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2020-08-07 中國礦業大學本科招生

7月30日至8月1日,由中國自動化學會過程控制專業委員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徐州工程學院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江蘇省自動化學會、地下空間智能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第31屆中國過程控制會議(CPCC 2020)在中國礦業大學舉行。受新冠疫情影響,本次會議採用&34;相結合的方式,主會場設在中國礦業大學圖書館。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本次會議邀請了6位世界知名過程控制專家作大會報告。分別是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retoriaProf. Ian Craig作題目為《Advanced process control via an industrial automation platform》的報告。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桂衛華院士作《工業網際網路與智能製造》報告。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王耀南院士作《高端製造機器人感知與控制技術及應用》報告。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唐立新院士作《智能工業數據解析與優化》報告。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寶信軟體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叢力群作《鋼鐵行業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路徑研究》的報告。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褚健教授作《走向智能製造還有多遠--流程工業智能製造的基礎、平臺及未來發展》的報告。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桂衛華教授擔任本屆會議總主席,上海交通大學李少遠教授擔任本屆會議程序委員會主席。來自浙江大學、中南大學、東北大學、冶金自動化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60餘位專家學者與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王耀南、唐立新等過程控制領域的專家學者15000餘人通過雲會議和雲直播的形式參與本次大會,共話學術前沿,探尋發展趨勢。幕式由會議程序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院長王雪松教授主持。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李強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向各位嘉賓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發展規劃,回顧了中國礦業大學控制學科近年的發展,強調了過程控制在實現&34;戰略與&34;中佔據的關鍵地位和重要意義,希望本次大會能夠提升過程控制領域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促進控制學科發展。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桂衛華院士致辭,肯定了中國過程控制會議在提供學術交流平臺,促進海內外過程控制領域專家、學者、研究生及工程設計人員學術交流以及推動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參會者開展多視角暢談,持續推動我國過程控制理論與技術的繁榮與創新。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本屆會議共設有大會報告6場、主旨報告6場、邀請報告32場,同時舉行工業專題論壇與教育專題論壇。南非普利托利亞大學Ian Craig教授、中南大學桂衛華院士、東北大學唐立新院士、湖南大學王耀南院士、寧波人工智慧研究院褚健教授、寶信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叢力群博士分別圍繞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高端製造機器人、智能工業數據解析與優化等多個主題作大會報告,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本次會議從2月開始徵稿,投稿論文類型包括Regular Paper (未在正式刊物和會議上發表的中英文稿件)和Position Paper(只投長摘要)。為了紀念張鍾俊院士推動我國過程控制學科的發展,大會設立&34;、&34;和&34;,優秀論文可以被推薦至《自動化學報》、《控制理論與應用》、《化工學報》等優秀雜誌,Position Paper不參與評獎與雜誌推薦,所有錄用的論文會先行出版論文集電子版,並在《中國知網》上公開發表論文摘要,便於同行交流與引用。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會議收到高質量論文投稿325篇,內容涵蓋工業過程建模、仿真和辨識、先進控制、故障診斷、自動化裝置、預測控制、非線性控制、流程工業優化、生產安全與控制等30餘個研究方向。經論文審稿委員會推薦、作者報告和答辯、評獎委員會評審,評選出張鍾俊優秀論文獎3篇、學生優秀論文獎2篇、學生優秀論文提名獎2篇。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8月1日下午,中南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陽春華教授主持第31屆中國過程控制會議閉幕式。會議總主席桂衛華院士作總結髮言,對本屆會議的形式與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並對自動化學科的發展提出進一步期望。上海交通大學李少遠教授和東北大學丁進良教授宣讀了本屆大會評選出的&34;和&34;獲獎名單,並進行頒獎。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最後,李強副校長將中國過程控制會議&34;傳遞給下屆會議承辦方太原科技大學謝剛副校長,宣告第31屆中國過程控制會議勝利閉幕。

多位院士齊聚,1500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中國礦業大學發生了件"大事"!

