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階層的障壁?

2021-02-13 尚矽谷教育

尚矽谷已畢業和在讀的學子中,盛行以花名稱呼老師,學子中間流傳著老師們的各種內涵段子。這其中,資深Java老師封捷,有一個尤其引人遐想的名字:大神。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自封大神。

普通人還能通過個人努力提升自己的階層嗎?又該如何做呢?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啟發。

王健林說「先掙他一個億」;馬雲說「我不在乎錢,錢對我來說沒有意義」;劉強東說自己是臉盲,不知道奶茶漂不漂亮。

看著這些高山仰止的大佬們談笑風生,我們這些蠅營狗苟的普通人真是受到了一萬點暴擊呀!所以懂得視頻處理的網友就惡搞了一下,其實本質是一場集體的自我哀嘆。

馬雲參加的那期《開講了》我還特地仔細看過。當現場的青年學生問起:「你不要和我扯別的,我想和你一樣富有,我該怎麼做?」時,注意力也不由地被吸引。

可是馬雲回答完之後,我腦子裡好像只剩下了「我對錢沒興趣」這句話。

這TM的有什麼用?

所以我又看了一遍,剩下的還是那句話。

再看一遍……

再再看一遍……

終於,我找到了那句關鍵的話——馬雲說:「想要成功,就要用正確的思想做正確的事情,和優秀的人在一起。」

這次可能輪到你說「這TMD有什麼用」了吧?這不是廢話嗎?

也許你會認為是廢話,但是我看完後在心裡反反覆覆默念了好幾遍又好幾遍——「用正確的思想做正確的事情,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沒有經歷過大腦作業系統升級的人,很難體會到這句話的分量。

在我們奮鬥的道路上最可怕的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現在我們無數的普通人就是:不知道自己其實一直以來都在「用錯誤的思想做錯誤的事情並湊乎著和平庸的人在一起」。

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只會覺得我們自己和那些大佬之間存在著天塹、鴻溝,永遠無法企及,這時候看著大佬們說那樣的話,心裡自然難受:大佬們站著說話真不腰疼啊!恨只恨自己沒有爹可以拼。

那麼我們的階層真的固化了嗎?用大白話說就是:我們真的一輩子就這樣了?別給我們灌雞湯了,腦袋頂上的天花板硬邦邦的呢!

好吧,這個時候我要是說突破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你是不是要打我了?那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

美國有一位老師在教室裡帶領同學們做遊戲。遊戲是這樣的:每個同學發一張白紙,紙上寫自己的名字,然後往教室前面的大桶裡扔。這有什麼意思啊?別急,這裡有一條關鍵的遊戲規則:桶在教室最前面,每個人都不許離開自己的座位。

啊?不準離開座位?那前面離得近的太佔便宜了,後面離得遠的很吃虧呀!這規則太不公平了!

沒錯,從最後的結果來看確實是前面的同學扔進去的更多,後面的同學絕大部分都沒有扔進去。

那麼,看完這個結果你感受到了什麼?

初一看,我們會覺得:就是呀,結果很明顯嘛,離得近的具有先天的優勢,這不是和富二代拼爹一個意思麼。

但是再仔細看看呢?

沒錯,從最後的結果來看確實是前面的同學扔進去的更多,後面的同學絕大部分都沒有扔進去。

對,離得近的也有沒扔進去的,離得遠的也有扔進去的。

所以我們應該在承認社會大背景確實不公平——有的人一出生就能具備別人畢生都無法掙得的財富——的同時看到:階層的障壁其實也存在著一定的縫隙。底層社會的人並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說到這你是不是有點小興奮?是不是蠢蠢欲動?又或者早已看透世態炎涼,這個小把戲早已被你看穿?

不管如何這個故事並沒有結束。後來對後排扔進去的學生進行採訪,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差不多的回答都是:巧合。

好吧,原來是憑運氣的事。這不就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走狗屎運趕上了拆遷嗎?這種好事顯然並不會落到我頭上——我甚至連可以拆遷的房子都沒有,而且萬一我趕上強拆呢?

一切又回到了原點,那個教室的學生們繼續日復一日的上課。但故事仍然沒有結束。

就在同學們忘記那個遊戲的時候,老師又一次拿來了大桶,同樣每人發紙寫名字扔。

這次上次沒有扔進去的同學摩拳擦掌,心想一定要把握機會。特別是後排的同學更是繃緊了神經。

之後的結果與上一次並沒有太大差別,而且上次靠運氣的同學並沒有一直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

但是第二次的遊戲啟發了其中一個學生:原來這種遊戲並不是只有一次的!

如果還會有下一次機會,那麼我可以好好練一練呀!

這麼一想之後,他每天下課回去都苦練扔紙團,命中率直線上升,比教室裡大桶遠一倍的距離都可以幾乎百發百中了。那麼現在就只剩下了一個變數:到底還有沒有下一次機會。

後來事實證明,不僅還有下一次機會,而且還有很多次機會。

這位同學後來除了扔紙團,還練習了扔紙飛機,又嘗試了彈弓發射紙團,甚至開通了付費服務發射別人的紙團,最後用上了無人機收集每個人的紙團後從容的飛到大桶上方徐徐灑落。

到這裡,你能夠明白這位老師的用意了嗎?

