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幼師來說,提高備課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那麼新教師應該如何提高自身的備課能力呢?
以下是給您的一些建議:
建議一:模仿中要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教案是教師備課形成的成果。科學、合理的教案設計是有序、高效的教學實踐活動的基礎。新教師對於教材解讀、教學設計比較迷茫,不妨以學習模仿優秀教案為主。優秀的教案中有的來源於活動指導用書,有的來源於經驗教師的備課筆記。
新教師可以模仿優秀教案中具體的教學準備、全面的教學目標、明確的環節設計,以及解決重難點的教學策略等等。然而模仿不是抄襲,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新教師在模仿過程中要反覆揣摩,多想幾個為什麼,「為什麼這句話要這樣說?」「為什麼這一環節要這樣做?」,只有這樣才能領會教案設計的目的意圖,理解教學方法的出發點。對優秀教案的分析和思考,能幫助新教師不斷積累備課的經驗,提高備課的質量。''
建議二:在集體備課中汲取經驗教師的指導意見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在一定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在備課過程中,一個人的智慧畢竟有限,對於一篇教材的理解必然有深淺之分,而通過集體研究,就可以相互啟發,集思廣益。集體備課是新老教師互相學習彼此幫助的好形式,尤其對於培養新教師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因此新教師備課時不僅要個人鑽研,還應該在集體備課中汲取經驗教師的指導意見。集體備課後,新教師要把集體討論中得到的收穫加以消化和鞏固,最後再進行個人鑽研。因為,別人的經驗再好,對自己來說,都只是間接的知識,只有通過個人鑽研這個過程,才能真正為自己所掌握。
所以,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的關係是:在個人鑽研的前提下,進行集體討論;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再進行個人備課。''
建議三:敢於創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新教師要充分發揮年齡上的優勢,在備課中敢於嘗試、大膽創新。
由於新教師都是剛參加工作或工作年限較短的教師,他們年輕、思維活躍,腦中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框,因而備課的特點往往是突發奇想、跳躍式的,容易產生有創意的設計和想法。
我們常聽這樣一句話:「教有教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新教師要敢於否定以往成熟的教案中千篇一律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在」教有教法」的基礎上,在」教無定法」的過程中」創新得法」。''
建議四:勤反思,多總結
''許多新教師以為一節活動結束,可以萬事大吉。其實不然,要想真正提高教學水平,活動後備課乃是極為重要的一環。這是由於:活動前備課只是教學的準備工作,不等於實際的活動效果。真正反映教學效果的是幼兒掌握的情況如何。教案寫的再周全,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觀實際。教師只有在活動後才會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幼兒也只有在學了以後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
因而很多有經驗的教師,在教案中都有」後記」這一項,根據自己在實踐中的體會,結合幼兒的反映,把成功、失敗的經驗、教訓都記載下來,並不斷地調整修改教案,即備課——上課——再備課——再上課,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如此日積月累,持之以恆,教學水平就會逐步提高,備課能力就會日漸完善。''
總之,備課是每位幼兒教師每天都要進行的一項最基本的工作。活動前通過備幼兒、備活動、備教師,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手中有方法」,在組織活動時就會有條不紊,活動的時間也會相對充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一名新教師,應當重視備課,了解並掌握備課的基本要領,切實提高備課的能力,從而為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聲明:本文來源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臺小編整理編輯,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