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南昌晚報聯合南昌市詩歌學會共同舉辦的2019詩歌下基層活動首站走進南昌縣蓮塘第三小學,我市10位知名詩人在青雅書苑、文化長廊、生態閱讀區,與孩子們一起寫詩讀詩,分享創作心得,暢談詩歌魅力。
行走在詩意盎然的三小校園,一步一景,一景一詩,令人心曠神怡,詩情綻放。
去蓮塘三小
◆鄧濤
我去蓮塘三小,想替春天問候你們
下車時發現,我根本沒有資格
這裡就是誕生春天的一個地方
在春天的大書包裡,可以尋找丟失的純真與幻想
我去蓮塘三小
找一個我小時的樣子
找一個像我班主任的人
找一群期待鈴聲的同學
聽老師講李白、杜甫
講日月星辰加雲朵等於天空
我還是改不了插嘴的壞毛病
如果能再加上彩虹、流光
就等於詩意
返
◆鄧濤
我希望有條紅領巾,還帶著四十多年前的鮮豔
整個課堂舉起一片小樹林
在最後一排,我是粗壯的一棵
目光撞上了老師的眼神
我可以挺身讚美沒有汙染的山河
讚美我們的生活
不是摁在椅子上,而是種在土地裡
讚美我們的心靈,像一張白紙
從1977年夏季,重新一筆筆寫到今天
詩意校園
◆安安
老師們把唐詩
從課本裡搬了出來
貼院牆上、房柱上、報欄裡
偌大校園,隨處可見
讓莘莘學子從小就耳濡目染
啃著這千年民族食品
營養骨子裡的中華精神
詩的樓梯
◆安安
把唐詩宋詞
貼在樓梯臺階上
任孩子們踩來踩去
這並不是對傳統的不敬
我明白
這是學校用心良苦
邀請李白、杜甫、蘇東坡老先生
搭把手
共同用千年中華文化
抬起小學子
更上一層樓
愛蓮說
◆劉希巴
蓮與廉無縫對接
相聚聯盟的清泉,流往
一處叫蓮塘三小的地方
孩子們擺弄先生的姿態
語言,巖石般古老
又如花蕾一樣鮮嫩
泉水釀就的一杯杯美酒
頻頻地舉向我嘴邊
手抄報
◆劉希巴
學校的甬道上,拒絕
名人名家的字畫點綴
一幅幅手抄報
撲面而至,像鮮花
朵朵開滿在枝頭
園丁們樂此不疲
花兒,一次次被舉往高處
飲著清風雨露生長
歌聲嘹亮,熔化
在抵達的光芒中
要看明天的風景
請祖國母親拭目以待
這裡的春天,無疑是遼闊的
◆丘子
行吟在春天的路上
駐足一場美麗的往事
繫著鳥聲的紅領巾桃花般
在春的詩箋上,猶如脫脫的動詞
適合作一回快樂的敘述
這裡的愛,無疑是遼闊的
寫字,做操,打球,看書
成長在老師們幸福的笑靨裡孕育
校長與孩子們每次擊掌
都是一首送給春天關於海的詩
春的海洋漲滿詩的翅膀
牆壁上,長廊裡,階除間
每一行文字都律動著春的腳步
足以讓豔豔櫻花黯然失色
青雅書苑的閱讀,又讓我的詩歌
迅速恢復空與靜
仿佛三月出口處的陽光
把我的童年撫摸了一遍又一遍
與孩子們對話
◆丘子
當你問及什麼是詩歌時
我發現柳枝已吐出了嫩芽
當你提及詩歌是否有生命時
輕風掠過我的白髮,我的文字開始慌亂
小鳥的音符,雨聲的心跳都是上帝賦予的
那些抽象的思想終抵不過綠草地上的奔跑
親愛的孩子們,我要向你們致敬
我要從詩裡剔除一些虛無的月色
採集更多的陽光、谷穗
和鈣質來餵養詩的靈魂
今天,你的笑臉已覆蓋詩人們的名字
我看見,校園內外晴空萬裡
祖國,我想踮起腳尖向您報告
◆毛江凡
在江南春色氤氳的版圖上
在春風溫暖而熱烈的懷抱裡
在崇學尚讀、向上向雅的校園中
在老師們無問西東、潤礫成珠的守望裡
祖國,我想踮起腳尖向您報告
我們長高啦,長大啦
親愛的祖國
這裡是蓮塘三小,這裡桃李芬芳春意盎然