是的,如果機會不只一次,而且是可以把握的。

誰也沒說把握機會只能靠苦哈哈的拼體力,每個人的體力都是差不多的,誰能拼過誰呢?

你可以藉助工具。

你可以藉助科技。

你可以藉助社群。

你可以藉助很多很多的東西。

……

關鍵還是那句話: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呢。

這個世界無限寬廣,無數的因素以無限的方式組合出了數不清的可能性。

想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來,首先要做的一點是:不要給自己設限。

● 時間不設限:你一天的時間能夠做的事情很可能被極度低估。

● 空間不設限:網際網路能夠帶著你的思想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 學科不設限:忘掉自己的專業領域吧!任何一個學科都只是這個真實客觀存在的世界的片面解讀,把全人類的知識統合起來,也仍然只是宇宙真相最表面的局部。我們能做的,只是讓頭腦中主觀存在的世界更加的接近真相。

一個連時空都不能束縛的人,還會受限於區區的社會階層嗎?

在尋找金礦的路上,給你設置障礙的,只有你自己。

祝你早日突破自己的一個又一個障壁。

相關焦點

  • 當代普通人如何才能奮鬥突破階層?
    目前網上有一種主流言論,叫「社會階層固化」、「階級上升通道逐漸關閉」。普羅大眾,芸芸眾生,生活在我們這個神奇的國度裡,感覺到階層日益固化。普通人通過個人的努力實現階層躍遷的可能性有多大呢?當他的命運也只能到這裡了,沒有關係並且讀書之路也被堵死了,失去了突破這個階層的可能性。02一個朋友總結說,在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膽大的人通過遊走在灰色地帶,還是富裕了很大一批人的。現在的社會比那時候會好一些,但是通過個人的奮鬥想突破階層更加艱難了。
  • 原神琥牢山神秘的障壁怎麼進
    18183首頁 原神 原神琥牢山神秘的障壁怎麼進 原神琥牢山神秘的障壁怎麼進 來源:www.18183.com
  • 窮人家庭怎樣才能突破階層
    其實這樣的行為背後,都指向如何更好的生存下去。而想要更好的生存下去,那必定要讓自己生活在社會中更高的階層。大家應該都明白,在人類社會中,無論哪個國家都是有階層存在的,而在階層日益固化的今天,能夠突破階層大概就這幾種途徑:1.考試考試是篩選人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你需要通過層層選拔性的考試從高中到大學,從大學到研究生再到博士這樣一種學歷路徑,把自己塑造成專業的稀缺人才,這樣才會有好的單位僱傭你,給你薪水各種保險和福利,解決你的生存問題
  • 普通人如何才能成功逆襲突破固有階層?
    現代社會已遠沒有階級的說法,但社會階層在無形中是真實存在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文學教授,保羅·福塞爾在《格調》一書中就把社會分為九個階層。更殘酷的是,階層不僅存在,而且還很固化。特別是處於中產階段的第4-6級,由於向上流動的空間不足,稍有不慎(如生病、投資失利等)就只能向下層流動。當然,有一個好爹是最理想的,但大多數人都是出身於普通家庭、通過十多年普通教育、上了一個普通大學、到一個普通崗位工作的普通人,這類人通過努力,最後能夠定格在第5級就算是很不錯了。
  • 【放心託付】突破階層禁錮
    突破階層禁錮 向甘霖 美聯物業代理(深圳)有限公司 J032570 向黃博淵 深圳市樂有家房產交易有限公司 J100720 肖超 美聯物業代理(深圳)有限公司
  • 教育是突破階層的最好途徑,家庭教育佔比重越來越重
    教育是突破階層的最好途徑,家庭教育佔比重越來越重中國的父母望子成龍,越是身處鄉鎮、縣城,就越希望子女能夠走出去。毫無疑問,在當下中國,教育依然是實現階層躍遷最好的途徑,甚至是唯一的出路。
  • 新階層如何才能「為富且仁」
    新階層如何才能其中全國政協委員劉迎霞,在回答記者提問的關於新階層代表是否能夠替窮人說話時稱,作為政協委員,不能僅僅為富人說話,也絕對不能為富不仁(3月9日《京華時報》)。     全國政協提供的背景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新的社會階層人數約為7500萬人,他們掌握或者管理著10萬億元左右的資本。無論從人數規模還是從發揮作用方面看,新的社會階層都已成為我國
  • 理財-工薪階層收入是多少工薪階層如何理財?
    無論是哪個階層的人都應該學會理財。那麼,工薪階層如何理財?曾經工薪階層僅限於在國營企業或集體企業裡工作的人員,如今工薪階層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在私營企業裡的務工人員、低層職業經理、長期農民工都屬於工薪階層。在關注工薪階層如何理財之前,先去了解下工薪階層的一般收入。
  • 郭鳳海:穿越無形歷史障壁的強國夢
    今天,我們能否以史無前例的革新進取精神戮力強軍,真正穿越近代以來橫亙在中國強國強軍道路上一道道無形的歷史障壁?三大歷史積弊阻礙中國強國強軍1867年,時為曾國藩幕客,極力推動曾國藩興辦洋務、強國強軍的趙烈文,私下推斷大清國不出50年就會滅亡。曾國藩聽了,無奈嘆道「我日夜望早死」。他不願看到國家「抽心一爛」、「土崩瓦解」的局面。
  • 如何認識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變化
