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海:穿越無形歷史障壁的強國夢

2020-12-20 參考消息


北洋海軍官兵。

參考消息網3月11日報導 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海戰,中國人不應該忘記,中國軍人更不應該忘記!

今年又逢甲午,面對日本挑釁頻出,中日紛爭不斷,戰鼓由遠及近,我們有必要回望當年那場海戰,思考一個東方大國海軍何以殞歿黃海,導致中國由此衰弱至歷史谷底?而那時人所稱「蕞爾小國」又何以由此步步緊逼,一再中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今天,我們能否以史無前例的革新進取精神戮力強軍,真正穿越近代以來橫亙在中國強國強軍道路上一道道無形的歷史障壁?

三大歷史積弊阻礙中國強國強軍

1867年,時為曾國藩幕客,極力推動曾國藩興辦洋務、強國強軍的趙烈文,私下推斷大清國不出50年就會滅亡。曾國藩聽了,無奈嘆道「我日夜望早死」。他不願看到國家「抽心一爛」、「土崩瓦解」的局面。1894年,大清國在甲午海戰中慘敗,次年被迫籤訂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泱泱中華從幾度威儀萬邦,衰落到遭受幾乎所有外來列強的欺凌;從當了日本一千多年的先生,衰落到被這個東方「蕞爾小國」打得一敗塗地。趙烈文憑什麼推斷大清國很快會亡?他看到了什麼?甲午戰敗為什麼在國內引起比當年鴉片戰爭還大的震動?中國人反思、省察到了什麼?

甲午海戰慘敗,宣告了曾國藩、李鴻章等洋務派凡30年興辦洋務、致力強國強軍的種種努力徹底失敗。它以最冷酷的現實,集中暴露出大清國外強中乾的極度虛弱性,暴露出阻礙中國救亡圖存、強國強軍的種種歷史積弊。

第一,高層「改革惰性」。1876年,李鴻章與日本駐華公使森有禮有過一次耐人尋味的交談,他對日本想與東亞傳統決裂表示不解,認為日本人以西裝換掉古老民族服裝是不敬祖先。森有禮卻說:「如果我們的祖先還活著,他們無疑會做我們全部做過的事……大約一千年前,他們改穿中國服,因為他們發現中國服比自己原來的穿著要好。」這場關於服裝的辯論,反映了兩國改革者完全不同的變革取向:森有禮主張變革必須徹底;而李鴻章則堅持洋務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基本立場,說中國決不推行日本式改革,決不用歐俗,只是認為「軍器,鐵路,電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

無疑,「中體西用」嫁接,是一種極不徹底的改革。中國改革之所以採取這種方式,與其說為強國強軍提供了一定空間,毋寧說從另一方面,反映了改革派的不利處境,反映了清廷上層反對、拖延全面改革勢力的強大。後者政治上極端反動,思想上極度保守落後。當改革與舊制稍有衝觸,大小保守派官僚、文人便一擁而上,斥之「以夷變夏」、「亂臣賊子」、「漢奸賣國」。上層極度缺乏改革共識,使最高當局在看待改革問題上,總體呈現出一種心猿意馬、三心二意、一再拖延的「改革惰性」。這種惰性,致使發展「軍器,鐵路,電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的工商實業步履維艱,體制變革一誤再誤。李鴻章雖然組建起亞洲最大、裝備先進的北洋艦隊,但是,其它配套軍事管理體制、作戰思想、訓練方式等,卻遠遠沒有跟上。對此,覬覦中國已久的日本軍國主義當局早已全盤掌握,並以此為重要依據加緊籌劃對中國開戰。

第二,國民「一盤散沙」。傳統中國,朝廷為樹立君父權威,建構了一種家(老百姓)對國承擔單向倫理義務的社會治理體系。因而,從傳統中國歷史看,由愛家到愛國,對於百姓來說,存在著一個巨大邏輯斷裂:以一姓之家壓萬姓之家,二者多數情況下互為異己,老百姓的家與一姓王國除了倫理關聯,很少有實質性的權益關聯,無法結成真正的命運共同體。國破未必(老百姓的)家亡,只是更換王朝姓氏而已,民眾不存在把國(朝廷)作為自身利益代表來熱愛和捍衛的必然性。這就決定了傳統中國內在地存在一種政治性、體制性渙散。若非遇到巨大的國破家亡危機,人們的精神旅途通常歸於家而終止,民族魂消散在家的細胞中,無法上升為整體國家民族精神。

