科目不夠重視,小學基本不上信息技術課,小學的內容要從初一開始教,課時壓力很大。
針對上述情況,CAAI中小學工委會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研究,確定了有針對性的課程體系思路,並在此基礎上設計了課程體系方案。
圖形化編程創意程序設計課程大綱(初中)
教學目標:
本課程適用於初中信息技術圖形化編程必修,力爭通過基於項目的設計過程,使學生掌握圖形化編程軟體的基本使用方法,培養學生嚴謹有序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良好的編程習慣,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熱愛,幫助學生利用計算思維簡化生活問題。
袁元老師上課截圖
Python程序設計基礎課程大綱(初中)
教學目標:
1.了解程序、程序設計、程序設計語言的概念,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熟練掌握Python的基本語法,包括Python基本類型、常用的其他類型、三種結構(順序、循環和分支)、方法的定義等;
3.能使用Python語言解決實際問題;
4.能使用Python語言解決簡單的數學等學科問題。
仇鼎宸老師上課截圖
人工智慧入門課程大綱(初中)
教學目標:
1.了解人工智慧是什麼、身邊中有哪些產品利用到了人工智慧的技術;人工智慧的起源及管件技術和應用;
2.人工智慧的發展給社會帶來的問題,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需要注意的;人工智慧與工作替代;學生在人工智慧時代應該具備哪些意識和責任;
3.掌握人工智慧中基本的分類、聚類以及回歸等算法;
4.了解什麼是神經網絡,並通過手寫數字識別了解神經網絡的的基本工作原理;
5.通過垃圾分類以及語音小助手等案例,了解人工智慧圖像識別和聲音識別的工作原理。
龔超老師上課截圖
培訓結束後,鳳慶的老師們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受:
今後,CAAI中小學工委會在期待雲南鳳慶縣的初中在信息科技和人工智慧的教育上有大幅躍升的同時,也將持續對偏遠地區的中小學給予關注和支持!
本文由CAAI中小學工委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