教學樓前,有萬世師表孔老先生期許的眼眸
勵志牆上,有「我努力,我成功」的誓言
黑板報裡,寫滿了我們青春洋溢的詩篇
運動場上,有我們激情飛揚的矯健身影
祖國,我想踮起腳尖向您報告
我們健康快樂,我們是新時代的好少年
親愛的祖國
我們的家鄉名喚蓮塘,我們校園裡蓮池蕩漾
在絢麗的陽光下,那些小荷已嶄露頭角
那些高潔的故事正在發生
您聽,「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在我們滿懷深情的吟誦裡
祖國,我想踮起腳尖向您報告
我們已經把這些美好的詞彙
珍藏在心裡,鐫刻在人生的路上
掌聲裡的春天
◆毛江凡
當迎春花與廣玉蘭吐露芬芳的花蕾
當銀杏與香樟的枝頭綻放出歡喜的新葉
當第一縷晨光灑落在校門口的大路上
我忽然發現,春天原來是可以用來聽的
春天是可以發出曼妙的聲音的
不信你聽,「蓮塘三小」門口
晨曦中,一位身姿挺拔的校長,像往常一樣
準時出現在這裡。他用仁愛之心與迷人微笑
迎候他可親可愛的孩子們到來
他還喜歡伸出右手,與孩子們挨個擊掌
於是,一聲聲清脆響亮的「啪啪」聲
在校園上空迴旋蕩漾
我相信,這是春天裡最美的聲音
這是樹苗拔節的聲音,這是花朵盛開的聲音
這是荷塘裡新冒出的蓮葉生長的聲音
這是枝頭的小鳥和一草一木都可以聽懂的
人世間最珍貴也最溫暖的喝彩的聲音
細心
◆舒瓊
在蓮塘三小
風從朗讀和繪本之間
收集師長們的
欣慰和預想
童話中的詞語和顏料
被孩子們變成了
一間間教室門口
鑲嵌的詩與畫
洗手池和課桌椅
被改得比所謂的標準
矮了幾分
夠得著的童年才變得
溫暖和恰如其分
這裡的師生都愛寫詩
他們以詩的名義說
「我已行至風景最深處
不憂不惑不畏懼」
孔子像前
◆舒瓊
一個春天的下午
我們來到一所小學
一所叫蓮塘三小的學校
在孔子像前沉默
沉默於這所學校
以詩禮立教的澄明
沉默於全校師生
近幾年來
每個春天寫一首詩的
溫暖和美好
沉默於孔子高大石像下
刻錄於地面的
「禮」字的九種寫法
沉默於
向青雅路和書山而去的
花朵和風
而喜歡詩的孩子們
用一聲聲稚嫩的朗讀
更好地拓寬了
詩歌所喜歡的空間
和春天
詩歌在三小
◆七寶
我曾狹隘地以為
在全民娛樂的時代
寫詩的人總比讀詩的人多
我們懷念詩歌風行的日子
以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當我走進蓮塘三小
親眼看見詩歌的新芽
在這裡迎著雨露朝陽破土而出
一位愛詩寫詩的校長日復一日
在校門口與學生擊掌
詩歌裡的文字如擊鼓傳花
獲得了五千六百次的迴響
這裡像是掀起了一場詩歌復興運動
孩子們誰也不含糊他們用紙和筆
認真寫下了一個個春天
人人都說繼續這樣下去
三小師生可以撐起詩歌的一片天
孔夫子來了
◆七寶
孔夫子來了三小
並不是因為這裡有孔夫子的石像
而是處處有論語和詩經的聲音
當太陽從東方升起
孩子們讀著詩與孔丘笑臉相迎
孩子們念著喊著
孔老夫子來了
瞬間校園的教室、走廊、操場
孩子們整齊地讀詩行禮
恭迎天下最紅的明星
教室的門一扇一扇敞開著
孩子們想上一堂從春秋來的課
他們在校園裡寫滿了春天的詩
就連樓梯燈柱圍牆也沒有閒著
全校師生要在一起幹一件大事
決心把孔夫子和詩歌都留下來
他們從昌南的一個原點出發
將走向更遠的地方
春天到三小聽詩歌拔節
◆萬建平
陽光和細雨都來光顧三小
春風不甘落後,悄悄地翻進院牆
守門的老哥假裝沒有看見