清朝晚期,由上述家國關係內在斷裂決定的國民「一盤散沙」局面更加突出。表現在軍隊中,將領不負責任,嚴重腐敗,基層官兵厭戰怯戰,戰場上臨陣脫逃現象十分普遍,充分暴露出體制性渙散對軍隊作戰造成的嚴重後果。

第三,文化「積弊難返」。清帝國後期,不論國家還是軍隊,轉型變革至少面臨三大阻力:一是思維定式。清廷上下,以習慣、常識、經驗等為基本要素的思維定式,以及與此有關的行為方式,如固守冷兵器時代「十八般兵刃樣樣精通」的訓練、作戰方式,無視新式熱兵器對改進訓練和作戰樣式的新要求,成為影響清軍包括北洋海軍軍事理論、訓練作戰、風紀管理的重要文化模式。二是「潛規則」。無孔不入的人情交往模式,衍生出一系列複雜的「關係網」、「人情網」、「小圈子」,致使用人上不正之風盛行。比如,李鴻章為北洋海軍選擇統帥時,國內海軍軍官學堂已畢業幾屆學生,首屆赴英國海軍留學生也陸續回國,但這些人都被他排除在統帥人選之外,而丁汝昌雖然出身陸軍,不懂海戰,卻被選任為艦隊司令官。其中原因,不外乎丁出身淮軍,與李同鄉,對李唯命是從而已。丁不諳航事,導致海軍訓練針對性、實戰性不強,在甲午海戰中付出慘痛代價。三是部門利益。如有些軍中後勤保障部門權力過大,又缺乏相應制約,隨意壓減、扣發前線部隊軍餉和彈藥。甲午海戰中,有的軍艦嚴重缺乏炮彈,只好用訓練彈向敵艦射擊。