中國過程控制會議(Chinese Process Control Conference,簡稱CPCC)是中國自動化學會過程控制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系列學術年會,是中國自動化領域的旗艦會議之一。自1987年首屆會議召開至今已連續舉辦31屆,參會總數超過8000人次,已成為我國過程控制領域學術交流和技術切磋最重要的平臺,對教學、科研和工程應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動與引導作用。


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中國礦業大學新聞網、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控制學院官網、&34;微信公眾號、&34;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30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武漢 共商糧食安全與產業科技創新
    原標題:30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武漢 共商糧食安全與產業科技創新   12月5日,全國首屆糧食安全與
  • 400餘位海洋工程領域專家學者齊聚浙大舟山校區
    浙江在線-舟山新區網9月24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梁立 劉崢) 9月23日,第十八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在浙江大學舟山校區開幕。400餘位國內海洋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探討海洋(岸)工程研究前沿,分享推介相關領域最新成果。
  • 有大事!數十位知名學者,雲集平潭!
    有大事!數十位知名學者,雲集平潭!且聽小編一一道來這位「網紅教授」就是兩岸國學中心主任(臺方)——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兩岸國學中心負責人遊文娟介紹,論壇期間,紅遍網絡的兩岸國學中心主任(臺方)——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將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現場學者進行學術交流。
  • 17位院士、60餘位專家參加TA的「年終總結」會!西工大這個實驗室...
    2020年1月5日新年伊始,17位院士蒞臨西工大,共同回顧實驗室一年多來的成績,展望TA2020年的發展。讓小編給大家展示一下「超豪華」的專家陣容: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龔旗煌中國科學院院士郝躍
  • 12位院士齊聚長沙研討作物學科領域前沿問題
    9月22日,12位院士以及20餘名國內作物領域專家學者齊聚長沙研討作物學科前沿問題。實地參觀「水稻小粒不育系選育及機械化雜交育種」科研成果。紅網時刻9月23日訊(記者 吳公然 通訊員 王薇薇 盛逸倫)9月22日,恰逢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工程院院士顏龍安、趙振東、陳溫福、萬建民、張洪程、胡培松、官春雲、印遇龍、鄒學校;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謝道昕;美國科學院院士鄧興旺等12位院士以及20餘名國內作物領域專家學者齊聚長沙,研討作物學科前沿問題,交流雜交水稻機械化種子生產技術
  • 600餘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CCFAI2019成功舉辦!
    會議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中國計算機學會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專業委員會協辦,中國礦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承辦,江蘇海洋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徐州工程學院信電工程學院、徐州市鼓樓區政府協助承辦。01開幕式校長宋學鋒致歡迎辭開幕式上,宋學鋒校長代表學校致辭,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情歡迎和真誠感謝,他指出,人工智慧是當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中國計算機學會人工智慧會議匯聚了人工智慧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傑出人才,相信本次會議能進一步促進國內人工智慧領域研究與應用的交流與合作,並希望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積極探索科技前沿問題
  • 8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華僑大學 研討國際華文教學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2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黃烏密)10月26日,由華僑大學和暨南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國際華文教學研討會」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開幕。來自海內外華文教育界的80餘位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華文教學的融合與發展」的主題展開為期兩天的研討。
  • 20餘位中外院士齊聚川大 為生物醫學工程發展貢獻智慧
    NEWS 近日,新形勢下醫療器械發展對策院士論壇暨張興棟院士從教60周年報告會在四川大學舉行。四川省副省長李剛,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校長李言榮,以及來自全國生物材料領域的20餘位中外院士和知名專家學者、業界精英共500餘人參加大會。
  • 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誰的實力更強
    ,恢復中國礦業學院校名;1988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12人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74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高級職稱教師500多人,博士生導師200多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6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
  • 正清風痛寧腎病高峰論壇丨2位院士,600多名專家,都說過癮!