待他轉過身來,校園已春意盎然
書山有路,引領你到想去的地方
學海無涯,好行你的理想之舟
蓮池清澈如故,倒影天光雲影
一葉小荷,在周敦頤的意境裡日夜兼修
詩人校長,滿懷詩情,隨手一撒
詩的種子就落滿了校園
守門的老哥問我來三小找誰
我說,應春天之約,來聽詩歌拔節
他們朗讀《少年中國說》的時候
◆萬建平
這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
雜樹生花的校園,花香纏著書香
我站在畫廊前,聽一群三年級小學生
齊聲朗誦《少年中國說》
孩子們一臉的稚氣未脫
像枝頭嬌嫩而又倔強的花骨朵
如果春風春雨從這裡經過
也會生發出柔情萬千
他們朗讀《少年中國說》的時候
目光清純而又堅定,我知道
他們還不理解獨立、自由和進步的意義
但我聽到他們心中有種子落地生根的聲音
這是春天裡的蓮塘第三小學
一座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校園
這裡的草木都在樹立志向
這裡的牆壁都有自己的思想
三小的書香
◆盛孝源
循著三月的春風走進
澄碧湖畔的蓮塘三小
此刻,校園的天空蔚藍
校園的花草葳蕤
而我無暇欣賞這春景
從青雅書苑到禮樂文化廣場
從操場的書畫長廊到每一間教室
我目光所及之處都是書墨的芳香
每一本書籍帶著知識與智慧的力量
為孩子們打開一個又一個嶄新的世界
每一幅精心裝裱懸掛在校園文化牆上的
詩歌、書法、繪畫、手抄報、書信
是如星星般閃亮的童心最詩意的表達
我久久地陶醉其中,不舍離去
甘願重回少年,回到這書香繚繞的地方
童心裡的詩行
◆盛孝源
操場邊的木製鮮花長廊下
一隊玫紅色的身影整齊排列
齊聲誦讀著《少年中國說》
他們昂首挺胸,手握話筒狀
用清脆有力的童音伴著手勢
演繹出中國少年的朝氣蓬勃
我不由驚嘆才三年級的孩子
已能夠朗誦這百年前的雄文
而當我欣賞著他們春天的小詩
這滿溢著想像與童心的詩行裡
有藍天,春風,柳絲,細雨
有操場,校長,課堂,老師
還有「乍暖還寒」與「悠悠的時光」
原來詩意的種子,早已從古老的蓮池中
從崇學尚讀,向上向雅的文化中生根發芽
只待每一天拔節生長,美麗綻放。
三小的特色教育
◆洪老墨
一首特色教育的讚美詩,被書寫
那依靠尚禮確立的辦學理念
和煦著春天走進蓮塘三小的詩人
青雅書苑,教師閱讀書吧
江西作家原創書屋
十三年時光所種植的血肉
在「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中
不斷生長
道德講堂,師生共讀,閱讀沙龍,
春天送你一首詩,金秋墨香書畫筆會,
已成為蓮塘三小的特色
以此為學校脈動的歷屆教育工作者,
在重視校園文化對生命的喚醒中
將它逐一觸摸
三月 在蓮塘三小
◆洪老墨
三月的蓮塘三小,以綠色為質地
猶如一枚詩情的新茶
在春天的水壺中被蕩漾
下午,在青雅書苑
在英語島上,在廉政文化牆邊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在最美教室裡,我傾倒出
一首明淨的詩篇
就像陽光拔節了雨後的春筍
三月,在教學樓的長廊下
我讀到校長的詩句
他是一位有教育情懷的詩人
他與他的師生
充滿著一種「向上向雅的力量」
來源 | 南昌晚報
魏勇劍 圖
編輯 | 付夢影
審定 | 金官
核發 | 張寧
領導說了,點個小花
南婉兒的工資就漲五毛