相關焦點

  • 原神琥牢山神秘的障壁怎麼進
    18183首頁 原神 原神琥牢山神秘的障壁怎麼進 原神琥牢山神秘的障壁怎麼進 來源:www.18183.com
  • 是「強國夢」!
    北理工物理學院、數學學院面向全體黨團員開展《強國夢》文創桌遊知識競技大賽,從而豐富黨團員培訓教育方式,靈活運用講授式、研討式、模擬式、互動式、觀摩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探索「課堂+體驗+互動」的黨團建模式,增強黨團員教育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參與機構:新華書店總店團委、新華維邦文化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團委、數學學院團委。
  • 中國夢,強國夢,人民的夢
    習近平總書記的執政風格和個人魅力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為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感知其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大意義。光明網時評頻道特別策劃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好好學習之家、國、情懷、夢」系列評論,以饗讀者。
  • 【強國教育叢談】提升學校軟實力:實現教育強國夢的硬道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所召開的一次具有歷史性、全局性的重要會議。會議為我國各項建設事業都勾勒出了清晰的宏偉藍圖,也為我國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樹立了新的發展目標,那就是構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將我國建設成為教育強國。
  • 「強國教育叢談」提升學校軟實力:實現教育強國夢的硬道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所召開的一次具有歷史性、全局性的重要會議。會議為我國各項建設事業都勾勒出了清晰的宏偉藍圖,也為我國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樹立了新的發展目標,那就是構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將我國建設成為教育強國。
  • 教育強國,早日實現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是教育肩負的重要使命。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在上海教育界引起熱烈反響。「教育界應該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人才支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強國夢杯」首屆高校強國知識競技大賽決賽舉行
    12月12日,由新華書店總店主辦,新華維邦文化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集石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新華互聯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新華國採教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新華萬維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支持的「強國夢杯」首屆高校強國知識競技大賽決賽在新華書店總店舉行。
  • 四本穿越古代科技強國種田文,別開生面的歷史打開方式,讓人沉迷
    作者歷史功底深厚,對時代背景有詳實描述,推薦給喜歡大漢歷史的書友。精彩片段:這一戰,衛青如摧枯拉朽一般地摧毀了匈奴在河南的新秦中的所有力量。《墨唐》——作者:將臣一怒簡評:一個當代宅男穿越到初唐一個墨家子弟身上,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卻面臨著五千口村民貧困潦倒的局面,主角墨頓光環大開,鼓搗活魚秘技,一舉驚長安,一業興家,一本傳說中的《墨子密著》,成為各種奇思妙想的最好掩替,不斷推出新發明,成就大唐第一村。同時也讓他很快地融入到這個封建王朝。
  • 新時代:建設現代化強國,共築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 穿越「歷史三峽」:改革開放潮湧遼闊未來
    一旦穿越這個「歷史三峽」,中國將迎來「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時代,也即唐先生講的「到那時『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我們在喝彩聲中,就可揚帆直下,隨大江東去,進入海闊天空的太平之洋了。」唐德剛先生的「兩百年出三峽說」,承接中華民族的過往榮光,連接困厄與希望、光榮與夢想、苦難與輝煌並存的近代以來全部中國史。
  • 遼陽白塔區:銘記光輝歷史 聚力強國強軍
    7月31日,由遼陽市圖書館、白塔區教育文化體育事務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的「銘記歷史,強國強軍」圖片展在白塔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通過展覽,旨在增強全社會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國防責任意識,加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和熱愛人民軍隊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為強國強軍注入精神動力。展覽吸引街道社區、學校的黨員、居民、學生等群體前來參觀。
  • 好教育強國夢
    日前參加一個中國教育家年會暨「中國好教育」盛典時,對其主題「好教育,強國夢」印象頗深。簡單6個字,道出了中國人對教育的深切期盼。   究竟什麼是「好教育」?不妨借用十八大報告的提法,那就是人民滿意的教育。人民滿意的教育又有什麼標準?
  • 如何突破階層的障壁?
    那前面離得近的太佔便宜了,後面離得遠的很吃虧呀!這規則太不公平了!沒錯,從最後的結果來看確實是前面的同學扔進去的更多,後面的同學絕大部分都沒有扔進去。那麼,看完這個結果你感受到了什麼?初一看,我們會覺得:就是呀,結果很明顯嘛,離得近的具有先天的優勢,這不是和富二代拼爹一個意思麼。但是再仔細看看呢?
  • 張阿漫:堅持不懈實現"海洋強國夢"
    東北網10月20日訊(記者 莊園)艦船是維護祖國藍色領土完整和實現海洋強國的基本保障,現代海戰中,艦船不可避免的遭受魚雷、水雷等水下爆炸攻擊,使艦船喪失生命力。作為一名年輕的科研教育工作者,張阿漫教授胸懷祖國,懷揣著「海洋強國夢」。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在艦船結構抗衝擊領域研究了十多年。他說:「堅持做一件事情很容易,但難的是長期堅持,不放棄」。張阿漫在工作現場。
  • 【共和國追夢人】潛龍騰淵為強國夢建功立業
    立志就立強國之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他經常勉勵廣大技術工作者,要心無旁騖努力工作,為黨和人民做事。2001年,年輕的周駿心中一直有個問題:「中國人能不能自己造一臺盾構機?誰來造中國第一臺盾構機?」
  • 【地評線】打好「人才牌」 託舉強國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人才對於黨和國家建設發展的重要性。各地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發掘人才、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堅實的人才保證。  天下之治在人才,為政之要,唯在得人。「得人才者得天下」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 高長明:我的世界水泥強國夢
    中國夢,像一支催人奮進的旋律,帶給人們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和追求夢想的不竭動力。在中國夢的雄壯交響中,作為一個充滿激情的音符,建材人也開始了自己的追夢之旅。為見證建材人的追夢歷程,迎接更美好的明天,本報開展了「我的建材夢」主題徵文活動。活動開展一個月來,得到了建材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 超越棕櫚島:許家印的旅遊強國夢落地生根
    反觀中國,泱泱大國,旅遊者眾,但並非旅遊強國。據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中國在全球排名第13位,與西班牙、法國、德國等旅遊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其中一大因素是缺乏世界著名旅遊品牌。  然而今天,南中國海的一個璀璨島嶼,似乎將要改變這一現狀。 讓我們飛躍至東經109.15度、北緯19.40度,海南儋州市黃金海灣區。
  • 上海海事大學「學校史習四史 建設航運強國」示範黨課開課
    圖說:上海海事大學「學校史習四史 建設航運強國」示範黨課 學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 通訊員 焦玉玲)昨晚,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第二季「偉大工程」系列示範黨課之上海海事大學「學校史習四史 建設航運強國」示範黨課開課。
  • 「穿越了怎麼辦?」——十大歷史穿越小說
    在1963年英國BBC出品的《神秘博士》中講述自稱為「博士」(The Doctor)的時間領主乘坐藍色電話亭(塔迪斯TARDIS,即」Time And Relative Dimension(s) In Space「),在宇宙和時空中穿越的故事,而電影《蝴蝶效應》也講述了時空穿越可能帶來的影響。穿越到過去,你想做什麼呢?穿越的設定在網絡小說中是最常見的,今天小狐講一講歷史穿越小說的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