    本次大會,群賢畢至,大咖雲集,涵蓋政界、學界、商界等多領域,出席大會的領導與專家有: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席馬建中,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湖南省委主委胡旭晟,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桑濱生,中國工程院院士、腎臟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香美教授
  •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蒞臨甘肅建投礦業開展專題學術講座
    7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武強蒞臨甘肅建投礦業公司,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專家學者共同開展專題學術講座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潘永泰在總結近幾年團隊科研成果和國際破碎技術與裝備最新進展的基礎上,與大家分享了對礦物破碎的理解、破碎技術綠色發展、破碎裝備智能化、破碎設備的最新進展等內容。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礦物加工工程系主任、教授王衛東就礦物加工過程的自動控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設備的遠程健康診斷與維護、機器視覺在礦物加工的應用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 9位院士260多位專家齊聚宜城,為安慶產業發展把脈解惑
    12月4日至5日,2020·安慶化工新材料技術創新院士論壇舉行,中國科學院錢逸泰、鄭蘭蓀、洪茂椿、李亞棟、李玉良、陳軍、郭子建、李景虹、俞書宏9位在全國化學領域響噹噹的「重量級」院士及化工新材料領域260多位專家齊聚安慶,為我市在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化工人才培養等領域「傳經送寶」。
  • 首屆中國礦業法治暨礦業仲裁高峰論壇召開
    ◎劉曉慧/文9月19日,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資源戰略發展研究院、北海仲裁委員會、北京企業法治與發展研究會、天津大學法學院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礦業法治暨礦業仲裁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資源戰略發展研究院院長張洪濤出席論壇並致辭。
  • 300餘位專家學者共聚藍谷 圍繞海洋光學技術展開交流
    本次會議為期兩天,由青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主辦,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西北工業大學青島研究院和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海洋光學專委會聯合承辦,來自國內70餘家相關高校、科研單位的共30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此次學術盛會。
  • 院士專家齊聚嶺師多維度探討物理學
    來自省內外3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400名專家學者參加交流研討。會議以大會報告、分會場報告、展覽展示等多種形式,多維度探討物理學及相關領域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分享近年來最新研究成果,交流科研和教學經驗。會議期間,薛其坤院士作首場報告後,南方科技大學楊學明院士、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常進院士分別作專題主旨報告,來自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嶺南師範學院等高校的40多位物理專家、學者,分別就凝聚態理論、功能材料、凝聚態物理、量子物理、材料物理、天體和高能物理、生物物理和先進技術等七個領域作分組邀請報告。
  • 全國200多位院士、學者齊聚武漢,共同見證這一重大時刻!
    7月26日,華中科技大學天文學系成立暨喻家山天文臺規劃啟動儀式舉行。來自國家及地方天文臺、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天文學科的院士、專家200多人線上線下齊聚一堂,共同見證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的誕生。此次天文學系成立儀式後,來自國內外40多個高校、科研院所和天文臺的200多名專家參加了華中科技大學天文學科發展研討會,為華中地區天文學科未來的建設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 ...鍾南山等九位院士出席 頂級智庫齊聚廣州 打造「中國醫檢」新名片
    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主席鍾南山院士,以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曄光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陳潤生院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科主任侯凡凡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張學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譚蔚泓院士,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謝曉亮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院士、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呂堅院士等9位院士,與來自全國的500位臨床、檢驗、病理及醫學大數據等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
  • 7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
  • 高瓴人工智慧學院2020年度十件大事
    「天道酬勤結碩果,春華秋實又一年。」
  • 重量級專家學者「築巢」深圳
    來源:讀特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方案》對深圳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發展作出了表述,其中特別提到吸引人才。近年來,深圳本土高校在人才培育、人才集聚過程中,正彰顯日益強勁的吸引力,越來越多的「重量級」專家、學者加盟,深圳高校「人才蓄水池」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