    即將出版的第14期《求是》雜誌發表秋石文章《如何認識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變化》。文章全面分析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社會階層結構變化的情況、原因和作用,對如何正確看待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新變化進行了比較深入的論述。  文章認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作為我國社會結構重要方面的社會階層結構也發生了十分深刻的變化。
  • 五個佛句,告訴你如何修行
    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一下,這五部佛經中的句子,告訴你如何修行。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出自《金剛經》。意思是修行的人,不要將心保留在任何事物上面。在修行中,始終要保持一種空的心態。要視一切如浮雲。如果身處事物之中,要認真對待事物,但是過後即忘。
  • 如何界定「中產階層」的標準
    當前,學界關於中產的提法眾說紛紜,如中間層、中產階層、中產階級、中等收入階層、中等收入群體等等,尚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稱謂(以下統稱「中產階層」)。之所以造成這一現狀,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劃分標準及其依據各有不同。
  • 我所親眼目睹的中國階層分化:富裕階層、中產階層、平民階層子女...
    於是小創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是,捧著金碗吃飯的富裕階層,捧著銅碗吃飯的中產階層和捧著瓷碗吃飯的平民階層,究竟是如何在起跑線就被拉開距離的。或者換句當下更流行的說法,平民階層子女、中產階層子女、富裕階層子女,是如何輸贏在子宮的。另外,當下媒體熱議的話題還有一個焦點:平民階層、中產階層、富裕階層究竟該以怎樣的標準劃分?
  • 如何定義中產階層?2020年中產階層有望達4億人
    不久前,一條因「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的新聞,給所謂的「高收入群體」帶來不小的恐慌,並引發「中產階層」的集體吐槽。儘管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微博)專家對此進行了闢謠,但是由此引發的話題仍持續發酵。
  • 中國已經形成階層固化?
    美國社會大致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貧窮階層,而且這三個階層基本已經固化了。假如你現在處於貧窮階層,那你的上幾代和你的家族後代可能一直都在這個階層,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子承父業。 中國是什麼情況呢?
  • 誰說社會階層已經固化?打破社會階層固化很容易!
    我可以斷言,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個沒有社會階層躍升體驗的人!否則不可能這麼悲觀,因為這件事情其實很簡單!作為新時代留學教育的開拓者和踐行者,也作為成功逆襲實現社會階層躍升的實踐者,今日我以親身經歷,分享我自己和在蓋特唯幫助下實現階層躍升的例子,我想告訴天下所有對此悲觀的人,只要路徑正確且持之以恆,社會階層躍升的概率極高!
  • 《中國新社會階層》:中國社會新階層崛起與中產階層焦慮
    理論探討主要圍繞於新社會階層的總體規模、結構特徵、生產渠道、社會功能等問題,實證分析部分則圍繞社會階層的經濟狀況、工作與工作保障、主觀認同、休閒方式、社會交往、社會參與、社會態度與社會價值觀等,從主觀與客觀兩個維度對新社會階層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
  • 含著「土湯匙」出生,該如何實現階層跨越?
    雖然國度、時代背景、故事主題截然不同,但這兩部劇包含了幾個共同的關鍵詞:階層固化、子女教育、如何幫助子女實現階層流動。而在某種程度上,兩部劇劇中人物的作為,恰恰是當下中國不少中產家長的一個縮影。父母來自什麼樣的階層,父母的學歷、職業、家境和社會地位怎麼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子女未來的階層,代際相傳現象正日趨嚴重,階層流動變得非常困難。韓國國家統計廳公布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五名韓國人當中,有四名認為自己在同一代中,「階層上升」很難。
  • 如何激活自己的「心理狀態」,吸引更高階層男人的青睞
    一、如何認清並肯定自己的價值二、如何平衡雙方不同的選擇?三、如何提升自己的階層感?很多時候啊,大眾都喜歡用錢來劃分階層,當然,錢是階層的一種體現或者象徵,但錢並不是階層的唯一標識。所以,要調整對高階層的認知,不要僅僅用金錢衡量階層,階層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格局、一種核心和一種價值觀。這些都造就了一個人的階層感。
  • 白領階層即將被淘汰,你該如何自救?
    換用到社會競爭中,「紅皇后假說」的意思就是:每一個社會階層其實都在拼命競爭,當你在努力的時候,其他的人也在努力,所以你的努力並不能改變你的階層,而僅僅只能使你保持在自己所在的階層。就好比從高速行駛的汽車車窗看出去,其他的車好像都靜止不動,這是因為大家的前進速度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